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雾一指妇孺斥责道:“这些都是普通难民,你们有必要这么凶狠地对付她们吗?”

    校尉急忙解释道:“雾姑娘,她们可不是普通难民,她们都是月氏国王的妻女,换成普通民众的衣服想逃跑,被弟兄们抓住,高帅命我们将她们押送来大营严加看管,以后要押往京城献俘。”

    “她们都是妇人和孩子,你们这样虐待妇孺,还有军纪吗?”

    这时,高雾忽然发现不少年轻女子甚至还光着下身,她心中异常愤怒,拔出刀指着校尉恨道:“你今天若不解释清楚,我非当场杀你不可!”

    校尉的表情颇为尴尬,阿缓城中的情形比这个惨烈得多,到处是被剥光衣服的女人,这算什么?他张口结舌半天才道:“是大帅下令弟兄们放假三天,三天内不谈军纪,雾姑娘误会了吧!”

    高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是自己父亲下令,她将刀入鞘,又对校尉怒道:“你速将她们安置好,给她们穿好衣服,不准再虐待,谁敢再侮辱她们,我就杀了谁!”

    她一调马头,向中军大帐疾奔而去。

    中军大帐内,高仙芝正在接见刚刚赶来的骨咄国王罗全节,骨咄国也是月氏人建立的国度,但和吐火罗其他投降了大食的小国不同,骨咄国一直偏向大唐,这次高仙芝征服吐火罗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便是得到了骨咄国王罗全节的建议。

    历史上的大月氏国西迁到吐火罗地区后,经过近千年的演变,已经分裂成无数的小国,它们中间几个较大的国度得益于丝绸之路带来的大量财物,逐渐变得强盛,骨咄国和月氏国便是其中之一,但两国为争夺吐火罗地区的主导权,长期不和,这次唐军灭掉了月氏国,骨咄国王罗全节便看到了统一吐火罗的希望,特地来和高仙芝商量此事。

    罗全节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垂手而立,对坐在帅位上的高仙芝恭谦道:“唐军的战力令小王万分敬仰,我敢断言,大帅不出一个月就能横扫吐火罗,打下吐火罗容易,但不知大帅准备怎样善后?”

    他一开口高仙芝便明白他的来意,便笑道:“如果你愿意来替我善后,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要保证我唐军的军需供应,还有我手下将士应得的财物。”

    罗全节没想高仙芝竟这么痛快,他大喜过望,连忙道:“大帅请放心,军需赏赐都没有问题,只要我能统一吐火罗,我一定效忠于大唐,助共同抵御大食东扩。”

    “不!是抵御吐蕃的西进。”

    “是!是!只要唐军支持我,我一定会替大唐保住吐火罗。”

    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亲卫们的声音:“雾姑娘,大帅有重要客人,你不能进去!”

    “你们闪开!”

    帐帘一挑,高雾怒气冲冲闯了进来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章 兵败碎叶

    高仙芝正要和罗全节谈一些细节上的安排,却被高雾冲进来打断了话题,他心中略略有些不悦,便对罗全节道:“你先下去休息,我们晚上再细谈。”

    “那好!我先下去。”

    罗全节认识高雾,他经过高雾身边时,忽然从手腕上抹下一串宝石手链,塞给高雾,回头对高仙芝笑了笑,便离开了大帐。

    突来的宝石手链并没有压低高雾的怒火,她将手链扔到地毯上,冷冷道:“我不要你们血腥的战利品!”

    高仙芝对于这个宝贝女儿一直无可奈何,女儿已经十九岁了,至今没有婆家,前年妻子在长安给她订了一门亲,是前安西副都护汤嘉惠的次孙,但高雾却私下写了一封信给汤家,回绝了这门婚事,弄得汤家十分难堪。

    去年,高仙芝又打算把女儿许给刚刚丧妻不久的归仁军兵马使席元庆,不料高雾一口回绝,又跑到北庭去了,这么明显的意思谁人不知,席元庆便回谢了这门婚事,另娶疏勒大户之女为新妇。

    女儿对李庆安一直念念不忘,高仙芝心中也很清楚,如果李庆安还是他手下部将,他会十二万分赞成,李庆安本来就是他的心腹爱将,但现在他却坚决反对女儿嫁给李庆安,两人皆为北疆大吏,女儿再嫁给李庆安,也就意味着他高仙芝的安西节度使完结。

    所以,他从来不向李庆安暗示什么联姻之事,相反,将女儿严加管束,绝不准她和李庆安有任何联系。

    这次李庆安获罪,高仙芝生怕女儿知道后跑去京城闹事,便将她调到自己身边,跟随自己一同征战吐火罗,不料,女儿一进帐便给他难堪,高仙芝的心中微微生了怒气。

    “这条手链你不要就罢了,你冲进大帐,扰乱我军务,这算什么?”

    高雾盯着父亲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要你立刻停止对无辜民众的屠杀,你这样放纵军纪,是在羞辱唐军。”

    高仙芝脸一沉,“这里是军营,不是家中,你这样对我说话,可是要被处斩的!”

