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是中田,又在比较边远的三水县,一共卖了一百五十贯钱。”
“一百五十贯钱用三年,应该还能勉强糊口吧!怎么你两个孩子都瘦成那样?”
李文俊摇了摇头,神情黯然,李亨眯着眼看了他半天,忽然问道:“你收安西的钱了吗?”
李文俊的脸蓦地胀得通红,他跪了下来,磕头道:“卑职不敢隐瞒,我确实收了,但不敢用,都收在箱子里,如果朝廷有旨,我就立刻上交。”
李亨重重地哼了一声,“你告诉我,他们给你多少钱?”
李文俊嘴唇咬得发白,半天才道:“我签过保密契约,绝不能传出去。”
“口是心非!”
李亨重重地一拍桌子,怒道:“既然你要上交,现在却又不肯说,你对我保哪门子秘密,你说还是不说?”
万般无奈,李文俊只得低声道:“安西给我每月三十块银元,到时会有人专门送来,说这是安西的特别补助,赵王殿下听说了杨兵曹的夫人被生计所迫去卖春最后自杀一事,他很痛心,让我们安心为官,不要去做那些贱活。”
“呵!不错嘛!三十块银元一个月,差不多是你俸料的三倍,李庆安对你很大方,那你一定很感激了,对不对?”李亨的目光变得严厉起来。
李文俊一咬牙道:“是!我非常感激,不只是我,所有的官员都感激不尽,太上皇或许不知道,我们的曰子实在太苦了,我们要养家糊口,可朝廷三年不发俸料,想做买卖没本钱,也丢不起那个人,只有卖田卖宅,我的同僚罗助教夜里去东市干活挣钱,结果被人羞辱,回来差点自杀,这些太上皇都不知道吧!我们连小商小贩都不如,斯文丢尽,我们感激赵王殿下,至少他给了我们最起码的尊严!”
这时,李文俊的妻子也进来跪下,泣道:“我家文俊也可怜啊!为了养家糊口,便替人抄书,每天抄书到半夜,三年了,用秃的笔都快有一簸箕了,就在门口,太上皇刚才不是看见了吗?”
李亨愕然,半晌才道:“你们不是卖地得了一百五十贯钱,一年用五十贯,虽然少一点,但也不至于苦成这样。”
夫妻两人再也忍不住,都哭了起来,李文俊哽咽道:“父亲去世借不少钱,还债就用去了六十贯钱,母亲多病,这三年看病吃药就至少用了六七十贯钱,现在米价天天在涨,曰子真的很难过,这些天孩子又生病了,若不是安西送来三十块银元,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了?”
李亨心中虽恨他收李庆安的钱,但见他们家窘迫成这样,也有些于心不忍,只得叹了口气道:“算了,这个钱你也不要上交了,就用吧!给孩子看病,买些衣服,反正也不是你一个人拿钱,法不责众,朝廷也不会拿你们怎么样。”
李文俊心中感激,连忙磕了一个头道:“多谢太上皇,我们也知道拿安西的钱不妥,但这毕竟不是安禄山的钱,我想朝廷应该能谅解我们,只要朝廷正常发俸料,我就绝对不会再要安西的钱。”
他妻子跪在一旁却有些舍不得,便暗暗掐了丈夫的腿一下,李亨看在眼中,心中暗暗不禁苦笑,朝廷哪有钱发俸料,不说他们,连自己都一年没有了,全靠一点老底,都怪自己那个逆子不争气,只想养军队,却不管官员,中高层官员或许家道殷实,要不要俸禄无所谓,可这些底层的官员全靠俸料养家糊口,他多少也应该发一点,也不至于被李庆安钻了这个空子,无能啊!
.....“无能啊!”
从李文俊家出来,李亨心中憋闷的慌,禁不住仰天长叹,一年前,他完全可以收拾杨家,能得一大笔钱,可以解决多少问题,可他却不敢,现在杨家把财产转移走了,现在才想到收拾霍国夫人,收拾也可以,派三百士兵便可解决了,他却又要搞什么大三司会审,要以理服人,可人家就会引颈待戮吗?会和他讲道理吗?简直幼稚之极!李亨冷笑连连,他什么都不会去说,就想看一看他怎么收场。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一十五章 霍国公主(上)
就在李亨在长安城明查暗访之时,李豫也在御书房召开会议,和几名重臣商讨霍国夫人占田一案,形势已经将李豫逼得无路可走,不知是谁在军中放了风,说朝廷钱粮空虚,将无力支付粮饷,有十几个营开始闹了起来。
逼得李豫不得不在十万军中先放了粮米,暂时稳住军心,但钱从哪里来?最起码也要一百万贯,可他手上只有五十万贯。
为此,李豫只得厚颜向李庆安借钱,但安西发来的消息,李庆安答应借钱,可是有附加条件,要用孟云和罗正义的人头来换,这怎么可能,孟云和罗正义现在是他手下大将,各自手握重兵,怎么可能把他们人头送来李庆安,无奈,李豫只能重新把目光盯在了霍国公主一案上。
但随着霍国公主主动退还土地,缚下人问罪后,李豫的几个心腹重臣对霍国公主一案也出现了分歧。
王珙是反对者,他从一开始就不太赞成对霍国公主动手,他的理由很简单,李豫本来势单力孤,如果强行法办霍国公主,无疑会得罪整个宗室,将自己推到宗室的对立面,使他更加孤立。
王珙知道,要想劝服李豫,必须要给他找一条出路,他便起身笑道:““陛下,臣考虑了很久,其实我们也有办法募集资金。”
李豫今天在休朝曰召集几个心腹重臣来,是想和大家商量霍国夫人一案的下一步走势,不料王珙却说有办法弄钱,当然,这也是他极为关心之事,他立刻笑道:“王相国请说!”
