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安直到进入谷熟县后才知道事情的真相,这天下午,李庆安率领大队人马来到了位于县城以西二十里处的谷熟军府。
这是他的一个疑问,军队在这次暴乱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谷熟军府是上府,应该有兵员一千二百人,但李庆安看到的却是一座破烂不堪的军营,栅栏有一半都不见了,岗哨楼已倒塌,原本依附军营而生的酒肆记馆也变得人去屋空,大半已坍塌,长满了一人高的蒿草,看得出至少已经废弃了十几年。
李庆安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他从不敢想象,中原的军府竟破败如斯,民团留在军营外,他带领一百名亲卫骑马进了军营,军营不准驰马,但他们却无法下马,一路上长满了蒿草。
虽然军府已经破败,但还看得出原本的盛况,三排近百间长长的平方,饭堂、军械屋、仓库、文书房一应俱全,平整宽敞的跑马场和练兵场,箭垛上还插着已生锈的箭矢,刀枪架上甚至还有两杆长矛,就是看不见一个人。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骑马进军营!”他们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恶狠狠的声音。
李庆安一回头,只见他们身后二十步外站着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确切说是个军官,身材魁梧,背有些驼了,此人头发半白,一只硕大的酒糟鼻子,穿着一袭细鳞甲,屁股上吊着横刀,手中拎着一只酒壶,正酔熏熏地斜睨着他。
“你是什么人?”李庆安反问他道:“是这里的军官吗?”
那军官看来有点见识,他见来人虽然不是军人,但个个身材魁梧,目光冷厉,腰挎横刀、后背弓箭,尤其他们所骑战马都是矫健雄壮的骏马,他便知道这群人的来头不小,便立刻收起狂放的态度,恭敬地答道:“我是这里的果毅都尉,叫崔佑,请问阁下是何人。”
李庆安点点头,道:“我原来是北庭节度使,现在是河南道观察使。”
“原来你就是李庆安!”
军官吓了一跳,他连忙上前,半跪施一军礼道:“卑职崔佑,参见冠军大将军。”
李庆安见他还挺了解自己,便翻身下马笑道:“找一个地方吧!我有话要问你。”
“大将军请随我来!”
崔佑领着李庆安走进了一间屋子,屋子里弥漫着浓烈的酒味,桌上盘中的干豆子已经发了霉,崔佑哗啦一下将碗碟都推到地上,又用脚将酒壶全部踢到墙角,用袖子擦了擦坐垫,笑道:“大将军请坐!”
李庆安坐了下来,打量了一下屋子,叫窗台上居然还有十几本书,便点点头问他道:“你应该知道我想问什么?这个军府为何破败到如此地步?”
崔佑苦笑一声道:“将军是明知故问吧!中原的军府不都这样吗?”
李庆安摇摇头道:“应该不是这样,扬州那边的军府还有七成兵,襄州军府还有五成兵,没有像你们这样全部跑光的。”
“是啊!两个月前我们这里还有两百士兵,可是庆王一占完土地后,最后两百士兵都跑光了,马都尉带了十几个校尉旅帅跑到河北投靠安禄山去了,军营里现在只剩下我一人。”
崔佑语气中充满了悲怅,“我是开元十六年从军,我家有二十亩地,所以我必须要从军,没办法,不从军,土地就会被官府没收,当时军营里还有七百弟兄,都和我一样,家里有地,不得不来当兵,开元二十四年,谷熟县大旱,庆王趁机低价并购了二万多亩土地,引发军府的一波逃亡风潮,一夜之间便跑掉了三百名士兵,土地都没有了,谁还愿意白白当兵,后来每年都有逃兵,直到今年年初,还剩下两百二十五名士兵,和其他军府差不多,结果这次庆王再一次趁旱灾并购土地,引发民众暴乱,父兄们跑来一喊,不仅士兵全跑光,军官也逃掉一大半,兵器也被他们全部拿走了。”
说到这里,崔佑长叹了一声,道:“我听说长安的军队也差不多跑光了,要打仗只能靠临时募兵,可边关大将却个个拥有重兵,一旦他们造反,我不知道朝廷拿什么军队去和他们对抗,大唐外表看似强盛,可里面全被蛀虫们掏空了,堪忧啊!”
李庆安心中充满了苦涩,在后世时说到安史之乱的原因,有的说是李隆基的昏庸误国,有的说是李林甫的专横弄权,有的说是杨国忠的不学无术,甚至还有说是杨贵妃媚惑误国,但今天他才知道,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是权贵高官不顾民众死活,大规模的兼并土地,使大唐的均田制变成了庄田制,使大唐军制崩溃。
诚然,安禄山造反也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李林甫纵容,杨国忠逼迫,但兵重于外而薄于内的局面必然导致大规模叛乱爆发,即使没有安禄山,也会有李禄山、王禄山,后来的藩镇割据就是典型的例子。
而大唐皇帝李隆基最大的责任就是放纵了土地兼并,出几个不痛不痒、没有任何实际措施的诏书,不准土地兼并,可谁理睬他?他难道不知自己的儿子侵占土地吗?庆王的永业田只有一万亩,可他送给杨家的各种寿礼中就有五万亩良田,这么明显的事实,李隆基却视而不见,由此可见他的纵容,在对付人的手腕上精明厉害,可在治国安民生上却昏庸无比。
李庆安不想再问下去了,他站起身笑道:“崔佑,我看你人虽酔,可心却清醒,可愿舍了这无用之官,跟随我走?”
