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礼在哪里?我看看!”

    喜欢金银珠宝是女人的天生爱好,杨花花顿时眉目生辉,一阵风似地冲进了里屋,里屋灯火通明,地上放着四只大箱子,箱子本身便是用大块的沉香木所雕,名贵异常,杨花花是识货的行家,她一眼便看出了箱子的名贵,便蹲下来轻轻地抚摸,爱不释手。

    “三哥,我能打开看看吗?”

    “你看吧!”杨国忠坐了下来,他心事重重,喜欢贿赂是他的本姓,他当然喜欢收重礼,可安禄山这个敏感地时刻来送礼,便不是那么简单了,必然是和削藩有关,他想让自己帮他延迟范阳削藩,别的事都好说,唯独削藩一事非同寻常,稍不留神就会触犯李隆基的逆鳞,轻则丢官,重则送命,这个礼不好收啊!

    这时杨花花已经打开了一只沉香木大箱子,她眼睛一下子花了,被灿灿金光照得眼花缭乱,箱子里竟是大块黄金,装了满满一箱,她试着拿起一块,却沉甸甸的,她竟拿不起来。

    她不由咋舌道:“三哥,这里有多少黄金?”

    “三箱都是黄金,一共一万两,另外一箱是三万亩上田的地契,安禄山送的这份重礼,我承受不起啊!”

    “三哥承受不起就送我吧!我可承受得起。”杨花花眉开眼笑道。

    “你也承受不起,这是安禄山用来买他军权不丢的价钱,现在的圣上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李三郎了,三妹,你也影响不了他了。”

    “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安禄山又不是送给我的。”

    杨花花笑了笑,她又对杨国忠道:“三哥,我劝你收下这礼,你有多大的能耐,安禄山很清楚,你若没那本事,他也不会送这么重的礼给你,你也不用专门去帮他,只是帮他找找借口,他不就想保住节度使之位吗?借口都是人找出来的,只要三哥替他办了事,成与不成就是另一回事了,实在不成再把礼还给他也不迟,三哥你说是这个理吗?”

    杨国忠想了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万一圣上削藩进行不下去,最后圣上放弃了,这礼不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了吗?现在急什么?他心中一松,便笑道:“多亏三妹提醒了,见者有份,三哥也不小气,这三箱黄金我就送你一箱。”

    杨花花大喜,“真的给我吗?”

    “三哥什么时候骗你,等会儿我就让人给你送上马车,不过你可别告诉你三嫂。”

    “我当然不会说!”

    杨花花心花怒放,这个寿宴过得不错,和裴柔那个吝啬女人吵了一架,居然就得了一箱黄金,值啊!

    这时,院子里传来了管家的禀报声,“老爷,张尚书有急事求见,正在府外等候。”

    杨国忠一怔,这么晚张筠来找自己做什么?他一转念,忽然明白过来,难道是为了崔圆那封密信,他怎么知道了?

    “快请!”

    ........张筠被请到了杨国忠的外书房,一进门便拱手笑道:“我不知今天是相国夫人的寿辰,未备寿礼,惭愧啊!请容我明天补来。”

    杨国忠也回礼笑道:“张尚书见外了,张尚书又不是来参加寿辰的,送不送礼有什么关系,他们去过寿辰,我们来谈正事!”

    张筠听出杨国忠的口气中似乎有点猜出了自己的来意,便微微一笑道:“那我就打扰相国了。”

    两人分宾主落座,一名侍女端来了两杯茶,杨国忠笑道:“我觉得还是晚上不关坊门方便,张尚书以为呢?”

    “是啊!否则今晚我就无法来拜访相国了,我在路上时便想召集大伙儿联合上奏圣上,正式废除夜闭坊门制度。”

    杨国忠抚掌大笑,“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正有此意,我们一起上奏如何?”

    张筠听他胡乱用词,什么叫‘英雄所见略同’,心中不由暗暗摇头,堂堂的右相国居然会词不搭意,也算是大唐的奇闻了,他心中鄙视,但脸上却诚恳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杨尚书牵首,我居其二。”

    两人又喝了口茶,渐渐便将话题引到了正事之上。

    “前几天,杨相国提议的那件事,我回府想了很久,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商量商量。”

    “张尚书指的是哪件事?”杨国忠故作糊涂问道。

    张筠没有吭声,低头慢慢地品茶,半晌,杨国忠忽然恍然大悟,一拍脑门笑道:“我想起来了,原来是那件事。”

    “杨相国想起来了吗?”张筠似笑非笑望着他道。

    “嗯!想起来了,那件事怎么说?”

    张筠却不说了,他话音一转,又转到了削藩之上,低低地叹了一口气道:“我觉得圣上在收节度使军权一事上,着实很不理智,弄不好大唐会出乱子。”

    “张尚书指的是安思顺不肯放弃朔方节度一事吗?”

    安思顺不肯放弃朔方军权的回复是在三天前送到长安,据说李隆基暴跳如雷,差点又宿疾复发,一连三天,他把自己关在宫中,谁也不见,因此杨国忠也就无法将崔圆的告密信送进宫去,否则,依杨国忠对收回剑南之权的急切,他早就去汇报了。

    张筠点了点头道:“虽然安思顺说得很含蓄,也有借口,但他实际上还是抗旨不遵,一个手握军权的节度使不遵从圣旨,从李庆安到安思顺,这不就是我大唐的危机吗?我估计哥舒翰也同样不会遵旨。”

    杨国忠也叹了口气道:“可是这不是我们这些臣子所能改变,张尚书难道没发现圣上最近几个月开始姓情大变了吗?不仅身体垮了,而且所作所为似乎都是一厢情愿,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好像有点不对劲了。”

    杨国忠指了指头,低声道:“是这里不对劲了。”

    用现在的观点,李隆基似乎已经得了老年幻想症,只是程度还不严重,但杨国忠和张筠却不懂,他们只是感受到李隆基出了问题。

    沉默了片刻,张筠道:“所以我们不能再火上浇油,不能再用削藩之事去刺激他,有些事情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张尚书说的是什么事?举个例子吧!”

    杨国忠虽然政治才干不高,也常常做蠢事,但他也是个极聪明之人,渐渐听懂了张筠的意思,他便告诉张筠,不妨挑破了说。

    张筠笑了笑,道:“比如崔太守送来的那封信,我们是不是可以保持沉默?”

    果然是这件事,杨国忠见自己猜中了,不由心中得意,便也笑道“保持沉默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担得风险太大,若有人弹劾我一本,我可无法交代了,所以....张尚书,你懂我的意思吗?”

    “那好吧!”

    话说到这一步,张筠就没有必要再绕圈子了,他咳嗽一声,便拿出了自己的诚意。

    “前几天杨相国给我说的那件事,我已经反复考虑过了,李林甫虽然已去世,但有些老帐,我认为也必须要算个清楚。”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太真蒙难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1312 61313 61314 61315 61316 61317 61318 61319 61320 61321 61322 61323 61324 61325 61326 61327 61328 61329 61330 61331 61332 61333 61334 61335 61336 61337 61338 61339 61340 61341 61342 61343 61344 61345 61346 61347 61348 61349 61350 61351 61352 61353 61354 61355 61356 61357 61358 61359 61360 61361 61362 61363 61364 61365 61366 61367 61368 61369 61370 61371 61372 61373 61374 61375 61376 61377 61378 61379 61380 61381 61382 61383 61384 61385 61386 61387 61388 61389 61390 61391 61392 61393 61394 61395 61396 61397 61398 61399 61400 61401 61402 61403 61404 61405 61406 61407 61408 61409 61410 6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