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中灯火通明,狂笑声不断,一百多名被掳掠来的少女浓妆艳抹,被逼着陪他们饮酒作乐。

    一名回纥将领搂着一名少女大笑道:“大唐的皇帝真他娘的贱,我们杀他的子民,抢他的女人,踏平他的城池,他居然还送酒来犒赏我们,简直闻所未闻。”

    另一名回纥将领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酒,一抹嘴角道:“这是唐朝皇帝不把他的子民当人看,既然要来求和,咱们就好好勒索他一笔,不枉跑这一躺。”

    这时,葛勒可汗摆摆手笑道:“大家听我说,这次谈判,咱们要边打边谈,吸取上次的教训,不去招惹那些彪悍的党项人,咱们就直接杀向关陇南部,那里都是汉人聚集区,那里更加富饶,女人更加漂亮,咱们好好抢他一票,把他们杀痛了,唐朝皇帝自然会让步。”

    大帐里顿时爆发出一片狂笑声,就在这时,大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回纥士兵急奔入帐,他脸上和身上都是暗褐色,那原本应该是血,但一路风尘仆仆,风吹曰晒将他身上的血晒成一层外壳。

    “可汗!”他一声悲呼,大帐里依然笑声不断,但离他最近的几个人都停了下来,惊讶地看着他,这种惊讶仿佛是一种迅速传播的病毒,大帐中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出了什么事情?”葛勒可汗注视着这个浑身是血的士兵,心中开始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可汗!安西大军突然杀来,我们死伤惨重,拔览大将军率领一万多人去拦截,结果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安西军赶上了逃命的妇孺老人,那个崔乾佑心狠手毒,他将所有的男人都杀了,甚至小孩也不放过,十几万牧民啊!最后逃脱者不足万人。”

    大帐中霎时间如死一般沉寂,随着几声凄厉的喊叫,回纥将领都发疯似地跳起来,他们的家眷子女大多留在草原,有人破口大骂,有抢天呼地,有的以头撞地,悲哭声、吼叫声在大帐中吵嚷成一团。

    “都给我统统安静下来!”

    葛勒可汗一声怒吼,大帐里一下子又安静下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接到消息,这是怎么回事?”

    “可汗,安西军狡猾异常,他们先派斥候队在南面截杀报信者,和我一同报信的有三十人,可是只有我一个人杀出重围,其他全部都被截杀了。”

    尽管葛勒可汗心中惊乱异常,但他还是克制住内心的焦急问道:“他们有多少兵力?唐军有多少?现在他们在哪里?”

    “他们有五六万人,但唐军不多,只有数千人,其余是同罗部、葛逻禄部、沙陀部和黠戛斯人,但首领却是唐军大将崔乾佑,我离开时,他们带着抢来的财物和各部女人正要回去。”

    “可汗!快去追,绝不能放他们跑了!”大帐中顿时吼叫声一片。

    葛勒可汗一摆手,大帐里又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急切地看着他,焦虑之火在他们眼中燃烧。

    葛勒可汗心中更加焦急,他的几百个女人被抢走了,他的五个儿子和十几个女儿生死不知,但作为可汗,他不能表现这么急态,他扫了一眼众人,缓缓道:“如果就这么回去,我们将得不到任何补偿,与唐朝皇帝的谈判就意味着失败,你们不在意吗?”

    “以后可以再来打,但要夺回我们的家园和女人,可汗,走吧!”

    “可汗,走吧!”大帐里喊声一片。

    葛勒可汗猛地一脚踢翻了眼前的桌子,酒菜摔落一地,他把刀大吼一声道:“好!先回去,杀死侵犯者,夺回我们的女人。”

    “杀回去!”

    回纥将领们叫喊着冲出了大帐,大营中乱成一团,得到消息的回纥大军,只能用‘仓惶撤军’四个字来形容,一夜之间,九原城外的回纥军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到处是他们丢弃的帐篷、箱子和牛羊等物品,不少抢来的女人来不及带走,被他们统统杀死。

    他们仿佛一群被驱赶的蝗虫,密密麻麻地向草原深处疾奔而去。

    天还没有大亮,九原城的唐军便发现回纥撤军了,几万军民一起涌上城头,望着空空荡荡的回纥大营,都忍不住一起欢呼起来。

    这时,郭子仪高声令道:“开城门,派人去四处查看情况。”

    旁边的汴王李璥连忙道:“老将军,当心回纥人有诈,我们不可大意。”

    郭子仪大笑道:“殿下放心,回纥人一定是赶回去了,若我没料错的话,这必然是安西军出兵回纥,抄了他们老巢,我了解回纥人,他们没有这么多计谋。”

    李璥愣了半晌,他忽然叫道:“老将军,若回纥人真的撤军,我们要立刻赶去灵州,父皇有旨令到来,命你我立刻赶去灵州和他汇合。”

    郭子仪大吃一惊,圣上居然来朔方了?他根本就不知道,他急问道:“圣上现在在哪里?”

    “我也不知,我十天前接到飞鸽密旨,说父皇已经离开长安来朔方巡视了,现在到了哪里,我确实不知晓。”

    郭子仪呆呆地站在城墙上,他当然明白这是圣上亲自来朔方夺权,只是他没有想到局势居然会变得如此严重,圣上为夺安思顺之权,亲自来朔方了,而且还是大张旗鼓,如此一来,安思顺还会老老实实在灵州城等死吗?

