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他们眼中,唐军就是一群待宰的羚羊,四百步.....他们已经进入床弩的射程。

    和河中皮筏上激动狂躁的大食军不同,岸上的唐军依然保持着沉寂,只有床弩发出的吱嘎嘎绞弦声,李庆安没有干涉李嗣业的临战指挥,他的目光还是注视遥远的烽火,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三百步了!”一名眺望员高声喊道。

    大战的时刻终于到来,李嗣业将陌刀重重一顿,厉声喝道:“射床弩!”

    “砰!砰!”一连串的射弩声在岸上爆发,一百支粗大的弩箭迎风怒射,这种弩箭长达三尺,由力道强劲的床弩射出,有穿金裂石的强大威力,百支床弩穿破河面上的薄雾,在空中发出令人心怵的啸声,直扑羊皮筏。

    “啊!”一声凄厉的惨叫声率先发出,一名执盾的大食士兵第一个被击中了,弩箭击碎了他的盾牌,洞穿了他的胸膛,又将另一名划桨的士兵射落河中。

    惨叫声四起,数十人马被床弩射死,河面上同时也响起了‘嘭!嘭!’的撞击声,那是弩箭击中了羊皮筏和下面的木架,有三架羊皮筏同时被四支弩箭击中,木片碎裂,底座散架,羊皮筏中一阵大乱,剧烈的摇晃使筏子瞬间倾覆,落水的人马挣扎了片刻,便被滔滔河水吞没。

    羊皮筏继续前进,鼓声依旧亢奋,唐军的大弩虽然犀利,但数量并不多,没有给大食军造成致命的威胁,这时,羊皮筏离对岸已经不到两百步,鼓声变成了冲锋的号角,羊皮筏的速度加快了。

    在一轮床弩射出后,东岸忽然变得寂静下来,李嗣业的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他当然不希望大食军半路掉头逃窜,床弩不过是示以弱势,他希望他们更近一点,再近一点,让他能够全歼这支来犯之敌。

    而这时的李庆安并不在考虑眼前的敌人,他还在思索大食人的策略,如果大食决策者换成自己,他若真的想从南方进攻,他会用烽火的方式吗?虽然快捷,但同时也警示了对方,他不会,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可以通知南方军队,比如用鹰,李庆安知道,大食人向来是用鹰来传递消息。

    难道这烽火就是点给他李庆安看的吗?

    大食人皮筏子已经离岸边一百五十步了,进入了弩箭的杀伤射程,李嗣业冷笑一声,下达了全歼的命令。

    “一万弩军,准备射击!”

    一万执弩唐军快步上前,他们排成了一字长蛇的阵列,延绵三里,和羊皮筏子的渡河长度持平,巨大的鼓声轰隆隆响起,一万弩军同时做出了射击的姿势,半跪在地上,双手托端着弩架,眯着眼,通过望山来调节精度。

    鼓声嘎然而止,这就是射击的命令,岸上顿时万箭齐发,强劲的弩箭在河面上形成了一片密集的箭雨,铺天盖地向射程内的羊皮筏子射去,突来的射击令大食军措手不及,惨叫声、哀嚎声此起彼伏,盾牌也难当唐军的弩箭,仅仅数十步的渡程,唐军弩箭便射出了三轮,三千大食军死伤过半,战马难忍中箭时的痛苦,它们扬蹄嘶鸣、挣断了拴在羊皮筏上缰绳,一头栽进了河中。

    唐军密集的箭阵令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呼罗珊士兵们胆寒了,后面的十几只羊皮筏开始调头逃窜,而前面的筏子却无法调头,剩下的大食士兵只是死亡时间不同,数百名绝望中的大食军弃筏跳水,愚笨者被河水吞没,聪明者则躲藏于皮筏下,但这种聪明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他们瞬间便被无孔不入的弩箭射死在水中。

    河面变得安静下来,没有人力推动的羊皮筏在水面上静静地向北漂流,渐漂渐远,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之中。

    这时,李嗣业也发现了对岸的异样,大食军竟然再没有后备军的投入,他惊讶万分,这三千先锋军分明就是来送死。

    “李将军,快看,烽火!”有士兵指着远处的烽火喊道。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至,大喊道:“李将军,二十里外发现有敌军渡河迹象。”

    李嗣业略一思索,他猛地反应过来,大吼道:“快!一万骑兵火速向南去拦截。”

    “且慢!”李庆安一声断喝,喊住了正要出发的军队。

    李嗣业急道:“大将军,这是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他们的主力必然是从南面过河。”

    “我知道!”李庆安平静地对他道:“我已经注意了很久了,你派军队南去,才是中了他们的调虎离山之计,如果我没猜错,他们的主力仍然在对面。”

    李嗣业乐愣住了,他头脑中一阵糊涂,他不明白李庆安为什么会这样说,李庆安继续道:“你可速派三千骑兵迅速南下,每人手执五只火把,造出唐军主力南下的声势,这样,就算是敌军主力真的南下,三千军也能支持一阵。”

    “好!我这就下令。”

    李嗣业转身奔回大队去发令,李庆安又望向了对岸,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四万军队没有了老巢,没有了后勤补给,就算渡过了河又有何用?你难道还不清醒吗?”

