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妻子眼睛红了,捂着脸含泪跪了下来,一儿一女也跟着跪在母亲旁边,陈忠和怒发冲冠,指着妻子大骂:“真是蠢啊!我陈忠和十年清廉,哪会有二百贯钱,你不想一想吗?你收了他两百贯钱,我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可是...夫君....”

    陈妻流下了委屈的眼泪,她颤声要解释,陈忠和却粗暴地打断了她的话,“我不想听你任何解释,我、我要休了你!”

    “你要休她,那就先把我杀了吧!”

    屋子里传来颤巍巍的声音,陈母拄着拐杖,吃力地从屋里出来,陈忠和吓得连忙上前扶住母亲,“娘,外面热,你快回去歇着去!”

    陈母指着大门怒道:“我没有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儿子,你给我滚!”

    陈忠和知道母亲怒了,他又看了看跪在地上哭成了泪人的儿子女儿,不由长叹一声,低下了头。

    陈母上前给儿媳跪下:“媳妇,我生了个混帐儿子,我向你赔罪了。”

    “娘!”

    陈忠和也吓得跟着跪下,陈母怒气冲冲指着他骂道:“你真是个孽障啊!你可知道,你走的第二天,米铺和房东一起来要帐,说县官老爷绝对不会欠钱,媳妇只好把家里唯一的一贯钱给了他们,还不够,又把陪嫁的银钗子抵了米债,家里一文钱没有了,米缸里也没有一颗米,孩子们饿得直哭,媳妇护着你的名声,不肯去邻居家借,第二天她只好去给别人浆洗衣服赚一点米钱,堂堂的县令夫人居然给人浆洗衣服,你听说过吗?”

    陈妻听到伤心处,抱着儿女哭了起来,陈忠和羞惭地低下头,他知道家里会很困难,却没到竟困难如斯。

    陈母叹了口气,又道:“多亏李使君来探望我们,给了我们一笔钱,才让我们不至于病死饿死,你可好,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打人,还要休掉妻子,你敢休她,我就跟你拼了。”

    陈忠和心中乱成一团,他又想起李庆安不但不治自己的罪,还放了自己,给了自己一匹马,现在又在危境中救了自己家人,他叹息一声,心中对李庆安的怨恨也消失殆尽了。

    “陈县令在吗?”门口忽然响起了孙县丞的声音。

    陈母连忙对媳妇道:“咱们先给他个面子,晚上你再好好教训他。”

    陈妻点点头,连忙站起身跑进屋,拿出一件旧长袍,给丈夫披上,又把他的头发整理了一下,低声道:“你去吧!”

    陈忠和望着妻子脸上的红指印,心中不由一阵懊恼,“娘子,我....”

    “快去吧!孙县丞在外等着呢。”

    陈忠和转身开了门,只见县丞孙立笑眯眯地站在门口,便笑道:“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

    “守城门的衙役来禀报我,说咱们县的叫花子县令回来了。”

    陈忠和苦笑一声,“快请进吧!”

    孙立走进院子,陈妻已经在葡萄架下摆了桌子和胡凳,又端来一壶凉茶,却趁孙立不注意,偷偷用湿毛巾替丈夫的脸上擦了一下。

    陈忠和给妻子使了个眼色,便笑着坐了下来,给他倒了碗茶随口问道:“县里的情况怎么样?”

    话一出口,他才忽然想起自己已经不是县令了。

    孙立笑了笑道:“前几天吏部派人送来了你的免职牒文,李使君又驳了回去,说你是清正廉明的好官,并推荐你为西州录事参军,不好意思了,现在我是金满县县令。”

    都督州的录事参军也相当于太守州的长史,主管一州政务,陈忠和愣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孙立感慨道:“这几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情,陆陆续续来了很多新军户,还有一千匠户,新军户基本上都安置在西州,所以李使君才决定让你去西州,陈兄,你重任在身啊!”

    沉默了片刻,陈忠和问道:“那程都护呢?他做什么?”

    “程都护已经被调回长安出任金吾卫将军,现在北庭军政大权都在李使君手中,我估计朝廷准备打碎叶了。”

    “你怎么看出来要打碎叶?”

