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已经近四千大食联军冲入了百步的危险范围内,百步内骑兵冲击也在就在数秒之内,即使弓兵还能大量杀伤敌军,但他们本身也将面临惨重的伤亡。
李庆安面无表情,大食军和突骑施人突然杀出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从无数伊吾军将士的述说和这些天大食军的表现,已经渐渐摸到了大食主帅朱迪尔的用兵套路,这是一个很慎重的主将,喜欢在兵力上压倒敌人,从而获得心理优势,也正是这样,他在作战时喜欢全军投入,以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对方,而绝不会让对方有机会逐步蚕食自己,在对伊吾军以多打少的战役中,他就是这样做的。
今天他以石[***]队打头阵,绝不会仅仅是一个试探,他们的主力必然就在石[***]的后面,在大食军和突骑施军忽然杀出的瞬间,李庆安也下达了命令:弓骑兵撤!
随着主帅的军令传来,弩骑兵退出主战场,三千弩骑兵如潮水般退下,露出了一百架黑黝黝的大号床弩,摆成半月形,一根根短矛冰冷地对准了敌军。
大食军已经到了五十步外,他们忽然发现唐军身后竟又藏着百架床弩,都顿时愣住了,远处的朱迪尔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大喊一声不妙,刚要命令大食骑兵后撤,但已经晚了。
忽然从唐军的方阵中冲出一百名执锤的骑兵,他们疾奔而上,挥锤砸向床弩的发射扳机,由于床弩摆成的半月形迎击面很小,所以大食骑兵在冲击的时候,越接近密度也就越大,这时候他们已经到了三十步开外了,他们加快马速,准备用长矛阵冲击唐军骑兵。
但一百辆床弩却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杀戮,三百支带着最强劲初速的短矛从唐军的床弩中射了出来,‘噗、噗、噗!’只见短矛过处,一片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洞穿了四五人后短矛才落地,刹时间冲在前面的一千余人只剩了几十人还在马上。
都摩支的三个义子也都被射了个前心透后背,瞪着惊恐的眼从马上摔了下去,凶残杀戮带来的恐惧笼罩在这支进攻大军大食人和突骑施人的心中,他们阵脚一阵大乱。
就在这时,嘹亮的冲锋号角声骤然响起,六千唐军骑兵如蓄势已久的洪水决堤,卷起滔天的杀气,宛如白浪翻滚的洪流,金戈铁马,向大食军席卷而去。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气吞万里
残酷而激烈的鏖战在宽约三里的战场上拉开,一万二千唐军与一万余大食联军混战在一起,
唐军六千枪骑军为主力,而六千弓骑兵分为两个侧翼,始终保持着完整的阵型,相比唐军的阵型完整,唐军的布阵虽然简单,但却是针对大食联军的弱点而来,他们的弱点就是临时拼凑,缺乏整体协调,而且实力均衡不一。
针对这个弱点,李庆安便采用了整体作战,先击弱后打强的策略,将大食联军各个击破。
大食联军因缺乏整合训练,就显得散乱得多,除了三千余大食军组成方阵外,石[***]与突骑施便已完全散乱了,各自为阵,但朱迪尔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他命喜欢散兵作战的突骑施人对付唐军枪骑兵两侧,而石[***]队也组成方阵,策应在自己的身旁。
大食军迎面遇到的,便是段秀实指挥的六营瀚海军精锐,两支军队如巨浪拍击,轰地撞击在一起,刀枪突出、铁骑嘶鸣,吼叫声、惨呼声、骨骼的碎裂声,临死前的哀嚎声,直杀得血肉横飞,残躯断臂落满一地,战场上命如草芥。
荔非守瑜率两千弓骑兵在大食军左侧疾驶如飞,箭如密雨,射向大食军方阵,有力地策应段秀实主力的正面作战。
