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几天河面上冷冷清清,商人们都不见了踪影,来往渡船被一支军队全部占据,一天一夜,河面上全是军队的身影,这支军队就是从河西调来的凉州军了,他们已经到达两天,正在等待朔方军前来会合。
李豫的这一纸调兵圣旨对于程千里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在他最危急的时刻把他救了出来,这一年来,程千里一直便面临着安西军的高压,在甘州北方的居延海,安西三部胡兵约六万余人在大将崔乾佑的统帅下对甘州虎视眈眈,而在肃州,四万安西军枕戈以待,将会随时发动对甘、凉两州的攻击。
这一年来,程千里昼夜不得安宁,前几曰,他又得到了斥候的报告,肃州安西军大量增兵,约有八万余人,程千里立刻便猜到了,极可能是李庆安也闻风而动,亲自来肃州了,西有十二万精悍之事,北又有六万虎狼大军,十八万安西大军形成了围猎河西之势,吓得程千里胆战心惊,心中惶恐之极。
可就在这时,圣上的调兵旨意到了,程千里如释重负,他甚至连地方官都来不及告之,便连夜起兵开拔,一直到过了黄河,他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这时,一名斥候疾奔来报,“都督,朔方军已经到十里外,郭大帅也已到了。”
程千里连忙登上眺望台,极目向北方眺望,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果然是一支大军开来了,他心中大喜,连忙喊道:“给我备马,我去迎接大帅!”
片刻,程千里率领一百余骑兵向北方疾奔而去。
郭子仪率领大军经过两天的行军,终于抵达了会州,前方城池便是会州的州治会宁县,郭子仪身着银盔铁甲,威风凛凛,老当益壮,他目光严峻地望着远处。
这次他进京的任务已经明确,将迎战高仙芝。如果要他选择,郭子仪会毫不迟疑选择对抗安禄山,不管怎么说,安禄山和高仙芝的姓质完全不同,安禄山是一个有反意的地方诸侯,和他对阵是维护大唐的利益,对他百利无一害,而高仙芝却不同,与他对阵,其实是卷入了皇室之间的权斗,一个是当今圣上,一个是先帝,两人都是他的君主,让他心中为难之极,他同样也在面临一个站队的选择,是终于今上,还是效忠先帝,让他一路前来都拿不定主意,他昨晚甚至一夜未眠。
一直此刻,他才终于下定了决心,支持圣上,毕竟圣上对他信任有加,而且圣上锐意改革,是大唐的希望所在,先帝已经腐朽了,他不该再有复位之念。
郭子仪拿定了主意,精神顿时振作起来,这时,他身边一名亲兵喊道:“大帅,前面好像是程都督来了。”
郭子仪打手帘眺望,见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程千里,他立刻一摆手令道:“停止前进!”
令下则行,朔方军立刻停止了前行,须臾,程千里赶到,他老远便拱手笑道:“大帅,一路辛苦了。”
程千里官拜凉州都督,而李庆安则兼任河西节度使,按理,程千里应该受李庆安辖制,但实际上,程千里却是郭子仪的下属,倒不是郭子仪能管凉州,而是程千里兼任朔方节度副使一职,这是一个很古怪的安排,也是一种无奈。
郭子仪也微微拱手笑道:“程都督也辛苦了。”
“哪里!圣上有旨意,我便率军急急赶来,现在两万亿驻扎在前方,就等大帅前去会兵。”
“很好!我们马上会兵,然后即刻开往长安,我在路上一连接到圣上的三面催兵金牌,圣上命我们十万火急进军,估计形势很危急。”
“可是弟兄们一路行军而来,一定很累了,不如休息半曰再走。”
“不行!”郭子仪毫不让步道:“我这把老骨头都不言累,他们累什么,立刻会兵后出发。”
“属下遵命!”
程千里调转马头,和郭子仪并驾而行,这时,他低声道:“卑职临行前接到斥候军情,安西军增兵肃州八万人,我猜是李庆安到了。”
郭子仪淡淡道:“拿你禀报圣上了吗?”
“尚未,属下自然要先禀报大帅,否则有越级之嫌。”
郭子仪撇了他一眼,这个狡猾的家伙,倒会撇清责任,他沉吟一下,便不露声色地问道:“刚才我听你说,好像是李庆安到了,难道你不能确认吗?”
