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问年轻人道:“现在已经铸造了多少?”

    “回禀总堂,我们现在铸造了一百贯,十天后争取再铸造出两千贯,现在一百贯假银钱就在城外。”

    “不用再铸造了。”胡云沛微微笑道:“一百贯假钱就足够了,其实只要一颗小石头就足以激起万丈波澜,去吧!把一百贯钱运进城便可。”

    “遵命!”年轻人行一礼,便匆匆去了。

    胡云沛站起身对众人道:“现在我开始布置任务。”

    众人立刻坐直了身子,胡云沛缓缓扫了一眼众人道:“今天开始,大历银钱就要面世了,但我们已经采取措施,估计大部分银钱都要来和我们兑换,只会有少部分流入市场,现在我们需要做两件事,首先,将一百贯假的大历银钱全部推向市场,不管用什么方式,送人也好,撒钱也好,总之要让假钱出现在长安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我们开始大力宣扬,说大历银钱是一半铜一半白铅,根本就不含银,这是朝廷借口银钱而发行的劣钱,是为了豪夺民间钱财,一定要让长安民众相信,这种钱还不如普通的开元通宝钱含铜量高,根本一文不值,大家明白了吗?”

    众人起身答应,胡云沛点点头笑道:““好!大家可以回去了,我会立刻把钱分到大家手中,现在是巳时一刻,一个时辰后,也就是午时一刻,大家在各自地盘内同时发动!”

    .........中午不到,宵禁终于解除,从市署发出的大历银钱也陆陆续续发送到了各家店铺中,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类似兑换清单的文书,上面的语气很客气,借走多少钱,按一当三十,兑换成新银钱,该还给多少银钱,写得清清楚楚,可写得再清楚又有什么用,商人们气得暴跳如雷,这些大历银钱和原来的天宝银钱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色泽更暗淡,铸造得更粗糙,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抢钱啊!

    有些人还抱着一点幻想,如果含银量高一点,也就不必亏本卖给安西柜坊了,说不定还真能以一当三十用出去,可是他们根据经验判断,这枚银钱中最多含一成银,以一当十还差不多,更重要是,一旦假钱泛滥,恐怕连一当十都没有,就像当初的天宝银钱一样,根本就没有人要了,正是基于这个担心,绝大多数商人都决定,宁可损失十文钱,也要把它转卖给安西柜坊,还是去换能吹得响的安西银元,那才是真金白银.商人们都纷纷将银钱收了起来,就这样,银钱并没有得到流通,可与此同时,长安各坊的酒肆、茶馆、青楼、客栈、赌场以及各坊的坊市等等各个公共场合都同时出现了刚刚发行的大历银钱,一条消息在疯狂地传播,这种银钱根本不含银,只是镀了一层银,一半铜一半白铅,连一文钱都不值,这是朝廷的骗局。

    各坊都有好事者不信,当场用刀剖开验证,里面果然是铜和白铅,一时间长安沸腾起来,长安民众惊恐之极,都奔至米铺抢米,米价应声而涨,仅仅半个时辰,湖州米刚刚从斗米七百文降到六百文,又猛地涨到了七百五十文,陇右麦价也涨到了每斗五百文。

    眼看情况越来越严重,官员们纷纷上书天子李豫,强烈要求立刻停止发行新银钱,并弹劾第五琦祸国殃民,要求严惩其罪,裴旻更是在丹凤门前振臂向数百名官员悲声大喊:“劣钱将毁了朝廷的信誉,尔等随我去劝谏圣上,收回银钱,严惩第五琦!”

    大臣们闻风而动,尤其是中低层官员,他们更担心李豫用这种劣钱来抵充欠他们两年的俸禄,他们群情激昂,跟随着裴旻前往紫宸阁请愿。

    御书房内,第五琦跪在地上,等待李豫的发落,李豫颓然地坐在龙椅上发呆,在他面前的御案上摆着三枚被剖开劣质假银钱,和他的银钱一模一样,但更让他心情复杂的是他刚刚收到一本奏折,是李庆安写给他的一封亲笔信,将鸽信贴在奏折上。

    在信中,李庆安语重心长地劝告李豫,愚民者自愚,他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用第五琦为替罪羊,否则他李豫将失信于天下,和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枚金光闪闪的安西金钱。

    “陛下若不喜安西银元,那臣用金钱代之,如何?”

    这便是一种**裸地威胁,如果李豫不承认安西银元为大唐钱币,那么安西将发行金钱。

    李豫心中充满了苦涩,他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发行银钱失败,不仅是银钱失败,而且他的信誉也彻底被毁于一旦,被李庆安用一种最毒辣的手段毁了,是的,他已经知道这是李庆安所为,鸽信从安西到这里的最快速度是七天,李庆安还在碎叶,那就是十天,也就是说李庆安在十天前便知道是这个结果了,那么这个局不是他所设,还会是谁干的?

    一步一步,将他逼上了死路,这就是对他背信弃义的报复,此时,李豫隐隐听见外面有大臣的请愿声,“陛下,请严惩第五琦!”

    包括军方,长孙全绪也上书要求处死第五琦,他几乎要成为孤家寡人了。

    李豫看了一眼第五琦,轻轻叹了口气道:“第五爱卿,是朕的糊涂害了你啊!”

    第五琦浑身一震,李豫说这句话,就是要对他下手了,他心中也一阵悲凉,兔死狐悲,他不死,李豫何来悲,第五琦磕了一个头,颤抖着声音道:“臣愿领罪!”

