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安笑着摆摆手,院子里又安静了下来,李庆安又继续道:“安西路途遥远,粮草后勤供给困难,所以我不可能多派军队,最多只有两万,而两万军队主要驻防北部边境,防御回纥再次南侵,这样一来关内道腹地还是显得空虚,安禄山虽败,但他实力雄厚,我敢断言,他会再次大举兴兵而来,以雪这次全军覆没之耻,如果他再率十万大军渡河西来,遭殃的还是各位父老乡亲,所以我决定,就在关内道招募十万子弟兵,我会将他们训练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在座的父老乡亲不再受安禄山的涂炭!”
李庆安的最后两句话说得慷慨激昂,使在座的老人们听得热血澎湃,掌声再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但十几名州官长史却面面相觑,招募兵容易,可是谁来养这支军队?李庆安自己也说了,安西运粮过来不便,这副担子无疑将落在他们身上,这时,泾州太守崔珣忍不住插口道:“赵王殿下,募兵养兵的钱粮该怎么解决?”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事情,这次击溃安禄山军队,我们缴获的大量的钱粮物资,另外,安西也会送一批银元过来,募兵的钱粮可以解决,至于以后养兵,我准备先实行屯田制,然后再逐渐扩大自耕农的数量,使关内道的粮食税赋能得到大大改善,从租赋粮食中拿出一部分来养军,这样便可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
李庆安说完,几名太守脸色大变,他们听出了李庆安的弦外之音,什么叫增加自耕农,说白了就是要效仿关中进行限田,传闻安西对土地兼并处罚极为严厉,难道他又要在关内道推行安西那一套吗?安西地广人稀或许可行,关内道能行得通吗?
崔珣心中叹息,他又道:“我建议赵王殿下最好和朝廷商量一下,关内道不比安西,人口稠密,利益牵涉极大,希望殿下能慎重行事。”
“这个我很清楚!”
李庆安并没有动怒,地方官员的反弹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知道这种反弹其实并非是触犯他们的利益,大多数地方官都是中规中矩,调动频繁,很少有在为官地大量兼田占地之事,只是他们害怕触犯到权贵的利益而损害到自己的仕途,所以不敢身涉其中。
“我还有一个并不太正式的消息告诉大家,就在昨天上午,圣上已经正式下旨,封我为中书令右相,不曰圣旨一到,我就将进京入主政事堂,关内道的土地清查事宜在我入主政事堂后,将由朝廷来正式执行。”
李庆安的这个消息,如一枚微型震天雷在酒桌上炸响了,在座的州官县官都懵了,李庆安将为右相,这个消息的震撼力对这些官员而言,要远远超过击败安禄山,在此之前,李庆安是安西节度使,虽然出任关内道安抚使,但那只是一种临时职务,象征大于实质,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李庆安还是军职,和文官体系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但他为右相就不一样了,右相是百官之首,是他们这些太守县官的总头目,五品以下官员,他可以直接升迁罢免,从三品以下官员,他可以提出升迁罢免案,交由圣上批准,一般而言,很少被反驳。
众官吓得要站起身要重新见礼,李庆安连忙摆手笑道:“圣旨还未到,现在说此事还为时过早,来!我再敬大家一杯酒,希望以后各位对安西驻军多多关照。”
众人不敢怠慢,都起身将酒一饮而尽,酒桌上的紧张气氛立刻缓和了,这时,一名亲兵快步来到李庆安身边,低声说了几句,李庆安点点头,便对众人笑道:“我有点军务要处理,失陪一会儿,你们先聊!”
他又给坐在一旁的严庄使了个眼色,严庄便起身跟他而去,李庆安的临时行辕便在州衙旁边,很快,他们进了行辕,迎面见田珍拿着一本报告上前禀报道:“大将军,战俘已经解送至灵州,荔非将军派人送来了整编计划。”
“先放我桌上,此事等会儿再说。”
李庆安走进了房内,严庄跟进来便问道:“大将军,出了什么事?”他知道,李庆安急匆匆离开宴席,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长安有紧急情报到了,部分宗室要对李豫不利,可能就在这两天。”
严庄叹息一声道:“很显然,大将军即将入朝为相,时曰不多,有人要狗急跳墙了。”
李庆安背着手走了几步,他沉思片刻,道:“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办?要提醒李豫吗?”
“大将军不觉得这是个机会吗?”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见严庄笑得别有深意,便笑道:“你说说清楚,什么机会?”
严庄轻轻捋了一下颌下的山羊短须道:“其实我早有预感,李豫这样大规模夺宗室的良田钱财,这些宗室焉能容他,他们先是寄希望于李隆基,可时间这么久了,李隆基依然不能替他们出头,他只能自保,如果大将军不入关中,这个时间或许会长一点,但大将军被封右相,他们只能提前动手,李豫一旦出事,皇位继承必陷入混乱,无论谁即位都不是名正言顺,这便给大将军将来留下了机会。”
“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置身事外?”
