与军队平行的二里外便是湟水,河水结了厚厚的冰,数千陇右民夫正艰难地拉着一队队巨大的辎重雪橇,发出低沉地、有节奏地、震人心魄的号子。
辎重雪橇上装载着各种重型攻城器,尚未组装云梯、巢车、楼车,以及大量的帐篷、粮食,延绵十几里,一眼望不见头,另外还有可怕的投石机、攻城槌以及一桶桶火油,都被重兵护卫着。
他们的目的地是三百里外的青海,行军速度异常缓慢,队伍已走了整整五天。
一支骑兵队从队伍旁飞驰而过,溅起大片混合着雪的污泥,几个士兵躲避不及,身上脸上都溅满了泥水。
“我艹你娘!”
话音未落,‘啪!’地一声脆响,满是污泥的脸上又多了一条血红的鞭痕。
一匹马从他身边疾驶而过,带起一片风声。
“你瞎眼了,竟敢骂阿布思将军。”
阿布思满脸阴沉,纵马向前疾奔,越过一队队唐军,前方是一片光秃秃的密林,密林周围护卫森严,不准士兵进入,密林中,董延光正和他的十几名文官及幕僚在休息。
“我是朔方阿布思,要见你们董大将军。”
阿布思原为突厥九姓铁勒同罗部落首领,臣属于东突厥汗国,人口众多,力量强大,在东突厥乌苏米施可汗统治时,任命他为西部的叶护,地位仅次于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蜜、回纥和葛逻禄的联兵攻杀后,他率部投奔唐朝,被李隆基封为奉信王,又赐汉名为李献忠,将其部落安置在朔方节度使所属河南之地。
阿布思唯一信服的唐军将领便是原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王忠嗣无辜被革去军职后,他心中对朝廷产生了一种不满,这次他被调来参与河湟战役,协助哥舒翰攻打石堡城,他更觉得朝廷是在借机削弱他,他的部属基本上都是骑兵,怎么可能参与石堡城的攻坚战?
正因为有这种不信任的因素存在,他从开战以来便消极应战,吐蕃军攻打神威城时,他便在百里外驻军,看到了神威城的求助烽火,他不愿意前去救援,而只是最后接应了唐军残兵,正是这件事使他与本来就瞧不起的突骑施人哥舒翰产生了矛盾。
片刻,董延光骑马从密林中出来,拱手笑道:“阿布思将军,你怎么还在我的后面?”
阿布思翻身下马,笑道:“董将军,我想和你说几句话,不知是否方便?”
董延光深深看了他一眼,向树林虚手一摆,“阿布思将军,请!”
两人走进树林,在两块大石上坐下,一名亲兵给他们端来两杯热茶,阿布思喝了一口热茶,一股热气灌入胸中,驱走了胸腹中的寒意,他笑了笑道:“董将军,我们这样大规模行军,你说吐蕃军会知晓吗?”
“如果神威城是唐军控制,他们不会知晓,但现在,他们肯定已经得到了情报。”
阿布思点点头道:“所以我想提醒董将军,当心被吐蕃人重兵伏围。”
董延光愣了一下,他忽然听出了阿布思的言外之意。
“将军的意思是说,哥舒翰是想用我为饵吗?”
阿布思冷冷一笑道:“我没有这样说,董将军自己可以考虑一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哥舒翰刻意把我们调开,就是不让我们参与打石堡城。”
董延光低下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四章 石堡大战(上)
赤岭位于青海东侧,历来是唐蕃古道的咽喉,因山体呈现红色而得名,早在汉、魏、晋以至隋代,赤岭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唐代时更是因它为唐蕃的分界线而使其战略地位最为突出。
赤岭西高东低,西部地势虽高,但相对平缓,而东部则险峻陡峭,犹如一座巨大的屏障横亘在唐蕃古道之上,百年来,一直就是吐蕃入侵大唐的桥头堡。
这次唐蕃三十万大军在赤岭会战,牵动着两国的核心利益,从六月开始调兵,至今已经对峙了半年,渐渐地,赤岭之战到了最关键之时。
大非川吐蕃大营内,一支由万余名吐蕃禁卫军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开来,在队伍中间,八百名吐蕃力士扛着一架巨大木辇,木辇上是一座白色的用羊毛织成的毡帐拂庐,可容纳近百人,帐篷前昂首站立着十八名身材魁梧的武士,在他们中间,盘腿坐着一名五十余岁的吐蕃贵族,他身着长袖宽领的白色大袍,外披一件上等羔羊皮领,他的头发用丝绸扎成辫子,黄金王冠上缠绕着一条管褶形笔直的红色头巾,腰间挂佩着一把镶满宝石的短剑,他便是吐蕃赞普赤德祖赞。
河湟战役对吐蕃来说,也是一场关系国运的战役,吐蕃倾举国之力来应付这场战役,自始自终,赤德祖赞都在关注着战役的进展,但海西的伏俟城被唐军袭破后,赤德祖赞心中开始不安了,达扎路恭真的能替他守住赤岭吗?
