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安无力躺了下来,他长长叹了口气,看来她们一定是知道拜占庭公主的事情了。
天刚亮,李庆安便悄然离开了家。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河中暴乱
时间又渐渐过去了十天,随着拜占庭使团回国,李庆安的家庭风波也渐渐平息下来,爱伦尼自从强势拜访了李庆安家庭后,她再也没有提及此事,甚至根本不提和李庆安发生特殊关系一事,就仿佛什么事情没有发生过,但军事合作的初步方案双方都已拟定,达成了双方互相支援、共同对付大食的意愿,作为军事合作一环,也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李庆安决定向拜占庭派去一百人的弓弩军队,向拜占庭军方演示唐军威力强大的弩箭,同时他和拜占庭使团签署了以每副五十枚金索里的价格出售三千副唐军库存弩箭的备忘录。
二月初五,拜占庭使团离开了碎叶,但此时整个碎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河中,河中的局势在一天天恶化,李庆安不得不派驻扎石国的李嗣业率两万新军支援河中,可就在唐军前往撒马尔罕的途中,安国都城布哈拉爆发了最大规模的动乱。
.........天刚蒙蒙亮,一场积蓄已久的暴乱便席卷了布哈拉这座河中古城,在布哈拉最大的神庙广场上,近万名准备拆除清真寺的祆教教徒和死守在这里的什叶派教徒爆发了血战,他们瞪着血红的眼睛,用长刀和棍棒拼死厮杀,叫喊声、哭求声响彻广场,一名年轻的祆教徒被打翻在地,一群什叶派教徒立刻围拢上来,棍棒如雨点般向他身上打去,年轻人抱着头在地上打滚,他哭喊求饶,但仇恨已经充斥进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只片刻,年轻人便被活活打死。
同样的悲剧也发生在年轻的什叶派教徒身上,广场上满地都是被杀死、打死的人,这时,远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五千多名唐军骑兵从四面八方疾速杀来,他们冲进了什叶派教徒的人群中,无情地杀戮着这些企图保卫清真寺的伊斯兰教徒。
伊斯兰教徒们四散奔逃,受到鼓舞的祆教徒们欢呼着冲进清真寺,不到半个时辰,这座布哈拉仇恨之源的清真寺终于轰然倒塌。
极度愤怒的伊斯兰教徒将暴乱之火引向了布哈拉城的大街小巷,他们展开了血腥的报复,不顾一切地屠杀祆教徒们的父母妻儿,而失去了亲人的祆教徒悲痛万分,他们发誓报仇,将同样血腥的杀戮也发泄在了穆斯林妇孺们的身上。
布哈拉城内到处火光冲天,局势已经完全失控,成千上万的民众争先恐后地逃出这座被仇恨淹没的城池、逃出这座充满了血腥杀戮的城池,一直到三天后,唐军才终于控制住布哈拉的局面,但这座古老而繁荣的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座鬼城,两万多人被屠杀,连唐军也不幸阵亡了四百多人,布哈拉的暴乱虽然平息,但仇恨的种子已经传播出去,安国乃至整个河中地区即将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和起义。
.........布哈拉的暴乱引起了唐军的高度警惕,河中镇守副使白孝德一方面紧急向碎叶报告,另一方面他下令河中各国的都城皆实行戒严,不准居民参加任何公共活动,尤其河中第一大城撒马尔罕,唐军更是戒备森严,一队队唐军在街上巡逻,只准许居民在中午短暂的时间内出来购买食物和水,不准超过二十人以上的聚会,取消一切礼拜。
中午时分,正是允许居民们出门买食物的时间,大街上到处是紧张购物的居民,个个神色匆匆,熟人见了面连招呼都没有时间,他们只有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所有的居民都必须回家,不回家者立刻抓捕,反抗者更是格杀勿论。
这时,康国的王宫前也来了一名神秘的使者,他稍作通报,便立刻被卫兵领进了宫内,在一间密室里,康国国王稍芬接见了这名神秘的使者。
“这是呼罗珊总督穆斯林写给国王殿下的亲笔信。”
使者将一份羊皮卷放在了桌上,稍芬表情凝重,他慢慢拾起了这份羊皮卷,打开看了一遍,在信中,穆斯林明确要求他在撒马尔罕发动什叶派教徒的起义,稍芬一连看了两遍,信中并没有写将给予他什么补偿,他不由眉头一皱,叹了口气道:“事情不是总督阁下想的那样简单,唐军在撒马尔罕的驻军有两万人,实行了最严格的戒严,想必你也看到了,满街都是唐军士兵,居民超过二十人在一起说话都不允许,怎么联络起义?再说,唐军凶暴残忍,又偏向祆教徒,布哈拉死了一万多什叶派教徒,整个城市都毁了,我只怕起义不成,最后伊斯兰教徒在河中消失。”
那使者听稍芬的口气是不接受穆斯林的要求,他脸一沉,威胁对方道:“你可要考虑清楚了,我们对河中的反击就在眼前,你现在不肯立功赎罪,等呼罗珊士兵杀进撒马尔罕,那时你的人头就将高挂在城门之上,你明白吗?”