    “你有没有罪,朕很清楚,但朕不得不处罚你,去忠州任长史吧!好好为一方百姓谋福利。”

    “臣谢陛下仁恕!”泪水从第五琦的眼中涌了出来。

    .........紫宸阁外,裴旻率数百大臣仍然在执着地高喊,“陛下无罪!罪在第五琦,请严惩之!”

    这时,一名宦官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份李豫写的手谕,他展开手谕道:“陛下有旨,请各位大臣静听!”

    众人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听宦官高声念道:“朕受第五琦佞言迷惑,以致犯下大错,现朕已醒悟,特作以下改正,贬第五琦为忠州长史,革去其度支郎中一职,改由户部侍郎裴旻兼任;废除大历银钱,朝廷不再发行银钱或大钱,命常平署粜米十万石,以平息粮价;安西银元改名天宝银元,准其流通大唐,与开元通宝钱并行,钦此!”

    “陛下圣明!”

    ........发生在大历元年十一月的一场货币战争以李豫的惨败而告终,刚刚发行了不到一天的二万贯大历银钱被安西柜坊全部收购,李豫筹划了近两个月的新钱法几乎成了一场闹剧,由于没有足够的金银保证,这就注定了它无法和安西银元竞争,这场货币战争的失败,使李豫不得不承认安西银元为大唐法定货币,由于其出现于天宝年间,因此更名为天宝银元,至此,天宝银元和开元通宝铜钱一起成为了大唐法定法定货币,但李庆安并没有就此罢手,在两个月后,长安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五角形的安西纯银角子,共有两种规格,一种重半钱,当五十钱,一种再轻一半,当二十钱。

    这种银角子重量极轻,容易分辨,难以造假,它的出现给大唐货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立刻风靡长安,被大唐各阶层广泛接受,成为了唐王朝的第三种货币,尽管这一次朝廷没有承认它为法定货币,但它却被民间承认了。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楚河淘金

    十一月中旬,李庆安迎来了双喜临门,一喜是他得到长安的消息,朝廷正式将安西银元改名为天宝银元,承认它为大唐的法定钱币,李庆安也知道,这是一场货币战争的结果,这里面胡沛云居功至伟,正是他的步步筹划才使得李豫最终发行银钱惨败,不得不接受安西银元已被民间认可的现实。

    这就意味着他掌握了大唐货币的钥匙,现在只需要再将银元的投放量逐渐增大,迟早有一天,银元将会取代铜钱为第一货币。

    但更让李庆安乐开怀的是第二喜,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他三十岁这年的十一月十二曰,他第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了。

    如诗生的是个女儿,生下来七斤重,脸型和眉眼像她母亲,瓜子脸,大大的眼睛,细细的眉毛,鼻子和嘴却像李庆安,上嘴唇略略向上翘,富有轮廓,按照他们事先的决定,小家伙起名李思朵。

    得到孩子的李庆安狂喜不已,他按照碎叶的风俗准备了数万份糕饼和喜蛋分发给碎叶的家庭,又从石国和康国请来数支有名的歌舞队,在碎叶城内载歌载舞,让碎叶军民分享他的喜悦,出生三天后,孩子第一次笑了,笑容感染了每一个人,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照相机,无法为孩子留下永恒的定容,但这难不倒李庆安,他请来了最有名的画师,用他的笔,将孩子的笑容画了下来,这幅画就放在他的桌上,使他每天都能看见。

    一早,李庆安便蹑手蹑脚来到了孩子的房外,孩子的睡房就在如诗房间的隔壁,有乳娘专门照顾,原以为能看见女儿甜美的睡态,但让李庆安失望的是,孩子已经不在房内了,这时,隔壁传来了一阵笑声,李庆安走进房间,这才发现他已经来晚了,孩子被抱在如画的怀中,房间里还有她的几个母亲,挺着大肚子的明月,以及舞衣和如画,她们正聚在孩子周围谈论着她长相。

    如诗半躺在床上,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她忽然发现了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李庆安,便笑道:““孩子的爹爹来了!”

    “看你,想进来,还不敢进来吗?”明月有些嗔怪道。

    “我是怕吵着她了。”

    李庆安举着双手,轻手轻脚走了进来,伸长脖子看了一眼,笑道:“哟!睡得像小猪一样,吵不醒啊!”

    “来!爹爹抱一抱。”

    李庆安伸手去接孩子,如画将孩子递给他,再三叮嘱道:“大哥,当心点,要托住头,当心!”

    “我知道,要托住头。”

    李庆安小心翼翼接过孩子,搂在怀中,他轻轻用胡子蹭了蹭她粉嫩的小脸蛋,疼爱道:“喂!小家伙,怎么不睁眼看看你爹爹?”

    “夫郎有了孩子,要不要上报朝廷?”明月在一旁笑道。

    一下子提醒了李庆安,他将孩子交给了如诗,坐在床边对众人道:“我是要给她报封号了,以前圣上答应过我,我的孩子无论嫡庶都可以赐予封爵,我是亲王,那她自然是县主了,但封什么县主,你们来说说看,起个好听点的称号,用我们安西的县名。”

    众人一起凝思起来,明月笑道:“不如叫金满县主吧!这个封号既富贵又吉祥。”

    “好是好,但我想起个更雅致点的封号。”李庆安摇头,否定了这个封号。

    如画忽然笑道:“那就叫庆安县主!北面不是有庆安县吗?把她老爹的名字也取进去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51 1252 1253 1254 1255 1256 1257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1265 1266 1267 1268 1269 1270 1271 1272 1273 1274 1275 1276 1277 1278 1279 1280 1281 1282 1283 1284 1285 1286 1287 1288 1289 1290 1291 1292 1293 1294 1295 1296 1297 1298 1299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34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1340 1341 1342 1343 1344 1345 1346 1347 1348 1349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