“对!我建议大将军不要急着进京,也不要涉足其中,以免给人留下口实,可冷眼旁观,等事情出来了再杀进京去,高调主持公道,趁朝廷乱局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
严庄的建议说到了李庆安的心坎上,虽然他的军事实力强大,但他的政治实力却很弱,在朝中几乎没有他的党羽,他虽得到了宗室的地位,但李建成一系早已血脉断绝,现在是李世民的子孙把持天下,这些宗室绝对不会支持他李庆安登位,若他进京为相,在很大程度是帮助李豫巩固皇位,虽然能抑制住大唐的土地恶化局面,但对他自己的将来却不利,所以严庄的建议虽然有些不仁,但这个建议却是明智之举。
想到这,李庆安便点头道:“好吧!就依先生之言,冷眼旁观。”
这时,一名亲兵在门外禀报道:“大将军,长安有故人来访。”
“是谁?”
“就是上次在甘州夜访大将军的那个故人。”
‘李俅!’
李庆安反应过来了,他便笑道:“请他进来!”
他又对严庄笑道:“先生可先去酒宴替我应酬,听听那些州官们在议论什么?”
“那卑职先去了。”
严庄走了,片刻,几名亲兵将李俅带来进来,李俅一进门便深施一礼道:“卑职参见相国!”
李俅这个举动看似有些鲁莽,其实不然,他是在向李庆安表态,不管长安发生什么事,李亨依然承认李庆安为右相,这是个前提条件,只有满足这个前提条件,他们才能继续谈下去。
“小王爷言误了,我现在还不是相国,就算圣旨下来,我肯不肯接受还是一回事,先请坐吧!”
“多谢...大将军!”
李俅摸不准李庆安的态度,他有些心情忐忑地坐下,便道:“上次大将军说,需要时间考虑条件,不知考虑得如何了?”
“我已经考虑好了。”
李俅大喜,他们就怕李庆安不肯考虑任何条件,那就意味着李庆安将有和他们翻脸的可能,事情就麻烦了,只要李庆安肯考虑条件,那什么事都好商量,他临行前,李亨已经给他授权,他可以答应李庆安在皇权以外的一切条件。
他连忙道:“大将军请说!”
事实上,李庆安的条件在过黄河时便已经想好了,虽然他不知道李亨究竟会走到哪一步,但不管李亨出于什么目的,他只管狮子大开口提自己的条件。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我有三个条件,只要太上皇能答应,我就全力支持他。”
“大将军尽管说!”
“好!第一,我要兼任朔方节度使兼关内道观察使。”
说完,李庆安望着李俅,等待他的回应,李俅默默点了点头,李庆安的第一个条件在李亨的意料之中,李庆安已经出兵占领了灵州,而击败安禄山后,他事实上也占领了关内道,现在只不过要把他的占领合法化,这个和李庆安争论没有意义,但李俅也不急着表态,便道:“大将请继续说!”
“好吧!我继续说,我的第二个条件,是裴旻执掌吏部,为吏部尚书兼吏部侍郎。”
这也是个极重要的条件,李庆安在朝廷没有强有力的党羽,虽然汉唐会有两个在朝中为官,但地位都太低,成不大事,而他的岳父虽然不错,但他们之间尚需和解,只有裴旻,既是名门重臣,又是自己的妻舅,可以托以重用,而且他很担心裴旻会遭到清算,所以他要先保住他。
这个条件应该也不成问题,李庆安又道:“我的第三个条件,便是我要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个条件让李俅有些为难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也就意味着李庆安要掌天下之军,当然,现在军阀割据,大家都各领一军,李庆安实际也管不到什么,但有了这个名,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大唐各地募兵,尽管李亨的禁止官爵中没有此项,但李俅个人以为,这个条件绝不能答应,李亨也不会答应。
他犹豫一下,便道:“第一和第二个条件,我可以代表太上皇,毫无保留地答应,但第三个条件,请大将军能不能再斟酌一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1562
91563
91564
91565
91566
91567
91568
91569
91570
91571
91572
91573
91574
91575
91576
91577
91578
91579
91580
91581
91582
91583
91584
91585
91586
91587
91588
91589
91590
91591
91592
91593
91594
91595
91596
91597
91598
91599
91600
91601
91602
91603
91604
91605
91606
91607
91608
91609
91610
91611
91612
91613
91614
91615
91616
91617
91618
91619
91620
91621
91622
91623
91624
91625
91626
91627
91628
91629
91630
91631
91632
91633
91634
91635
91636
91637
91638
91639
91640
91641
91642
91643
91644
91645
91646
91647
91648
91649
91650
91651
91652
91653
91654
91655
91656
91657
91658
91659
91660
9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