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请说!”李庆安拎起茶壶,又给他倒了一杯茶。

    严庄喝了一口茶,这才缓缓道:“我这个方案就落在庆王李琮的身上。”

    李庆安有些醒悟,便笑道:“先生的意思是说,让庆王去敦煌!”

    “我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沙州能成为庆王的长驻地,那大将军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驻兵沙州,当然,如果庆王关注的重点是河西,那沙州还是属于河西,可如果庆王关注安西,那沙州实际上就属于安西了。”

    李庆安背着手来回踱步,严庄的这个办法确实不错,扯虎皮当大旗,庆王就是这虎皮,他的官职是陇右道诸藩安抚使,那河西及陇右的各家胡藩都属于他的安抚范围,长驻龟兹对河西陇右就难以过问了,如果常驻敦煌,那名义上各边都可以兼顾到,确实是个好办法,至于庆王肯不肯去敦煌,李庆安并不担心,有阎凯在,庆王就是自己的一个工具。

    “这件事暂时不急,等吐蕃战役打响了再说,你最好能创造一些契机,让李琮去敦煌师出有名。”

    “属下明白,属下会安排此事,另外属下想和大将军商量一下粮食问题。”

    严庄在碎叶主要就是掌管各种军需物资,其中粮食是他职权中的重中之重,现在李庆安对粮食也格外敏感,严庄这一说,李庆安也担心起来。

    “粮食怎么了?”

    严庄微微叹口气道:“碎叶有屯粮二十万石,我以为中原来的移民要几个月后才来,没想到他们已经大量到了,粮食不足啊!”

    “已经到了多少?”

    李庆安眉头一皱道,他确实把移民这件事忘了,移民绝大多数都是走北庭到碎叶,由数百名官员沿途接待。

    “我来之前,已经到了九千三百户,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到来,如果两个月内增加到三万户,那我们至少要留五万石粮食用于安置移民。”

    “如果是十万户呢?”

    李庆安心知肚明,河东大灾,朝廷已经将移民安西作为解决灾情的办法,仅进关中的三十万灾民都要转移安西,这可远不止三万户。

    “如果是陆续到来还能承受,如果是二个月内集中到来,碎叶的二十万石粮食只能用于安置移民。”

    李庆安起身披起外衣道:“给我备车!”

    这时,门外有亲卫禀报:“大将军,大食使者求见!”

    自己正要去找他,他却主动上门了,这最好不过了,李庆安倒不急了,他坐下端起茶碗道:“带他到客房等候,我处理一下政务便来。”

    .......贵客房中,曼苏尔有些心情忐忑地喝着茶,尽管他在长安和唐朝皇帝签了和约,但进入了安西,他便慢慢回过味了,恐怕和唐朝皇帝签约只是个形式,真正能不能放人还得看李庆安的态度,在长安他没有和李庆安搞好关系,这令他略略有些后悔。

    一杯茶喝完,没有见李庆安的影子,亲卫很勤快地又给他上了一杯茶,曼苏尔耐着姓子再喝完一杯茶,还是不见李庆安的影子,他终于有些按耐不住了,便起身向门外走去,一名老者正在院子里慢慢吞吞地扫地。

    “请问,你们大将军.....”

    曼苏尔没有信心再问下去了,那老者头都不抬一下,语言不通啊!无奈,曼苏尔只得又回来坐下,拈起一块细点要吃,忽然他想到什么,将细点放在鼻子上闻了闻,隐隐有一股猪油的味道,吓得他连忙放下,这时院子外响起了脚步声。

    曼苏尔一阵惊喜,连忙站了起来,不料进来的却是刚才倒茶的亲兵,亲兵歉意地笑了笑,又给他倒了一杯茶,曼苏尔叹了口气,失望地坐了下来,这个亲兵也是语言不通。

    亲兵倒了水又出去了,曼苏尔心中沮丧,又端起茶慢慢喝了几口,他忽然若有所感,一抬头,只见李庆安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正笑眯眯地望着他。

    “啊!”曼苏尔连忙站了起来,手按在胸前给他行了一礼。

    李庆安拱拱手笑道:“抱歉了,正好有人来汇报军务,耽误了一会儿,让殿下久等了。”

    或许是李庆安熟悉大食的缘故,曼苏尔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连忙笑道:“大将军客气了,是我来得唐突,打扰大将军公务。”

    “呵呵!”李庆安一笑,摆手道:“殿下请坐!”

    “大将军也请坐下。”

    两人坐了下来,亲兵又给他们两人上了茶,李庆安端起茶杯感叹道:“长安一别,这才不到两个月,可我觉得已经过去了很久一般,似乎几年的光阴过去了,时间之奇妙,令人不胜感慨。”

    “原来大将军也是多愁善感,想不到啊!”

