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监国房内,李亨正和王珙商量新相国人选,杨国忠和陈希烈的离去让李亨始料不及,反倒是张筠没有走,这样一来政事堂就变成了五相,他李亨只有一席的位置,这是李亨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他现在需要将两个人选敲定,再去和李庆安细谈此事。

    这两个人选,其中一个已经定下来了,便是令狐飞,这一点不容置疑,现在他是李亨最倚重的人,令狐飞将接替杨国忠的礼部尚书一职,关键是另一个人选,其实很多人选都不错,比如中书侍郎房琯、门下侍郎张镐、工部尚书崔涣、户部侍郎苗晋卿等等,这些人都是宰相之才,和李亨的关系也不错,关键是要找一个最值得他李亨信赖之人,李亨考虑了很久,最后目标落在中书侍郎房琯和工部尚书崔涣的身上,这两个人都值得他信赖。

    “王相国,我考虑用工部尚书崔涣为兵部尚书,你看如何?”

    李亨之所以选择崔涣,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崔涣为名门崔氏的家族骨干,若立崔涣为相,那就是将整个崔氏家族拉到自己身边来。

    其实无论崔涣为相还是房琯为相,王珙都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令狐飞为相,他已经感受到了令狐飞对自己的威胁,李亨对他的信任和倚重明显超过了自己,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王珙心中极为不满。

    但王珙城府较深,对令狐飞的不满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淡淡道:“殿下,臣的意思是崔涣和房琯都是良选,崔氏家族在河东、河南道都有子弟为州官,拉拢他不仅可以得到崔氏家族的支持,对抗李庆安的裴门子弟,而房琯在中书省人脉很深,据说他和李庆安相处并不愉快,若拉拢了房琯,就意味着殿下的势力伸延进了中书省,意义绝不可低估。”

    王珙的建议让李亨有些动心,应该说王珙说得确实很有道理,可两人不可能全部入相,李亨自然而然地又想到了令狐飞。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相国是某种势力的代表,并不代表弱势群体,以现在政事堂五相来看,张筠是开元名相张说之子,翰林大学士出生,是大唐文人领袖,在朝中盘根错节多年,已经形成了张党;王珙是关陇名门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当年高宗王皇后虽被武则天所废,家族一度低迷,但底蕴雄厚,王珙更是身兼二十余职,曾是朝廷中仅次于杨国忠的实权派;裴旻更是代表河东名门裴氏,裴家才俊辈出,其父裴遵庆也是开元名相;李砚是李氏宗室,在长安民望极高,是朝中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至于李庆安就不用说了,建成太子之后,大唐半壁江山的主宰。

    所以令狐飞入主政事堂,资历浅还不错,而且没有背景后台,没有权势,在政事堂中也说不上话,王珙的话间接提醒了李亨,让令狐飞入主政事堂,是有点浪费这个宝贵的名额了,还不如在其他方面多给补偿,让令狐飞安安心心做自己的军师谋士。

    想到这,李亨改变了主意,让崔涣和房琯双双入相,不等他说话,这时他的心腹宦官李辅国在门口道:“殿下,李庆安来了。”

    李亨吓了一跳,连忙道:“快请进来!”

    他又对王珙道:“就按你的意见,崔涣和房琯双双入相,李庆安来了,你可和我一同见他。”

    虽然王珙并不想在这里见到李庆安,可他见李亨紧张的神情,也担心他应对失策,便点了点头坐在一旁。

    片刻,李庆安快步走了进来,进门便笑道:“巧了,王相国也在这里,那就省得我去门下省了。”

    王珙起身拱拱手笑道:“李相国精神抖擞,是否有了退敌的良策。”

    “自然是有了退敌之策,所以才来找监国殿下和王相国商议。”

    李亨点点头,一摆手道:“李相国请坐!”

    李庆安坐了下来,一名宦官端了一杯茶进来,李庆安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却又放下了茶杯,笑道:“先和殿下说说杨国忠和陈希烈的空缺吧!不知监国殿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亨和王珙对望一眼,虽然他们已经初步定下来,但李亨还没有和他们二人细谈,现在还不宜向李庆安提出,李亨便微微一笑道:“我正在考虑,明天就能向政事堂提出名单。”

    李庆安却慢悠悠道:“今天吏部裴尚书倒是提出了几个相国人选,他建议从地方上提拔。”

    李亨脸色一变,他不明白李庆安说这话的意思,裴旻提出的人选,那政事堂岂不是要被政事堂独占了吗?这可违反了当初双方达成的默契,他的脸色沉了下来,不悦道:“那李相国的意思呢?”

    李庆安不紧不慢道:“我给裴尚书说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两个相国的人选,不应该由他提出来。”

    李庆安的话无疑给李亨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慢慢放心下来了,只要李庆安还认他们之间达成的默契,那就好办。

    这时李庆安又道:“还有一事,我想和监国殿下和王相国商量。”

    “李相国请说!”

