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父皇肯答应党项人的要求,让他们防御回纥,他是想把朔方军也一并带回长安,届时十八万大军,一齐交给皇储李豫,这或许就是父皇要亲自来朔方的真正原因。
“怎么!你不肯去吗?”
李隆基咳嗽了两声,语气渐渐变得严厉起来,正如李琬的猜测,李隆基这次来朔方确实是为了收集军队,关中只有八万军队,大多是新兵,这些军队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节度使的雄兵,李隆基做了近四十年的皇帝,这个道理他懂,这也是他极力要打吐蕃的缘故,打残了吐蕃,陇右和河西就不会受那么大的威胁,这样他就可以调部分军队回防长安,至于他御驾巡视关陇,一方面固然是想亲自夺安思顺的权,而另一方面,他也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收集兵力,让这些军队回防长安,这便是他打的如意算盘。
此时,他感觉儿子已看出了自己的真正心思,他的眼睛里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杀机,脸上的肉抖了抖,慈爱没有了,变得异常狰狞可怖,道:“难道你也想抗旨不成?”
“孩儿不敢,明天一早孩儿就出发。”
“不!你现在就去,现在就出发!”
李琬无奈,只得颤声道:“孩儿遵旨。”
待李琬走了,武贤仪给李隆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低声埋怨他道:“外面这么黑,还下雨,不如明天再让他出发。”
李隆基没有回答她的话,闭上了眼睛,过来片刻,他的脸上忽然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急道:“快!快把那个药给朕。”
武贤仪吓了一跳,慌忙道:“陛下,你身体不适,不能服那个药,御医再三叮嘱过,生病时不能服用。”
“你快....给朕!”李隆基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奇大,几乎要将她的胳膊捏断,他的眼睛里露出一种奇异的光泽,这种奇异的光泽令武贤仪心中感到一阵惊怖。
“我给你就是了。”
她不敢再拒绝,便从箱子里取出一只小檀木盒,打开,里面是几十丸赤红色的葡萄般大的药丸,这种赤红色让武贤仪想到了李隆基刚才的眼神,她心中更感到莫名的忧虑。
“快点!”
李隆基又在催她了,武贤仪只得取出两丸药,快步走到他面前,小心翼翼将他扶了起来,将一丸药轻轻塞进他嘴里,李隆基像个饥渴不堪的人,几下子便将药嚼碎,咽了下去,武贤仪又喂了他两口水,便将另一丸药悄悄捏在手心,不料李隆基瞥了她的手一眼,愠道:“还有!”
武贤仪无奈,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只得将另一丸药也塞进他嘴里,李隆基吃了药,慢慢躺了下来,过了片刻,他眼睛那种妖异的目光再次出现了,手慢慢伸进了武贤仪的裙子内。
武贤仪大骇,一把抓住李隆基的手,哀求道:“陛下,你身体染恙啊!等你身体好一点,臣妾一定好好伺候你,现在陛下不能这样,要养好身子。”
李隆基有些粗暴地拉开她的手,手继续沿着她的大腿内侧向上方探索,武贤仪心中又是害怕又是紧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忽然,她浑身一抖,有些瘫软跪倒在李隆基的面前,随着李隆基手上的力道渐渐加大,她也低声喘息起来,旁边两名宫女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她们连忙拉上了帷幔,又将帐门也拢好了。
她们俩站在帐外,心惊胆战地对望一眼,圣上真是不要命了,这么病重还干这种事,这时只听见帷幔里传来武贤仪一声低低尖叫和床榻有节奏的吱嘎声,两名宫女暗暗叹息一声,悄悄地离开了。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了。
...........会州紧靠灵州,也就是今天甘肃靖远县一带,这里是六盘山区,山脉连绵、地势崎岖,尽管离灵州并不是很远,但朔方军需要横穿六盘山,加上天降大雨,这对他们行军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一直到次曰下午,朔方军才艰难地翻越了六盘山,这时他们才行了一半的路程,位于乌兰县境内,安思顺心如火焚,他知道自己的行踪肯定已经被李隆基知晓了,如果他再不过河,一旦被朝廷大军追上,他就将死无丧生之地。
“大帅!”
一名军官飞驰而来,禀报道:“探子得到消息,由于下大雨,黄河水势大涨,夜里风高浪急,无法渡河。”
“可有圣上的最新消息?”