    郭子仪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他的一次机会,若抓住这次机会,将是他郭子仪彻底翻身的时刻,他从中武举人至今,一直便默默无闻,这个机会他已经等了几十年,他怎么能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想到这,郭子仪立刻低声对李璥道:“殿下,请这边走一步,我有一事和殿下商议。”

    ..........李隆基在八万关中大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长安,开赴朔方,尽管他恨不得插翅飞到朔方,将敢抗旨不遵的安思顺千刀万剐,但他也知道,他所带的军队还是不足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尤其回纥有八万大军在九原一带,如果他掉以轻心被回纥人偷袭抓住,那可就是千古奇耻了,李隆基到了庆州便驻足不行,等候河东军和陇右军赶来和他汇合。

    李隆基虽然是简服出巡,但他的排场一点都不减,庆州太守张遥为了迎驾,特地动员当地百余富户捐钱二十万贯,又征用了万名民夫将一座破旧的隋炀帝行宫修葺一新,由于行宫周围无树,他们便从各地把树拔来栽上,再用绫罗绸缎缠绕在树上,使行宫看起来华丽无比,也使李隆基深感满意。

    而且太守张遥又从白马县找到了两名千娇百媚的少女来侍奉李隆基,这更拍准了李隆基的马屁,使李隆基对他大加赞许,许诺将调他进京任重职。

    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安排使李隆基没有感到旅途之苦,反而有一种巡游之乐,不过很快,李隆基便高兴不起来了。

    三天后,西凉王李璿率四万军队先抵达了庆州,李璿怕父皇责骂,一直没有把哥舒翰抗旨不遵的消息传给父皇,但现在他已经无法隐瞒了,李璿只得来到父皇面前跪下请罪。

    如果说李璥还算是一个比较聪明的读书人,尽管胆小,但至少他会用人,知道可以信任郭子仪,那么这个李璿就是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了,他容貌俊秀,风流倜傥,一直便受李隆基的宠爱,对他在外面放荡不羁,屡屡惹是生非也睁只眼闭只眼,这样便更加纵容了李璿,他才二十二岁,可恶名却已整整传了十年。

    在长安李璿可以随心所欲,无人敢管,可在陇右军中,他却劣根不改,屡屡触犯军规,令陇右军上下不耻,因此这四万陇右军他带得异常艰难,若不是长孙全绪及时赶到,替他稳住了军心,他根本就无法将军队带出河湟。

    李璿心中惶惶不安,他将哥舒翰欺骗他之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最后泣道:“儿臣经验不足,过于相信哥舒翰,以至于被他所骗,他已率军遁去大非川,儿臣心中惶恐,不知该如何告之父皇,请父皇降罪!”

    一直到这时,李隆基才得到了真实情报,他的儿子,西凉王李璿并没有得到预定的七万大军,仅仅只得到了四万军,而其余军队全部被哥舒翰带去了大非川。

    这又是李隆基在短时间内所遭受的另一重大挫折,不仅安思顺抗旨不尊,就连他一手提拔的嫡系大将哥舒翰也竟敢不理睬他的旨意,擅自将军队带走了。

    ‘咔嚓!’一身,李隆基手中的笔被折成了两段,他心中再一次燃烧起了滔天怒火,望着跪在地上的儿子,他恨不得一脚将这个没用的儿子踢翻,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失去帝王的理智,他慢慢冷静下来,问道:“朕只问你一句话,你为什么要隐瞒此事,直到今天才告诉朕?”

    李璿已经得到了长孙全绪的教授,他磕了一个头,流泪道:“儿臣本想立即就告诉父皇,可我听到安思顺之事对父皇打击很大,儿臣怕父皇再受不了哥舒翰这个打击,所以不敢将此事告诉父皇,儿臣是出于一片孝心,望父皇明察!”

    李隆基长长出了口闷气,事已至此,他也无可奈何了,总不能把自己儿子杀了吧!或许他真是体谅自己,想到这,李隆基将这份怒火压在心中,但同时他心底也杀机迸发,他暗暗下定了决心,所有的节度使他一个都不饶,每一个节度使他都要坚决杀掉。

    就在这时,门口有宦官禀报:“陛下,杨相国求见!”

    “命他进来。”

    李隆基并不是一个人来朔方巡视,右相杨国忠和兵部尚书陈希烈也陪同他一起来朔方,其实杨国忠早就得到了哥舒翰抗旨不遵的消息,这件事早在李隆基决定巡视朔方之时,便已在长安传得沸沸扬扬,但杨国忠没有把此事告诉李隆基,他担心李隆基抗不住打击而一命呜呼,那时李豫登基,就不会有他的好曰子过了。

    他刚刚听说李璿来了,便知道事情要败露,立刻急急慌慌跑来,一进门,他便仔细地上下打量李隆基,还好,似乎没有旧病复发的样子,也没有失惊风发狂,他心中一松,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9857 69858 69859 69860 69861 69862 69863 69864 69865 69866 69867 69868 69869 69870 69871 69872 69873 69874 69875 69876 69877 69878 69879 69880 69881 69882 69883 69884 69885 69886 69887 69888 69889 69890 69891 69892 69893 69894 69895 69896 69897 69898 69899 69900 69901 69902 69903 69904 69905 69906 69907 69908 69909 69910 69911 69912 69913 69914 69915 69916 69917 69918 69919 69920 69921 69922 69923 69924 69925 69926 69927 69928 69929 69930 69931 69932 69933 69934 69935 69936 69937 69938 69939 69940 69941 69942 69943 69944 69945 69946 69947 69948 69949 69950 69951 69952 69953 69954 69955 6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