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海阳却不同,他是个喜欢冒险的人,冒险的人总是喜欢做不合常理之事,秦海阳的丰富经验告诉他,越是觉得平静的时刻,就越是会蕴藏风险。

    秦海阳在森林边查看了半天,森林中幽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但一种直觉告诉他,这片森林有些不同寻常,究竟有什么反常之处,他也说不清楚。

    “向森林中射箭!”

    秦海阳一声令下,数十名唐军一齐向黑暗的森林中放箭,一时箭如急雨,林中梆梆作响,忽然,森林中传来一声惨叫,不是动物被射中,而是人的叫声。

    这一声惨叫如月亮下飞过的魅影,令人毛骨悚然,唐军斥候大吃一惊,这时他们的目光陡然间变得清晰起来,只见大群黑曈曈的人影在森林中晃动,这不是他们眼力变好了,而是埋伏在森林中的军队发动了。

    “不好,撤!”

    秦海阳大吼一声,唐军们纷纷调转马头便逃,在他们身后,一群群的石[***]队从森林中蜂涌而出,他们纷纷张弓搭箭,向数十名唐军斥候追射,但已经晚了,唐军斥候片刻便奔到了三百步外,远远脱离了石[***]队的弓箭射程。

    这时,森林两边马蹄声大作,数以万计的石[***]队从森林四处杀处,唐军斥候的偶然发现,毁掉了石国置死而后生的计划。

    猎猎的火光中,石国王子远恩的脸因愤怒而有点扭曲了,唐朝斥候的发现不仅断送了他们蓄谋已久的计划,也断送了整个正王系家族的希望。

    如果从一个河中小国来看石国的举动,确实很疯狂,他们伏击唐军无异于以卵击石,而如果从一个大唐属国的角度来看石国,他们的行为是对宗主国的背叛,是对道义的践踏。

    然而,从大食东扩开始,数十年的时间,唐廷始终无力正面抗击大食,数十年的时间,大食军队早已经征服了粟特诸国,石国已和大食签下了城下之盟,它已经是大食人的属国,而不再是唐王朝的属国。

    大食人数十年的征服使粟特人对大食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以至于大食虽然发生内战,但他们依然相信,大食人迟早还是会回来。

    这就是李庆安第一次进攻碎叶时,石国出兵的原因,它们是在为宗主国效命,也就是在第一次碎叶战役失败后,石国国王特勒便知道,他们已经无法从大食这艘大船上下来了。

    唐军的西进便意味着正王系的灭亡,意味着副王系的兴起,为了能保证正王系在石国的统治,国王特勒在唐军第二次攻下碎叶后,便派使者向大食求救,得到的答复是,倾举国之力抵抗唐军,大食军不曰将赶到,正是这个承诺让石国铤而走险,石国国王特勒不惜以自身为诱饵,企图出奇兵伏击放松了警惕的唐军。

    不料,他们的计划最终还是功亏一篑,现在该怎么办?是退回都城,还是与唐军决一死战?

    所有的将领都向王子远恩望去,国王已经定下由他来继承王位,他的决定也就代表了国王的意见。

    远恩的目光死死盯着东方,唐军已经在十里之内,尽管他们只有一万人,可是自己能敌得过吗?在没有防备时或许有可能,但现在呢?

    远恩脑海中不由想起了碎叶之战时唐军的犀利,那种无坚不摧的弓箭之战让他心中一阵胆寒。

    “撤回都城!”

    远恩最终做出了决定,两万石[***]队调转马头,向拓枝城迅速撤退。

    ........森林中有军队埋伏的消息,在一个时辰后送到了唐军位于金雀河大营,李庆安当即下令重赏发现埋伏的斥候,他随后便来到了关押石国国王特勒的营帐内。

    “国王殿下,我很佩服你慷慨赴死的勇气,但也为你有一群只要王位不要父亲的不孝儿子而感到遗憾。”

    李庆安冷冷地看着这个用自己来作诱饵的国王,摇摇头,遗憾地道:“你舍身赴死虽然可圈可赞,但没有一支让你死得值得的军队,可惜啊!”

    特勒紧闭双眼,盘腿坐在地上,听李庆安的口气,似乎自己的军队失败了,他的眼皮猛地跳了两下,半响,他的眼睛睁开一条缝,射出一种不屑的神色。

    “哼!我既来你大营,就没有想过要活下去,要杀要剐,随便你。”

    李庆安慢慢在面前坐了下来,注视着他淡淡一笑道:“或许你认为我会扶持副王系,而杀掉你的子孙,所以你才铁定一条心跟着大食走,赌我在拿下拓枝城之前,大食援军赶到,我说得没错吧!”