“属下不能确认,斥候没有看见李庆安,也没得到任何线索,以证明李庆安到了。”
“既然你不能确认,就不要胡乱猜测,或许这只是安西军的正常换防,不用考虑太多,现在是要坚决执行圣上的命令,而不是分心别的事。”
程千里暗暗竖大拇指称赞,果然是老歼巨猾,就这么三言两语淡化了,他连忙应和道:“大帅说得不错,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进京,而不是考虑别的问题,再说,就算是李庆安来了,圣上也愿意把河西还给他,所以也没有关系。”
郭子仪眉头一皱,这个程千里怎么越描越黑,他立刻摇摇头道:“那是你胡思乱想,圣上可没有这样说,也没有这个意思。”
程千里还想再说什么,郭子仪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程将军,我刚才说了,圣上已经下三面金牌催我们进京,十万火急,不要再说别的事情了。”
他一催马,回头对众人喊道:“大家加快速度,在会宁休息一个时辰。”
.......就在朔方和凉州军在会宁会兵的第三天晚上,一支约五万人的军队也离开了鄯州,快速向长安进发,这时哥舒翰的陇右军也不甘寂寞了。
哥舒翰自从李豫即位后便一直保持低调,几乎要被人遗忘,但这并不等于哥舒翰对朝廷的局势无动于衷,事实上,他一直便在注意着朝廷的时局变化,同时他也在秘密招募军队,陇右是大唐的富庶之地,人口众多,盛产粮食,这使哥舒翰的募兵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尽管如此,哥舒翰也不敢大规模募兵,一是担心被朝廷责难,其次他的军需物资不足,比如兵器盔甲之类,也无法满足更多士兵的需求。
所以,一年来哥舒翰也只招募了四万军队,连同他原来的四万军,他手下便有了八万之众,这次长安危机,李豫并没有给他圣旨,倒不是李豫把他忘了,而是吃不准他的态度,不知他究竟支持谁,同样,李隆基也没有考虑他,也是不知道他在最后时刻会拥护谁。
夜晚,哥舒翰的大军抵达了兰州,他准备从这里渡过黄河,天空下起了小雨,哥舒翰在十几名偏将的陪同下来到了黄河边,视察渡河的可能,小雨中,黄河水黑沉沉地流淌着,水势虽平缓,却暗藏杀机,可以看见河面上不时出现一个个漩涡。
这时,几名亲兵带了一名老船夫上前,“王爷,这个老船夫在黄河上走了三十年,他知道能不能渡河。”
老船夫上前跪下行礼道:“小民参见平西郡王。”
哥舒翰和别的节度使喜欢称大帅或大将军不同,他喜欢别人称他王爷,因为他是平西郡王,为这个王爵他几乎连命都搭上去了,他怎能不用。
哥舒翰瞥了一眼这个老者,见他还算顺眼,便笑道:“那你说说看,夜里可能渡黄河?”
老船夫连忙摆手道:“万万不可,黄河有句俗语,叫‘五月黄河鬼上船’,说的就是初夏的夜间不可过黄河。”
“为何不能过,我看这河水还算平缓,乘大船也不行吗?”
“王爷有所不知,从岸边看是一回事,可到了河中心却又是另一回事,那里水流激荡,漩涡汹涌,极容易翻船,乘大船不是不可以,但风险太大,晚上看不清河面,稍不留神就被卷进去了。”
哥舒翰见他说得认真,也信了几分,只得叹口气,对左右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就地驻扎,明曰天亮后渡河。”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亲兵从后面奔来,老远便急声道:“王爷!”
“什么事?”
亲兵对他附耳说了几句,哥舒翰吃了一惊,连忙道:“他人在哪里?”
“已在王爷的帐中等候了。”
哥舒翰翻身上马,对众人道:“立刻去传令扎营,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渡河。”
说完,他一催马,向大军停留处驰去。
哥舒翰的五万大军已经在开始扎营了,一顶顶帐篷在雨雾中出现了,这只是简单扎营,不会树立栅栏,士兵们皆已疲惫不堪,一头栽进帐篷便呼呼大睡起来。
哥舒翰的大帐已经先扎好了,位于军营的正中,旁边还连着一顶侧帐,里面住着哥舒翰的三个侍妾,这是哥舒翰的特点,他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女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己喜欢的侍妾带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8494
98495
98496
98497
98498
98499
98500
98501
98502
98503
98504
98505
98506
98507
98508
98509
98510
98511
98512
98513
98514
98515
98516
98517
98518
98519
98520
98521
98522
98523
98524
98525
98526
98527
98528
98529
98530
98531
98532
98533
98534
98535
98536
98537
98538
98539
98540
98541
98542
98543
98544
98545
98546
98547
98548
98549
98550
98551
98552
98553
98554
98555
98556
98557
98558
98559
98560
98561
98562
98563
98564
98565
98566
98567
98568
98569
98570
98571
98572
98573
98574
98575
98576
98577
98578
98579
98580
98581
98582
98583
98584
98585
98586
98587
98588
98589
98590
98591
98592
9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