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这才点点头道:“李将军,你否认杀了董延光,朕相信你在朕面前不会说谎,你退下吧!沐浴更衣,等待明曰早朝。”

    李庆安一颗心落下,“臣谢陛下!”

    他又对高力士和李林甫躬身道:“谢高翁和相国主持公正。”

    高力士面无表情,但李林甫的眼睛里却微微有一丝笑意,这个李庆安手段不错,居然已渐渐成为太子的心腹了。

    李庆安慢慢退下了,这时,一名宦官上前道:“陛下,庆王病重不能行,他请求改曰面见陛下。”

    李林甫和陈希烈同时交换了一个眼色,一定是庆王所为,董延光就是他的人,他怕董延光狗急跳墙暴露什么,便杀人灭口。

    李隆基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他显然也想到了什么,大殿里鸦雀无声,气氛有些尴尬,这时殿外传来侍卫高喝:“京兆少尹鲜于叔明觐见。”

    这一声喊得非常及时,打破了大殿的尴尬,李隆基立刻道:“宣他觐见。”

    “宣京兆少尹鲜于叔明觐见!”

    鲜于叔明快步走了进来,董延光这一死,他便知道自己逃不过这一劫,他心中悔恨不已,他的一时义气,竟然将自己陷于死地。

    他一进殿便跪下道:“臣鲜于叔明叩见陛下!”

    “鲜于少尹,朕不想再和你解释什么,昨天董延光找你做什么,你都做了什么?你从实招来吧!”

    李隆基心中已经动了杀机,董延光之死他必须有个交代,但哥舒翰和李庆安他都不想动,庆王自然也不会问罪,只有这个鲜于叔明,他又是京兆少尹,有条件将二百黑衣人安排进长安,他便是最好的替罪羊。

    鲜于叔明也听出了李隆基口气中的不善,他吓得连忙道:“陛下,臣与董延光私交很好,他自知罪孽深重,欲出一万贯钱和一千亩上田脱罪,因为臣认识剑南节度府长史杨钊,他便请臣牵线,请杨钊帮他说情。”

    大殿里所有人的心都霎时悬了起来,这个鲜于叔明当真是不想活了,居然把杨家也扯进来了,李隆基眼中的杀机更加凛冽,他按了按腰间玉带,冷冷道:“然后呢?”

    鲜于叔明满头大汗,他也知道死神离他越来越近了,他索姓心一横道:“杨中丞不肯帮忙,说要考虑一下,但不到半个时辰,他便派人送来一张纸条,让臣和董延光去找光禄寺卿杨铦。”

    不等李隆基的喝断声喊出,他摸出怀中纸条,又急道:“杨铦收了董延光的一千两黄金和一千亩田地契,一口答应帮忙说情,这就是杨钊写的纸条,请陛下明辨。”

    他一口气说完,将纸条高高举起,这张纸条本来是杨钊写给杨铦的介绍信,但杨铦听说有贿赂,纸条根本就没要,现在成了鲜于叔明手中的证据。

    正是这张纸条奇峰突起,将李隆基拖出去杖毙的怒喝堵住口中,大殿上一片寂静,事情居然把杨家也扯进来了,而且是公开受贿,连陈希烈也暗暗叹息,这个杨铦何其之蠢,居然敢收董延光的贿赂,太自以为是了。

    一名宦官接过鲜于叔明的纸条,呈给了李隆基,纸条是杨钊手书,上面只有一句话:董延光不死,重创李庆安。

    李隆基渐渐眯起了眼睛,好一个杨钊,果然是无毒不丈夫,竟把祸水引到了族兄身上,不错,果然够心黑手狠。

    李隆基忽然一声怒喝:“好一个京兆少尹,竟胆敢公开贿赂大臣,又利用职权引贼人入京,杀人灭口,来人!将他拖出去杖毙。”

    “陛下,臣无罪,杀董延光不是我!”鲜于叔明大声叫喊,但已经没有机会给他分辩了,数十名侍卫一涌而上,将他一把拖了出去。

    “臣冤枉!臣无罪啊!”

    待鲜于叔明的喊声渐渐远去,李隆基又冷冷道:“杨钊之意是劝阻杨铦不要受贿,但杨铦鬼迷心窍,令人扼腕叹息,他虽是皇亲,但朕也绝不姑息,传朕的旨意,革除光禄寺卿杨铦一切职务,贬为庶民,并没收其所收董延光贿赂,董延光在陇右之战中擅自违抗军令,导致安西军斥候营几近全军覆没,其死有余辜,革除其一切爵位,没收全部家产,其家人流放岭南。”

    ......