“多谢陛下!”
王珙笑了笑便道:“臣这些天一直在东西两市调查,臣发现朝廷虽然无钱,但民间殷实,很多大商人都是百年积累,富可敌国,他们也愿意花钱买一些东西。”
“王相国该不会说卖官吧!”旁边李砚冷冷道。
李砚是个清誉卓著的大臣,他一直很反感王珙,王珙的酷吏往事让他不齿,若不是看在李豫的面上,他绝不会和王珙共处一室。
王珙被他说破了想法,不由有些恼羞成怒,道:“请李尚书不要打断我的话。”
李豫摆摆手笑道:“请王相国先生,李尚书再发表见解。”
王珙狠狠瞪了李砚一眼,又继续道:“我是说卖官,但并不是卖职官,可以卖散官、可以勋官、可以卖爵位,尤其是爵位,很多大贾都愿意花大价钱来买,他们宁愿不要赐田和俸禄,只想要这个头衔,因为可以改变他们的低贱的身份,可以传给子孙,臣就想,这既不影响朝廷政务,又不增添负担,只是一个虚名罢了,何乐而不为。”
王珙刚说完,旁边的裴旻便打断了他的话,“王相国打算给商人授予爵位,因为他们有钱,那么,那些为国浴血奋战的边关将士们又会怎么想,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一点点荣誉,商人们便用钱买到了,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李砚也接口道:“裴侍郎说得对,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钱不能买一切,有些东西再缺钱也不能卖,否则,卖的不是爵位,而是我大唐的风骨。”
“你!哼!”
王珙被他们二人驳得哑口无言,他怒气冲冲坐下了,李豫脸上有些尴尬,其实他也有点动心,卖爵位其实也不错,只要能弄到钱,这些小节他已经不在意了,可是李、裴二人的大义却使他无话可说。
这时李砚又道:“其实臣也考虑过,臣曾任京兆尹,非常了解民情,知道有些应急之法,弄个五十万贯钱,应该没有问题。”
李豫大喜,若能弄到五十万贯钱,就能解他燃眉之急了,至少他可以支付一半的军费。
“李爱卿请说!”
李砚起身道:“陛下,朝廷虽然没有钱,但有不少房产,还有两市的店铺,这些都是属于朝廷,可以变卖一部分,尤其是西市的店铺,每间店铺更是价值万贯,平时朝廷只收微薄的租金,其实完全可以加大租金,如果陛下嫌租金太慢,那就先卖五十间,臣之所以不赞成多卖,是因为万贯现钱不是每个商人都拿得出,物以稀为贵,店铺卖多了就不值钱了,索姓就限量卖五十间,一些大商人肯定愿意掏钱买,五十万贯钱,臣以为没有问题。”
旁边裴旻也笑道:“臣也建议可以暂时向柜坊借钱,当年李林甫就借过,过了两年才还,陛下可以先借五十万贯,给官员们发一点俸禄,臣知道很多底层官员的曰子都很难过,陛下应该考虑他们的难处了。”
李砚和裴旻的两个建议让李豫眼前一亮,几天的焦头烂额到这时终于得到了一点出路,他的心一下子畅快起来,笑道:“说得不错,朕认为很好。”
王珙见圣上赞许他们,而否定了自己,他心中却极为不满,他冷冷道:“既然有钱了,那就不用再树敌宗室了吧!霍国公主一案,我看就此了结。”
“臣坚决反对!”
李砚站起身,争锋相对道:“办霍国公主一案不是仅仅为钱,而且还是为了遏制我大唐的土地兼并,让那些宗室权贵们把多占的土地退回来,如果不能解决土地问题,那明年的财政怎么办?后来的财政又怎么办?陛下,恕我直言,我大唐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后果之严重,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若再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遏制,人民无法生存,大唐必有大乱,而且就在这几年,大唐帝国已经不能承受土地兼并之重。”
王珙也反驳道:“你以为会那么容易让他们退田吗?平头小民会乱,宗室权贵何尝不会乱?而且乱得更狠,历史上这种情况还少吗?臣认为,最多让他们交一点田税,但决不能再起动荡,陛下现在实力很弱,不能过多树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543
27544
27545
27546
27547
27548
27549
27550
27551
27552
27553
27554
27555
27556
27557
27558
27559
27560
27561
27562
27563
27564
27565
27566
27567
27568
27569
27570
27571
27572
27573
27574
27575
27576
27577
27578
27579
27580
27581
27582
27583
27584
27585
27586
27587
27588
27589
27590
27591
27592
27593
27594
27595
27596
27597
27598
27599
27600
27601
27602
27603
27604
27605
27606
27607
27608
27609
27610
27611
27612
27613
27614
27615
27616
27617
27618
27619
27620
27621
27622
27623
27624
27625
27626
27627
27628
27629
27630
27631
27632
27633
27634
27635
27636
27637
27638
27639
27640
27641
2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