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李亨重重哼了一声,不用说,一定是这样了。
这时,含元殿前的钟声敲响了,这是大典即将开始的钟声,丹凤门广场上的官员纷纷向自己的位置走去。
(未完待续)
------------
第四百四十二章 蜀王逼婚
大历二年六月初十,大唐王朝的新帝李适在简朴且隆重的仪式中登基了,由于他尚不满十三岁,无力执掌国政,便由他的祖父,前太子李亨为监国摄政王,封安西节度使李庆安为中书令右相,尊为尚父,再由右相李庆安、左相王珙、吏部尚书裴旻、户部尚书张筠、刑部尚书李砚、礼部尚书杨国忠以及兵部尚书陈希烈等七人组成紫宸阁政事堂,凡军国大事皆由七人共议共决,由监国签署发旨。
在大典的最后,驾崩的先帝李豫赐庙号敬宗,五天后将正式下葬,沈皇后册封为文惠皇太后,李适从登基之曰起,启用新年号为贞治。
登基仪式足足进行了两个时辰,随着大典结束,天色已经大亮,众朝臣都渐渐散去,开始了一天的朝务。
中书省位于宣政殿右侧,是一座占地广阔的巨大建筑物,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建筑物大多是明清时代建筑,雕梁画栋,精巧别致,但唐朝的建筑却不同,一般是用大型斗拱和梁柱一起支撑着整座建筑,气势恢弘,给人一种宽宏博大之感。
李庆安在结束大典后便来到了中书省,尽管韦青平劝他不做右相,在幕后艹控朝局,李庆安也深以为然,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在权力构架没有稳定下来之前,李庆安不宜辞去右相之位。
迈步走上高高的白玉台阶,李庆安走进了中书省的大门,和碎叶政事堂一样,中书省也是以一条中轴线为中心,两边分布着各大机务要房,比如中书侍郎之房,中书舍人之房,文卷房等等,最里面便是中书令的朝房,从旁边一扇小门进去,便是大唐的最高权力决策机关政事堂了,政事堂又叫‘中书门下’,它不是一个开会的场所,它和后世的董事会一样,设有机要秘书,并列吏房、机务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于后,草拟军国政务议题。
李庆安当年在李林甫执政时,曾多次来政事堂办事,对这里十分熟悉,但今天他却是作为主人来到这里。
中书省大堂里十分安静,今天是新皇登基的第一天,整个中书省内都十分忙碌。
“李相国,请随我来。”
中书侍郎房琯恭恭敬敬领着李庆安前行,一边给他讲解中书省的情况,“中书舍人一共六人,分别对应六部,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交给中书令斟酌,最后圣上御批后再交付中书舍人,然后根据圣上的意旨草成制敕,这个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舍人称为‘知制诰’。”
房琯见李庆安听得仔细,便笑道:“要不要把大家都叫出来,和相国见一见面?”
李庆安摆摆手笑道:“大家都很忙,见面就不必了,以后来曰方长。”
说着,两人走进了中书令的朝房,朝房可不是一间屋子,而是数十间房间的总称,仅会议室就有五六间,还有图书房、睡房以及主书和主事的办公房等等。
朝方内有五名主书和五名主事,主书负责整理文书档案,主事则负责联络传话,朝房大厅四周都是小门,通往中书省各处,比如右面一扇红色小门通往政事堂,相国直接从此前去开会,又比如左下角的一扇小门则通向中书舍人的办公大厅,相国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去向中书舍人咨询。
李庆安走进自己的房间,这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四周墙壁刷得雪白,挂了几幅名人字画,靠窗正中放着一张低矮宽大的桌案,桌案后面铺着软垫,案上和旁边书架上皆摆满了各种奏折,足有两三百本之多。
唐朝的相权极大,很多军国大事都是由右相来裁决,因此右相的事务非常繁忙,杨国忠被罢免右相后,许多事情都暂由侍郎房琯代为处置,但一些重要的事情还得由新相国来处理,积累下来数量就可观了。
房琯见李庆安望着奏折眼睛发直,便苦笑道:“右相虽然位高权重,但也着实辛劳,以前李林甫天不亮就来处理政务,一直到天黑方能回府,杨国忠虽然能力稍差,但他也不敢懈怠,终曰忙碌不倦,非是他们不想休息,实在是朝务太过于繁重,事无巨细,皆要相国一一审阅。”
房琯的语气中终于还是忍不住露出了一丝不屑,他知道李庆安是凭借军事实力而夺得相国之位,李庆安不过是一介武夫,他真能主掌政务?或许他能打仗,可会打仗之人就能当相国吗?”
李庆安慢慢坐了下来,他随手翻了翻奏折,便道:““等会儿政事堂要召开第一次会议,你先去准备一下吧!”
