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上许多权贵豪门也在偷偷造私钱牟取暴利,只要没人举报,朝廷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但北庭不同,北庭没有现成的铜料,只能采矿冶炼,这样就无法低调了,一旦开工,立刻便被人知道,所以拿到铸钱权对北庭就尤为重要了,李庆安现在就可以公开的,大规模地开矿铸钱。

    至于私自换个模具或者母钱问题倒不是很大,反而是这个卢冶丞的思路很务实,让李庆安十分意外。

    李庆安微微笑道:“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炼出第一炉钱?”

    卢佰连忙道:“前天已经试过两炉,铸造出一百贯钱,使君请随我来。”

    卢佰又将李庆安带到仓库,门口有几名士兵把守,他们走进屋子,屋子中央放着两只大竹筐,竹筐中盛满了黄澄澄的铜钱,两名**着上身的工匠正在忙碌地穿钱,也就是把零散铜钱一枚枚用绳子穿起来,一千枚为一贯,当然不是最原始的办法,一枚钱一枚钱地穿,那样效率低不说,还容易出错,一般是把钱放进木模子中,一格模子就是一千枚,放满了一穿绳便是一贯。

    卢佰指着箩筐又继续道:“大唐每年铸钱三十二万贯,共九十九个铸钱署,每个铸钱署一年铸钱也就三千三百贯左右,实际上只要铜料充足,我们每年能铸钱两万贯。”

    说到这,他看了看李庆安的脸色,又连忙陪笑道:“当然,铸多少钱是由少府监下指令,如果李使君想多造一点点也是可以的。”

    他知道这种边疆重镇不是内地州县,没有那么多限制监察,铸多少钱其实就是由节度使决定,他听说幽州的实际铸钱量就是少府监所给额度的三倍,也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天高皇帝远的北庭,据说监察权就在这位节度使的手上,这样一来,李庆安想铸多少钱,还不是由他本人说了算。

    少府监给北庭铸钱署下的额度是一年一万贯,还包括给安西的五千贯钱,实际上北庭每年也就五千贯钱,这对于应付曰常的行政开支是足够了,另外布帛也可充作货币,补充铜钱的不足,而军队主要是粮食物资,对钱帛耗用不多,因此朝廷只给一万贯的铸钱额度,其实也是一种财力上的限制,防止节度使招募私兵。

    可事实上这种额度只是一纸空文,唐朝中后期的节度使们没有铸钱权都要造私钱,更何况李庆安得到了铸钱权,他当然不会止步于每年的万贯铜钱,李庆安没有说破,只笑了笑问道:“我若想造一批金钱和银钱,不知可有模子。”

    ‘金银钱?’卢佰一愣,他连忙道:“有!有!”

    他连忙飞跑进屋,取来一只小木箱子,交给李庆安道:“使君,这是我从少府监领取的母钱,一共有金、银、铜三种各十枚,使君是铸钱监,母钱应该由使君保管。”

    李庆安接过了箱子,打开看了看,里面果然有三十造型精美的母钱,钱体略微厚于普通钱币,文字深峻,字体秀美细长,铜质细腻发白。

    他将箱子一关,交给旁边的王昌龄笑道:“这个每天都要用,放在我身边不便,就由参军来保管吧!”

    王昌龄收下了,李庆安点点头又笑道:“明天开始铸钱,北庭仓库里有现成的八万斤铜,蜡和铅都有,另外我会派三百名军士来一起帮忙铸造,卢署丞没有问题吧!”

    卢佰明白李庆安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派人来学习铸钱技艺,他不敢拒绝,连忙道:“没问题,使君尽管派人来帮忙。”

    ........

    铸钱工匠的到来让李庆安心中十分得意,得到铸钱权他便可以大规模的铸钱了,一年一万贯当然不够,关键是他同时还得到了采矿权,伊州有大铜矿,金山一带有金银矿,只要机器开动,钱不就滚滚而来?

    当然,采矿劳动力不足还是一大问题,这个他不担心,汉人不够,胡人一样能顶上。

    李庆安去视察五城修筑已经一个月了,一直没有回家,他思家心切,视察完铸钱所,便转身回府了。

    走在金满县的大街上,街头似乎比从前显得人多了,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李庆安不由想到了金满县县令陈忠和,据说此人辞官到长安告自己御状去了,义无反顾,连老母妻儿也丢下不管,他不由一阵感慨,此人虽然能干,却毕竟是个书生,在恢复碎叶的大计之下,李隆基怎么可能会听他的告状。

    “快点!快点!去晚了可就要卖没了。”

    眼看快到自己府上,身后忽然传来几个女人的低喊声,李庆安不由回头,只见三五个年轻的胡娘手中拎着钱袋,急匆匆向前方跑去,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一种期盼之色。

    李庆安不由有些奇怪,她们去买什么?

