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这是.....哎!”屋里传来玉奴低低的叹息声。

    这些话一字一字地送进李庆安的耳朵,非常清晰,它们像鞭子一样敲打着他的头,他的脸忽然发热起来,他感到羞愧。

    半晌,玉奴磨磨蹭蹭走了出来,她手里拿着一只小巧玲珑的六弦琴,这就是去年除夕李庆安送给姜舞衣的吉他模型。

    她走上来把吉他递给李庆安,吞吞吐吐道:“我家姑娘心情不好,请李将军谅解。”

    李庆安默默地点了点头,接过过了吉他,吉他一尘不染,虽然时隔一年,但依然光亮如新。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高声对屋里道:“舞衣姑娘,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相信不久,你就会明白我的苦衷,舞衣姑娘,我一定会再来找你。”

    说完,他深施一礼,转身便走了,在二楼的窗纱后,一身白裙的舞衣呆呆地望着李庆安的背影走远,一颗晶莹的泪珠从她眼中滚落出来。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国退婚

    李庆安走出舞衣的院子,在一株腊梅树下,他又停住了脚步,回头望向舞衣住的那扇窗,他瞥见了她的身影,在整个一年内,他只和她见了短短一面,他有多少话要说,那些话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使他对她产生了一种情意绵绵地怜惜之心,并就因为他把她害得如此可怜而感到内疚,他希望舞衣能支撑下去,相信他一定会再回来。

    李庆安转身快步向相国府侧门走去,他刚走出侧门,却意外地看见侧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近百名侍卫骑马环护左右,见李庆安出来,车窗忽然拉开了,露出了李林甫那只硕大的鼻子和招牌似的笑脸,“李将军,来我府上怎么不来见我?”

    李林甫的突然出现,出乎李庆安的意料,他连忙拱拱手笑道:“怕影响相国休息,不敢打扰!”

    “我哪有什么休息时间,李将军若没有什么急事,可否与我闲聊几句?”

    “相国有请,卑职哪敢不从命。”

    李庆安坐上了马车,马车缓缓向东市一带驶去,李林甫的马车内宽大而舒适,俨然是一间流动书房,在靠车窗处放置着一张小几,上面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在另一边车窗则是一张小桌子,两边各有坐垫,李庆安便和李林甫相对而坐,马车里的一名小书童给他们倒了茶。

    李庆安喝了一口热茶笑道:“相国这是去哪里?”

    “昨曰身体微感恙,没有出门,今天好一点,便想去视察一下上元节的情况,”

    “相国可要保重身体啊!”

    李林甫叹了一声,苦笑道:“人老了,精力已大不如从前,也容易生病,不像李将军,正青春盛年,以后大唐江山就要靠李将军这样的年轻才俊来支撑了。”

    “相国多虑了,所谓姜是老的辣,运筹帷幄,统筹全局,哪里少得了相国,卑职在北庭戍边,也更离不开相国的支持。”

    李林甫呵呵一笑,他眯起眼道:“不知李将军在北庭有什么打算,需要本相帮忙。”

    “其实没什么大事,北庭兵力不多,粮食一部分可以自给,属下在安西时便知道北庭有几个大铜矿,不知朝廷能否准许卑职在北庭开矿铸钱,以供军需,另外,北庭路途遥远,军用物资运送不便,我还希望军器监和匠作监能在北庭设立支使,就地打造军用物资,以供安西和北庭。”

    这就是李庆安开出的条件了,在北庭发展,最大的问题便是物资不足,几乎都要仰仗朝廷,如果因此被朝廷扼住咽喉,这是极为不利的,他想开矿冶铁,他想自力更生,这些都不是不可以,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朝廷要答应,否则,他私自做这些事情,就是有谋反的嫌疑,而这些属于行政权,直接由李林甫掌控,只要李林甫批准,便可以施行。

    李林甫点点头笑道:“其实朝廷已经在考虑在安西建立匠作支使了,由军器监和匠作监各派五百匠户赴安西定居,圣上责成我来安排此事,去年年底,高仙芝上书要求建在龟兹,朝廷还没有正式答复,如果北庭也有意的话.....”

