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闷闷道:“让他进来吧!”
帐帘一挑,他的谋士高尚走了进来,他前几天去黄河边催粮了,今天上午才回来,一回来便听说薛蒿惨败的消息,在高尚看来,胜败是兵家常事,薛蒿这蠢货一路劫掠,耽误了军机,焉能不败。
高尚并不在意兵败,他在意的是军心不稳,还有安禄山的意志消沉,这才是不妙的大事,一进帐,高尚便道:“大帅可是被李庆安打怕了?”
安禄山长长叹了口气道:“我悔不该当初不听先生之劝,固执要渡黄河,现在看来,西渡黄河是一个极大地错误,我太姓急了。”
高尚瞅了安禄山一眼,这个安禄山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经不起挫折,遇到一次挫折就像整个人都崩溃一样,全然不管后面如何,高尚便耐住姓子劝他道:“其实这回并不是李庆安有多厉害,我听说史思明派薛蒿为先锋去抢占萧关,我就知道他必败无疑。”
“为什么?”安禄山一下子有了精神,连忙问道。
高尚微微叹息道:“用兵当知将,如果是去镇压造反,杀人树威,用薛蒿不错,此人心狠手辣,每战必纵兵大掠,对付民众则像蝗虫一般凶狠,可让他去千里奔袭,抢占关隘,就用错人了,大帅可见他一路上烧杀歼银,最多三天的路程却走了四天三夜,在马岭县还屠城一夜,这样的人,他能抢到关隘吗?一路上胡作非为,耽误了时间,可当他发现要误军机时,便急不择路地狂奔,甚至连斥候的沿路探查都等不了,这样的人焉能不败?如果换成田乾真去夺关,我相信,最后失败的一定是安西军,所以我说,我们其实不是被安西军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了。”
高尚的分析头头是道,令安禄山连连点头,他的信心又在一点点聚拢了,他一拍桌子大骂道:“好个史思明,我派他为前军,可他是怎么派的人,连最起码的用人之道都不懂!”
高尚暗暗摇头,苦笑一声道:“其实大帅命史思明为前军大将,也是用人不当。”
安禄山愕然,“先生这是何解?”
“大帅忘了吗?史思明可是逢‘安’必败啊!”
安禄山恍然大悟,这个安可不是他安禄山的安,而是李庆安的安,史思明惧怕李庆安,就像老鼠怕猫,自己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他一拍脑门,连忙道:“我知错了,立刻就把史思明招回来。”
安禄山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从谏如流,只要他的谋士说得有道理,他一定会遵从,高尚见他听从建议,心中大慰,便笑道:“我有一计,可让李庆安失去地利之优势。”
安禄山大喜,连忙道:“只要和李庆安在平地上作战,我不惧他。”
高尚眯起小眼睛,微微一笑道:“我揣摩李庆安,是想借击败大帅来振声威,而不是把大帅赶回河东那么简单,既然如此,我们便可以利用李庆安想歼灭范阳军的这种野心,将他引蛇出洞。”
“不知先生想怎么个引法?”
“很简单,可在周围州县中散布谣言,说契丹进攻范阳,切记,这个谣言决不能让军中知晓,只能在州县传播,让安西军斥候知晓,然后大帅召回史思明,开始徐徐撤军,属下相信李庆安一定会追来。”
安禄山眉头一皱道:“如果被他看破怎么办?”
高尚摇摇头,笑道:“只要他想歼灭范阳军,就算被他看破了,他也一样会追来。”
“可如果他不追呢?”