    转过一个弯,李庆安顿时愣住了,远远的,只见他的府门前挤满了年轻的女人,每个人都扎堆似的争抢着什么?他看清楚了,许多女人的手中拿着一条长裙,在身上比划着。

    “大家不要抢,这些裙子保证都是长安西市的上等货,你们看看这做工,这裙子的绸缎,北庭可见不到。”

    远远传来了如画的声音,透过女人们的人头缝隙,李庆安看见了如画,她站在一个高桌上,袖子挽起,头发梳了个髻,露出硕长雪白的脖子,一张俏脸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地红润。

    “大姐,你那条裙子三贯钱,对!一文钱不能少,已经很便宜了,我当时买的时候就是三贯钱,这裙子从来没穿过,你看颜色多鲜艳,我一文钱不赚你的,好的!小莲,替我收一下钱。”

    只见小莲从人群里出来,从一个胡娘手中接过一袋钱,一脸认真地数着,李庆安愈发惊讶,他又看见了舞衣的侍女玉奴好像也在帮忙。

    就她们三人,在忙碌地卖一堆长裙子和一些曰用品,都是从长安带来,李庆安轻轻摆了摆手,向侧门指去,亲兵们会意,纷纷向侧门走去,他翻身下马,背着手慢慢地走到大门前,站在台阶上笑看着这一盛景。

    这时小莲已点完钱,将长裙交给了胡娘,那胡娘拿着石榴裙左看右看,欢天喜地地走了。

    小莲拿着钱转身刚要回去,忽然一眼看见了李庆安,眼中顿时一阵惊喜,她正要奔上来,李庆安却竖起食指,向她嘘了一声,指了指如画。

    “好的!”人群里传来如画清脆的笑声,“两贯五百文,我们成交,小莲,再收一下这位美娘的钱。”

    如画又达成一笔生意,在催促她了,小莲无奈,只得转身去收钱。

    “喂!小娘,你这套茶具多少钱?”

    一个女人看中了一套瓷器,如画立刻笑道:“大姐,你的眼光不错,那可是大邑上等白瓷,长安东市张家老店才有卖,那套茶具我一共只有三套,你若喜欢,十贯钱拿走。”

    李庆安望着那套茶具,他忽然想起来了,这好像是他们长安搬新房时买的,他记得当时是买了六贯钱,这小娘居然开价十贯。

    十贯钱对于这个女人似乎贵了点,可是她又爱不释手,犹豫了一下,她喊道:“小娘,八贯钱卖不卖?”

    如画笑盈盈道:“大姐,我基本上都不赚钱,这种上等白瓷北庭市场上可看不到,咸阳酒肆隔壁的瓷器店里倒是有卖,可质地比我这个差得多,却要价十二贯,大姐,你不信去看一看。”

    说到这,她又回头对一个女人笑道:“那件可是绣金百叶裙,每个女人都应有一条压压箱底,我买五贯五百文,卖给你六贯钱,只赚五百文。”

    这边买瓷器的女人心动不已,想买又有点嫌贵,毕竟十贯钱也是个大数目,如画又回头笑道:“大姐,这样吧!瓷器九贯钱,我再送你一包上好的茶叶,价值五百文,怎么样?”

    女人眼睛一亮,终于点头道:“那好,我们成交,我身上没带这么多钱,你先把瓷器收起来,我回去取来,对了,银子可以吗?”

    “可以,九两银子。”

    女人从人群里挤出来,骑上一匹小毛驴,匆匆地回去取钱了。

    这时,如画终于看见了李庆安,她顿时惊喜得蹦了起来,也顾不得做生意了,从桌上跳下来,直向李庆安冲过来。

    她抱着李庆安的胳膊撒娇道:“阿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先让人来说一声。”

    她的亲昵举动惹来身后女人们的一片笑声,李庆安爱怜地替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道:“如诗呢?她怎么不来帮你?”

    “她害羞,才不会来呢!”

    如画附耳对李庆安低声笑道:“她一个月一次的那个来了,哪里也不能去。”

    李庆安会意,便笑道:“如画掌柜请继续去忙,晚上再给东主汇报一下你的生意情况。”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316 4317 4318 4319 4320 4321 4322 4323 4324 4325 4326 4327 4328 4329 4330 4331 4332 4333 4334 4335 4336 4337 4338 4339 4340 4341 4342 4343 4344 4345 4346 4347 4348 4349 4350 4351 4352 4353 4354 4355 4356 4357 4358 4359 4360 4361 4362 4363 4364 4365 4366 4367 4368 4369 4370 4371 4372 4373 4374 4375 4376 4377 4378 4379 4380 4381 4382 4383 4384 4385 4386 4387 4388 4389 4390 4391 4392 4393 4394 4395 4396 4397 4398 4399 4400 4401 4402 4403 4404 4405 4406 4407 4408 4409 4410 4411 4412 4413 4414 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