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对总匠姚志道:“再辛苦你们多试验几次,一点点加铜,要保证含银量最高的时候能吹响,而且要铮铮作响,那就是我想要的效果,至于模子就不要变更了,我很满意。”

    “是!我这就试验,争取三天之内拿出结果。”

    “时间倒不用急,慢慢做,再做精致一点,另外我要交代你一句,配方和工艺是最高机密,只有我们三人知道,决不能泄密出去。”

    “我明白,请大将军放心!”

    说完,李庆安端起茶杯慢慢地喝起茶,喝了几口茶,待姚志退下去了,李庆安这才放下茶杯,对王昌龄道:“战俘我已经释放了,但银矿还要继续挖下去,先生给我想想办法招募一批矿工。”

    王昌龄想了想道:“要不然我们从移民中招募矿工,酬劳高一点,应该有人愿意去。”

    “好吧!这件事就由先生来负责,包括铸银元,此事事关重大,一旦试验成功,就要大量铸造,另外还有一件事。”

    “大将军请说!”

    李庆安沉吟一下,便道:“庆安镇安置使韩悦是我在做河南道观察使时的旧识,当时感觉他人品和能力都不错,先生不妨替我观察一下,如果此人果真不错,我打算重用他。”

    王昌龄是个实在人,心中没有什么城府,立刻欣然笑道:“那个韩悦确实不错,踏实肯干,声誉很好,是一个好官,我一定好好注意他。”

    “嗯!这件事就有劳先生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李庆安见王昌龄似乎有点心事,欲言又止,便笑道:“先生还有什么事不好开口吗?”

    王昌龄叹了口气道:“大将军,我是想说一说废奴令之事,我觉得不太.....”

    他有点说不下去了,李庆安瞥了他一眼,淡淡笑道:“先生反对废奴令吗?”

    “不!不!不!”

    王昌龄连忙摆手道:“我的本意是支持废奴令,这样可以增加安西户数,增加税赋,也可以缓解土地兼并,但大将军有没有想过,朝廷对这件事会怎么看?圣上是什么态度?那些广蓄奴隶的宗室权贵们会怎样反感大将军,这对大将军不利啊!”

    李庆安默默点了点头,他何尝不知道呢?一直到一千三百年后还有包身工,他在大唐废奴,会有多少可行姓?但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做,不一定要彻底废除奴隶,但至少要让大部分人都能获得自由,他要将平等、自由的观念灌输给世人,就必须做一些切切实实的事情,废奴令便是切实之事,当然,他并不是想在大唐推行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他只是想提前两百年将宋朝的平民思想和市民阶层出现,让大宋的繁盛早曰到来,让大唐不要再走两百年的弯路。

    不过这些他不可能对王昌龄说,说了他也理解不了,李庆安便笑了笑道:“先生的担忧我理解,废奴令我并非是头脑发热推出,我反复思考过其中利弊,弊端当然很明显,会遭权贵反感,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但话又说回来,在安西推行废奴令会使大量的中原奴隶逃亡而来,会给我们带来安西最急需的人口,我会得到安西民众和军队的衷心拥护,这样就算圣上想罢免我,也不是那么容易了,这中间的利弊一比较,孰轻孰重便显而易见,请先生放心!”

    王昌龄一直在想李庆安会得罪人,却没有像李庆安想的那样深,他也很清楚,废奴令推出后,李庆安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军队的中下层,无不对他拥戴异常,或者正如李庆安说的,得到中下层民众的支持,圣上确实是难以罢免他,利大于弊,想通这一点,王昌龄便不再反对了。

    李庆安见天色已晚,便起身准备回家了,不料他刚走出门口,却听见一片吵嚷声传来,还隐隐夹杂着哭声,似乎是大门口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庆安走到大门口,只见大门口外停着一口棺材,数十名披麻戴孝的男女拍着棺材哀哀痛哭,几名男子正和守门的亲卫大声争论什么。

    李庆安不由愣住了,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惊闻卖官

    “出了什么事?”

    李庆安走出大门厉声喝问,十几名亲兵立刻冲上来,将他左右护卫,警惕地望着这群不速之客。

    “我们要求见李庆安大将军!”