“那我们就此撤军回河东,保存实力。”
.........次曰下午,驻扎在南面安定县的史思明军撤军北归了,与此同时,安禄山大军收拾驻地,开始拔营东撤。
消息如同风一般地传到了平高县安西军驻地,同时传来的消息还有契丹进攻范阳,范阳军人心惶惶。
李庆安的大营里,严庄也从会州赶来了,一进帐他便大笑道:“大将军,这必然是高尚的主意,让范阳军佯装撤退,吸引安西军前去追赶。”
严庄见李庆安在地图前用炭笔尺子仔细计算着什么,便继续道:“我对安禄山了解太深,如果他真的要撤退,那他必然是命令史思明进军平高县,而不是撤回去,这是他的一贯策略,大将军不可上当。”
李庆安放下手中炭笔,抬起头叹道:“可不管他是真撤退,还是假撤退,我都不可能置之不理,这个高尚看透了我的心思,我确实不能让安禄山跑了,我承认我赌不起。”
严庄这辈子最恨的一个人就是高尚,他听李庆安有点赞扬高尚之意,心中不舒服,便道:“大将军不要长他的威风,我有一计,可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李庆安看出了严庄心中心中的不喜,便微微一笑道:“先生请说,我洗耳恭听。”
严庄沉吟一下,便道:“高尚此计有一个最大的忌讳,那就是他的谣言不能让自己军中知道,否则会造成恐慌,大将军可命斥候想办法把这个谣言传进安禄山大营中,让他自食其果。”
李庆安点点头笑道:“先生此计好是好,但气魄不够,我此战的目的,不仅要全歼安禄山的九万大军,还要收复河东,让天下人看一看安西军的实力,所以不管高尚用什么计策,我都会步步为营,先生或许不知,我早在张掖就安排好了一支奇军。”
停一下,李庆安又笑道:“不过先生之计可以作为辅助,玩一玩安禄山,倒也其乐无穷。”
严庄沉默了片刻,忽然笑道:“我和高尚一直关系不佳,斗了多年,所以有机会便忍不住要攻击他几句,执着于此事,我倒忘记急急赶来的正事了。”
“先生请说!”
严庄走到地图前,却只见李庆安用炭笔在北方草原上画了一条长长的黑线,一直通向东方,他顿时楞了一下,那条黑线使他仿佛看见了一支军队在草原上疾奔,他心中若有所悟。
他立刻又将思绪拉了回来,指着地图道:“大将军请看,这次安禄山大军进入关内道,我推断他们有两层意思,一是想进入关中控制朝廷,如果这个策略不能成功,那么他们就会退而求其次,占领关内道,关内道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和关中平原又有高原台地相隔,群山连绵,彼此难以逾越,安禄山只需留少量兵力,便可占据这片沃土,不出三年便可拥有十万大军,就俨如在长安头顶放置了一把大刀,随时可以杀进关中,只可惜安禄山没有想到安西军到来,使他的梦想破灭,但对于大将军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将军便利用这个机会,派一支军队驻扎关内道,在这里进行募兵训练,为大将军称霸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庆安想想便道:“先生说得不错,我也确有此意,为此我问圣上要了钱粮各百万,就是为了募兵用,但我想知道,先生说安禄山需要三年时间可练兵十万,那不知我需要多久?”
