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知道!”

    米哈伊尔连忙道:“所以我们要向他解释,我们不会贩运军事物资前往阿拉伯,我们只会贩运奢侈品,诸如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相信赵王殿下的态度会有所松动,我为此请来了几名特殊的朋友来帮助我们。”

    说到这,米哈伊尔向坐在最边上的两名老人点了点头,众人早就注意到他们二人了,却不知道他们是谁?其中一名古铜色皮肤的老者起身,自我介绍道:“我叫萨尔达,来自拓枝城,也是商会会员。”

    有人听说过他,不由点点头,这也是个去唐朝贸易的老商人了,米哈伊尔笑着给大家进一步介绍道:“萨尔达和赵王殿下在七年前曾有过一段交情,那时赵王殿下还只是唐军的一名旅帅,当时萨尔达陪同石国俱兰公主,也就是后来的圣女俱兰去安西。”

    众人眼中都露出一丝羡慕之意,和赵王有这种交情,这个萨尔达可以发大财啊!萨尔达却苦笑道:“时间已经过了七年,不知赵王殿下是否还记得我了。”

    这时,第二名老者站起身,躬身微微笑道:“我就是博罗多。”

    博罗多是撒马尔罕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医术高绝,在康国威望极高,只是他平时很少露面,故众人都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听说此人就是博罗多,大家竟忍不住鼓起掌来,博罗多就是那个治好了李庆安子嗣之病的穆斯林名医,他和李庆安的关系也很好,米哈伊尔把他请来,就是希望他也能帮助商会。

    有这二人帮助,众人都觉有了希望,精神纷纷振作起来,这时,一名商人急匆匆跑入,高声道:“赵王殿下来了!”

    众人一下子站了起来,跟着米哈伊尔一起向大门外迎去。

    .......自从三年前拿下河中,李庆安已经来了三次撒马尔罕,这一次已是第四次,但来粟特商会却是头一遭,李庆安不是不知道粟特人对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但粟特商人的势力太大,在上次河中动乱中,他们非但没有帮助李庆安平息事态,反而暗中支持两派教徒的冲突,尤其支持穆斯林激进派造反。

    这件事被人揭发后,让李庆安对粟特商人十分不满,为了惩罚粟特商人的不忠,他为此下令不予粟特商人参与拜占庭贸易的资格,同时停止与大食进行贸易,另外碎叶官府也限制了粟特人前往大唐贸易的规模和人数,经过一系列的严厉措施,有效而沉重地打击了粟特商人。

    这次他赶来撒马尔罕,是为了指挥与大食的战争,但主管河中政务的罗启明几次请求他放松对粟特商人压制,考虑到粟特商人的作用,李庆安终于答应罗启明的请求,来参观粟特商会。

    李庆安在一百多名亲兵的严密护卫下,走进商会大门,罗启明以及十几名河中官员也陪同前来。

    走进商会大门,首先便看见了一片宽阔的广场,数百名粟特商人簇立在两旁,千余名唐军已经先期进来,全副武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将商人们隔离在两旁,不准他们靠近李庆安,尤其在即将爆发战争的时刻,各种安保警戒变得异常严密。

    这时,商会十名头目迎了上来,米哈伊尔率先跪倒,激动道:“粟特商会恭迎赵王大将军殿下!”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参观粟特商会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上次本想来,可是受河中内乱的影响,所以便取消了。”

    李庆安的话中带了一根刺,他含蓄地提到了河中内乱,也就是告诉他们,正是河中内乱使他放弃了粟特商会。

    这些粟特商人一个个都精明无比,他们怎么会听不出李庆安的话中有话,米哈伊尔立刻诚恳道:“今年河中局势平静,民众安居乐业,撒马尔罕也渐渐恢复了从前的繁荣,这些都是蒙殿下所赐,我们每一个粟特人都心怀感激,粟特商会更是期望河中在殿下的统治下,变得更加繁盛,为此,我们会全力支持殿下每一项决定。”

