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牧云将门关上,这才不慌不忙道:“父亲有没有考虑过,李庆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买长安和河南府的铜钱?”
一句话提醒了王元宝,其实他已经隐隐想到了什么,可就像雾里看花一般,思路不是很清晰,儿子的再一次提醒,让他有点明白过来了。
“你是说,李庆安是针对朝廷即将发行银钱一事?”
王牧云点点头,“我认为正是这样,李庆安有意破坏朝廷发行银钱。”
“可是他收兑铜钱就能破坏吗?我有点不太明白,大唐百年来不知铸造了多少铜钱,他能收购多少?”
“父亲这就不懂了,他并不是为了收购大唐的铜钱,他是为了破坏朝廷发行银钱,只要抽了银钱的流路,他便达到了目的。”
王元宝也是一个很精明之人,他立刻便明白过来了,发行银钱的目的是为了用一比五十的比例来兑换铜钱,大唐铜钱虽多,可绝大多数都在民间,普通民众和商人没有谁会要那种劣质银钱,这两年滥发银钱的教训已经够深了,而那些拥有大量铜钱的权贵更不会买帐,朝廷只能发给官员,但数量也不会太多,关键还是用强制手段从存钱量最大的柜坊强行兑换,所以李庆安便先下手为强,用银元从各柜坊中兑走库存铜钱,釜底抽薪,让柜坊无钱可换。
但王元宝眉头一皱又道:“我还是不明白,如果朝廷又改成强制兑换银元,比如用一比二十来兑换银元,这不是一样吗?”
“不!不一样。”
王牧云毕竟是长期和官场打交道之人,看得比父亲透彻,他摇摇头笑道:“父亲忘了吗?圣上前几天才下旨,不承认安西银元为大唐钱币,如果他公开用银钱兑银元,这不就等于又承认安西银元为大唐钱币了吗?要么就是借口银元违法而强行没收,可是谁会这么傻,让他们把银元抢走?再者,开柜坊的人都有后台,大不了就停业把银元转移走,无钱可兑,看他怎么办?”
王元宝终于明白了李庆安的用意,他心中倒有些害怕起来,如果他卷进圣上和李庆安的斗争中,那会使王家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中,这不是他愿意做的事,可是巨大的利益又有点让他舍不得,他便问儿子道:“云儿,你说我们到底做不做这笔生意?我着实有点担心。”
“父亲,刚才孩儿阻止你当场答应,并不是说咱们不做这笔生意,孩儿的意思是说,最好请示一下张相国,听一听他的看法,他可是咱们的后台啊!”
王元宝点了点头,自己儿子所言极是。
......张筠还是任户部尚书,在这个位子上他坐了已经近十年,几乎是牢牢把持了户部,但从年初开始,他对户部的控制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起因便是裴旻出任了户部侍郎,而且李豫登基后,还升迁裴旻入政事堂为相,很明显,李豫是在用裴旻来架空他,裴旻是李庆安的妻舅,有李庆安支持,裴旻也不会轻易受自己的拉拢。
张筠也不去争,他索姓就在家养花钓鱼,怡养姓情,以退为进,等待机会出现,晚上,张筠照例在书房看书。
看书的时候,张筠不喜欢被人打扰,但他的兄弟张垍却不请自来。
“大哥,我听说一个消息!”
张垍俨如一阵风似的冲进了张筠的书房,后面的老管家追之不及,连连跺脚,张筠放下书,眉头一皱道:“你急什么?五十多岁的人了,连这点涵养都没有吗?”
“可是这个消息重大,我不得不急!”
张垍刚要开口,张筠却止住了他,向管家挥挥手,命他退下。
“说吧!什么消息让你这么急?”
张垍转身关了门,他靠近兄长压低声音道:“我刚刚从宫中得到消息,先帝醒来了。”
“什么!”
张筠大吃一惊,“你是说先帝?在青岗山一直晕迷不醒的先帝?”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但这是绝密消息,我也是刚刚得到,他暂时还不能说话,但是已经睁开眼了。”
“天啊!”张筠心中震惊不已,李隆基醒来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唐再生变局,如果他下旨亲王归朝,那些亲王肯听吗?更重要是李隆基如果恢复了健康,他会甘于无权的寂寞吗?
“大哥,我们怎么办?”张垍紧张地问道。
张筠心中纷乱,他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道:“我们什么都不做,静观其变。”
这时,管家又出现在门外,推开一条门缝,禀报道:“老爷,王元宝来了,要求见老爷!”
张筠现在哪有心情见他,便一挥手道:“告诉我,我身体不适,改曰再见他。”
管家犹豫一下又道:“可他说他有重大事情要向老爷禀报,说事情非常紧急。”
再紧急也不过是一介商人罢了,张筠心中只想着李隆基苏醒一事,他不耐烦道:“我说了,不见!”
旁边的张垍却动了心,下个月就是他的寿辰了,他还等着王元宝给他送重礼呢!财神爷怎么能这么生硬地拒之门外。
他便劝大哥道:“大哥见见他吧!最近不是传闻圣上要发行银钱吗?说不定和此事有关。”
“嗯!”
张筠点点头便道:“好吧!带他进来。”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九十三章 货币战争(下)
老管家将王元宝领到书房前,低声嘱咐他道:“老爷心情不好,不要乱说话。”
“多谢了!”
“老爷,王元宝来了。”
“进来!”
王元宝深深吸了一口气,快步走进书房,给张筠跪下道:“草民王元宝,参见张相国。”
或许是想到了王元宝送的重礼,张筠脸色稍微和缓一点,便一摆手道:“请坐吧!”
虽然王元宝口口声声说张筠是他的后台,但实际上张筠本人并不承认,他是翰林大学士出身,是大唐文坛领袖,他怎么可能承认自己和一个商人有密切的关系呢?
但王元宝这样阔绰的大商人又是他所需要的财源,因此,张筠便一直让自己的儿子和王家往来,他本人是极少会见王元宝,像今天让王元宝进他书房,更是前所未有。
王元宝心中也是激动异常,张筠居然请自己进他的书房,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他一下竟忘了来意,激动得结结巴巴地恭维道:“张相国不愧是大唐第一相,这么晚还不忘国事。”
张筠明明在看书,和国事何关?王元宝的马屁拍得牛头不对马嘴,什么大唐第一相国,他既非右相,也非左相,哪里第一了,当然,他的资历最老,可就是这样,如果是李庆安恭维他,他或许会怡然自得,可偏偏是个满身铜臭的商人恭维他,张筠不由眉头一皱,有些后悔让此人进自己书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555
55556
55557
55558
55559
55560
55561
55562
55563
55564
55565
55566
55567
55568
55569
55570
55571
55572
55573
55574
55575
55576
55577
55578
55579
55580
55581
55582
55583
55584
55585
55586
55587
55588
55589
55590
55591
55592
55593
55594
55595
55596
55597
55598
55599
55600
55601
55602
55603
55604
55605
55606
55607
55608
55609
55610
55611
55612
55613
55614
55615
55616
55617
55618
55619
55620
55621
55622
55623
55624
55625
55626
55627
55628
55629
55630
55631
55632
55633
55634
55635
55636
55637
55638
55639
55640
55641
55642
55643
55644
55645
55646
55647
55648
55649
55650
55651
55652
55653
5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