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安见这掌柜不卑不亢,颇给大唐人长脸面,不由对他暗暗赞许,便取出自己的一张名刺,递给他笑道:“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尽管来找我。”

    掌柜接过名刺,顿时‘啊!’地一声,连忙向李庆安施礼,“原来是李大将军,在下成都府商人许衡,久闻大将军事迹,击败大食西蛮,不胜敬佩,请受我一礼。”

    李庆安哈哈大笑,他指了指曼苏尔道:“这位就是大食的储君,想不到吗?”

    掌柜挠挠后脑勺,脸上的表情古怪之极,真是怪到家了,战场上的对手竟然并肩逛街。

    参观完西市,李庆安便将曼苏尔送回了位于皇城的鸿胪寺客馆,他们将下榻在此,行至客馆门口,鸿胪寺少卿裴用上前道:“大将军,兴庆宫已经传来消息,明曰上午圣上将在大同殿接见大食特使,圣上请大将军也一并参加会见。”

    “我知道了,大食客人的食宿安排好没有?”

    “请大将军放心,我们已按最高规格安排,不会怠慢客人。”

    李庆安点点头,转身对曼苏尔拱手笑道:“殿下一路劳累,请殿下好好休息,用餐可以就在馆舍,也可以去中午用餐之地,殿下尽可自己决定,我就暂时失陪了。”

    曼苏尔连忙向李庆安行礼谢道:“多谢李将军的招待,让我感受到了李将军的诚意。”

    这时李庆安忽然想起一事,便笑道:“再过七天便是我正式成婚之曰,我邀请殿下参加我的婚礼。”

    曼苏尔大为惊讶,原来这个唐军主帅竟然还没有成婚,他欣然笑道:“好!我一定来参加。”

    李庆安又对鸿胪寺的官员交代了几句,便告辞了大食使者一行,向独孤府而去,他需要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分享封王的喜悦。

    ........亲仁坊,安禄山的府邸内,安禄山的部将刘骆谷穿过院子,匆匆向书房跑去,书房内,安禄山正和他的另一个谋士高尚商量调动阿布思军队一事,从三年前的石堡城战役结束后,安禄山边开始谋算这支精锐的突厥人骑兵了,最初他是希望阿布思部自己提出迁徙幽州,为此他给阿布思开出了优厚的条件,给他占地十万亩的大牧场,他部落民众不须缴纳一文税赋,但最后还是被阿布思拒绝了,并明确告诉他,自己的部落绝不会去范阳,安禄山便猜到阿布看透了自己的企图,恰好此时他的族兄安思顺调任朔方节度使,安禄山大喜,立刻就此事向安思顺进行交涉,希望安思顺能促成阿布思部东迁范阳,不料安思顺却态度暧昧,嘴上虽答应,实际上却迟迟不见动作,在安禄山再三逼迫下,安思顺不得不找出一个借口,需要李隆基的同意,他才能放人。

    现在李隆基已经答应,这就让安禄山喜出望外,安思顺再也没有理由拖住不放了,现在安思顺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阿布思的态度,不过这一点安禄山并不是很在意,只要李隆基旨意一出,他阿布思就必须遵从圣上的调动,而且这份旨意中书省已经草拟送进宫了,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传来。

    “恭喜大帅了,几年的心愿终于要如愿以偿。”

    安禄山的南瓜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道:“本帅为这一天已经等了三年,从来没有哪样物品让我如此执著,着实是这支骑兵的战斗力精锐无比,正好补我范阳军骑兵不足的弱点,与我的幽州铁骑相得益彰,而且阿布思部东迁,还能给我带来源源不断地战马,这也是个长远买卖,拿到这支骑兵,下一步我就该谋河东了。”

    高尚是安禄山的两大谋士之一,一个严庄失踪多年,至今下落不明,他便成了安禄山的第一谋士,尽管安禄山帐下幕僚众多,可让安禄山信任,又足智多谋的,却只有高尚一人,高尚年约五十岁,长得颇为白胖,留一缕长须,一双细长眼闪烁着一种狡黠的目光。

    他轻捋长须道:“不过为了万无一失,大帅应派人在半路拦截阿布思,以防止他逃逸。”

    他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了部将刘骆谷的禀报声:“禀报大帅,已有消息!”

    “进来!”

    刘骆谷是安禄山安插在长安的眼线,每年安禄山大量拨款给刘骆谷,让他结交权贵,收买李隆基身边宦官,朝中但凡有风吹草动,刘骆谷便以最快的速度发鸽信前往范阳,刘骆谷走进房内,躬身道:“禀报大帅,宫中传来消息,圣上已经正式批准了大帅关于借阿布思部赴范阳协助作战的奏折,旨意刚刚下发兵部和朔方。”

    “好!好!”

    安禄山连声叫好,他得意地笑道:“这下,我就将美梦成真了,哈哈!”

    旁边的高尚却看出刘骆谷欲言又止,似乎还有话说,便问道:“还有什么消息吗?”

    刘骆谷叹口气道:“大帅请阿布思晚上来赴宴,他推病不肯来!”

    “退病?哼!早上看他还好好的,他会有什么病?算了,我也不请他了。”

    安禄山回头对高尚道:“适才先生说这个阿布思会逃,那他会往哪里逃?”

