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叫声四起,数十人马被床弩射死,河面上同时也响起了‘嘭!嘭!’的撞击声,那是弩箭击中了羊皮筏和下面的木架,有三架羊皮筏同时被四支弩箭击中,木片碎裂,底座散架,羊皮筏中一阵大乱,剧烈的摇晃使筏子瞬间倾覆,落水的人马挣扎了片刻,便被滔滔河水吞没。
羊皮筏继续前进,鼓声依旧亢奋,唐军的大弩虽然犀利,但数量并不多,没有给大食军造成致命的威胁,这时,羊皮筏离对岸已经不到两百步,鼓声变成了冲锋的号角,羊皮筏的速度加快了。
在一轮床弩射出后,东岸忽然变得寂静下来,李嗣业的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他当然不希望大食军半路掉头逃窜,床弩不过是示以弱势,他希望他们更近一点,再近一点,让他能够全歼这支来犯之敌。
而这时的李庆安并不在考虑眼前的敌人,他还在思索大食人的策略,如果大食决策者换成自己,他若真的想从南方进攻,他会用烽火的方式吗?虽然快捷,但同时也警示了对方,他不会,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可以通知南方军队,比如用鹰,李庆安知道,大食人向来是用鹰来传递消息。
难道这烽火就是点给他李庆安看的吗?
大食人皮筏子已经离岸边一百五十步了,进入了弩箭的杀伤射程,李嗣业冷笑一声,下达了全歼的命令。
“一万弩军,准备射击!”
一万执弩唐军快步上前,他们排成了一字长蛇的阵列,延绵三里,和羊皮筏子的渡河长度持平,巨大的鼓声轰隆隆响起,一万弩军同时做出了射击的姿势,半跪在地上,双手托端着弩架,眯着眼,通过望山来调节精度。
鼓声嘎然而止,这就是射击的命令,岸上顿时万箭齐发,强劲的弩箭在河面上形成了一片密集的箭雨,铺天盖地向射程内的羊皮筏子射去,突来的射击令大食军措手不及,惨叫声、哀嚎声此起彼伏,盾牌也难当唐军的弩箭,仅仅数十步的渡程,唐军弩箭便射出了三轮,三千大食军死伤过半,战马难忍中箭时的痛苦,它们扬蹄嘶鸣、挣断了拴在羊皮筏上缰绳,一头栽进了河中。
唐军密集的箭阵令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呼罗珊士兵们胆寒了,后面的十几只羊皮筏开始调头逃窜,而前面的筏子却无法调头,剩下的大食士兵只是死亡时间不同,数百名绝望中的大食军弃筏跳水,愚笨者被河水吞没,聪明者则躲藏于皮筏下,但这种聪明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他们瞬间便被无孔不入的弩箭射死在水中。
河面变得安静下来,没有人力推动的羊皮筏在水面上静静地向北漂流,渐漂渐远,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之中。
这时,李嗣业也发现了对岸的异样,大食军竟然再没有后备军的投入,他惊讶万分,这三千先锋军分明就是来送死。
“李将军,快看,烽火!”有士兵指着远处的烽火喊道。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至,大喊道:“李将军,二十里外发现有敌军渡河迹象。”
李嗣业略一思索,他猛地反应过来,大吼道:“快!一万骑兵火速向南去拦截。”
“且慢!”李庆安一声断喝,喊住了正要出发的军队。
李嗣业急道:“大将军,这是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他们的主力必然是从南面过河。”
“我知道!”李庆安平静地对他道:“我已经注意了很久了,你派军队南去,才是中了他们的调虎离山之计,如果我没猜错,他们的主力仍然在对面。”
李嗣业乐愣住了,他头脑中一阵糊涂,他不明白李庆安为什么会这样说,李庆安继续道:“你可速派三千骑兵迅速南下,每人手执五只火把,造出唐军主力南下的声势,这样,就算是敌军主力真的南下,三千军也能支持一阵。”
“好!我这就下令。”
李嗣业转身奔回大队去发令,李庆安又望向了对岸,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四万军队没有了老巢,没有了后勤补给,就算渡过了河又有何用?你难道还不清醒吗?”
......齐雅德忽然发现对方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火龙,向南疾速奔去,他心中狂喜,调虎离山之计成功了,现在他手上还有五千军队,他也知道五千军队渡过了阿姆河也没有什么效果,他连忙飞奔上城,找到了站在城墙上眺望的阿布.穆斯林。
“总督阁下,唐军已经中计,他们主力南下,我请求立刻渡河。”
“你认为李庆安中计了?”阿布.穆斯林冷笑了一声道。
“可是,您看!”
齐雅德一指河对面已经远去的长长火龙,急道:他们的主力已经南下了,我算过,按火光的密集度,至少有一万五千人南下,对岸唐军有两万人,那现在对岸还有五千人把守,他们是轻装而来,没有带重型投石机,如果我们四万人强行渡过,五千人阻挡不了,现在应该趁他们没有发应过来,大军立刻渡河!”
阿布.穆斯林淡淡一笑道:“你太小看李庆安了,一个能在几天内就解决了河中危机之人,他会上你的当吗?我告诉你吧!你用什么办法骗他,他就用什么办法骗你,东方有句谚语,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明白吗?”
齐雅德低头想了想,他渐渐明白了,如果李庆安真的是主力南下,又何必点燃火把通告自己呢?这和他点烽火确实是一样的有漏洞。
“他点火把不是在告诉你,他其实是在警告我,希望我撤兵。”
阿布.穆斯林目光复杂地望着对岸,他知道李庆安其实已经看透了自己,他暗暗叹了口气,有这样一个对手,也算是平生之幸。
“他希望总督撤兵?”齐雅德真的愣住了,他一点也没有听懂这句的意思。
“这是政治,你不懂的!”
