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原本是屈波底的手下,现在已经投降了阿拔斯,我的一个伙计看见他们已经换了黑旗。”
李庆安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两千大食军不足为虑,石[***]队也不在话下,关键是大食军已经投降了阿拔斯,却依然驻扎在阿史不来城,由此可见,阿拔斯野心远大,唐军一旦占领碎叶,迟早会引来大食军的反扑,历史上的怛罗斯战役或许就是由此而爆发。
这样看来石国倒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石国能倒向大唐,大食就失去了东进的跳板,碎叶也就能真正成为唐军西扩的后勤基地。
想到这,他便问道:“现在北庭有两个王子,一个大王子哈桑,一个二王子远恩,我想知道,他们之中谁更偏向于大唐?”
常进冷笑一声道:“这两个王子都差不多,都是墙头草,大唐强他们偏向大唐,大食强他们偏向大食,不过远恩的师傅霍延白早年在大食呆过,还做过大食人的官,他会对远恩影响较大,哈桑也曾被送去大食做了五年人质,其实真正心向大唐是他们三王子坎波,可惜他在四年前失踪了,听说是盗取了石国的至宝,至今下落不明。”
说到这,常进又叹道:“李将军,拿下碎叶不难,可要保住碎叶却不容易,希望李将军能充分了解河中的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要再用三十年前的想法来决策岭西,否则,大唐会一败涂地。”
“我明白了。”
李庆安站起身拱手道:“多谢常兄的情报,它非常重要。”
.......
石俱兰住在金满县最大的东安客栈内,从大街上奔回后她便把自己锁在房内,她心中充满了痛,那种痛把她拖进了无尽的深渊。
每天的思念,三千里的跋涉,就是想最后来看一眼她曾经深爱过的人,原以为这次重逢能充满激情,给她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让她把这份回忆带走,永远刻在内心深处。
可是没有,他们再见时已经没有了相思若狂的激情,只是一种平淡的问候,就仿佛两个认识的人在路上相逢,彼此‘哦!’一声,便各自走开,这种平淡深深地刺痛着她的心。
这时,她的一名侍女在门外禀报:“公主,外面有人找你。”
“我谁也不见。”
“是一名汉人军官,他说当年曾经在都罗仙手中救过你。”
“啊!”地一声,俱兰站了起来,她打开门便向外冲去,大门外,昏暗的灯光下,李庆安穿着一身便服,正满脸笑容地望着她,她慢慢停住了脚步,把一份激动藏进了内心。
“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
他指了指街对面巷子里的一间小酒肆道:“那边是酒肆,我请你喝酒。”
俱兰跟着他走进了小酒肆,这是一间不大的小酒肆,十几张桌子,由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所开,酒肆里暂时还没有客人,十分安静,他们进了一间单独的小室,李庆安对点菜的老妇人笑道:“来两壶酒,你们店里的小菜各来一盘。”
“客人请稍坐,这就来。”
老妇人出去了,片刻端了两壶酒进来,又悄悄关上门退下去了,李庆安给自己先倒了一杯酒笑道:“下午好好的,怎么又跑掉了?”
俱兰低下头没有说话,李庆安又要给她倒酒,她却用手盖住了酒杯,摇摇头道:“我不能喝酒。”
“为什么?”
“我的身份是不能喝酒。”
“什么身份?”李庆安奇怪地问道:“除了石国公主外,你还有什么身份?”
俱兰眼中闪过一丝悲伤,半晌,她才低声道:“我现在是太阳神座下的十二圣女之一,终身不能食荤、不能饮酒......”
她声音越来越小,“也不能嫁人。”
李庆安将酒一饮而尽,酒杯重重一顿道:“那个阿胡拉马兹吗?”
俱兰吓得慌忙摆手,“你不能提他的名字,这是对主神的不敬。”
“我不信奉它,有什么敬与不敬!”
李庆安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喝干了,才长长出了口气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是说你成为圣女。”
“去年十月,波斯总教来粟特选取两名新圣女,我被选中了。”
石俱兰抬起头,慢慢摘去了面纱,她美丽的脸庞上已经流满了泪水,“李将军,我在主神面前已经发过重誓,将终身侍奉他。”
李庆安望着她泪眼婆娑,不由一阵心痛,他一把握住她的手,道:“你一定是被迫的,对吧!是你父亲逼你嫁人,你无可奈何,才被迫成为圣女,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解脱出来。”
“不!不能。”石俱兰使劲挣脱了他的手,“李将军,不是你想的那样,父亲从来没有逼我,能成为圣女,这是石国的骄傲,也是我的荣耀,李将军,谁也没有逼我,这是神的旨意,是我自己选择的归宿。”
“是你自己选择的归宿。”
李庆安的心中涌起了一种莫名的失落,两年前的那段历程,那个热情似火西域公主,就像一团难以消散的云霭一直留在他的心中,不经意间,当他回忆起那段经历,一种往事的甘甜回忆就会涌入心中。
可几年后重逢,当这个美丽的少女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才蓦然发现,从前的俱兰公主已经悄然逝去,仿佛一阵风吹散了他心中雾霭,藏在他心中的那段回忆开始模糊起来,就像他失手打碎一件精美的瓷器,再拾起时,精美已经变成了碎片。
他默默从怀中取出了火焰宝石,放在桌上推到了她的面前,“这块宝石我一直想送给你,想着给你一个惊喜,现在却变成了物归原主。”
说完,他站起身大步离开了房间,俱兰公主呆呆地坐在那里,忽然,她低喊一声,“李将军!”
她站起身追了出去,李庆安已经走远了,俱兰倚靠在门口,她望着他的背影,将宝石捧在胸上,喃喃道:“李将军,我朝思暮想,就是盼望着能最后能看你一眼,我已心满意足了。”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南诏事变
云南姚州,这里是大唐的西南边陲,与南诏交错相杂,姚州都督府管辖的羁縻州已达五十七处,是大唐控制西南的军事重镇,这里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族人往来通商,茶马商队络绎不绝,商业十分繁盛。
这天上午,姚州城门来了一行骑马之人,为首之人年约三十余岁,长得方面大耳,气势威严,他头裹白绸,身着披风,打扮得十分干练。
他便是南诏之主,云南王阁逻凤,自去年南诏王皮罗阁去世后,他便继位为新王,阁逻凤励精图治,改革官制,重整税赋,扩军扩土,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南诏的气象为之一新。
这次阁逻凤是专程来姚州拜见都督张虔陀,以商定税赋交割一事,南诏和姚州山水相连,难分彼此,商人过境往往会被大唐和南诏重复征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了几十年,绝大多数是以南诏让步而结束。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170
49171
49172
49173
49174
49175
49176
49177
49178
49179
49180
49181
49182
49183
49184
49185
49186
49187
49188
49189
49190
49191
49192
49193
49194
49195
49196
49197
49198
49199
49200
49201
49202
49203
49204
49205
49206
49207
49208
49209
49210
49211
49212
49213
49214
49215
49216
49217
49218
49219
49220
49221
49222
49223
49224
49225
49226
49227
49228
49229
49230
49231
49232
49233
49234
49235
49236
49237
49238
49239
49240
49241
49242
49243
49244
49245
49246
49247
49248
49249
49250
49251
49252
49253
49254
49255
49256
49257
49258
49259
49260
49261
49262
49263
49264
49265
49266
49267
49268
4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