    特勒将脸扭向一旁,一声不吭,李庆安笑了笑又道:“可你想过没有,如果我的本意是扶持你而不是副王系,你这样做岂不是断了自己的生路?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们的都城,我一个时辰便可以炸开它,你明白什么叫‘炸’吗?”

    特勒惊讶地望着李庆安,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李庆安是想扶持他而不是副王。

    “你不用这么惊讶,我李庆安不是高仙芝,高仙芝在吐火罗屠城,说实话我是不赞成的,那是没有眼光的人所为,最后被赶出吐火罗,还惹得天怨人怒,得不偿失啊!”

    李庆安叹了一口气,又道:“其实粟特诸国也一样,在大食最初东扩时,你们年年向大唐求救,但大唐最后却无力帮助你们,最后你们全部沦陷于大食的铁蹄下,神庙被捣毁,信仰被改变,国库被搜刮,大食人竭泽而渔,沉重的赋税压在你们头上,据我所知,安国九成以上的收入都要被大食刮走,康国也是一样,康国商人到大唐后不愿回去,就是不想被大食人残酷剥削,你们石国呢?不要告诉我,石国受到了特别优待。”

    特勒慢慢低下了头,开元七年,石国被大食攻破,国库被洗劫一空,每年还要上交二十五万迪拉姆银币,这相当于全年税赋收入的八成,这次大食人答应他们的一个条件就是,每年上交的钱减为十八万迪拉姆银币,特勒心中苦涩异常,从前大唐可是一文钱不要他们上交,自己还从大唐领取一份俸禄。

    他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惆怅,李庆安见他已经被自己说动了,便诚恳地却劝道:“国王殿下,我可以实话告诉你,这次大唐做出恢复碎叶军镇的决定,就是决心与大食在葱岭以西对抗,恢复大唐对葱岭以西的实际控制,我李庆安为执行这一国策是节度使,是决心扶助岭西诸国,扶助你们共同对抗大食,而绝不是惩罚你们,国王殿下,你好好想一想吧!是愿意与大唐同心协力,将大食赶出河中,恢复你们信仰和宗教、恢复你们自由;还是一心帮助大食,和大唐顽抗到底,最后陷入万劫不复、国家灭亡的境地,何去何从,由你来决定。”

    说完,李庆安一摆手,命令左右道:“把他和随从都放了,送他们回拓枝城。”

    特勒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李庆安却止住了他,“国王殿下,我希望你深思熟虑后再和我谈,我们以三天为限,要打,我唐军将大举攻城,绝不容情,要和,我们以诚相待,共同对抗大食,以前的恩怨一笔购销,我依然扶持你为石国之主,我李庆安以诚待人,但眼睛里也揉不得一点沙子,来人!把国王送走。”

    特勒长叹了一声,向李庆安深施一礼,在士兵的引领下快步离开了大帐,李庆安慢慢走到帐前,望着国王的背影渐渐走远,对抗大食,粟特这条地头蛇极为重要。

    ..........清晨阳光灿烂,五万唐军浩浩荡荡抵达了拓枝城,将拓枝城的四座城门团团围住,拓枝城要比宁远国的都城渴塞城大得多,城内有二十几万人口,城墙高大坚固,但不像中原城池那样有护城河环绕,拓枝没有,一马平川直抵城门,唐军包围了拓枝城,并没有攻城,而是将一架架巨大云梯和投石机组装起来,三百架巨大的投石机一字排开,俨如威武的巨人,目标直指城墙。

    城头上石国士兵紧张地望着声势浩大的唐军,漫天的杀气令他们两股颤栗,他们默默地向太阳祷告,恳求阿胡拉马兹主神的保佑。

    石国王宫内,刚刚返回的特勒正在几个王子和将领们进行最后的磋商,其实在唐军军营,特勒已经被李庆安说服了,他愿意重新归顺大唐,但他没有立即答应,是因为石国的命运已经不完全由他来决定,他的几个王子都有各自的势力,还有几个大将军代表不同的部落,这些不同的政治势力中,已经没有副王系,他的势力已经被大食人清洗干净,副王屈勒目前只是一个落魄的贵族,住在拓枝城以北的白水城中,沉溺于酒色之中,对外界的事情已经不闻不问,这也就是李庆安最终还是决定选择正王系合作的原因,副王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特勒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已经决定重新投靠大唐,一方面是李庆安不计前嫌的诚意感动了他,另一方面投靠大唐符合石国的根本利益,更重要是他看到大唐出兵河中的决心,这不就是他们几十年来所盼望的吗?

