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开玩笑的人吗?”
安禄山向两边一瞥,低声道:“老朋友,我知道你处境艰难,唐廷对你并不信任,这次兵部把你召进京,实际上就是要和你对质董延光抗命一事,我有兵部中有朋友,哥舒翰已经秘密写了一份奏折把你卖了,所以我才出手助你。”
说到这,安禄山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老朋友啊!只有在关键时候,才能看出谁是你真正的朋友,你自己想想吧!”
安禄山走了,阿布思心中乱作一团,他万万没有想到是安禄山干掉了董延光,安禄山和董延光素无瓜葛,他知道安禄山说的是实话,就是为了替他脱罪而干掉董延光,担了一个风险,现在他欠了安禄山一个大人情,按照他们突厥人的习惯,受人滴水之恩,必须涌泉相报。
........
杨钊今天的心情也非常欣爽,他昨天被封为了剑南节度使,正式成为了大唐封疆大吏中的一员,虽然还有一点点遗憾,他的节度使之职不是在今天大朝上册封,让他少了很多风光,不过他还是心满意足了,用他幕僚令狐飞的话说,当上了剑南节度使,便使他手中有了后备支持、有了底气,为他将来入相踏上了最坚实的一步。
杨钊刚进丹凤门,便被他的族兄、司农寺卿杨锜拦住了,杨钊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在董延光一事上,他踩了另一个族兄杨铦一脚,由于董延光之死使杨铦被罢免了官职,这个后果他没有想到,现在杨锜来找他问罪,他不知该怎么回答。
“老三,今天下朝后到我府里去一趟。”
虽然杨钊已被封为剑南节度使,但杨锜依然没有太把他放在心上,在杨家宗族中,杨锜是族中老大,京城五杨,便以他为首,他本人也很牛气,不仅官拜司农寺卿,而且他还娶了李隆基与武惠妃之女太华公主为妻,这里面有点滑稽,他是杨玉环的从兄,却娶了妹夫的女儿,历史上更为滑稽的是,杨钊次子杨朏之妻也是李隆基之女万春公主,杨朏被安禄山杀后,他的老婆万春公主成了寡妇,不久便被同样死了妻子的叔叔杨锜所娶。
唐朝的这种笑话还有不少,著名的李隆基娶儿媳妇就不说了,比如前刑部尚书韦坚的姐姐嫁给了李隆基的弟弟薛王李业,为薛王妃,而韦坚的妹妹却嫁给了李隆基的儿子李亨,为太子妃。
扯远了,先转回来,杨锜虽然表情不悦,但对杨钊的语气还好,是一种商量的语气,杨钊见杨锜并没有发难自己,他心中忽然有一丝明悟,难道是圣上替他掩盖了他踩杨铦之事?
一定是这样,圣上既然在抓到证据的情况下还封他为剑南节度使,那同样也不希望杨家内部生乱,想通这一点,杨钊便笑道:“可是为了二哥一事?”
杨锜点了点头,“无论如何,我们杨家决不能让二弟的官职白白被罢免!”
就在这时,含元殿上浑厚的钟声响了,一名殿中监官员走出来高声宣道:“卯时一刻已到,升朝!”
丹凤广场上的数千官员纷纷整理衣冠,按品阶高低排成长长的两列队伍,和平时一样,最前面两人依旧是右相李林甫和左相陈希烈,今天的主角哥舒翰则在左相陈希烈之后,他踌躇满志地踏上了龙尾道,向气势恢弘的含元殿走去。
两队长长的官员队伍走进了含元殿内,各自归位,李林甫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却见太子李亨已经先一步在位了,李林甫笑着向他点点头,几个月前他主动将中书省下发的敕令抄录一份给了李亨,这就是他对李亨的一种示好了,尽管二人仇深似海,但李林甫的主动示好,使李亨也暗暗松了口气,几年来,他被李林甫煎迫得几乎要死去,虽然不知李林甫主动示好的目的何在,但至少让他的处境稍稍改善了一点,让他了解到了每天大唐发生的大小琐碎事,仅凭这一点,李亨也愿意缓和他们之间的仇恨。
他微微点头,算是对李林甫的一种回应,李林甫迅速瞥了一眼坐在中间的杨钊,他心中暗暗冷笑了一声,是到该下种的时候了。
“皇帝陛下驾到!”
殿外响起了殿中少监的一声高喝,含元殿上霎时间安静下来,官员们纷纷站起身,大殿里静悄悄的。
一声钟响,四十名宦官分两列进入,紧接着是近百名御前带刀侍卫鱼贯而入,腰挎银装仪刀,手执玉锤金戈,分列玉阶两边,最后是十六名宫娥,手握宫扇、罗盖,簇拥着身穿绣龙大裘、头戴天子衮冕的大唐天子李隆基走进大殿。
李隆基在龙位上坐定,他昂首挺胸,扫了殿中一眼,众臣一齐躬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整齐而响亮,李隆基点点头,一摆手,“众爱卿平身!”
