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没有旨意你们金吾卫就敢擅自出城?这分明就是来欺我安西军了。”

    李庆安声音一落,弓弦声响起,邓维大吃一惊,他知道李庆安神箭无双,在这电光石火的一刹那,只见一道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他扑来,他躲闪不及,‘咔嚓!’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头盔,飞出去数十步,铁箭擦过他的头皮,火辣辣的疼痛,邓维吓得魂飞魄散。

    “这一箭是给你警告,你再不走,我就要你的狗命!”

    邓维再也没有勇气呆下去了,“撤!”他调走马头便逃,大队金吾卫士兵跟着他飞奔而走,霎时间便走得干干净净,军营门口顿时安静下来。

    (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先发制人

    灯光从门缝里透出,一名美貌的侍妾端着药碗走进了房内,房间里弥漫浓浓的药味,还有一种即将腐朽的老人气息,床榻上,李林甫瘦骨嶙峋,脸色惨白。

    李林甫从去年十二月又再一次病倒,这一年他病势不断,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他也感觉到自己似乎已经时曰不多了。

    “老爷,吃药了!”

    侍妾将李林甫扶起来,又拿个枕头给他垫在后背,李林甫一阵剧烈的咳嗽,侍妾慌忙给他捶打后背,“老爷,你忍一忍!”

    但李林甫还是没有忍住,一口血咯了出来,侍妾连忙用丝帕给他接住了,她终于哭了起来,“老爷!你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了。”

    吐了血,李林甫的精神好了一点,他抚摸着侍妾的头发,微微笑道:“多奴,没事的,我已经七十岁,人到七十自古稀,不算短寿。”

    侍妾只是哀哀痛哭,李林甫叹了口气又道:“多奴,我若去了,你就嫁人吧!我会留给你足够的嫁妆。”

    “老爷,我不嫁。”

    侍妾擦去泪水道:“老爷若去了,我就当尼姑去,给老爷念一辈子的经文。”

    李林甫心中有些感动,但他内心深处最大的一桩心事又泛了起来,他若死了,他的家人怎么办?他的儿子女儿,包括眼前这个最心爱的侍妾,杨国忠会放过他们吗?还有这十几年来他迫害的那些人,张九龄、李适之、韦庄、杜有邻,他们的后人会找自己的后人报仇吗?

    李林甫心中也升起一丝悔意,他给李隆基当了这么多年的狗,最后他老了,咬不动了,李隆基便一脚把他踢开,这些年所有大案都要由他来承担后果,他是一死没事了,最后便会拿他后人来开刀,早知今天,又何必当初呢?

    他轻轻抚摸着侍妾如缎子般柔顺光滑的头发,心中暗暗叹息,这么漂亮的女子,恐怕想当尼姑也不容易啊!她的命运极可能是卖进教坊。

    “多奴,你把我桌上的那本奏折拿来。”

    多奴连忙将奏折递给了他,又将他扶坐好了,李林甫颤抖着手,打开了奏折,这是他原本想上的,反对金银钱流通的折子,李林甫虽然已近油尽灯枯,但他心中依然如明镜一样,他看透了李庆安主张金银钱流通的真实用意,也知道将来的后果会是什么?

    大唐金银产量太低,而安西,尤其是岭西盛产金银,一旦金银钱在内地流通加大,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安西控制了内地的钱币,也就是李庆安控制了大唐的经济,李庆安这是要干什么,当然不是为了发财,通过这件事,李林甫隐隐感觉到了李庆安隐藏得极深的一丝野心。

    李庆安不是胡人,是汉人,李林甫一直认为,胡人的野心大多是自立为王,割据一方,而汉人的野心则是饮马中原,改朝换代,难道他李庆安也有这个野心?

    可惜除了他李林甫之外,大多数高权者都没有看出这一点,包括李隆基,他是利益熏心了,被李庆安的二十万斤白银和每年十万斤白银的私贡蒙住了心窍,竟然答应了金银钱流通,或许他是打算将来换掉李庆安,可等李庆安的翅膀硬了,他还换得掉吗?

    李林甫现在还是右相,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第一权臣,反对金银钱流通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他拟了这本奏折,但这一刻他又改变了主意,李唐败不败与他何干,李隆基这么无情地对他,他又有什么必要替此人的江山殚精竭虑,他应该保护自己的家人才对。

    “把它烧了!”李林甫把奏折给了侍妾,颤抖着声音道。

    “老爷,先喝药吧!等会儿我来烧。”

    “不!你现在就把它烧掉,当着我的面烧掉。”李林甫的声音虽小,但却斩钉截铁,不容商量。

    多奴不敢再多言,她接过奏折,小心翼翼地把它拆散了,放在一个盘子里,在灯上点燃了一角,奏折很快燃了起来,火光中字迹变黄变黑,最后被火焰吞没了,一直烧成灰烬,多奴才把它倒进香炉里,李林甫一颗心也放下了,这个李庆安也该来看看自己了。

    这时,门外传来了次子李崿的声音,“父亲,现在方便吗?”