    ......齐雅德忽然发现对方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火龙,向南疾速奔去,他心中狂喜,调虎离山之计成功了,现在他手上还有五千军队,他也知道五千军队渡过了阿姆河也没有什么效果,他连忙飞奔上城,找到了站在城墙上眺望的阿布.穆斯林。

    “总督阁下,唐军已经中计,他们主力南下,我请求立刻渡河。”

    “你认为李庆安中计了?”阿布.穆斯林冷笑了一声道。

    “可是,您看!”

    齐雅德一指河对面已经远去的长长火龙,急道:他们的主力已经南下了,我算过,按火光的密集度,至少有一万五千人南下,对岸唐军有两万人,那现在对岸还有五千人把守,他们是轻装而来,没有带重型投石机,如果我们四万人强行渡过,五千人阻挡不了,现在应该趁他们没有发应过来,大军立刻渡河!”

    阿布.穆斯林淡淡一笑道:“你太小看李庆安了,一个能在几天内就解决了河中危机之人,他会上你的当吗?我告诉你吧!你用什么办法骗他,他就用什么办法骗你,东方有句谚语,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明白吗?”

    齐雅德低头想了想,他渐渐明白了,如果李庆安真的是主力南下,又何必点燃火把通告自己呢?这和他点烽火确实是一样的有漏洞。

    “他点火把不是在告诉你,他其实是在警告我,希望我撤兵。”

    阿布.穆斯林目光复杂地望着对岸,他知道李庆安其实已经看透了自己,他暗暗叹了口气,有这样一个对手,也算是平生之幸。

    “他希望总督撤兵?”齐雅德真的愣住了,他一点也没有听懂这句的意思。

    “这是政治,你不懂的!”

    阿布.穆斯林长长地叹息一声,此时,他觉得自己异常疲惫,他的直觉告诉他,阿拔斯已经撑不过这个春天了。

    “可是总督阁下,难道我们就放弃河中吗?”齐雅德不甘心道。

    “得到了河中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呼罗珊,你明白吗?何况我们将面对的是李庆安的二十万大军,最后我们将一无所有。”

    阿布.穆斯林已经无心恋战了,四万军队渡过阿姆河,就意味着呼罗珊便成了空虚之地,曼苏尔会很及时地来填补这个空虚。

    “传我的命令,大军撤回木鹿!”

    阿布.穆斯林刚刚下达了命令,这时,一队骑兵从远方疾奔而来,老远便举着一封信大喊:“总督阁下,库法紧急快信!”

    阿布.穆斯林大吃一惊,一种不祥之感涌上心头,他急令道:“快拿与我看。”

    报信兵飞奔上城,将信交给了他,阿布.穆斯林哆嗦着手把信拆开,他忽然如雷击一般,僵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信从手上滑落,在火把的照耀下,一行字映入了齐雅德的眼帘:阿拔斯哈里发病逝。

    天宝十二年春,阿拔斯帝国的创立者阿布.阿拔斯病逝于库法,他弟弟曼苏尔在大马士革接位哈里发,深感危机的阿布.穆斯林撤兵返回了呼罗珊首府木鹿,半个月后,他接到曼苏尔的旨意,命他前往大马士革参加哈里发即位大典。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名将之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542 75543 75544 75545 75546 75547 75548 75549 75550 75551 75552 75553 75554 75555 75556 75557 75558 75559 75560 75561 75562 75563 75564 75565 75566 75567 75568 75569 75570 75571 75572 75573 75574 75575 75576 75577 75578 75579 75580 75581 75582 75583 75584 75585 75586 75587 75588 75589 75590 75591 75592 75593 75594 75595 75596 75597 75598 75599 75600 75601 75602 75603 75604 75605 75606 75607 75608 75609 75610 75611 75612 75613 75614 75615 75616 75617 75618 75619 75620 75621 75622 75623 75624 75625 75626 75627 75628 75629 75630 75631 75632 75633 75634 75635 75636 75637 75638 75639 75640 7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