“是!下官这就去准备。”
李庆安将房琯打发走了,他望着这些堆积如小山般的奏折,不由头脑中一阵阵发痛,平时的安西政务他从来都是扔给王昌龄去打理的,他只对一些大事进行决断,琐碎的细小事务他从来都是不闻不问,他这才深刻理解韦青平给他的建议了,当右相国会占用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将无暇过问安西的军政事务,最后他将逐渐失去安西。
李庆安大致算了算,他按每天批阅一百本奏折来算,平均每本奏折写一百个字,那他每天要写一万个字,还有阅读思考的时间,难怪李林甫要从天不亮忙到深夜了。
李庆安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两天,他什么事情都别想做了,这时,中书舍人窦华在门口道:“李相国,其他六位相国都已到了,请李相国过去。”
“我知道了。”
李庆安从桌上拿起三本奏折,这是今天政事堂要讨论的三件大事,一是先帝李豫的出殡时间及具体安排;二是河南道大旱,需要朝廷赈灾的事情;三就是哥舒翰的奏折,请求朝廷对陇右拨付钱粮军资,并准许陇右扩军,以加强对吐蕃的防御。
前两件事情都很好解决,关键是第三项,假如自己同意,那么李亨一派会同意吗?
........汉中,天空下起了小雨,这已经是五天内的第三场小雨了,道路变得十分泥泞,南郑县外的一条官道上远远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很快,只见一队骑兵飞驰而至,这队骑兵约三百余人,都非常有特色,个个身材娇小,身着小号盔甲,蜀人虽然身材不如北方和西域人高大,但也不至于这样娇小,但如果细看,便会明白过来,这竟是一队女兵。
女兵对于外向开放的大唐王朝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早在唐初,平阳公主军帐下便有一支女兵,但自从李庆安在安西率先创立女护兵后,同为安西出身的高仙芝也设立了女护兵,这支女护兵约一千人,由高仙芝之女高雾率领,同时,高雾的手下还有一千名运输军资器械的男兵,高雾本人也因在与南诏及吐蕃作战中立功而被封为中郎将。
这支三百人的女兵便是高雾率领的女护兵了,她们是从成都赶来,和剑南军主力会合。
为首的女将军正是高雾,她原本跟父亲去了关中,但因为蜀王也来到关中,高仙芝便命女儿回了成都,避开蜀王李璬,但不久前她接过父亲的军令,说剑南军即将和关中军作战,命她率一个营的女护兵前来支援,高雾不敢怠慢军令,立刻率领三百女护兵赶来。
离南郑县已经不到二十里了,前方是一片浓密的树林,官道从树林中穿过,道路变得狭窄起来,高雾一声命令,众女兵们放慢了马速。
女兵队进入了树林,头顶上的树荫遮挡住了小雨,女兵们身上都淋湿了,她们纷纷摘下头盔,从马袋中取出干帕子擦拭脸上和头发上的水珠,高雾也取了一块帕子擦拭脸庞,却有些警惕地向四周观望,这片树林中光线幽暗,显得有些阴森,凭她多年的军旅生涯,她直觉这片树林里似乎隐藏着一种杀气。
“姐妹们,快走!离开这里。”
高雾话音刚落,只听一声锣响,树林周围出现了黑压压的士兵,他们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足有数千人之多。
女兵们大惊失色,她们纷纷拨转马头,可是无路可退,她们已经被包围了,高雾心中惊讶之极,这里离南郑只有二十里不到,是汉中的核心地带,这里有十万剑南军,怎么可能有敌军埋伏在这里。
高雾抽出战刀大喊道:“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埋伏的士兵没有答话,他们越来越近,渐渐缩成一个大圈,将三百女护兵团团围在中间,他们手执长矛和军弩,个个虎视眈眈,而女护兵身上只有刀和弓箭等轻武器,在数千名杀气腾腾的军队面前,她们就仿佛待宰的羔羊一般。
这时,围困的黑圈闪开一个口子,从外面进来了几名骑兵,当先是一名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他手握一口宝剑,面带笑容,对高雾微微点头道:“雾娘,我已经等了你快一个时辰了。”
“是你!”
高雾认出了眼前的年轻男子,竟然是蜀王李璬,只见他笑得十分得意,就仿佛自己是一条上钩的鱼一样。
高雾脸一沉道:“王爷,你在这里做什么?我父亲呢?”
李璬笑眯眯道:“我在这里自然是迎接雾娘了,至于你父亲高大帅,很抱歉,他不在南郑,他在凤州,我们分兵驻扎。”
高雾一怔,父亲不在南郑,怎么会传令自己来,她心念一转,忽然明白过来,顿时大怒,刀一指他道:“是你冒充我父亲下令召我来,是这样吗?”
李璬一点也不生气,他含笑点了点头,承认了高雾的指责。
高雾克制住内心的怒火,质问他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冒充主帅下令,这是严重违反军法,就算你是亲王,你的行为也难容于军队。”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034
80035
80036
80037
80038
80039
80040
80041
80042
80043
80044
80045
80046
80047
80048
80049
80050
80051
80052
80053
80054
80055
80056
80057
80058
80059
80060
80061
80062
80063
80064
80065
80066
80067
80068
80069
80070
80071
80072
80073
80074
80075
80076
80077
80078
80079
80080
80081
80082
80083
80084
80085
80086
80087
80088
80089
80090
80091
80092
80093
80094
80095
80096
80097
80098
80099
80100
80101
80102
80103
80104
80105
80106
80107
80108
80109
80110
80111
80112
80113
80114
80115
80116
80117
80118
80119
80120
80121
80122
80123
80124
80125
80126
80127
80128
80129
80130
80131
80132
8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