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笑了笑,其实是什么东西,她不是很关心,这和她没有什么关系,她向杨贵妃看了看,心突然一跳,杨贵妃竟对她点头微微一笑。
“究竟是什么呢?”李隆基倒了一杯酒,笑道:“大家都倒满酒,请举起酒杯!”
众人都倒了一杯酒,将酒杯举起来,李隆基高声道:“在路上,我接到了安西的飞鸽快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安西节度使李庆安已经为大唐重新收复了碎叶,这就是贵妃今年最好的礼物。”
大殿呆了一下,顿时欢声雷动,欢呼声响彻大殿,李隆基兴致高涨,举杯大喊道:“为了我们的胜利,饮了此杯!”
“为了胜利!”大殿内一片高喊,所有人将酒一饮而尽。
待欢呼声略略平静,杨贵妃站起身朗声道:“虽然这是个唐军获胜的消息,但一样让我欢欣鼓舞,按照惯例,我也要还一个礼,明月姑娘,请你出来吧!”
所有人的目光刷地向独孤明月望去,明月的脸绯红,慢慢站起身,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了大殿中央,她盈盈施一礼:“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大殿里议论声四起,许多人都只听说独孤明月是李庆安的未婚妻,今天却是第一次见,只见她冰肌玉肤、细润如脂,美貌如闭月羞花,一举一动,有班姬续史之姿,有谢庭咏雪之态,而且当她和美绝天下的贵妃娘娘站一起,竟丝毫不觉得逊色。
大殿内赞叹之声四起,原来大唐竟还有如此美貌绝伦的女子,坐在后排的赵绪明又气又恨,重重地将酒杯往桌上一顿,心中痛苦万分,而前面的广平王李俶却心中黯然,他只觉追悔莫及,当初他完全有机会得到明月,可是被他错过了。
李隆基眼前一亮,他心中暗暗赞叹不已,如此佳人,可惜啊!
杨贵妃心中怜惜,她柔声对明月道:“李庆安给了本宫如此厚礼,本宫要还他一礼,可他远在安西,这个礼本宫只好还在你身上了。”
“娘娘厚爱,臣妾不敢当!”
杨贵妃温婉一笑,高声对群臣道:“本宫已征得圣上同意,正式加封独孤明月为高昌郡夫人,从现在开始,明月姑娘便是本宫之妹。”
大殿里一阵惊呼,女人们羡慕明月年纪轻轻便得三品诰命,而男人们只恨自己的娘子不是贵妃之妹。
明月心中感动,连忙深深施礼,“明月谢陛下厚恩!谢娘娘厚恩!”
李隆基捋须呵呵直笑,李庆安不负他的期望,给他拿下了碎叶,这个恩宠的姿态他是必须要做的,杨贵妃对明月招了招手,嫣然一笑道:“明月,过来,今天你坐到我身边。”
明月走上前,杨贵妃拉着她的手坐了下来,大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掌声。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主失踪
李庆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体会到情报的重要,从碎叶向西,山峦起伏,山地、草原和戈壁依次交替,遥远的距离和陌生的国度注定唐朝和大食互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情报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李庆安在拿下碎叶后,第一件事便是从突厥人中挑选了数十人,派他们妆扮成商人去河中地区探察大食人情报。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河中地区的情报也陆陆续续传来,大食军已经镇压了史国、小史国、东安国以及何国等小国的叛乱,最后剩下安国和康国两个大国未平息,穆斯林下了狠心,成千上万的什叶派人被抓去做了奴隶,史国的国王被杀了,何国的国王被杀了,小史国的国王也被杀了,剩下的康国和安国,大食人没有任何安抚,不投降者就是血腥的杀戮。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李庆安也稳住了碎叶的局势,他下令不准侵夺突骑施人的私产,准他们在碎叶自由放牧,对于孤寡老人,他也给予一定的粮食,不久他便得到线索,将都摩支的尸体挖了出来,李庆安以大酋长之礼将他葬在贺猎城,准许突骑施人前去拜祭,经过一系列的安抚措施后,突骑施人惊恐的情绪渐渐稳定下。
李庆安随即从两万多突骑施战俘中挑选了一万青壮加入唐军,并将在碎叶传教的伊斯兰宣教者全部拘押,又组织这一万新军去修复他们被大食人捣毁的袄教神庙,李庆安还亲自参与了神庙的修建。
这些有力的措施执行后,突骑施人的心便渐渐归向了大唐,这一万突骑施新军也开始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到六月时,李庆安手中的军队已经增至十万人,五万安西北庭军,三万天威军,一万葛逻禄和沙陀的雇佣军,以及最新的一万突骑施军。
但安西和北庭的压力也显而易见的,北方回纥是一头潜伏极深的狼,而南面的吐蕃对安西的野心始终不忘,原来安西和北庭的主要任务是一南一北的防御,所以北庭两万军和安西两万四千军也基本够了,但又增加了一个大食强敌后,这四万四千军就显得捉肘见襟了,这也是朝廷将安西北庭合二为一,并派三万天威军赴安西助战的根本原因。
另一个方面,安西军粮自给不足,而从内地调粮路途遥远不便,也使安西北庭军无法扩充,为解决这个矛盾,从前年起朝廷便开始向碎叶迁移军户,并将一千五百匠户迁到北庭,目的就是要安西北庭实现自给自足。
此刻,李庆安没有时间慢慢整顿军马了,大食即将完成对河中地区叛乱的镇压,那时他们必将回首东顾,将大唐的势力赶出河中,为了抢得先机,李庆安在天宝十年六月开始了西进策略。
他将北庭托付给了封常清,留一万五千军给他防御回纥,将安西托付给了荔非守瑜,交给两万军给他防御吐蕃,又留段秀实守碎叶,李庆安则亲率五万大军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西征。
六月下旬,唐军的五万大军抵达了宁远国。
宁远国已经被荔非元礼控制了,他率三千军势如破竹,在宁远[***]民的协助下,仅用一天便攻破了大食所立伪王控制的都城渴塞城,伪王畏罪自杀。
唐军五万大军缓缓停在渴塞城外,宁远国的国王在大食人的第一次进攻中被杀了,伪王畏罪自杀后,目前宁远国由前国王之子屋磨啜暂时管辖,当李庆安的大军抵达城外时,屋磨啜和荔非元礼一起迎了出来。
屋磨啜跪在地上,给李庆安恭敬地磕了一个头,“小王屋磨啜,参见节度使大将军!”