    尽管李庆安是希望中原汉商能够取代粟特人,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但他也知道,至少在五六年之内还办不到这一点,且不说安西移民绝大部份都是自来中原的农民,经商意识还比较淡漠,而且李庆安也需要他们巩固对土地的占领,尤其在对拜占庭的贸易上,安西主要是以官商为主,但仅靠官商远远不够,而且官商比较死板,远比不上犹太商人那样灵活,最近,大量的犹太人参与到了拜占庭与安西的贸易之中,所以李庆安最终还决定放开粟特商人的贸易限制。

    今天来粟特商会,李庆安也是要听其言、观其行,他们态度很好,已经有知罪的悔改,但这还不够,他还需要粟特商人拿出实际行动来。

    “你们起来吧!我先看一看。”

    米哈伊尔连忙起身,带着李庆安向内廷走去,走到门口,李庆安却看见了博罗多,不由一怔,上次他在河西不辞而别,想不到在这里遇到了,李庆安立刻亲热地将他拉到一旁,低声感谢他道:“内子已有身孕,如诗也生了个女儿,我要重谢博翁。”

    “大将军不必谢我,治病扶伤是我的本分,我只恳请大将军看在粟特人也是安西一份子的面上,给这些可怜商人一条活路,粟特人以商立本,无法从事商业,对粟特人将是灭顶之灾,我为粟特同族,焉能不急,如果大将军要谢我,那就请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说完,博罗多竟向他跪了下来,李庆安连忙将他扶起,叹道:“博翁不愧是仁厚之人,好吧!就看在博翁的面上,我会给他们一个机会,等会儿我和他们好好谈一谈。”

    这时,萨尔达也走上前,向李庆安深深行一礼,道:“大将军,还记得我这个老商人吗?”

    李庆安见他很有些面熟,可一时想不起来,“你是....”

    “大将军,当年俱兰公主就是跟我去安西。”

    “你是....萨尔达大叔!”李庆安忽然想起来了。

    “不敢当,哪里敢让殿下称我为大叔。”

    看见萨尔达,李庆安又想起了俱兰公主,他默默点了点头,道:“萨尔达大叔也是商会的吧!你若有什么需要,可随时来碎叶找我,我会尽力帮助你。”

    “我已经跑不动了,我的儿子继承了我的事业,他想去君士坦丁堡和长安,可是他没有经商许可证,无法通过边军,恳求大将军让粟特人也参与到与罗马人的贸易中去,我感激不尽。”

    一连两个熟人来求情,这个面子李庆安也抹不下去了,他点点头,便对米哈伊尔道:“去你们会议室,我和你们好好谈一谈!”

    米哈伊尔大喜,连忙恭敬地将李庆安请进他们的会议室,会议室内已经布置好了,这帮商人为了讨好李庆安,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详,首先是他们不敢和李庆安平起平坐,特地学习唐人的礼仪,在地上铺了软席,众人席地而坐,李庆安坐正中,一张用黄金箔编成的席子,粟特商人和官员们则分坐下首,左右各一排,除了十名商会头目外,三十几名有实力的商人也悄悄挤了进来旁听。

    李庆安坐下,一名美貌的粟特少女给他上了茶,李庆安不苟言笑,他沉着脸对众人道:“有句话我要先说在明处,今年以来,我为什么要打压你们粟特商人,原因就是你们中不少人在年初河中的宗教冲突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我在竭力平息两派的冲突,你们中却有人在暗中支持激进者,我在你们前国王稍芬的王宫中搜出了一份名单,有二百人之多,其中粟特商会就有一百二十八人,虽然古语说法不责众,但对我而言,就是株连责众,所以你们得不到与罗马人的经商许可证,我知道你们有人还是悄悄干了,但我要告诉你们,上个月,有三名粟特商人涉嫌违令贩运私货,被怛罗斯边军当场处斩,货物没收,这就是你们与我作对的惩罚。”

    李庆安的目光严厉地从几十名粟特商人的脸上扫过,他们心中惶惶不安,都低下了头。

    米哈伊尔起身惭愧道:“殿下,我们都已知错,从今以后,我们会全力支持殿下的每一个决定,包括与大食作战,我也愿意捐献财物,支持安西军队。”