“暂时没有,他们应该还在青刚岭,探子说那边雨势更大。”
安思顺想了想,断然道:“不去会州渡河了,直接从乌兰渡口过河。”
乌兰县是黄河一个重要的隘口,在河对岸便是新泉军的驻地,不到半个时辰,大军便已抵达渡口,由于这里水势平缓,渡河较易,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繁盛之所,乌兰县也由此而形成。
时逢大雨,大多数船只都停泊在渡口,乌压压地一眼望不见边际,中午时分,正是午饭时间,大多数船民都各自在船内吃饭,就在这时,一千先锋军呼啸而至,士兵们三三两两冲上大船,斥怒喝骂,抢夺船只,片刻,两百多艘客货船便被朔方军征收。
不到半个时辰,安思顺大军便赶到渡口,先锋部队强行征集的数十艘客货渡船已经等候多时,安思顺立刻喝令上船,但这时却出了意外,军队中开始有流言,安思顺并不是要去河西抗击回纥军,而是朝廷大军即将来到灵州,安思顺是为了躲避才去河西。
流言很快便扩大了,三军呐喊,都不肯上船。
“安帅请说清楚再走!”
安思顺无奈,只得命人搭一座高台,在淅沥沥的雨雾中,他走上了高台。
“各位弟兄,现在有传言说我是躲避圣上而去河西,我知道这谣言是从何说起,我可以拍胸脯地告诉大家,绝无此事!我接到消息,回纥人从居延海南下张掖,形势危急,而河西军被哥舒翰调走,河西兵力空虚,我得圣上旨意,本来不能告诉弟兄们,但既然大家怀疑,那我就给大家看一看!”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圣旨,这是他被免掉朔方节度的旨意,他高高举起喊道:“你们看清楚了吗?这就是圣旨!”
他走下台阶,将圣旨展开,一一举在士兵们面前,厉声喊道:“你们看清楚了吗?看见了吗?”
且不说雨雾遮碍了视线,无法看清楚上面的字迹,就算看得清楚,士兵们也绝大部分不识字,谁也不知上面写的什么,但安思顺这个姿态却暂时消除了士兵们的疑虑。
安思顺见众人相信,便立刻一挥手令道:“全军上船!”
大军开始陆陆续续上船,这时一名心腹将领慢慢走到安思顺面前,低声道:“只可瞒一时,到了河西以后,没有回纥军,大帅以后又怎么解释?”
安思顺望着黑压压排队上船的士兵,轻轻叹了一口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两百余艘大船在密集的飞雨中缓缓向对岸驶去,河面上雨很大,风急浪高,大船在河面剧烈颠簸,行驶异常艰难,稍不留神便有翻船的危险,在这种天气船只一般都不会出航,但在军士们的威逼下,船夫们只得硬着头皮驾船在风浪中航行,航速极其缓慢。
足足行了一个多时辰,船只终于陆陆续续驶抵对岸了,安思顺的坐船是在中间,他的船只最大,足有千石,可以运载五百余人,坐着安思顺和他的二百余名亲兵,大船还没有靠岸,安思顺便发现了对岸的异常,只见一队队骑兵在岸上飞驰,将他的士兵分开,骑兵们在大声喧喊着什么,安思顺仿佛一脚踩空,跌下万丈深渊,他已经反应过来,这些骑兵不是他的军队,那只能是郭子仪的追兵赶到了。
这时,岸边缓缓出现了大队军马,只见队伍最前面是一名老将,铁盔银甲、威风凛凛,冷冷地注视着他这艘大船,正式即将取代他的新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他还是没有被自己骗倒,安思顺痛苦几乎想纵身跳下黄河,他太清楚郭子仪在朔方军中的威望了,除了自己的亲兵外,所有的士兵都信服于他,完了,自己算是彻底地完了。
这时,岸边已经上岸的万余名士兵爆发出一声呐喊:“绝不背叛大唐,跟随郭将军!”
甚至包括他的几名心腹将领也在振臂高呼,安思顺心中泛起一阵阵寒意,这时一名亲兵上前道:“安帅,我们立刻回对岸去!”
安思顺轻轻摇了摇头,天下虽大,可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地,安禄山是看中他的军队,现在他军队尽失,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安禄山还会冒险收留他吗?况且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安禄山不过是冒姓他的安姓而已。
“把船驶上去,我要和郭子仪说话!”
大船缓缓靠上了岸,安顺思走到船头,高声道:“请郭将军上前搭话!”
郭子仪催马上前,在马上抱拳道:“安帅,很抱歉,我不能让你去河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502
80503
80504
80505
80506
80507
80508
80509
80510
80511
80512
80513
80514
80515
80516
80517
80518
80519
80520
80521
80522
80523
80524
80525
80526
80527
80528
80529
80530
80531
80532
80533
80534
80535
80536
80537
80538
80539
80540
80541
80542
80543
80544
80545
80546
80547
80548
80549
80550
80551
80552
80553
80554
80555
80556
80557
80558
80559
80560
80561
80562
80563
80564
80565
80566
80567
80568
80569
80570
80571
80572
80573
80574
80575
80576
80577
80578
80579
80580
80581
80582
80583
80584
80585
80586
80587
80588
80589
80590
80591
80592
80593
80594
80595
80596
80597
80598
80599
80600
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