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曰一早,李庆安便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离开了北庭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巡视之旅,北庭地域广阔,巡视一圈少说也要大半年,但作为主管北庭军政的首脑,出巡北庭各地是他份内之事,所以无论安西还是北庭的新任节度使,一般都会用一年的时间来了解治下的各地情况。
李庆安去的第一站并不是高昌的天山军,也不是向西去月弓城,更不是去视察庭州三县,而是向东去了伊州,他的第一站是视察伊吾军。
伊吾军位于折罗漫山以北,在伊州西北的甘露川,紧靠蒲类海北岸,蒲类海也就是今天的巴里坤湖,这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是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再北面便是沙陀人的居住之地。
三月的草原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流淌,丰美的草原上随处可见大群牛羊,牧人们挥舞长鞭,蔚蓝色的天空中白云朵朵,远处是白雪皑皑的折罗漫山,冰峰如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泽。
这天下午,一队长长的唐军骑兵出现在蒲类海以东的草原上,他们盔甲鲜明,威风凛凛,数十杆大旗在风中猎猎飘舞,这便李庆安的巡视队伍了,他们离伊吾军的城堡已经不到二百里。
与他同行的除了一些心腹将领外,还有判官岑参和文书官裴瑜,李庆安见岑参一路若有所思,便笑道:“岑判官,可是诗兴大发。”
岑参笑道:“现在没有什么诗兴,倒是来北庭时写了一首诗,只可惜时节有些不对。”
李庆安挥手笑道:“不妨,念给大家听听。”
“我这首诗叫做随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大家听一听。”
众人大笑,纷纷道:“愿听岑诗人大作。”
岑参摇头晃脑,缓缓念道: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随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好诗!”众人轰然叫好,不管听懂听不懂,众人都记住了最后一句,‘真是英雄一丈夫’。
“李将军,岑诗人文采天下第一啊!”有人大喊一声,大家一起跟着大笑起来。
这时,一名亲兵指着远方道:“将军,好像有一队人马来了,不像是唐军。”
李庆安搭手帘眺望,只见远处来了百余胡人骑兵,个个身着白色披风,李庆安不由笑了起来,对众人道:“是玉门关的老朋友来了。”
片刻,胡人骑兵飞驰而至,正是沙陀人,为首之人便是沙陀叶护骨咄支。
他老远便看见了李庆安,不由喜出望外,不等战马停稳,便飞身而下,紧走几步,长身施礼道:“李使君,我正要去庭州见你,没想到这里便遇见了。”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我也打算视察完伊吾军后,便来顺道去看看叶护,沙陀人也是北庭一员,我应该去巡视。”
他回头命道:“大军扎营,明曰再启程。”
众军答应,纷纷跳下马安帐扎营,一些士兵则跑去河边取水,准备做饭了,李庆安翻身下马,走到一块大石上坐下,笑着问骨咄支道:“上次玉门关一战后,羌胡有没有前来报复?”
“没有!”
骨咄支摇摇头叹道:“非但没有报复,甚至大泽以北草原羌胡人也不敢去了,早知道他们如此欺软怕硬,我又何必去和他们讨价还价?”
李庆安笑着点了点头道:“不过你们子弟确实骁勇,圣上准我将北庭军扩兵一万,我打算从沙陀招收一些勇士从军,你看能有多少子弟进入北庭军?”
骨咄支大喜,如果沙陀子弟能正式进入北庭军,那以后李庆安便会更多地考虑沙陀人的利益了,他连忙道:“我们沙陀人数不多,两千人,李使君以为如何?”
“和我想的也差不多,可以,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下个月,我希望沙陀勇士们便出现在我北庭军中。”
“那我立即回去准备。”
“不急!不急!”李庆安摆摆手笑道:“我找你还有别的重要事情。”
“请李将军吩咐!”
李庆安沉思一下便问道:“我听说沙陀人和葛逻禄人有些矛盾,到底是怎么回事?”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两胡相争
提到葛逻禄人,骨咄支眼中闪过一丝仇恨,他尽力使自己内心的愤怒平静下来,缓缓道:“我父便是死在葛逻禄狗贼的手中。”
李庆安一怔,歉然道:“抱歉,我不知。”
“这和将军没关系,是我们实力不如人。”
骨咄支叹了口气道:“开元二十九年,北庭暴雪,我父带族人迁徙去金山以西,那里受暴雪影响较小,金山以西原本归属无定,被葛逻禄人占领,我父带人去葛逻禄牙帐交涉,请求他们准我们沙陀人呆一个冬天,结果遭到拒绝,不仅如此,我父在回来途中被葛逻禄人围攻,身受重伤,随即葛逻禄人出动一万人来驱赶,杀死我们数百人,抢走了无数妇女儿童和大部分牛羊,我们被迫离开了金山西,父亲三个月后便不治身亡了,那一年冬天,我们牛羊冻死饿死不计其数,沙陀人元气大伤。”
“那你们想过复仇吗?”
“怎么不想,只是沙陀人口稀少,实力不济啊!”
骨咄支叹息一声,心情显得十分低落,李庆安瞥了他一眼,徐徐道:“如果我让沙陀去金山西和葛逻禄人打一仗,当然,规模不会太大,但也不能太小,比如争夺牧场发生了冲突,你可以配合我吗?”
骨咄支愣愣地望着李庆安,半天才道:“使君这是何意?”
“你不用管我是什么意思,总之,我需要沙陀人和葛逻禄人发生冲突。”
李庆安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假如你配合得好,以后我会把金山以西的牧场给你们沙陀人。”
骨咄支的眼睛慢慢亮了,他缓缓点头,“我明白了,我愿为使君效劳。”
......
骨咄支当天便回去了,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李庆安的大队继续向东进发,两天后,队伍来到了伊吾军军营,还有十里,伊州都督兼伊吾军兵马使韩志和副使杨再成前来迎接李庆安。
伊州是北庭三州之一,这里草原广袤,又有蒲类海这样的大湖泊,因此农业也相应发达,伊州领伊吾、柔远、纳职三县,以沙陀人最多,也有羌人、突骑施人和回纥人,而汉人远远没有庭州多,主要是军户,农业也是以军队屯田为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457
21458
21459
21460
21461
21462
21463
21464
21465
21466
21467
21468
21469
21470
21471
21472
21473
21474
21475
21476
21477
21478
21479
21480
21481
21482
21483
21484
21485
21486
21487
21488
21489
21490
21491
21492
21493
21494
21495
21496
21497
21498
21499
21500
21501
21502
21503
21504
21505
21506
21507
21508
21509
21510
21511
21512
21513
21514
21515
21516
21517
21518
21519
21520
21521
21522
21523
21524
21525
21526
21527
21528
21529
21530
21531
21532
21533
21534
21535
21536
21537
21538
21539
21540
21541
21542
21543
21544
21545
21546
21547
21548
21549
21550
21551
21552
21553
21554
21555
2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