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崔凝高声尖叫,大堂所有目光都向她投来,崔凝碧腿一软,竟吓得晕过去了,大堂里乱成一团,几名伺候客人的韦家侍女连忙上前将她扶起,明珠令道:“崔姑娘可能生病了,你们还不快点把她扶去休息!”

    韦家侍女们急忙将她扶了出去,明珠见她走了,这才气鼓鼓地坐了下来,嘴里嘟囔道:“我就晚来一步,居然敢抢我的位子!”

    李庆安笑道:“究竟是什么东西?”

    “毛毛虫呗!也不知她从哪里粘上的?”

    明珠调皮地李庆安眨眨眼,手指将黑色的毛毛虫轻轻一捏,原来竟是个小面团。

    “你这个小家伙,一肚子坏心眼。”李庆安笑道。

    “我哪有坏心眼,是她自己厚颜无耻。”明珠悄悄指了指姐姐那边,小声道:“李大哥,你千万放在心上,我姐姐最讨厌这个人了,她现在肯定心情很坏,她又不好随便换位子。”

    “没有,这种事情,我不会放在心上。”

    嘴上虽这样说,李庆安心中却郁闷之极,关键是明月不把他放在心上,那样冷淡漠视,他见李白等人都换了大杯,一摆手对侍女道:“给我拿酒樽来!”

    一名侍女给他拿来酒樽,他将酒樽倒满,竟倒掉了一壶酒,他将酒壶重重一顿,“酒太少,给我换大壶!”

    说完,他将满满一樽酒一饮而尽,眼一眯,回头对李白大笑道:“太白兄,可愿与我拼醉一场?”

    “李将军豪情,我奉陪!”

    .......

    “诸位,听我说一句!”韦沧端起酒杯笑道,大堂里顿时安静下来。

    “有酒无诗如何能尽兴,我看在座诸位大都是诗社之人,不如我们请几位大诗人即兴赋诗一首,大家说如何?”

    众人轰然叫好,掌声一片,几名诗人连忙推却,都说没有准备,李俶站起身,手掌托着一支簪花笑道:“既然大家客气,不如我们击鼓传花,这簪花在哪个诗人手中,就由谁赋诗,大家说如何?”

    “好办法!”众人纷纷叫喊,几名诗人见是皇长孙发了话,只得答应了。

    李俶从门口取过一只小鼓,敲了两下笑道:“就由我来敲鼓!”

    鼓声‘咚!咚!’地敲响了,越来越快,簪花也在几个诗人桌上迅速传递,鼓声忽然停了,簪花竟是在王昌龄桌上。

    “好!那我就赋诗一首。”

    王昌龄毫不推却地站起身,高声道:“去年年末的石堡城之战令我热血沸腾,也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我们李将军有幸在座,我就赋一首石堡城之战的诗,以献给所有参战的大唐将士。”

    他略一沉吟,便徐徐吟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众人轰然叫好,掌声响彻大堂,李俶一竖大拇指道:“青海、孤城,这首诗可堪称石堡城之战经典之作,明曰必将传诵长安。”

    这时,李白却站起身笑道:“我前些天也写了一首诗,也是有关石堡城,不如我也献给大家。”

    大诗人李白要献诗,大堂里顿时鸦雀无声,无数双目光都满怀期待地望着他。

    李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缓缓吟道:“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大堂中人都被惊呆了,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李白居然在讽刺哥舒翰,后面的高适满脸不悦,沉声道:“太白兄,此诗不太妥吧!”

    李白却轻蔑一笑,道:“人人都说石堡城的英雄事迹,我却看到石堡城下的累累白骨,听与不听,由在座诸位,说与不说,却是我李白。”

    说完,他傲然坐了下来,大堂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这时,李俶干笑一声道:“我们继续击鼓。”

    鼓声再次响了起来,李俶一边敲鼓,一边斜睨着李庆安,他刚才也发现了明月的目光竟是在看李庆安,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明月喜欢的人居然是李庆安,难怪明月对自己这么冷淡,原来是他!这让李俶心中一阵阵的嫉妒。

    李庆安已经连喝了三樽酒了,他见赵绪明不时低声对明月笑着说什么,明月则带着浅浅笑意,也偶尔扭头对他说一句什么,令李庆安心中恼怒不已。

    这时,明珠急得低声道:“李大哥,簪花在你桌上,你怎么不穿啊!

    鼓声忽然停止了,所有人都向他看来,李庆安这才发现,簪花竟在自己桌上。

    只听李俶高声笑道:“没想到我们李将军也愿意赋诗一首,久闻李将军文武全才,我们今天将拭目以待,大家鼓掌。”

    大堂里一片掌声,李庆安慢慢拾起金簪花,瞥了李俶一眼,见他脸上虽然满是笑容,但眼中却充满了嘲讽,他又看了看赵绪明,只见他嘴角挂着一丝不屑,又见他给明月说了一句什么,而明月却满脸担忧地看着自己。

    这时,王昌龄站起身笑道:“我来替李将军赋诗一首。”

    大堂里顿时响起一片窃笑声,原来这个李将军是个粗人,李庆安一摆手,笑道:“多谢少伯兄好意,我也吟上一首,给大家助助兴!”

    他站了起来,“既然都在说石堡城,那我也吟一首石堡城的诗,粗陋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

    “李大哥,你喝多了!”明珠小声急道。

    “我没有喝多,大家听着!”

    李庆安凝神沉思,他仿佛又看见三千弟兄惨死的一幕,胸中愤懑难当,他想了一首千古名诗,便缓缓吟道:“誓扫匈奴不顾身,三千貂锦丧胡尘。可怜石堡城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大堂安静极了,所有人都被李庆安的这首诗惊呆了,每个人都在回味着诗中的情形,三千唐军将士在赤岭浴血奋战,当他们死后化成了白骨,可怜他们的妻儿还在梦中等待着和他们相聚。

    不知是谁先鼓掌,大堂中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不绝,连明月也惊讶地望着李庆安,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低低呼道:“犹是春闺梦里人,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赵绪明满眼嫉妒地看着,他刚才连吟三首诗,写尽了今天的风花雪月,自以为风流倜傥,不料李庆安这首诗一出,竟把他显得如此浅薄,让明月如此动容。

    李庆安仰天大笑,心中得意之极,“他奶奶的,老子又没说是我写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7339 107340 107341 107342 107343 107344 107345 107346 107347 107348 107349 107350 107351 107352 107353 107354 107355 107356 107357 107358 107359 107360 107361 107362 107363 107364 107365 107366 107367 107368 107369 107370 107371 107372 107373 107374 107375 107376 107377 107378 107379 107380 107381 107382 107383 107384 107385 107386 107387 107388 107389 107390 107391 107392 107393 107394 107395 107396 107397 107398 107399 107400 107401 107402 107403 107404 107405 107406 107407 107408 107409 107410 107411 107412 107413 107414 107415 107416 107417 107418 107419 107420 107421 107422 107423 107424 107425 107426 107427 107428 107429 107430 107431 107432 107433 107434 107435 107436 107437 10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