稍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我没有说不从,只恳求给我一点时间,等唐军戒严取消后,我就立刻组织起义。”
“不行!”使者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如果唐军戒严十年,你就十年不动了,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穆斯林将军的命令你必须要遵从,穆斯林将军说了,最多给你一个月时间,否则你就等着死吧!你自己考虑!”
使者走了,稍芬无力地坐了下来,他拼命揉搓着太阳穴,他该怎么办?
..........李庆安在天不亮时便接到白孝德传来的十万火急的消息,布哈拉爆发了伊斯兰什叶派教徒的暴乱,城中居民死伤惨重,现在布哈拉已经成为空城,在河中其他城池,什叶派教徒和祆教徒的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现在只能靠戒严来控制,可如果再不解决两派之间的矛盾,河中地区伊斯兰教徒的大规模起义必然会爆发。
这个消息使李庆安立刻启动了紧急预案,他命令河西唐军立刻返回安西,又命疏勒的两万唐军进驻大小勃律,再急调驻扎俱战提的李光弼再率一万军队赶赴银城,准备配合疏勒唐军进攻信德。
与此同时,李庆安开始追究河中局势恶化的责任,河中的严重局势使他不再容情,荔非元礼对河中局势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免去了荔非元礼河中镇守使一职,将他改驻宁远国,同时李庆安用飞鸽传书白孝德,命他暂代河中镇守使,并继续实行戒严。
李庆安的公务房内,荔非元礼垂头丧气地站在下首,任凭李庆安的厉声斥责,他低着头一声不吭。
“我当初把河中交给你的时候是怎么吩咐你的?没有罗启明的请求,你一兵一卒都不准发,可是你是怎么做的!你随心所欲,想怎么用兵就怎么用兵,想杀人就杀人,一味偏袒祆教徒,现在你看看,河中局势乱成这样子,你怎么向我交代!”
李庆安越说越怒,他拍打着桌子,恨得直想把眼前这个混蛋掐死,荔非元礼垂着头,半晌,他厚厚的嘴唇动了动,低声解释道:“主要是河中的唐军大多来自银城矿奴,他们基本上都是祆教徒,是他们偏袒自己人。”
“放你的狗臭屁!”
李庆安怒不可遏,拎起桌上的砚台狠狠向他砸去,手略一偏,‘砰!’的一声,砸在墙上,砚台碎成了几瓣。
“你不下令出兵,他们会镇压什叶派教徒吗?是谁让你出兵的,我给你下过指令吗?”
李庆安克制了一下心中的滔天怒火,盯着他恶狠狠道:“我本想把你降为小卒,可看在你跟我这么多年的份上,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去宁远国接替李光弼,我再给你下三条严令,你若再敢违反其中一条,我就打烂你的脑袋。
荔非元礼吓得胆颤心惊,他战战兢兢道:“卑职不敢。”
“好!你给我记住了,第一、不准你再纳妾,不准你再在宁远国乱搞女人;第二、没有我的授权,百人以上的军队,不准你调动;第三、不准你干涉宁远国地方事务,任何政务之事你不得插手,这三条你听见没有!”