而白孝德、白孝节兄弟则负责负责对付突骑施人,他们虽是龟兹贵族,但自小勇猛过人,弓马娴熟,他们各率一千弓骑兵,以强弓硬弩压制住突骑施人对唐军两翼的冲击。
李庆安和都摩支是‘老朋友’了,打了多年的交道,都摩支的儿子都罗仙便是死在李庆安的箭下,他对突骑施人了如指掌,知道突骑施人色厉胆薄,喜功而惜身,都摩支虽然和自己有杀子之仇,但他绝不会因要报杀子之仇而丧送了自己的根本,他的根本不是土地,而是手下部族,他也不会为任何人卖命。
他们是草原上的狼,狼的特姓是惧强凌弱,遇到弱小绝不落后,爪牙比谁都锋利,而遇到强敌则会远远躲开,都摩支就是这样的狼。
正是因为对突骑施人的透彻了解,李庆安并没有把兵力过多放在突骑施人身上,他知道,只要稍微有风吹草动,都摩支跑得比谁都快,在对突骑施人的了解上,李庆安明显强于朱迪尔,朱迪尔命突骑施人从侧面进攻唐军方阵,但他却不知道,都摩支之所以能从苏禄可汗的年代活到现在,就是因为都摩支有一套明哲保身的法则。
也正如李庆安的了解,都摩支虽然气势汹汹,但他并没有尽全力攻打唐军,他命令手下在唐军侧面来回奔驰,大声呼喝,造出惊天动地的声势,却始终没有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突击,只是命少量的突骑施骑兵进行试探姓的进攻,一旦遭遇唐军弓箭反击,便立刻旋马退回,打了近一个时辰,他的损失只有不到六百人,始终保存着实力。
都摩支一边指挥进攻,一边观察两军的形势,这次北庭军大军压境,极可能是唐王朝要恢复对碎叶的统治了,而大食人内战正酣,他们怎么可能抵御唐王朝的西进,都摩支深知自己的领地将不保,但他又不甘心,渴望能借助朱迪尔的力量赶走唐军,可眼前的形势却越来越对大食军不利,都摩支已经在开始思量后路。
唐军在全力攻击大食联军的弱点。
南霁云和雷万春各率一支骑兵,如剔刀和铁拳冲击着大食军和石[***]的左右两翼,目的是要将其联合方阵打散,南霁云的大铁枪长达一丈五尺,锐利无比,舞动如暴风疾雨,在敌军阵中左冲右突,锐不可挡,长枪刺透敌军胸膛,将其高高挑飞,惨叫声在空中长鸣,这时一员大食敌将从侧面突来,铁枪滑过,两人短兵相接,南霁云左手持枪,右手拔出横刀,反手闪电般一刀劈去,将大食将领的头颅劈去一半,战马拖着死尸而逃。
“杀啊!”他喝声如雷,身旁两营唐军士气高涨,一鼓作气,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剔骨刀,瞬间将大食军阵和石[***]阵截成两段。
唐军战鼓骤然敲响,鼓声隆隆如雷,唐军的灭蚁战术发动了,这个战术由雷万春来执行,他率四营二千骑兵,目标直指羸弱的石[***]。
雷万春号称北庭第一猛将,勇猛异常,他身材雄伟,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俨如巨灵神下凡,手执两柄各重五十斤的大铁锤,铁锤翻飞,劲风扑面,锤影如雪片飞舞,凶猛如熊,他身边有一百锤骑兵,个个膀大腰圆,力大无穷,他们均提两柄铁锤,随跟雷万春左右,形成了百锤阵,百锤阵经过之地,石[***]无不脑浆迸裂、骨断筋折,死得凄惨无比,
雷万春率两千唐军一路奔杀,势如摧枯拉朽,将石国骑兵杀得人头滚滚落地,血流成河,石[***]被杀得胆寒心裂,斗志涣散,雷万春的百锤阵突至,无不四散奔逃。
石国王子远恩脸色惨白,唐军的强大使他已经意识到,这一战大食军极可能会败,那么石国协同大食军参战的后果会是什么,他不敢想象了。
“二王子,我们抵挡不住,败局已定了,投降吧!”一名满身是血的石国将领冲到远恩面前大声吼叫。
“投降!”远恩一阵茫然,他能投降吗?
“投降吧!否则我们石国就完了。”
将领话音刚落,他忽然一声惨叫,一根长矛从他前胸透出,监督石[***]作战的大食将领拉舍尔满脸狰狞道:“你竟敢蛊惑军心!”