    “哼!我就不相信只有我一人劝你,那别人你都处斩了吗?”

    “放肆!”

    高仙芝重重一拍桌子,怒喝道:“来人!”

    过了好一会儿,才磨磨蹭蹭进来几名亲兵,高仙芝一指高雾,令道:“将她给我赶出去,不准她再进中军帐。”

    亲兵们苦着脸,对高雾央求道:“雾姑娘,大帅身负朝廷重任,不要再分大帅的心了,请出去吧!”

    高雾转身便走,走到帐门前,她有慢慢转回来,软声央求道:“父亲,就算我求求你,让士兵们不要再欺辱那些可怜的女人了,大家都有母亲,都有姐妹,父亲,我看着她们,心里难受啊!”

    高仙芝半晌才缓缓道:“我可以答应你,以后的吐火罗诸国若是主动投降唐军,我便可从宽处置,否则,不杀不足以震慑他们。”

    高雾见父亲不肯答应,心中异常失望,只得心情黯然地离开了大帐,高仙芝见她走了,这才把宝石手链递给心腹亲卫道:“把这个送给她,再多派些弟兄把她看好了,不准她随意离开自己的营帐。”

    他又对亲兵令道:“速将罗全节请来!就说我要继续和他详谈。”

    ........三天后,唐军整军离开了阿缓城,骨咄国的军队接管了月氏国,唐军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大汉国挺进。

    就在唐军横扫吐火罗之时,大食倭马亚王朝已经结束了,天宝六年六月,呼罗珊人首领阿布.穆斯林以减轻赋税作号召,在呼罗珊举行起义,什叶派、呼罗珊人、阿拔斯人纷纷响应,起义的浪潮风起云涌,经历了两年的内战,天宝八年十月,起义军在库法举行了宣誓效忠典礼,阿拔斯人的领袖艾布?阿拔斯被拥戴为哈里发,从此,大食阿拔斯帝国取代了倭马亚王朝。

    阿拔斯挥师西进,于次年一月,在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大扎卜河左岸与倭马亚军展开大战,倭马亚军战败,四月首都大马士革沦陷,麦尔旺二世逃往埃及,阿拔斯军紧追不舍,就在高仙芝攻下吐火罗大汗国的同一天,阿拔斯军队在埃及艾卜绥尔城杀死麦尔旺二世,倭马亚时代从此结束。

    但此时,阿拔斯并不在大马士革,而是呼罗珊的首府木鹿,按照起义时的约定,应该是什叶派的首领沙里克为新哈里发,但阿拔斯却在呼罗珊人首领阿布.穆斯林的支持下夺取了哈里发的位置。

    眼看一场新的内战即将开始,而此时,阿拔斯的主力正在攻打耶路撒冷,无暇调来镇压即将爆发的什叶派起义,就在这时,月氏国那波罗逃到了木鹿,向阿布.穆斯林哭诉唐军在吐火罗的暴行。

    穆斯林立刻发现了缓和内部矛盾的机会,他带那波罗来求见阿拔斯。

    木鹿的行宫里,阿拔斯帝国的创立者艾布.阿拔斯正背着手在圆穹顶大殿内缓缓踱步,阿拔斯约三十岁出头,身体瘦高而挺拔,皮肤苍白,长着一双忧郁的眼睛,他的一举一动并没有那种大帝国君王笑傲天下的气势,倒像一位诗人,像一位艺术家,他坐在用象牙、宝石和黄金制成的宝座上,低头沉思不语,仿佛后来那尊著名的雕像——沉思者。

    在他旁边便是阿拔斯帝国的第二号人物阿布.穆斯林,穆斯林身披一件黑色的大氅,身材高大魁梧,硕大的头颅,一头狮子般蓬乱的头发,使他具有一种领袖的气质,他皮肤微黑,额头宽广,一双眼睛仿佛如刀子般锐利,能一眼看透人的心思。

    但就是这么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物,在在阿拔斯面前却像一只温顺的绵羊,目光中的锐气含而不露,低着头异常恭敬地说道:“哈里发陛下,我认为唐王朝西征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和什叶派谈判,现在异教徒入侵呼罗珊,大家应该放弃对立,同仇敌忾对付唐军,这样便为我们赢得了时间,等打完阿姆河以东的战役,我们的主力也应该结束了耶路撒冷之战,可以掉过头镇压什叶派。”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941 3942 3943 3944 3945 3946 3947 3948 3949 3950 3951 3952 3953 3954 3955 3956 3957 3958 3959 3960 3961 3962 3963 3964 3965 3966 3967 3968 3969 3970 3971 3972 3973 3974 3975 3976 3977 3978 3979 3980 3981 3982 3983 3984 3985 3986 3987 3988 3989 3990 3991 3992 3993 3994 3995 3996 3997 3998 3999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 4013 4014 4015 4016 4017 4018 4019 4020 4021 4022 4023 4024 4025 4026 4027 4028 4029 4030 4031 4032 4033 4034 4035 4036 4037 4038 4039 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