    李隆基以雷霆手段不到半天便处理了董延光被杀案,尽管人人都明白鲜于叔明做了替罪羊,但所有人也知道,现在谁敢再言此事,就是死路一条,董延光的议论声便在鲜于叔明的惨死中戛然而止。

    紧接着,李隆基又下旨,正式升姚州都督、剑南剑南节度府长史杨钊为新一任剑南节度使兼御史中丞。

    董延光之死令庆王李琮乱了手脚,他刚派出人,还没赶到保宁坊,便传来了董延光被杀了消息,他派出的人全部逃出了长安城,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所以当李隆基传他去兴庆宫面质时,他吓得魂不附体,以为是自己派出的人被抓住了,便称病不敢去。

    此刻,李琮正在对他儿子李俅和幕僚阎凯大发雷霆,正是他们的劝说,才让自己起了杀人灭口之心,不料被别人抢先一步,弄得他狼狈不堪。

    “你们两个笨蛋!蠢货!自以为聪明,现在可好,董延光死了,我又平白添了嫌疑,你们以为父皇不知道是我干的吗?现在你们让我怎样去给父皇解释?”

    李琮气得面红耳赤,连拍桌子大吼,李俅和阎凯低着头,一声不敢吭,他们也没料到会有黄雀在后,使他们陷于被动,半天,阎凯才低声叹道:“殿下,不是属下无能,而是这个下手之人太高明,在节骨眼上杀了董延光,若不是圣上不想碰安西军和陇右军,这一次李庆安和哥舒翰都难逃嫌疑,殿下可以对圣上一口否认,只说自己是为了回避董延光案才称病不去,向圣上请罪,圣上会网开一面的。”

    李琮觉得有理,他怒气稍平,对他二人又道:“现在我给你们二人三天时间,给我查清杀董延光的真凶,究竟幕后之人是谁?我决不能白白替人背了黑锅,听到没有?”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临朝大封

    四更刚过,天还未亮,黑沉沉的夜色依然笼罩在长安上空,忽然,轰隆隆的鼓声响彻了长安全城,今天是正月十三,是上元节放假前的最后一次上朝,也是天宝八年的第一次大朝。

    大街小巷的灯火依次亮了,川流不息的马车在街头辚辚而行。

    李林甫和往常一样,四更正从府中出发,他乘坐一辆宽大的马车,近百侍卫守护在马车两旁,一盏橘红色的灯笼挂在马车旁,灯笼上黑色的‘右相国’三个字格外明显。

    李林甫今天心情不是很好,昨天圣上不准董延光案过夜,以一种强横霸道的方式,硬生生了结了案子,这个他可以理解,毕竟陇右大赏关系到振奋军国民心,决不能让董延光影响到他策划已久的大事。

    但杨家之事却让他忧心,虽然圣上以革除杨铦之职的方式处罚了杨家,但杨家并没有伤筋动骨,相反,杨钊却获得了剑南节度使之职,革除杨铦反而是一种去其腐叶,培植杨家壮大的手段,令李林甫暗暗叹息,杨钊以一种不可逆转之势,加速向相国之位而去。

    自己该如何遏制他?李林甫不由想到了李庆安,这是似乎是唯一一个可以与杨钊相抗衡的人物,也是自己可以利用之人。

    想到‘利用’二字,李林甫嘴角又泛起一丝苦笑,他发现自己走错了一步棋,同样是拉拢,高力士却比他高明得多,以一种细润的方式,牢牢将李庆安拉在他身边,而自己却将李庆安当做一架风筝,现在风筝越飞越高,线越拉越紧,他已经感觉到李庆安即将脱离他的控制了。

    他还剩下什么手段?姜舞衣么,李林甫自己都没把握了.

    从平康坊出发,马车转了弯便上了大路,远远的,十几辆大臣的马车徐徐而行,马车上的灯笼在夜色中格外明亮,“相国!”一辆马车飞驰而来,两边跟着二十几名身材魁梧的侍卫,马车上也有一盏灯笼,上书‘范阳安’三个字,是安禄山的马车。

    安禄山也是进京述职,今天同样要参加早朝,安禄山的马车飞驰上前,停在李林甫马车前,他从车里艰难地走出,躬身施礼道:“轧荦郎参见相国。”

    李林甫拉开一条车帘,温和地笑道:“安帅什么时候进京的,我竟不知道?”

    “相国,卑职三天前进京,感恙病倒,未能来拜见相国,请相国恕罪!”

    “哦!病了,那身体好点了吗?”

    李林甫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让安禄山后背一阵阵发冷,他强挤谄容笑道:“回禀相国的话,卑职身体已经好多了,多谢相国关心。”

    “把身子养好,多为国立功,这次陇右立了大功,本相希望下一次就是表彰范阳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9629 39630 39631 39632 39633 39634 39635 39636 39637 39638 39639 39640 39641 39642 39643 39644 39645 39646 39647 39648 39649 39650 39651 39652 39653 39654 39655 39656 39657 39658 39659 39660 39661 39662 39663 39664 39665 39666 39667 39668 39669 39670 39671 39672 39673 39674 39675 39676 39677 39678 39679 39680 39681 39682 39683 39684 39685 39686 39687 39688 39689 39690 39691 39692 39693 39694 39695 39696 39697 39698 39699 39700 39701 39702 39703 39704 39705 39706 39707 39708 39709 39710 39711 39712 39713 39714 39715 39716 39717 39718 39719 39720 39721 39722 39723 39724 39725 39726 39727 3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