    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见李庆安身份高贵,不知他的底细,便怯生生道。

    “我就是李庆安,你们找我做什么吗?”

    听说来人就是李庆安,这些服丧的男女立刻爆发了,他们冲上前跪成一片,抢天呼地地哭喊,“大将军,我们冤枉啊!冤枉啊!”

    “大家安静!安静下来!”

    亲卫都尉江小年一声怒吼,众人终于安静下来了,李庆安见那棺材上写着‘亡夫赵惺’的字样,他忽然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便问道:“你们说吧!有何冤枉。”

    跪着的一名年轻少妇用膝盖紧走两步,匍匐在李庆安面前哀哀泣道:“大将军,我丈夫是瀚海军旅帅。”

    这句话使李庆安忽然记起来了,这个赵腥确实是瀚海军,因为叫腥的人极少,给他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李庆安的语气立刻变得柔和起来,“你说吧!究竟出了什么事?”

    这个赵腥竟然死了,他知道瀚海军正在参与攻打回纥,出现阵亡是正常的,不过他也有点奇怪,现在崔乾佑应该还没有撤回来才对,这些家属怎么知道,而且还居然从北庭跑到碎叶,他心中困惑不已。

    他见少妇哭得几乎要晕厥过去,便安抚她道:“当兵打战总是会有阵亡,你放心,你丈夫会有抚恤,我们会安排好你的生活。”

    少妇更加悲伤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旁边一名同来的男子急得大喊道:“文娘,你就别哭了,快说吧!”

    少妇已经连续三天来这里鸣冤了,今天终于见到了李庆安,她也知道机会难得,便克制哭泣,断断续续道:“大将军,我丈夫是自杀而亡,不是阵亡。”

    “自杀?”李庆安怔住了,他立刻对左右道:“把他们带进去细问!”

    说完,他转身走进了衙门。

    会议室内,少妇跪在李庆安面前终于说出了她的冤屈。

    “大将军,奴家和丈夫都是从关中迁来的移民,住在金满县,丈夫五年前从军,一直在瀚海军服役,两个月前,他忽然回家探亲,说只要筹足六百贯钱,他就可以升为校尉,我们一家为了凑足这六百贯钱,将土地房子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卖了,根本不够,还借了四百贯钱,他拿走了这笔钱,我们一家都等着他被提升,可以等了一个月,却得到了他身亡的消息,军中给的说法是阵亡,可他的好友却悄悄告诉我们,我丈夫不是阵亡,而是自杀。”

    李庆安的脸色铁青到了极点,在他的军队中居然还有花钱买官之事,他还是头一次听说,他克制住内心的滔天怒火,问道:“你继续说,你丈夫为何自杀?”

    “大将军,他的好友说是他给了上面六百贯钱,提拔校尉的名单上却根本没他,他去找上面论理,上面却一口否认收了钱,还狠狠打了他一顿,他是气不过,便自...尽了。”

    说到这,少妇趴在地上嚎啕大哭,“我丈夫死了,还欠一屁股债,这要我怎么还?”

    李庆安心中杀机横生,一字一句道:“你给我说说看,那个上面人究竟是谁?”

    “具体名字我不知道,但听说是他们瀚海军最高长官。”

    瀚海军的兵马使是南霁云,但一个多月前,他便随崔乾佑出征了,这件事应该轮不到他,而瀚海军留守的最高长官是副使仆固怀恩,难道会是他不成?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714 23715 23716 23717 23718 23719 23720 23721 23722 23723 23724 23725 23726 23727 23728 23729 23730 23731 23732 23733 23734 23735 23736 23737 23738 23739 23740 23741 23742 23743 23744 23745 23746 23747 23748 23749 23750 23751 23752 23753 23754 23755 23756 23757 23758 23759 23760 23761 23762 23763 23764 23765 23766 23767 23768 23769 23770 23771 23772 23773 23774 23775 23776 23777 23778 23779 23780 23781 23782 23783 23784 23785 23786 23787 23788 23789 23790 23791 23792 23793 23794 23795 23796 23797 23798 23799 23800 23801 23802 23803 23804 23805 23806 23807 23808 23809 23810 23811 23812 2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