    李庆安脸色稍霁,点点头道:“我今天之所以肯坐在这里,就是因为感受到了你们的诚意,其实从我个人而言,我绝不鄙视商人,我甚至还组织官商和罗马人进行贸易,贸易可以交流物资,使经济繁盛,使官府财税收入有保障,尤其安西需要中原内地的物资,所以我一直把商贸放在第一位,我设立六司九署,第一司就是户部,第一署则是财税署,由此可见我对贸易的重视,我李庆安也是心胸宽广之人,只要你们能以实际行动表明你们对安西的支持,我也会给你们平等的贸易资格,真正视你们为大唐子民。”

    “殿下的宽容让我们感激不尽,不知殿下还需要我们做什么,请殿下明言。”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很简单,我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们必须拿到勋爵资格,你们就获得相应的贸易等级,勋官资格越高,获得的贸易优惠就越多,不仅可以去长安贸易,还可以和罗马人贸易,甚至可以继续和大食贸易,等级再高者,我还能给你们免税,派军队护送你们安全,所以我的条件很简单,就是勋爵,要想得到与罗马人贸易的许可证,那至少得是上骑都尉的勋爵。”

    勋爵是李庆安为了在河中推行汉学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比如学习汉语、汉礼,送孩子进汉学堂等等,都能得到最低级的勋爵云骑尉,得到勋爵者有很多好处,比如减免税负,得到灾年赈济铜牌,修建屋舍可以得到军队帮助等等,要想得到更高的勋爵,就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像李庆安说的上骑都尉,那至少要兴建两所汉学堂,或者资助五十名粟特少年去碎叶寄宿读书三年。

    粟特商人在粟特地区的势力极大,商人的本质是唯利是图,他们并不在意粟特会不会被汉化,他们往来于大唐和西域,仰慕大唐文化者众,不少人还会主动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对这一点,李庆安看得极透,他要利用粟特商人的势力,替他传播汉学。

    听李庆安开出了条件,众商会头目皆窃窃私语起来,这时,米哈伊尔道:“殿下,上骑都尉的条件是否太高了一点,毕竟想和罗马人做生意的人多,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拿到上骑都尉的勋爵。”

    李庆安摇摇头道:“这是我深思熟虑才决定的,如果暂时没有能力,那就先在西域和中原之间做贸易,等了能力后再去君士坦丁堡,具体条款我已经交给了罗长史,你们可以去向他咨询。”

    说到这,李庆安又笑道:“另外,我还给你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贸易线路,那就是信德、旁遮普和天竺,条件同样是拿到上骑都尉的勋爵,便可以去那里经商贸易,我会命军队保护你们的安全,如果你们有兴趣,甚至可以建造海船,从旁遮普海港前往大唐南方,那里更有无尽商机,做海外贸易者,我不仅会免除一切货物的税赋,还免费提供粮食和淡水,怎么样,有兴趣者可以试一试。”

    大多数粟特商人听得目瞪口呆,让他们进行海外贸易,不过也有人跟随大食和波斯的货船前往过广州,知道海外贸易利益之丰厚,听到李庆安开出的条件,他们眼睛都亮了。

    (未完待续)
------------

第四百零二章 看破迷局

    在和粟特商人们谈过话的当天下午,李庆安便启程赶赴那色波,他得到了李嗣业传来的消息,那色波已经被攻下。

    从撒马尔罕到那色波其实并不远,只有三百余里,李庆安一路疾驰,两天后,他和两千亲卫抵达了那色波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247 17248 17249 17250 17251 17252 17253 17254 17255 17256 17257 17258 17259 17260 17261 17262 17263 17264 17265 17266 17267 17268 17269 17270 17271 17272 17273 17274 17275 17276 17277 17278 17279 17280 17281 17282 17283 17284 17285 17286 17287 17288 17289 17290 17291 17292 17293 17294 17295 17296 17297 17298 17299 17300 17301 17302 17303 17304 17305 17306 17307 17308 17309 17310 17311 17312 17313 17314 17315 17316 17317 17318 17319 17320 17321 17322 17323 17324 17325 17326 17327 17328 17329 17330 17331 17332 17333 17334 17335 17336 17337 17338 17339 17340 17341 17342 17343 17344 17345 1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