“陛下有旨,百官归位!”
“谢陛下!”百官纷纷返回自己的队列,各位高官也坐了下来。
这时,当值的殿中少监郑伦明在丹陛前,展开议程表高声读道:“今曰大朝,仅表彰陇右之战功臣,其他军国之事暂不商议,现朝会开始!”
李隆基用一种平缓的语调道:“众爱卿皆知,陇右大捷不仅是吐蕃兵败之获胜,更重要是夺下石堡城,使我大唐尽得河湟谷地,使吐蕃军再无法东进陇右,陇右得宁,关中安靖,事关大唐社稷之安危,万千黎民之福祉,此一战,堪称天宝以来之最,也是开元二十九年丢失石堡城以来朕梦寐以求的战果。”
李隆基的声音不大,但他身处的含元殿内部有回音功效,故大殿内一半的官员基本上都能听见。
“此一战是陇右、河西、朔方、安西四镇联合作战的胜利,是无数大唐将士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朕在封赏之前,建议为阵亡的将士默哀。”
他站了起身,所有的大臣也跟着站起,“陛下有旨,为陇右阵亡将士默哀!”
众人默哀了片刻,殿中少监郑伦明又高声道:“礼毕!”
大臣纷纷坐下,这时,李隆基昂声道:“宣陇右十八将进殿!”
“陛下有旨,宣陇右十八将进殿!”
......
“陛下有旨,宣陇右十八将进殿!”
高喝声一声声传了出去,片刻,含元殿门口出现了一群盔甲鲜明的将领,他们大步昂首走进了含元殿,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激动和期盼之色,走到中间时,哥舒翰从朝臣中走出,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他走在最前面,昂首挺胸、步履矫健.
十八将走到丹陛前,撩开甲袍单膝跪下,齐声道:“参见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摆手笑道:“各位将军平身!”
“谢陛下!”
十八员大将站起身,一字排开,这时,兵部侍郎李麟出列,向李隆基躬身施礼道:“臣要宣读诸军奖赏,请陛下恩准!”
“准奏!”
李麟走上两步,面对大殿打开了敕令,这是经李隆基签署,盖上中书门下大印的正式封赏旨意,只针对诸军,不对十八名将领,他昂声读道:“天宝七年六月,朝廷调陇右、河西、朔方、安西四镇计十五万四千军会战河湟,历经半年,于天宝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曰晨占领石堡城结束,四镇大军共计阵亡一万四千三百六十七人,伤五千五百八十人,取得了河湟战役的辉煌胜利,经战役统帅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之请,兵部核准上报,现正式封赏如下:陇右将士赏钱四十万贯、绢二十五万匹,陇右上田一万顷,诸军将士军功升职另计,阵亡抚恤不在此内,现各军明细如下分配.......”
李麟读了足有一刻钟,最后道:“陇右之战十八将,功勋卓著,今曰大朝上殿,由陛下亲自封赏。”
李麟将敕令一收,回身施礼道:“陛下,臣已结束!”
李隆基微微一笑,道:“那就由朕来宣布功臣之赏。”
他看了一眼哥舒翰,道:“哥舒翰何在?”
哥舒翰上前一步,单膝跪下,“臣在!”
“爱卿身为统帅,功为第一,朕加封你为鄯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校检工部尚书,赏银一万两,绢一万匹。”
“臣谢陛下隆恩!”
哥舒翰得意之极,一战后他竟然成为了国公,如果他再拿下河曲及大非川,那岂不是要封郡王吗?虽然大唐还没有封将领郡王的先例,说不定就以他为开端。
他站回位置,这时,李隆基又对李嗣业笑道:“陌刀将军李嗣业听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7940
97941
97942
97943
97944
97945
97946
97947
97948
97949
97950
97951
97952
97953
97954
97955
97956
97957
97958
97959
97960
97961
97962
97963
97964
97965
97966
97967
97968
97969
97970
97971
97972
97973
97974
97975
97976
97977
97978
97979
97980
97981
97982
97983
97984
97985
97986
97987
97988
97989
97990
97991
97992
97993
97994
97995
97996
97997
97998
97999
98000
98001
98002
98003
98004
98005
98006
98007
98008
98009
98010
98011
98012
98013
98014
98015
98016
98017
98018
98019
98020
98021
98022
98023
98024
98025
98026
98027
98028
98029
98030
98031
98032
98033
98034
98035
98036
98037
98038
9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