紧接着达扎路恭夺取神威城,却又惨败在龙驹岛上,两个截然不同的战报终于让赤德祖赞坐不住了,他下令巡视大非川,亲自来前线督战。
离吐蕃大营还有十里,达扎路恭便率领三万吐蕃军前来迎接他们的赞普,‘呜~!’低声地长号声在冰天雪地中回荡,赤德祖赞站起身挥手道:“天神护佑吐蕃!天神护佑我的军队!”
“天神护佑赞普,赞普!赞普!”
三万吐蕃军伏身跪倒,三呼赞普,气势十分宏大,木辇缓缓放下,达扎路恭上前一步,跪下道:“臣达扎路恭,参见赞普!”
赤德祖赞连忙上前将他扶起,笑道:“达扎路恭将军,本王关注唐蕃大战,特来犒军。”
“臣不敢,请赞普进军营,臣向赞普汇报战况。”
“好!本王正想一听。”
数万簇拥着吐蕃赞普的木辇浩浩荡荡向大非川军营而去。
军营大帐中数十名吐蕃战将排成两列,达扎路恭正向赤德祖赞描述着两场战役的详情。
相对于神威城的大胜,赤德祖赞更关心龙驹岛的惨败,当他听说竟是青海龙王显圣,导致吐蕃军惨败时,他的眉头皱成了一团,怎么可能呢?青海龙王从唐军城堡中出现,他心中着实有些似信非信,
达扎路恭道:“臣刚听到论藏泣的禀报时,也不相信,臣认为是他掩饰自己失败的借口,但后来臣随意询问一百多名士兵,所有人的描述都是一样,那条青龙确实是盘旋在空中,而且还降天雷,令我们士兵死伤惨重,这是几千人亲眼目睹,臣以为假不了。”
赤德祖赞沉思了片刻便问道:“那个镇守龙驹岛的唐军守将叫什么名字?”
“臣后来调查过,听说是员安西将领,叫李庆安,臣怀疑就是他袭击了伏俟城,臣亲眼看见我们的运粮船在他手中。”
“李庆安!”
赤德祖赞喃喃念了两遍这个名字,他的眼睛里渐渐射出了一道刻骨铭心的仇恨,咬牙道:“我知道他,他就是那个安西第一箭,他把我的公主射死在小勃律万丈深渊中,当真是冤家路窄!”
达扎路恭也愣住了,半晌他才道:“请赞普放心,这名唐将,臣一定会活捉交给赞普。”
........
深夜,赤岭以西万籁寂静,所有的生物都仿佛冬眠了,寒风仿佛刀一般地刮着岩石,从岩缝中穿过,发出一种鬼一般的凄厉吼声,令人毛骨悚然,这时,赤岭的一处山坳里出现了两个人影,他俩动作迅速、身手矫健,这是两名唐军斥候,他们一共五组,每组两人,受李庆安的派遣,前来查探赤岭中吐蕃军的分布情况。
这两人都是安西军的老斥候,经验十分丰富,他们极善于保护自己,绝不会让吐蕃巡哨发现他们。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3035
103036
103037
103038
103039
103040
103041
103042
103043
103044
103045
103046
103047
103048
103049
103050
103051
103052
103053
103054
103055
103056
103057
103058
103059
103060
103061
103062
103063
103064
103065
103066
103067
103068
103069
103070
103071
103072
103073
103074
103075
103076
103077
103078
103079
103080
103081
103082
103083
103084
103085
103086
103087
103088
103089
103090
103091
103092
103093
103094
103095
103096
103097
103098
103099
103100
103101
103102
103103
103104
103105
103106
103107
103108
103109
103110
103111
103112
103113
103114
103115
103116
103117
103118
103119
103120
103121
103122
103123
103124
103125
103126
103127
103128
103129
103130
103131
103132
103133
1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