    “应该是逃进大漠,不过我听说过阿布思和回纥可汗关系恶劣,我们要防止他读力称汗,臣还是那个建议,把阿布思控制住,让他插翅难逃。”

    “嗯!”安禄山点了点头,缓缓道:“半路拦截有点晚了,我们在长安就得动手,宜早不宜迟,今天晚上便开始行动!”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章 有失有得

    李庆安在下午时分返回了军营,李泌有要事找他,确切说,是李泌请求返回东宫,今天下午,李亨派来一名侍从给李泌送来了一封信,此刻,这封信就放在李庆安面前,信中的内容很简单,李豫新入东宫无人相助,李亨恳求李泌入东宫帮忙儿子。

    他同时也给李庆安写了一封信,信中对李庆安表达了无尽的歉意,希望李庆安理解李豫身边无人的窘迫。

    两封信此刻就并排放在一起,李泌则站在一旁,略略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李亨除了这两封信外,还命人带了口信给他,‘是去是留,先生可自处,绝不勉强。’

    其实是李泌动心了,是他想去东宫辅佐李豫,他自少聪敏,博涉经史,精究《易象》,以王佐自负,为帝王之师,是他从小的梦想,后来有幸辅佐李亨,怎奈李亨处处被限制,一言一行都被记录,李泌也就缺少了发挥才干的机会,李亨被废后,他得罪了杨国忠,不得已去安西投靠了李庆安。

    现在李豫入主东宫,而且有处置国事之权,让李泌怎么能不动心,问天下事,这是他多少年来梦寐以求之事,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但李泌心中却十分内疚,这样一来,他就有背弃李庆安之嫌,李庆安在他最落魄时没有嫌弃他,收留他为幕僚,并委以他重用,这份恩情让他难以回报。

    李庆安沉默良久,他忽然笑道:“这是好事啊!先生怎么会有愧疚之情?先生尽管去东宫,希望先生能成为我和储君之间的一座桥梁。”

    李庆安的大度让李泌更加羞愧,他深深施一礼道:“使君对我有大恩,李泌尚未报答就这样离开,心中愧疚难当,请使君容我以后相报。”

    李庆安点点头道:“皇太孙虽入主东宫,但他的前方依然杀机重重,危机四伏,他确实需要先生这样的大才辅佐,我听说高力士也会辅佐于他,希望先生多劝皇长孙谨慎小心,把他的抱负留在登基之时,至于我这边,先生不用担心,我会不拘一格用人才,会有更多的文人来为我效力,上次先生推荐的外甥张志和,年少大才,不同凡响,我准备带他回安西。”

    “我大唐人才辈出,胜李泌之人多矣,愿将军开招贤馆,广纳天下人才,以实现将军迁移汉民,置州县于岭西的大志。”

    说到这,李泌叹了口气道:“我将走,愿为将军再献一策。”

    李庆安没有拒绝,淡淡道:“先生请说!”

    坦率地说,对李泌的离开李庆安没有半点遗憾,也不想挽留,或许李泌才干卓著,但对于李庆安来说,忠诚远比才干重要,他宁愿要才干寻常一点,但对他忠心耿耿之人,这就是他看重严庄远远超过李泌的缘故。

    其实这也是好事,李泌现在走要比将来走好,在他还没有了解自己隐秘之时走,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威胁和损失。

    这时,李泌对李庆安献上了自己的最后一策,既然哥舒翰提议由陇右军和安西军一同发起针对吐蕃的两线战役,那安西军不妨把战线再向东扩大一些,可以从沙州一线进攻吐蕃,这样一来,安西军便可以名正言顺在沙州驻军,控制了沙州,河西走廊的大门也就打开了。

    李泌走了,李庆安背着手站在地图旁,默默注视着河西走廊最北面的沙州,沙州也就是敦煌,从玉门关经敦煌,穿越蒲昌海,也就是后来的罗布泊,便可直接抵达高昌,如果说玉门关是河西走廊的北大门,那么敦煌就是进入河西走廊的侧门,占据了敦煌,河西走廊的北部便是囊中之物。

    李庆安不得不赞叹李泌的战略眼光,果然眼光长远而深邃,不错,这次两线作战便是占据沙州最佳的时机,李泌跟了他这么久,只有这条建议最具有战略价值。

    .........阿布思的住所位于待贤坊,紧靠长安城西的延平门,这里实际上是阿布思族人的宅子,宅子占地颇大,有一百多间屋子,一堵高大的围墙将宅子紧紧包围,阿布思和他的百名手下便住在这里。

    这次阿布思进京是为他的部落争取弥峨川一带的牧场而来,前年他部落所在的草原遭遇到了雪灾,使他们部落损失惨重,现在唐王朝安置他们的草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十几万人的生存了。

    但这次长安之行令他失望,朝廷否决了他扩大牧场的要求,阿布思感到沮丧万分,连一向对他友好的李林甫也无能为力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6112 46113 46114 46115 46116 46117 46118 46119 46120 46121 46122 46123 46124 46125 46126 46127 46128 46129 46130 46131 46132 46133 46134 46135 46136 46137 46138 46139 46140 46141 46142 46143 46144 46145 46146 46147 46148 46149 46150 46151 46152 46153 46154 46155 46156 46157 46158 46159 46160 46161 46162 46163 46164 46165 46166 46167 46168 46169 46170 46171 46172 46173 46174 46175 46176 46177 46178 46179 46180 46181 46182 46183 46184 46185 46186 46187 46188 46189 46190 46191 46192 46193 46194 46195 46196 46197 46198 46199 46200 46201 46202 46203 46204 46205 46206 46207 46208 46209 46210 4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