屋磨啜年约三十岁,身材不高,但长得却很壮实,宽阔的肩膀,方脸大鼻,给人一种亲切可信的感觉。
李庆安翻身下马,将屋磨啜扶了起来,叹道:“你父亲忠心于朝廷,宁死不肯投降大食,其志可嘉,我会禀奏圣上,给予你父亲追封,但眼下之计,是要恢复生产,稳定国内秩序,国王就由你来代理。”
屋磨啜大喜,连忙对李庆安施礼道:“我一定尽心竭力,遵从大将军的命令,配合唐军西征,请大将军进城休息。”
李庆安点点头,回头对李光弼道:“就地驻营,休整两天后出发!”
唐军开始在城外扎营了,李庆安则随屋磨啜进了城,渴塞城虽然是宁远国都城,但其面积十分狭小,也就和大唐的一个小县相当,城内居住有两千余户居民,其余国民都以部落形式散居各地,主要以放牧为生,宁远国的马便是著名的大宛马,西汉卫青霍去病西征,便是从这里得到了几千匹大宛马带回汉长安。
渴塞城内的建筑以石制为主,房屋低矮,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全城只有一条道路,一直通向王宫,道路为泥土,夯得不是很结实,使得城内漫天尘土,将几棵稀疏的树都染成了黄色。
“王子殿下,和义公主的下落有消息了吗?”
当齐雅德攻克渴塞城时,城内一片混乱,国王被杀,和义公主在混乱中逃出城,却不知所踪,大食人在悬赏捉拿她,宁远国也在四处找她,但始终下落不明,有传言说她已逃回大唐,但在北庭和安西都没有任何记录。
李庆安很关心和义公主的下落,不仅因为她是大唐唯一和亲河中的公主,而且和义公主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知道那块凤纹玉并不是他从小携带,李庆安必须要找到她。
屋磨啜叹了口气道:“我一直在调查此事,多少已有了一点线索。”
“你说说看,什么线索?”
“公主在逃离渴塞城时有二十名侍卫跟随,但他们出城不久便遭遇到了一队大食军,发生了激战,最后公主单身一人向东逃走,而她的二十名侍卫,死了十八人,两人受伤被抓,其中一人我已经找到了,他说公主是向碎叶方向逃去,有没有落在乱军的手中,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大食人的战俘记录中没有她,我最担心她被抓为私奴。”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如果她向碎叶逃走,那就会好一点,毕竟敌军是从西而来,战火还没有点燃到碎叶,我估计她或许是躲起来了,我会全力以赴找到她,给宁远国一个答复。”
屋磨啜大喜道:“多谢大将军!”
李庆安摆了摆手,又问道:“粮食情况如何?宁远国还有多少军队?”
“回禀大将军,宁远国的羊群都散布在各个部落,大食人抢走得并不多,他们主要是洗劫了国库,国库的珠宝金银和各种钱物都被一扫而空,至于军队,我们还能组织一万军队支持唐军。”
“很好!现在你们先收集两千头羊送到军营,军队的事情,你具体和荔非将军商量,装备由我们来提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831
12832
12833
12834
12835
12836
12837
12838
12839
12840
12841
12842
12843
12844
12845
12846
12847
12848
12849
12850
12851
12852
12853
12854
12855
12856
12857
12858
12859
12860
12861
12862
12863
12864
12865
12866
12867
12868
12869
12870
12871
12872
12873
12874
12875
12876
12877
12878
12879
12880
12881
12882
12883
12884
12885
12886
12887
12888
12889
12890
12891
12892
12893
12894
12895
12896
12897
12898
12899
12900
12901
12902
12903
12904
12905
12906
12907
12908
12909
12910
12911
12912
12913
12914
12915
12916
12917
12918
12919
12920
12921
12922
12923
12924
12925
12926
12927
12928
12929
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