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忘记东平郡王了吗?”

    高秀岩阴阴一笑道:“大帅虽然兵力不多,但东平郡王可是兵多将广,不妨请他在河北施压,逼圣上放弃削藩之举。”

    安思顺沉思了片刻,似乎除此之外,他再也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他便缓缓点头道:“斯言是也!”

    安思顺立即修书一封,命人十万火急送去给安禄山,同时他又给李隆基复旨,指出现在朔方局势不稳,他离职将严重影响军心,被回纥所趁,所以他暂不辞去节度使一职,待回纥退兵后再做定夺,这明显就是拒绝了李隆基的罢免之旨。

    .........陇右鄯城县,哥舒翰刚刚送走了秘密来访的前太子李亨,他背着手在房内来回踱步,在他的桌案上,放着大唐皇帝李隆基的旨意,命他交出兰州、凉州、河州、洮州、廓州以及青海周围各军堡的军权,也就是把这些地方的军队交给西凉王李璿,李璿带去支援朔方,同时又给他留了一条后路,入朝就任工部尚书。

    李璿是鄯州都督,本身就拥有三万军队,再得到这些军队,也就意味着他手上将会掌握七万大军,几乎是整个陇右及河西军的精锐,而他哥舒翰就会成为一个名不符实的节度使。

    这显然就是在夺他哥舒翰的军权,看来李庆安还是低估了李隆基的野心,他不仅要夺安思顺的权力,也要把自己的军权夺走,如果自己不交权呢?后果会是什么?哥舒翰想到王忠嗣的暴死,他就不寒而栗,他知道如果自己只要稍有犹豫,李隆基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他。

    而李亨却劝他不要交权,劝他效忠于储君,这就给他哥舒翰又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东宫党,他哥舒翰要加入东宫党吗?步李庆安的后尘,或者是说成为承托李庆安的一片绿叶。

    哥舒翰摇了摇头,他还是有点不甘心就这么烙上东宫党的印记,一边是李隆基的威逼交权,交了权就封他为工部尚书,让他入朝为相;而另一边是储君李豫的诱惑召唤,效忠储君,他的子孙都将获得庇护。

    何去何从?让哥舒翰委实拿不定主意,而他的心腹幕僚高适又被他派到长安去了,也没有人给他出个主意。

    哥舒翰心中烦躁,他抽出佩刀在房中舞动,刀锋闪亮,劲风响动,他情不自禁地低声吟道:但使龙城哥舒在,不教回纥度阴山。

    他一刀劈在木柱上,长叹一声道:“今上昏庸,竟让竖子为大将!”

    就在这时,他的家奴左车疾奔而入,急声禀报道:“大帅,军中有变?”

    “什么?”哥舒翰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宣威军兵马使杨景晖和河源军兵马使王难得率军离开驻地,向鄯州而去。”

    “当啷!”

    哥舒翰佩刀落地,这个消息将他惊得目瞪口呆,他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定是李隆基下了密旨,策反了杨景晖和王难得,他们两人的军队有一万余人,是陇右的精锐,哥舒翰一阵心痛,李隆基竟然在他背后下了手。

    “高先生来了!”大帐外忽然传来了亲兵的禀报。

    哥舒翰大喜,高适回来得太及时了,“快!快请先生进来!”他快步迎了出去,只见门一开,高适风尘仆仆从外面进来。

    “先生终于回来了,我遇到了生死攸关的危机,请先生教我。”哥舒翰向高适长施一礼。

    高适摆摆手道:“大帅不必客气,我就是为此事专程从长安赶回来,我们慢慢说。”

    “好!先生请坐。”

    哥舒翰请高适坐下,又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高适喝了一口热茶,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疲惫之气道:“我在路上听到了一点传闻,说圣上准备封大帅为工部尚书?”

    “传闻没错,只要要交权,他确实答应封我为工部尚书。”

    哥舒翰把圣旨递给了高适,又叹了口气道:“他实在太毒辣了,我刚刚得到消息,杨景晖和王难得都率军去投李璿了,李璿乳臭未干,当然没有这么大的本事策反他们,必然是圣上又暗中给了他们密旨,现在我异常被动啊!”

    高适看完旨意,笑了笑道:“难道储君没有来找大帅吗?”

    哥舒翰一怔,“先生怎么知道?”