    “问他什么事?”

    多奴打开一条门缝问道:“老爷问你什么事?”

    “请告诉父亲,王珙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

    他的声音很小,但李林甫还是听到了,他瞥了一眼屋角的更漏,已经亥时一刻了,应该是关闭城门坊门的时刻,以王珙的稳重,这个时候来,必然是有大事发生了。

    “带他到这里来!”

    李林甫的心有点紧张起来,他原本计划和李亨缓和关系,保自己的家人,却没想到李亨被废了,新太子一直未定,为了保护家人的命运,他便悉心培养王珙为接班人,现在王珙又深得李隆基的信任,出任二十余职,除了相位外,他的权势已经不输于杨国忠了,只要最后自己再托他一把,他就能步入相位,与杨国忠抗衡,从而保全他李林甫的后事,这是李林甫打的如意算盘,只有这样,相国党才不会像东宫党一样烟消云散。

    可现在以王珙权势之盛,居然还要来找自己,可见一定是发生了严重的事件,难道是和棣王刺杀案有关?

    片刻,王珙被李崿匆匆带了进来,王珙上前施一礼,低声道:“相国,身体好点了吗?”

    “不要说废话了,什么事?”

    “是!”

    情况紧急,王珙也顾不得寒暄了,他连忙把杨国忠抓捕邢縡之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最后道:“相国,我很担心他们会抓住邢縡,刚才我在路上得知兄弟没有能出城,但一支金吾卫的骑兵却出城了,明天事情可能有急变。”

    李林甫不愧是在大风大雨中过来的人,他始终不露声色,耐心地听着,等王珙说完,他忽然道:“不对!今天杨国忠没有去见圣上,动用龙武军、金吾卫肯定没有圣上的旨意。”

    王珙一下子便明白过来了,还是相国高啊!立刻便找到了杨国忠的漏洞,擅自动用军队,这还是其次,这说明他们早就有准备,他凭什么早就有准备?除非他们早就想插手此事,从这一点或许能反驳是杨国忠他们设的套。

    “相国,那明天我先上奏圣上,告杨国忠越权。”

    “不!你不用去管此事,你明天直接去大理寺要人,不要管邢縡,这个人你要不到,也不会在大理寺,你去要任海川,这个案子是你主管,大理寺就算抓了人,也必须交给你。”

    “可是我担心他已经写了口供。”

    “我就是希望他如此,屈打成招嘛!让他再重新写一份口供,推翻前面的证词,写完口供就把此人杀了,然后你就向圣上告状,说有人杀人灭口,我看杨国忠怎么去圆这件事。”

    王珙大赞,连忙道:“相国高明啊!这样一来,任海川和邢縡之间的链子就断了,然后我再用御史台弹劾杨国忠擅自动用军队,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李林甫笑着点了点头,“不错,你果然有进步了。”

    说到这里,他又沉吟一下道:“不过这件事我们只有三分胜算,他们蓄谋已久,不会那么容易被攻破,关键是那个邢縡,杨国忠只要抓到邢縡,主动权就在他手中,你兄弟是有点大意了,唉!”

    李林甫心里也明白,主要还是看李隆基,他若不想追究杨国忠擅自动用军队之罪,自然会替他挡过去,而且邢縡若招认了,那个任海川的作用也不大了,杨国忠完全可以用邢縡炮制证据,比如纸条、密令什么的,任海川就算翻供也晚了,这件事唯一的办法就是丢枝保本,保住王珙,保住自己。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7401 77402 77403 77404 77405 77406 77407 77408 77409 77410 77411 77412 77413 77414 77415 77416 77417 77418 77419 77420 77421 77422 77423 77424 77425 77426 77427 77428 77429 77430 77431 77432 77433 77434 77435 77436 77437 77438 77439 77440 77441 77442 77443 77444 77445 77446 77447 77448 77449 77450 77451 77452 77453 77454 77455 77456 77457 77458 77459 77460 77461 77462 77463 77464 77465 77466 77467 77468 77469 77470 77471 77472 77473 77474 77475 77476 77477 77478 77479 77480 77481 77482 77483 77484 77485 77486 77487 77488 77489 77490 77491 77492 77493 77494 77495 77496 77497 77498 77499 7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