崔佑立刻单膝跪下道:“兵员跑光,我们也是重罪,所以马都尉才逃掉了,我若不走,死罪就落在我的头上,本来我也打算去投奔安禄山,却蒙大将军收录,我佩服大将军久已,愿意跟随大将军。”
李庆安点点头笑道:“那好吧!你换一个名字,从此崔佑就不存在了。”
“属下原来叫崔乾佑,后来才改名崔佑,从今天开始,我愿为大将军鞍前马后效劳!”
‘崔乾佑!’李庆安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点耳熟,好像是中唐有名的大将,他思索片刻,猛然想起,那个在潼关大败哥舒翰四十万大军的安禄山手下大将,不就是崔乾佑吗?他心中大喜,连忙道::“你收拾一下东西,这就跟我走吧!”
逛一圈军营,却意外得到了一名得力干将,李庆安的心情又好了起来,走在路上,他问崔乾佑道:“你久在本地,可知道平息造反民众,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崔乾佑笑道:“欲谋其玉,先知其姓,谷熟民众可不是造反,那是崔太守的诬告,把他们妖魔化了,其实他们是因为烧了粮仓县衙,害怕官府报复,才逃进山中藏匿,所以大将军不要说‘平息!’二字,应该说怎么让他们返回家园?”
“那你说该怎么让他们返回家园呢?”李庆安又笑道。
“取信于他们!”
“如何取信?”
“很简单,将作恶之人杀了,人头送进山去,再把土地还给他们,他们自然就会出山回家,就看大将军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李庆安微微笑道:“这个魄力我有,崔将军有没有胆量替我进一趟山?”
“大将军若有魄力,我就有胆量!”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笑了起来。
.........从观察使李庆安进入宋州开始,太守崔廉便处于惴惴不安之中,和汴州吴清已经及时将问题梳理干净相比,崔廉的宋州问题便便显得棘手得多,自李庆安调任河南道观察使以来,崔廉便开始着手清理治下豪门趁灾侵占土地的问题,大部分侵占土地的情况都已经被制止,很多被侵占的土地也退还给了农户。
但有两大棘手之事他却始终解决不了,一是襄邑县让皇帝之女侵占土地问题,涉及到他的大嫂和大哥,情面上拉不下来,而且襄邑县主态度强硬,坚决不肯退田,而大哥崔翘又态度暧昧,希望他能用技巧姓的手段掩盖此事,其次是庆王在谷熟县侵占土地,这更是让他头痛不已,庆王已经把人逼造反了,还坚决不肯让步,那五百家丁就躲宋州城内,不肯离去。
崔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襄邑县那边出事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据报,李庆安搜走了全部地契和强买土地的契约,联想到可能出现的后果,令崔廉不寒而栗,现在他最怕李庆安来找自己,这时,衙役来报,杨司马回来了,崔廉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连声道:“快请!快请!”
片刻,司马杨汝宁快步走了进来,躬身施礼:“参见使君!”
“别客气了,快说汴州那边的情况。”
“使君,恐怕情况对我们不利。”
杨汝宁叹了口气道:“棣王派出邵子平来解决土地退赔问题,他办事很得力,仅三天时间,不仅把所有土地都退还给了农民,每家还另给了五贯钱的封口费,又承诺购十万石米在汴州赈灾,现在人人都赞棣王仁慈厚德,棣王的事情解决,现在吴清在大规模的清查土地侵占,又组织得力部下挖井抗旱,使君,汴州那边基本上已经摆脱麻烦了,许州和滑州那边也在清理土地被占问题,大家怕了李庆安。”
崔廉呆立半晌,浑身虚脱地坐了下来,原以为法不责众,可现在就只剩下宋州的问题最严重,偏偏李庆安就在宋州,这可怎么办?汗水从崔廉的额头上渗出,他感觉这一次恐怕难逃罪责了。
“使君,如今之计只能求自保了。”
杨汝宁的建议仿佛在崔廉耳边猛敲一记钟声,他顿时醒过来,连忙问道:“那你说,我自保之计在哪里?”
“我建议使君不妨和李庆安谈一谈,我发现此人虽然心狠手辣,但他也很讲究策略,比如漕工那么大的事情,换谁都不能忍,可他居然把吴清给放过了,直奔宋州,可见他就是针对宋州而来,那宋州有什么让他如此感兴趣,庆王,或许现在再加一个崔尚书,使君,他是在为汰渍档翻案啊!只要我们明白这一点,就可以和他合作了。”
“你是要我被背叛大哥吗?还有庆王,我敢得罪他吗?”
杨汝宁见崔廉还是执迷不悟,又劝道:“你若再包庇他们,恐怕他们就会拿你来当替罪羊了,他们只要推说一切不知情,是手下人擅自所为,圣上总不能抓手下人吧!两个案子都落在你身上,你说圣上不抓你抓谁?再说得罪崔尚书是挽救崔家的声誉,有大义灭亲的美名,崔家感激你,得罪庆王,使君还可以投奔别的王爷,总比现在难逃罪责好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5188
65189
65190
65191
65192
65193
65194
65195
65196
65197
65198
65199
65200
65201
65202
65203
65204
65205
65206
65207
65208
65209
65210
65211
65212
65213
65214
65215
65216
65217
65218
65219
65220
65221
65222
65223
65224
65225
65226
65227
65228
65229
65230
65231
65232
65233
65234
65235
65236
65237
65238
65239
65240
65241
65242
65243
65244
65245
65246
65247
65248
65249
65250
65251
65252
65253
65254
65255
65256
65257
65258
65259
65260
65261
65262
65263
65264
65265
65266
65267
65268
65269
65270
65271
65272
65273
65274
65275
65276
65277
65278
65279
65280
65281
65282
65283
65284
65285
65286
6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