    尽管特勒已决定投降大唐,但石国内部却出现了分歧,大王子哈桑支持父亲的决定,而二王子远恩和北方的肯特部落却始终认为大食才是石国的归宿,他们坚决反对投降大唐。

    “你们怎么如此糊涂!”

    特勒重重一拍桌子,怒斥他俩道:“大食人对粟特的掠夺还不够吗?对我们粟特人的屠杀还不少吗?十天前,撒马尔罕神庙前的阿胡拉马兹主神像已经被大食人摧毁了,他们就是要毁掉我们的信仰,过去我们是被大食人所迫,才无奈向他们称臣,现在石国有机会摆脱大食,你们却瞻前顾后,难道要让唐军灭掉石国,你们才甘心吗?”

    “父王说得对!”大王子哈桑也站起身道:“大唐从来不像我们征赋税,鼓励和我们贸易,仅贸易一项就能给我们带来二十万迪拉姆银币的税收,一旦和大唐决裂,这一块税收就完了,其次大唐也从来不干涉我们石国内政,相反,大食在粟特诸国中杀掉了多少国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这次穆斯林镇压什叶派教徒和袄教教徒的起义,据说粟特人死伤数十万人,令粟特人元气大伤,我们不仅要依靠大唐和大食人对抗,而且还要联合粟特人,一齐与大唐合作,那时我们石国就会取代康国成为粟特之主,你们明白吗?”

    大王子的远见令诸将都点头称道,但远恩却不肯表态,这是因为一个多月前他出使大食,阿布.穆斯林亲口给他了承诺,只要他们誓死抵抗唐军,将来大食会封他为粟特总督,并给了他一枚金印,而这枚金印他从来没有拿出来过。

    至于肯特部落的首领坦布尔反对投降大唐,原因很简单,他们部落所在的怛罗斯城依然被大食人驻兵,他担心他部落的安全。

    这时,坦布尔见大势已去,反对已经没有意义,便对特勒道:“国王殿下,请允许我保持中立,允许我的两千军队离开,如果唐军击败了大食人,那我一定追随你,投靠大唐。”

    特勒点了点头,这也算是一个解决之道,他又回头问儿子远恩道:“那你呢?你的决定是什么?”

    远恩叹了口气道:“我与李庆安算是老相识了,在龟兹、在长安、在扬州、在北庭,我一次又一次地求他,可最后他还是把火焰石给了妹妹,我与他已经没有什么合作的可能,如果你们愿意投降他,我不反对,但我会成为一个普通人,不会效忠于他,父王,你请便吧!”

    特勒有些遗憾,但儿子心意已决,他也不好再勉强了,他最后看了一眼众人,见众人都目光坚定,便缓缓道:“那好!我们正式归降大唐,重建石国。”

    石国的东城门终于打开了,城墙上插上了投降的旗帜,一队队士兵举着武器出城,将武器放下,立刻有唐军引领他们远远离开了城池,半个时辰后,石国国王特勒带领妻女、儿子、贵族和大臣将领约三百余人出城了,这一次他不再负荆请罪,换上了几十年未穿的大唐的朝服,却依然用金盘端着石国的泥土跪在地上,高高举过头顶,他的臣下们将大食封予的官印和官服都整齐地摆在地上,也换上了唐朝的服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6921 86922 86923 86924 86925 86926 86927 86928 86929 86930 86931 86932 86933 86934 86935 86936 86937 86938 86939 86940 86941 86942 86943 86944 86945 86946 86947 86948 86949 86950 86951 86952 86953 86954 86955 86956 86957 86958 86959 86960 86961 86962 86963 86964 86965 86966 86967 86968 86969 86970 86971 86972 86973 86974 86975 86976 86977 86978 86979 86980 86981 86982 86983 86984 86985 86986 86987 86988 86989 86990 86991 86992 86993 86994 86995 86996 86997 86998 86999 87000 87001 87002 87003 87004 87005 87006 87007 87008 87009 87010 87011 87012 87013 87014 87015 87016 87017 87018 87019 8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