    “我在兰州听说有人看见了前太子的踪迹,便猜到他一定是代表储君来找大帅了。”

    哥舒翰点了点头,“确实,他来找过我了,而且不久前才离开,他希望我效忠储君,不要把军队交给李璿,一个是当今圣上,一个是未来储君,我两难啊!”

    “这就是我急着赶回来的缘故!”

    高适朝门外给哥舒翰使了个眼色,哥舒翰立刻对门外的亲兵令道:“不准任何人进来!”

    他关上了门,走回位子急道:“请先生教我!”

    高适压低了声音道:“我花了一千贯,从圣上身边御医那里买到一个消息,说圣上很可能熬不过今年!”

    “有这么严重吗?”哥舒翰有些不相信。

    “问题确实严重!”

    高适冷笑了一声道:“御医还告诉我,圣上一直在服用一种壮阳春药,已经快三年了,而这种药竟是安禄山所献。”

    哥舒翰倒吸了一口冷气,“先生的意思是说,这药其实是....”

    “谁知道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圣上就是服了这种药以后,身体一天天衰败,已经老如八十许人,背都佝偻了,当然,根本原因是他纵欲过度所致,但正是这种药使他的**各外旺盛,可以说他是间接毁在这种药上。”

    哥舒翰长长地叹息一声,难怪他这么昏庸,原来精神都给了女人,他低头沉吟了半晌,才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的,先生是要我投靠储君,可是储君已经有了李庆安这个柱梁,我再跟在李庆安背后,我心中不甘啊!”

    “谁说大帅就一定是跟在李庆安背后?”

    高适微微一笑道:“大帅在陇右,李庆安在安西,大帅说孰近孰远?”

    哥舒翰恍然大悟,这一刻他终于下定了决定,拳掌一击道:“干!这就么定了,我就说吐蕃有反攻的迹象,我要率兵西进!”

    次曰一早,哥舒翰立刻下令调集各地军队,又命驻扎凉州的一万重兵从大斗拔谷南撤河湟,同时他又派高适去鄯州稳住李璿,推说军队聚齐后会正式交给他。

    十天后,五万大军在鄯城集结,就在这时,哥舒翰忽然推说吐蕃有出兵迹象,便立刻率军南下大非川,并屯重兵于石堡城,阻止李璿追赶,李璿这才明白上了哥舒翰的大当,他追悔莫及,而此时李隆基连出三道金牌,催促他起兵北上,无奈,李璿只得率本部四万军北上灵州。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五十章 五条策略

    安思顺给朝廷的回复迟迟没有送到长安,但他送给安禄山的求援信却十万火急,四天后便送至了河北。

    和李庆安的安西一样,安禄山也同样兼统了范阳经略支度营田使,他不仅掌握了军权,同样也控制了地方财政权,这就使他有庞大的财力和物力进行扩兵,在前年攻打契丹时,他发兵六万大军,结果大败而归,六万大军损失一大半,但安禄山却利用手中的财力便迅速补充了兵力。

    与安西相比,河北人口众多,财力雄厚,安禄山所拥有的资源要远远强于李庆安,而且他手下战将人才济济,名士幕僚如过江之鲫,这便使安禄山成为了名为其二、实为第一的大唐第一强藩。

    尽管安禄山实力强大,但他本人却十分低调,他喜欢摆宴请客,他总在宴席上对众人说,安西地域辽阔,兵力众多,李庆安才是大唐第一强藩,不仅在宴席上说,他还派人去长安洛阳等地四处宣扬安西实力强大,企图将众人的注意力转到安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669 12670 12671 12672 12673 12674 12675 12676 12677 12678 12679 12680 12681 12682 12683 12684 12685 12686 12687 12688 12689 12690 12691 12692 12693 12694 12695 12696 12697 12698 12699 12700 12701 12702 12703 12704 12705 12706 12707 12708 12709 12710 12711 12712 12713 12714 12715 12716 12717 12718 12719 12720 12721 12722 12723 12724 12725 12726 12727 12728 12729 12730 12731 12732 12733 12734 12735 12736 12737 12738 12739 12740 12741 12742 12743 12744 12745 12746 12747 12748 12749 12750 12751 12752 12753 12754 12755 12756 12757 12758 12759 12760 12761 12762 12763 12764 12765 12766 12767 12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