    两人寒暄了几句,曼苏尔沉吟一下,道:“我才长安和贵朝皇帝陛下签了合约,贵朝皇帝亲口答应释放大食战俘,这次我来安西,就是想落实此事。”

    说着,他取出了合约,递给李庆安笑道:“大将军请看一看吧!”

    李庆安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接过合约仔细看了看,便放在桌上道:“殿下,这合约是没错,但我却不能依靠这份合约办事,抱歉了殿下!”

    曼苏尔的心顿时沉了下去,果然不好对付了,当时签这份合约之时李庆安就在旁边,还参加了谈判,他现在却不认帐了。

    “那不知大将军要怎么样才肯算数?”

    “殿下不知我大唐的规定,我要执行这个合约,必须要朝廷的批文过来,否则我也没有办法。”

    “那你们朝廷的批文要什么时候才能来呢?”

    李庆安喝了一口茶,轻描淡写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唉!现在朝廷办事越来越不力,迟则一年,快则半年,如果殿下很急,那不妨派人去长安催一催,或许他们会抓紧一点。”

    曼苏尔是何许人,他是大食帝国的储君,是何等精明,他当然听出来李庆安是推脱之辞,就算朝廷的批文送来,他也会说没有,这种拖延推脱的办法,非常容易,最后等他千辛万苦得到批文,李庆安又会凭空消息,根本见不到,或者迟迟不肯放人,拖个三年五年不成问题,这里面的关键是利益交换,唐朝的皇帝或许是要面子,没有考虑这个,但人却在李庆安手中,是他的战俘,他怎肯如此轻易放人,将心比心,他曼苏尔也一样不会放人。

    曼苏尔心知肚明,可刚才话又有点说满了,非朝廷批文不可,现在再改口,似乎两人的面子上又过不去,他想说大唐的一千战俘他们已经放了,可是这话份量太轻,拿不出手,他嘴唇动了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李庆安又拾起合约,仔细看了看又笑道:“再说了,我们皇帝只答应放人,并没有说必须无偿放人,所以这个合约还须再商榷。”

    曼苏尔精神一振,李庆安终于开口了,他果然猜得不错,不是什么朝廷批文,就是多少补偿的问题,曼苏尔这才明白过来,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去什么长安,只和李庆安谈就可以了,现在就怕他不开口,只要他开口,出多少钱大食都愿意付出。

    曼苏尔连忙笑道:“当然,我们也并没有说把人白白领走,大将军只要肯放人,我们可以商量赎金,就不知大将军要多少钱?”

    “呵呵!我和殿下一见如故,谈钱就有点俗了,不过我记得殿下说过,你们阿拉伯人虽四海皆兄弟,却不随便欠陌生人的情谊,我也理解阿拉伯人的风俗,不会让殿下为难,适当补偿一下便可以了。”

    “就不知这个适当是多少?”曼苏尔知道李庆安的适当绝不会是一个小数字,但两万战俘他也必须要赎回,他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殿下,其实我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也不要什么战争赔款,我只要应得补偿便可,我给殿下算一笔帐吧!”

    李庆安说得越好听,曼苏尔就越担心,他点点头道:“大将军请说。”

    李庆安慢悠悠地喝了口茶,这才不慌不忙给他算道:“先是两万战俘的粮食,从去年十月到现在,半年过去了,战俘们吃得又多,这吃的、穿的、住的、用的样样都要花钱,这笔钱大食要补偿,这是一;其次是开采银矿的补偿,这些战俘我准备用他们开采五年银矿后再释放,看在殿下有诚意的份上,就缩短算三年吧!现在已经半年,那还有两年半,这两年半时间,战俘们需要开采多少银矿,这个大食也须补偿给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635 34636 34637 34638 34639 34640 34641 34642 34643 34644 34645 34646 34647 34648 34649 34650 34651 34652 34653 34654 34655 34656 34657 34658 34659 34660 34661 34662 34663 34664 34665 34666 34667 34668 34669 34670 34671 34672 34673 34674 34675 34676 34677 34678 34679 34680 34681 34682 34683 34684 34685 34686 34687 34688 34689 34690 34691 34692 34693 34694 34695 34696 34697 34698 34699 34700 34701 34702 34703 34704 34705 34706 34707 34708 34709 34710 34711 34712 34713 34714 34715 34716 34717 34718 34719 34720 34721 34722 34723 34724 34725 34726 34727 34728 34729 34730 34731 34732 34733 3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