    李庆安沉吟一下便道:“我打算辞去右相国一职,保留我的另一个职务,尚书右仆射,仍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按照我大唐惯例,右相国一般兼任吏部尚书,所以我推荐裴旻接任右相国一职。”

    李庆安要辞去右相国,让李亨和王珙大吃一惊,但一转念,他们俩都同时明白过来,不用说,这一定是右相国沉重的朝务让李庆安无暇西顾,所以他才提出改任尚书右仆射这个虚职,而且李亨也明白了刚才李庆安所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思,言外之意就是说,你挑选你的人选,我调整我的势力,我们互不干涉。

    其实按照李庆安现在的实力,他想做什么职务都不足为奇,关键是政事堂的势力对比没有变化,李庆安的辞职只是表象,只不过他由台前转到了幕后,这一次是王珙先表态了。

    “我支持李相国辞职,也支持李相国的提名,明天政事堂会议上,我希望尽快能把这两件事明确下来,现在长安形势危急,我们不应在人事变动上放过多的精力。”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这正是我来这里的另一件大事,我已得到确切消息,哥舒翰和高仙芝兵分两路向长安进发,哥舒翰走陈仓道,高仙芝走褒谷道,最迟四天,十五万精锐大军将进入关中,为了应对这次危急,我请求政事堂正式授予我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

    (未完待续)
------------

第四百四十七章 花花投资

    由于哥舒翰军和高仙芝军的大举北上,给长安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为解决危机,李庆安和李亨暂时捐弃前嫌,李庆安辞去中书令右相之位,改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全权负责对北犯之军的迎击。

    他命关内节度使郭子仪率本部五万军拦截高仙芝的大军,又鉴于郭子仪兵力偏少,又命关中军主将王思礼率十万关中配合郭子仪作战。

    他本人则亲率三万安西军赶赴陈仓县,迎战北上的哥舒翰大军。

    为了打赢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争,政事堂同时也下达了募兵令,在关内、关中两地大举募兵二十万,幕兵所需钱粮皆由朝廷支付。

    为了抓住这次扩充实力的机会,李庆安的安西陇右军,郭子仪的朔方关内军和王思礼的关中军纷纷设立了各自的募兵点,招募青壮士兵。

    时间过去了仅仅两天,安西军斥候再次探得消息,由于陈仓道塌方引发道路阻塞,从汉中出发的大军又改变了行军路线,高仙芝军队改走骆谷道北上,而哥舒翰大军则走褒谷道转入斜谷道北上。

    尽管对方改变了行军路线,但李庆安的策略却没有改变,依然由他来对付哥舒翰军队,随着高层定下了决策,三万安西大军开始浩浩荡荡开向郿县,与此同时,从关内道撤回的两万余安西军也向郿县进发,战争一触即发。

    长安的局势并没有因为战争的即将爆发而平静下来,相反,即将爆发的战争反而成了混乱的催化剂,李隆基率十五万大军北上的消息,使更多权贵大臣争先离开长安,他们并不看好朝廷的前景,长安城陷入了近似疯狂的混乱之中。

    宣阳坊,杨花花的府前,一辆马车停了下来,两名侍女将忧心忡忡的杨玉珮扶下了马车,杨玉珮就是原来的韩国夫人,先是被剥夺了国夫人爵位,随即李豫驾崩,她的女儿崔凝碧年纪轻轻便成了寡妇,而且不能再嫁,杨玉珮已经完全没有了五杨时的嚣张,她衣着普通,素面朝天,已经和寻常的民妇没有什么区别了。

    杨玉珮心乱如麻,杨国忠的南逃让杨家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杨家子弟逃的逃,跑的跑,杨玉珮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今天她在丈夫的催逼下,只得来找妹妹杨花花商量对策。

    杨花花的府门前冷冷清清,大门紧闭,门上高悬的‘虢国夫人府’的牌匾已经被摘下,挂牌匾的地方空空荡荡,杨玉珮叹了口气,她的府第也是一样。

    她上去敲了敲门,门开了,露出管家苍老的脸庞,见是杨玉珮,老管家笑开了花,“是二夫人来了,快请进!”

    杨玉珮走进大门便问道:“我三妹呢?”

    “三夫人在池边喂鱼呢!我去叫她。”

    “不用了,我直接去。”

    杨玉珮轻车熟路,穿过几条回廊,便从一扇小门进了内宅,内宅里树木浓郁,各种奇花异草开得十分茂盛,穿过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小径,前面是一潭湖泊,水面占地三亩,绿波荡漾,垂柳依依,在一座小桥边上,杨花花坐在石条上,身着一袭桃红色的长裙,脸带微笑,她手中拿着一块面饼,正全神贯注地给桥下的几十尾大红鲤鱼喂食。

    杨玉珮慢慢走到她身后,有些幽怨地道:“三妹还有闲情雅致在这里喂鱼吗?”

    杨花花吓了一跳,一回头见是二姐,便笑道:“二姐怎么鬼鬼祟祟的,吓了我一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5612 85613 85614 85615 85616 85617 85618 85619 85620 85621 85622 85623 85624 85625 85626 85627 85628 85629 85630 85631 85632 85633 85634 85635 85636 85637 85638 85639 85640 85641 85642 85643 85644 85645 85646 85647 85648 85649 85650 85651 85652 85653 85654 85655 85656 85657 85658 85659 85660 85661 85662 85663 85664 85665 85666 85667 85668 85669 85670 85671 85672 85673 85674 85675 85676 85677 85678 85679 85680 85681 85682 85683 85684 85685 85686 85687 85688 85689 85690 85691 85692 85693 85694 85695 85696 85697 85698 85699 85700 85701 85702 85703 85704 85705 85706 85707 85708 85709 85710 8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