荔非元礼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卑职记住了,不敢违抗。”
李庆安注视他半晌,这才徐徐道:“你将来得不得重用,就看你在宁远国的表现了,做得好,我会再让你带兵打仗,可若你在宁远国还是做不好,那你就再回粟楼烽戍堡去当戍主,别怪我不念旧情,去吧!”
“是!卑职告退。”
荔非元礼慢慢退了下去,两名亲兵迅速上前来收拾摔坏的砚台,李庆安坐在位子上又翻了翻桌上的一份报告,便吩咐道:“让崔乾佑进来吧!”
片刻,崔乾佑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属下参见大将军!”
李庆安笑着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下说话。”
“谢大将军!”
崔乾佑坐了下来,腰挺得笔直,心中忐忑不安,李庆安桌上那厚厚一本万言册便是他写的河中对策,他已经听说荔非元礼被罢免了河中镇守使,那自己可有希望去河中么?
李庆安拿起桌上的万言册笑了笑道:“崔将军建议将河中诸国合并为两国,由祆教徒和什叶派教徒各自建国,建议虽然很好,但崔将军有没有想过,总有一天,什叶派教徒一国归大食,而祆教徒一国归大唐,崔将军想过这种可能吗?”
“属下考虑过,前两年大食国大肆镇压什叶派,他们的仇恨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缓解,我以为至少十年之内,大食吞并不了什叶派教徒之国。”
“十年?”李庆安淡淡一笑,道:“如果阿拔斯病逝,曼苏尔执政,以曼苏尔对阿布.穆斯林的宿怨,他杀阿布.穆斯林向河中什叶派教徒谢罪,再缓和与什叶派的关系,你说的十年还会存在吗?”
“可是...”
崔乾佑不服道:“可是他们的哈里发阿拔斯什么时候会病逝?这只是大将军的猜测,谁也想不到,如果他十年不病逝呢?”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阿拔斯在底格里斯河战役中被箭射伤,至今内伤难愈,你要知道他为什么指定自己兄弟为继承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就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伤势已不愈,如果我没猜错的,就是在今明两年,阿拔斯必然病逝,不信我们就等着瞧。”
李庆安知道阿拔斯历史上只做了四年的哈里发,但他并不知道阿拔斯为什么会病逝,在汉唐会的帮助下,他终于知道了阿拔斯在底格里斯河战役中曾被箭射伤的情报,他由此推断出阿拔斯必然是死在这个缘故上面。
崔乾佑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李庆安站起身,慢慢走到他面前笑道:“说了半天,其实我就是希望你能继续留在漠北,继续替我统帅三部之兵,因为我知道,漠北即将发生变故。”
崔乾佑一怔,他急忙问道:“大将军何出此言?”
李庆安背着手在房间内走了几步,回头笑道:“我回安西之前,已经在河西安排好了策略,开春后,回纥必然会大举南侵贺兰,那时,我安西军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回纥,你可趁回纥牙帐空虚的机会,一举向东端掉回纥人的老巢,让他们无力进攻北庭,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和大食较量,你明白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606
79607
79608
79609
79610
79611
79612
79613
79614
79615
79616
79617
79618
79619
79620
79621
79622
79623
79624
79625
79626
79627
79628
79629
79630
79631
79632
79633
79634
79635
79636
79637
79638
79639
79640
79641
79642
79643
79644
79645
79646
79647
79648
79649
79650
79651
79652
79653
79654
79655
79656
79657
79658
79659
79660
79661
79662
79663
79664
79665
79666
79667
79668
79669
79670
79671
79672
79673
79674
79675
79676
79677
79678
79679
79680
79681
79682
79683
79684
79685
79686
79687
79688
79689
79690
79691
79692
79693
79694
79695
79696
79697
79698
79699
79700
79701
79702
79703
79704
7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