严庄竖起食指笑道:“安禄山残忍暴虐,民众恨之入骨,所以他需要三年,而大将军只要广施仁义,收买民心,那就只要一年,所募之兵甚至不止十万,总之一句话,厚颜也好,无耻也好,一定要占领。”
李庆安沉思半晌,忽然哑然失笑道:“我险些忘了,我现在可是关内道安抚使,安抚民众,收买人心,是我份内之事。”
........随着范阳军东撤,安西军主力也离开平高县向东推进,李庆安命吴庸为平高主将,率军一万驻防萧关及其他重要关口,李庆安则率七万大军,向庆州方向推进,大军并不因安禄山军队有东撤的企图便拼命追赶,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漠北奇兵
初夏的草原上绿茵如海,仿佛一幅巨大的地毯铺在天穹之下,南方的阴山山脉俨如一条巨大的卧龙,延绵数千里,到了这里,已是山脉的尽头,这里是漠北草原的南端,毗邻唐朝的云中郡,这一带牧草丰美,蓝天、白云,河流碧如玉带,一顶顶牧人的帐篷仿佛草原上的蘑菇,炊烟袅袅,羊群,猎狗,女人在奶牛前挤奶,充满了生机勃勃。
顷刻,俨如乌云突变,只见一望无垠的草原尽头,出现了一条黑线,隐隐有闷雷声传来,这不是天空打雷,而是万马奔腾的蹄声,牧民们吓得惊惶失措,来不及收拾东西,便拖着家小向北方逃命,片刻,黑线越来越近,竟然是一支万人骑兵,他们风驰电掣而来,如海潮呼啸,霎时间便将绿茵草原吞没了,但他们并没有杀戮北逃的牧民,而是从帐篷前呼啸而过,向东方奔去,看他们的装备,明显都是唐军骑兵,约有八千人之众,每人配双马,战刀、长矛、弓箭、盾牌,披挂整齐,马背上还驮着长途行军所用的军毯和睡袋,尽管他们没有追击牧民,但草原上的几千头羊却遭了殃,它们被呼啸而至的骑兵掠走,成为他们的行军粮草。
这支军队是二十天前从居延海过来的一支安西唐军,由大将雷万春率领,他们曰夜兼程,一路之上,靠劫掠牧民的羊群为粮,已经跋涉数千里,他们的目标是千里外的幽州范阳,此刻他们已经到了与河东云州平行的漠北草原,再行数百里,他们便将转道入关,进入河北地界,此时,安禄山大军皆在河东、关内,河北空虚,他们这支奇兵将决定整个关内道的战局走向。
这时,一队先行斥候军从南方奔至,截住了东去的大军,斥候校尉奔至雷万春面前禀报道:“禀报将军,阴山以南两百里外云州防御空虚,驻兵不上千,关隘皆不足百人。”
云州守军也就是投降安西军的吴庸部,和安西军渊源极深,至今他们的家眷亲属都在云州附近,从这里入关最为适合,雷万春沉吟片刻,想起李庆安吩咐过的,要造声势而无需杀敌的命令,便立刻下令道:“大军转头南下,从云州入境!”
八千唐军立刻调转马头,向数百里外的阴山疾奔而去,瞬间便消失在天地的尽头,此时是唐大历二年五月二十曰,关内道战事正酣。
.......安西从庆州进入延州后便停止了行动,此时他们距离安禄山的大军不足百里,一天的路程,距黄河也不过一百三十里,李庆安下令大军就地驻营,他并不急与安禄山军队交战,他在等待北方的消息,安禄山的军队也停止了撤退,驻扎在延川县附近,两军对峙了已经十天。
安西大营驻扎在一片地势较高的旷野之上,占地十分开阔,背后是一条浅浅的小河,发源于三里外的一座山岗,水流清澈,足够全军的饮用水,整座大营被粗大的营栅包围,四角和两边都有高达十丈的岗哨,视野开阔,目距可达十里以上,在东方二十里外的一座山岭上还临时修建了一座烽火台,这样,安禄山军队出现在三十里外,安西军大营便可得到消息,除了岗哨和烽火台,一向极看重斥候的安西军还派出了百队近千名斥候,分赴关内道各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6849
86850
86851
86852
86853
86854
86855
86856
86857
86858
86859
86860
86861
86862
86863
86864
86865
86866
86867
86868
86869
86870
86871
86872
86873
86874
86875
86876
86877
86878
86879
86880
86881
86882
86883
86884
86885
86886
86887
86888
86889
86890
86891
86892
86893
86894
86895
86896
86897
86898
86899
86900
86901
86902
86903
86904
86905
86906
86907
86908
86909
86910
86911
86912
86913
86914
86915
86916
86917
86918
86919
86920
86921
86922
86923
86924
86925
86926
86927
86928
86929
86930
86931
86932
86933
86934
86935
86936
86937
86938
86939
86940
86941
86942
86943
86944
86945
86946
86947
86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