他拔出长矛,怒瞪远恩道:“死战到底,不准任何人言撤退!知道吗?”
远恩望着他带血的矛尖,胆怯地点了点头,拉舍尔又对一名军士道:“速向将军求救,说石[***]势危。”
不等他的军士去报信,后面的大食主将朱迪尔已经看出了形势危急,石[***]队很可能会先溃退,他急回身对副将侯赛因道:“你继续指挥战斗,”
他又对五百亲卫下令,“速随我前去支援石[***]。”
一直跟随在朱迪尔身边的五百精锐发动了,他们都已经换上了从伊吾军身上缴获来的明光铠,骑着神骏无比的阿拉伯战马,每人配备有二十根飞刺短矛,这五百人是骁勇善战的贝多因人,个个都是马上枭雄,在开元年间朱迪尔参与镇压粟特沙里克起义时,这五百名贝多因人便一举击溃了三千起义军,屠杀起义军和他们的家眷近万人。
在几天前击溃伊吾军的战役中,正是这五百贝多因人率先击败了沙陀人,继而又杀死唐军主将韩志,他们是朱迪尔的王牌军,往往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此刻眼看石[***]要溃败,朱迪尔便派出了这支百战之军。
五百贝多因人一起策马疾冲,萨拉丁雄鹰大旗在空中飞扬,这是大食主将移动的标志。
李庆安一直便在关注这面大旗,只见大旗向石[***]阵移动,这是朱迪尔亲自来救石[***]的危势了,为对付这支犀利的阿拉伯骑兵队,李庆安拿出了他专门为之准备的秘密武器。
他回头对荔非元礼喝道:“你可以出战了。”
此时的荔非元礼全身重甲,手执一柄一丈八尺的陌刀,在安西时,他便曾是李嗣业陌刀营下副尉,来北庭后,他从瀚海军中挑选出一千高大臂长的军士,准备训练成北庭陌刀军,只可惜陌刀难铸,北庭在几个月内,也只造出了六百把陌刀,便临时组建了陌刀营。
这六百重甲军就藏在六千枪骑兵中,他们是李庆安用来对付五百贝多因人的秘密武器。
随着一声令下,六百重甲陌刀军跟着荔非元礼向敌军的帅旗奔去,李庆安也一催战马,率数百亲兵,赶去石[***]的战场,此时,石[***]便是大食军的软肋,它的败亡直接关系到整个碎叶战争的胜负。
贝多因人一出场便表现出他们疾速和彪悍的特姓,他们俨然狂风一般在唐军周围奔突,用缴获的唐军盾牌抵御唐军的箭雨,他们的短矛却仿佛毒蛇一般,会突然射出,给人致命一击,百锤阵已有十几人死在飞矛之下。
大食主帅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石[***]的士气,四千余石国骑兵又渐渐会聚,抵挡住了唐军的突击,朱迪尔大声指挥着石[***]重新布阵,就在这时,荔非元礼的六百陌刀军杀到了。
他们如一堵铁墙横档在百锤阵和贝多因人之间,陌刀翻飞向贝多因人骑兵逼去,矛刺如冰雹般丁丁当当射来,射在陌刀军的重甲上,却无法穿透,陌刀军步伐凝重如山,一步一步向贝多因人杀去,一百多名贝多因人不知厉害,他们大喝一声,手执长矛向陌刀军杀去,企图用强烈的冲击力刺穿重甲士兵的胸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0110
100111
100112
100113
100114
100115
100116
100117
100118
100119
100120
100121
100122
100123
100124
100125
100126
100127
100128
100129
100130
100131
100132
100133
100134
100135
100136
100137
100138
100139
100140
100141
100142
100143
100144
100145
100146
100147
100148
100149
100150
100151
100152
100153
100154
100155
100156
100157
100158
100159
100160
100161
100162
100163
100164
100165
100166
100167
100168
100169
100170
100171
100172
100173
100174
100175
100176
100177
100178
100179
100180
100181
100182
100183
100184
100185
100186
100187
100188
100189
100190
100191
100192
100193
100194
100195
100196
100197
100198
100199
100200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100205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