    “朝廷在备战呢!这几个月朝廷连续送来了三批军用物资和四十万石粮食,李使君又在新军户中招募了八千士兵,新兵驻守各县,而老兵都调去了五城堡中,五座新城堡驻军一万两千人,最远已经到夷播海了,这不就是要打碎叶的先兆吗?”

    陈忠和默默地点了点头,自己真是糊涂了,朝廷要打碎叶,怎么可能降罪李庆安,自己还跑去告御状,难怪李庆安说自己幼稚,确实傻啊!

    “爹爹,你看我默写的《论语》对不对?”

    他女儿拿着一张纸跑了出来,陈忠和接过,见女儿默写的竟是《论语.学而》,陈忠和不由有些发愣,他虽然是进士出身,却没有想过要教女儿读书,只是让她识了几个字,一门心思都扑在儿子身上了,自己才离开北庭四个月,女儿居然会默论语了。

    “琴儿,你会读吗?”

    “会!”

    陈琴儿背着手,摇头晃脑背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孙立在一旁笑了,“这也是李使君与众不同之处,他办了一百座学堂,无论汉胡,十龄以下孩童一律免费就学,不仅如此,还办了女学堂,读书学琴,一般都是汉人的女儿去读,我的两个女儿也进了女学堂,据说教琴的女先生可是长安最有名的琴师。”

    陈忠和眉头一皱,问道:“可办这么多学堂,先生从哪里请来?”

    “东拼西凑呗!”

    孙立笑道:“所以连王昌龄、岑参那样的大诗人也出来教孩童了。”

    说到这,孙立十分感慨道:“我非常赞成李使君的观点,他说要想胡汉长相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胡人汉化,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汉人的教育,从根子改变他们,否则胡是胡,汉是汉,一旦汉人出现内讧,便给了胡人机会,五胡乱华,莫不如此,现在大唐朔方范阳的胡人附而不融,一旦中央朝廷衰弱,大唐必重蹈魏晋之乱,忠和兄,李使君目光深远啊!”

    “我明白了,孙兄是李使君派来找我的吧!”

    孙立抚掌大笑,“忠和兄果然聪明,一猜便中,不错!我确实是李使君派来劝说你,忠和兄,李使君宽宏大量,目光图远,在他手下做事,是我们的机会啊!”

    陈忠和点了点头,“我明白孙兄的苦心,此事让我再想一想,好吗?”

    “好的,那我就先告辞了。”孙立站起身拱手道:“李使君说,如果忠和兄想通了,可直接去北庭城找他。”

    孙立走了,陈忠和背着手在院中来回踱步,这时他妻子走上前柔声道:“夫君如果不想做官,咱们就回老家种田去。”

    陈忠和轻轻抚摸着妻子的头发,见她发鬓中已经出现了白发,便叹了口气道:“我是开元二十七年的探花郎,当年比我排名差很多的同科进士都已经做到工部侍郎了,我却被贬到北庭做了近十年的县官,说到底是我没有遇到伯乐,程都护给了我救急之钱,却不用我,李使君却不仅救了我全家,还给了我一个重新展翅高飞的机会,娘子,我已想通了,决定向他请罪,尽心竭力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陈妻轻轻点了点头,道:“他来看望母亲的时候就说过,说你是个做事的人,而不是做官的人,一句话把你说透了。”

    陈忠和愣住了,喃喃自语道:“做事的人,而不是做官的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1383 81384 81385 81386 81387 81388 81389 81390 81391 81392 81393 81394 81395 81396 81397 81398 81399 81400 81401 81402 81403 81404 81405 81406 81407 81408 81409 81410 81411 81412 81413 81414 81415 81416 81417 81418 81419 81420 81421 81422 81423 81424 81425 81426 81427 81428 81429 81430 81431 81432 81433 81434 81435 81436 81437 81438 81439 81440 81441 81442 81443 81444 81445 81446 81447 81448 81449 81450 81451 81452 81453 81454 81455 81456 81457 81458 81459 81460 81461 81462 81463 81464 81465 81466 81467 81468 81469 81470 81471 81472 81473 81474 81475 81476 81477 81478 81479 81480 81481 8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