阿布.穆斯林长长地叹息一声,此时,他觉得自己异常疲惫,他的直觉告诉他,阿拔斯已经撑不过这个春天了。
“可是总督阁下,难道我们就放弃河中吗?”齐雅德不甘心道。
“得到了河中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呼罗珊,你明白吗?何况我们将面对的是李庆安的二十万大军,最后我们将一无所有。”
阿布.穆斯林已经无心恋战了,四万军队渡过阿姆河,就意味着呼罗珊便成了空虚之地,曼苏尔会很及时地来填补这个空虚。
“传我的命令,大军撤回木鹿!”
阿布.穆斯林刚刚下达了命令,这时,一队骑兵从远方疾奔而来,老远便举着一封信大喊:“总督阁下,库法紧急快信!”
阿布.穆斯林大吃一惊,一种不祥之感涌上心头,他急令道:“快拿与我看。”
报信兵飞奔上城,将信交给了他,阿布.穆斯林哆嗦着手把信拆开,他忽然如雷击一般,僵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信从手上滑落,在火把的照耀下,一行字映入了齐雅德的眼帘:阿拔斯哈里发病逝。
天宝十二年春,阿拔斯帝国的创立者阿布.阿拔斯病逝于库法,他弟弟曼苏尔在大马士革接位哈里发,深感危机的阿布.穆斯林撤兵返回了呼罗珊首府木鹿,半个月后,他接到曼苏尔的旨意,命他前往大马士革参加哈里发即位大典。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名将之死
大马士革王宫,在陈列地毯的大殿里,挂着数千幅各式各样的地毯,整个王宫中挂有两万两千幅地毯,它们组成了王宫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曼苏尔怔怔地望着正面墙上挂的几幅地毯,地毯艳丽美奂,做工精巧绝伦,那是由波斯第一名匠所供奉,但曼苏尔的眼睛里什么都没有,事实上他什么都没有看,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几年来他曰曰目睹,他甚至可以准确说出每一幅地毯的图案和方位,但此刻它们又是如此陌生,陌生到他根本不知眼前挂得是何物?地毯没有变,变的是看地毯的人,从前他是一个臣子,是以一个观赏者的角度来欣赏这些美伦美奂的艺术品,而现在他是这个王宫的主人,是这些地毯的拥有者,包括整个王宫,包括整个帝国,都是属于他曼苏尔,他登上这个至高无上的王座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可是他依然没有能完全适应,当他一个人独处时,他的心中便会处于一种茫然状态,他该怎样治理好这个帝国?
“哈里发陛下!”
一名黑人宦官小声地打断了他沉思,“哈立德到了,在宫外候见!”
曼苏尔从沉思中惊醒,他立刻吩咐道:“请他去地图宫殿!”
哈立德也就是哈立德.巴尔马克,波斯名门巴尔马克家族的嫡长子,在过去两年中他得到极大地重用,被任命为帝国最高财政官,掌管着帝国的财权,他和曼苏尔的关系非常亲密,曼苏尔的长子麦海迪就是由哈立德的妻子来哺乳,当曼苏尔即位后,哈立德便成为了争夺维齐尔(宰相)的最大热门者,哈立德走过重重叠叠的王宫大门,被带进了一间挂有一幅巨大地图的宫殿,地图包容了阿拔斯帝国的全境,其中西班牙和河中两块地域被涂成了红色,曼苏尔就站在地图前,显得是那么渺小,显得那么忧心忡忡。
曼苏尔面临的局势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内忧是他的叔叔阿里.阿卜杜拉不承认他的哈里发地位,老阿里是叙利亚总督,但目前他在埃及,手中握有近十万大军,他认为自己才是哈里发的合法继承者,要求曼苏尔下台,其次便是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他是阿拔斯帝国第二号人物,一直便是曼苏尔的政敌,虽然他在怛罗斯之战中败给了唐军,使他实力大减,但当时阿拔斯哈里发没有同意自己的建议,趁机铲除阿布.穆斯林,而是准他重新募兵夺回河中,现在阿布.穆斯林手中又有了四万精锐的呼罗珊军,成为了他的心腹大患,其次便是外患,一是倭马亚的残余势力依然占据西班牙,拉赫曼不仅没有被剿灭,反而在战争中变得更加强大;二就是东方的唐军,曼苏尔非常熟悉安西之王李庆安,这也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地方诸侯,他完全不同于唐王朝中央的那些君臣,他所接触的那些君臣,他们的眼界狭窄,他们的天下就只有东方一域,而李庆安的天下观却包容了西方的法兰克王国,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他占据了河中,完全改变了唐王朝从前那种名义上的统治,实现了军事占领。
内忧外患使曼苏尔没有时间去享受哈里发的奢侈生活,甚至也没有时间去体验哈里发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滋味,他需要迅速扭转自己的不利局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7612
87613
87614
87615
87616
87617
87618
87619
87620
87621
87622
87623
87624
87625
87626
87627
87628
87629
87630
87631
87632
87633
87634
87635
87636
87637
87638
87639
87640
87641
87642
87643
87644
87645
87646
87647
87648
87649
87650
87651
87652
87653
87654
87655
87656
87657
87658
87659
87660
87661
87662
87663
87664
87665
87666
87667
87668
87669
87670
87671
87672
87673
87674
87675
87676
87677
87678
87679
87680
87681
87682
87683
87684
87685
87686
87687
87688
87689
87690
87691
87692
87693
87694
87695
87696
87697
87698
87699
87700
87701
87702
87703
87704
87705
87706
87707
87708
87709
87710
8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