    李庆安大喜,幸亏他及时提出来,否则一旦被高仙芝抢先得去,他可就追悔莫及了,他连忙欠了欠身,表现出了一个下级对上级的谦恭,含笑道:“北庭比安西条件更好,汉人也相对较多,有足够的劳力进行大规模作业,请相国成全!”

    李林甫不答,他忽然眉头一挑笑道:“听说你前天去了韦涣的府第?做诗舞剑,风流文采,很不错嘛!”

    “那是应朋友之邀而去,其实我今天中午又去了一趟韦涣府第。”

    李林甫哦了一声,便没有再说什么了,良久,他笑了笑道:“北庭开矿铸钱需要上禀圣上,你可以写份奏折,我这里先批准,在北庭增加一个铸钱炉估计问题不大,至于军器监和匠作监支使到底建在安西还是北庭,让本相再考虑一两天。”

    李庆安知道他是要等待太子的举动,便拱手笑道:“那就拜托相国了,卑职不打扰,先告辞!”

    “李将军去吧!兵部的上任文牒已经批出来了,再过五天,李将军就可去北庭赴任!”

    “多谢相国,卑职已经准备好了。”

    李庆安告辞走了,李林甫的书童过来收拾桌子,他看了看李庆安的背影,忽然道:“此人是个薄幸人。”

    “应哥儿这话怎么说?”李林甫笑问道。

    书童嘴一撇,不屑道:“他明明从舞衣姑娘的院子里出来,可至始至终,都没提到舞衣姑娘一句,不是薄幸人是什么?”

    李林甫望着李庆安的背影,微微合起他宽大的眼皮,他注视着,好厉害的眼光!仿佛一眼看透了李庆安的心思,他淡淡一笑道:“此人不是薄幸人,你不懂的.....”

    说到这,李林甫对车夫令道:“回府,命李岫立刻来见我!”

    ........

    李庆安从安禄山马车下来时,离开化坊已经不远了,他和几名亲兵走进坊内,又走了几百步,远远便看见了崔翘的府第,和曲池坊的韦府相比,崔府就显得气派小很多,这也是因为崔翘不是崔家本宗的缘故。

    崔家自古就是河北名门望族,以博陵崔家和清河崔家最为著名。

    目前,崔家在长安的本宗府是位于光禄坊的崔府,以已退仕的前御史大夫崔琳掌握着族权。

    李庆安来到崔翘府前,他刚要上前去递名贴,忽然从里面走出一男子,三十岁上下,神采飞扬,李庆安一眼便认出来了,正是泗州太守崔平,他的老朋友。

    “崔兄!”李庆安喊了一声,快步迎了上去。

    “原来是李将军!”

    崔平一阵惊喜,连忙施礼道:“李将军,我们好久没见了。”

    两人亲热地拍了拍肩臂,李庆安感慨道:“是啊!上次泗州一别,一晃已经快一年了,恭喜崔兄荣升太守。”

    “哎!那还不是拜你所赐,怎么样,什么时候去北庭?”

    “再过五天,今天是特地来看看你。”

    李庆安看了看崔府,笑道:“怎么,还没有买宅子吗?”

    崔平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声道:“不瞒李将军,我已经买了,在新昌坊,是一座十亩的中宅,这两天正忙着搬家,准备搬完家就回泗州。”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126 55127 55128 55129 55130 55131 55132 55133 55134 55135 55136 55137 55138 55139 55140 55141 55142 55143 55144 55145 55146 55147 55148 55149 55150 55151 55152 55153 55154 55155 55156 55157 55158 55159 55160 55161 55162 55163 55164 55165 55166 55167 55168 55169 55170 55171 55172 55173 55174 55175 55176 55177 55178 55179 55180 55181 55182 55183 55184 55185 55186 55187 55188 55189 55190 55191 55192 55193 55194 55195 55196 55197 55198 55199 55200 55201 55202 55203 55204 55205 55206 55207 55208 55209 55210 55211 55212 55213 55214 55215 55216 55217 55218 55219 55220 55221 55222 55223 55224 5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