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花笑得花枝乱颤,道:“我哪里会有什么公事,一个民妇罢了,当然是来叙叙旧,顺便说说四妹的事情。”

    “你是说贵妃娘娘?”李庆安摇摇头道:“她可不是私事,我们不谈。”

    “假正经!”

    杨花花暗骂一声,她又堆起了笑容道:“不谈她就算了,那我们说说做生意之事,你也知道我其实是个女商人,我今天来是想和你谈一笔生意。”

    “我说呢!三姐哪有什么兴致来叙旧。”

    李庆安风趣地笑道:“这次是三姐的本色,无利不往嘛!”

    “你把人家说成什么人了,来叙叙旧,顺便谈谈生意不行吗?”

    这时,亲兵上来了两杯茶,李庆安把茶端到杨花花面前,笑道:“三姐想和我做什么生意?”

    杨花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徐徐道:“是这样,我的庄园里还有二百万石的存粮,我想送给安西军作为军粮,另外我再给安西五十万贯钱,作为军费。”

    二百万石粮食和五十万贯钱对正在布局的李庆安来说,可谓雪中送碳,他在长安虽然有银元,但粮食不足,他正发愁安西大军东来的粮草补给问题,杨花花便送来一笔厚礼,他李庆安焉能不要?

    但杨花花的钱粮也不是那么好拿,这个女人可不是省油的灯,她必然另有用意。

    李庆安心念一转,忽然有些明白过来,他也不点破杨花花,便笑道:“三姐的庄园不是被抄了吗?怎么还有钱粮?”

    “我看你的脑子也有点不灵。”

    杨花花不屑一顾道:“我杨花花会把钱粮放在一个地方吗?狡兔还有三窟呢!不瞒你说,我还不止三窟。”

    “我就是说三姐的田庄都被抄了,还这么镇静,原来只是拔了几根毫毛,那不知三姐想和我做什么生意?”

    李庆安的笑容渐渐有些淡了,他对杨花花了解极深,以杨花花的吝啬,她拿出两百万石粮食和一百万贯钱给自己做军费,她提出的条件必然不会简单。

    杨花花脸上虚伪的笑容也消失了,她伸出一根指头道:“我其实就只有一个条件,我要你做我们杨家的靠山。”

    李庆安背着手走了几步,摇摇头道:“很抱歉,我不能接受。”

    李庆安的表态在杨花花的意料之中,她其实也没指望李庆安能护住整个杨家,这只是她的奢望,她暗叹一口气,只得退而求其次,低声道:“七郎,其实是我想求你帮忙,我做了大生意,在长安、洛阳、太原和扬州开了二十几家柜坊,叫做花记柜坊,准备和王宝记竞争,但是我害怕被人陷害,过去杨家太嚣张,得罪了很多人,我心里有数,现在肯帮我的人已经没有了,若被人知道柜坊的东主是我,肯定就会有人对我下手,我希望你在关键时能帮帮我。”

    李庆安见她神情黯然,满脸沮丧之色,便点点头笑道:“如果是给三姐当后台,我可以勉为其难。”

    杨花花大喜,她刚要起身拜谢,李庆安却拦住了她,继续道:“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我不会一味地庇护你,什么事情我可以帮忙,什么事情我不可以帮忙,我想你应该很清楚。”

    杨花花娇笑一声道:“我知道呢!李大将军可是爱护羽毛之人,自然不会去做损害名誉之事,只要你能保我母子平安,那就够了。”

    李庆安见开始募兵的时辰已到,便站起身,淡淡一笑道:“看在三姐支持我安西军份上,你就放心吧!我心里自然有数。”

    ........按照募兵归己的原则,安西军在郿县设立了两个募兵点,城南城北各一个,一大早,两个募兵点前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李庆安对这次招募极为重视,送走了杨花花,他便在郿县张县令的陪同下,前来招募点视察募兵情况,募兵点位于城南大门旁,由三张大桌子拼成,一名校尉率领七八名士兵进行招募,另外请了一名当地读书人进行登记,招募的流程也很简单,先是目测,主要是看有无残疾,有无不符合安西军最低标准的情况,比如特别瘦小,特别体质单薄,当然特别瘦小者可以用作奇兵,但这里不招募。

    其次便是体能测试,旁边有几只石锁,最低三十斤重,只要能连举三次便算合格,最后是登记姓名户籍等等,其实还有一些限制,比如兄弟不能同时从军,逃户者不能从军,未归化的胡人不能从军等等,但在实际艹作中,招募者都会放宽,比如一个力大无穷的胡人,就算他是未归化者,一样会被招募入伍,至于兄弟、逃户,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此时招募点格外热闹,十几名应募的大汉正在试举石锁,石锁有三种,一种三十斤,一种五十斤,还有一种百斤,李庆安饶有兴致地站在一旁观看,负责招募的校尉见大将军来了,连忙过来见礼,李庆安的亲兵却向他摆摆手,让他不要惊动旁人,这时,一名身高足有八尺的大汉正在试举百斤重的大石锁,只听他一声大吼,脸憋得通红,将大石锁高高举起,‘轰!’地一声又放下来,他又大吼一声,再次将石锁举过头顶,能举三次百斤石锁者,入伍后至少也是个火长,如果弓马娴熟,还能直接被任命为队正或旅帅的职务,这是安西军的规矩,一切靠本事靠军功来获得升迁。

    这个大汉一口气连举三下,引起周围应募者一片惊叹,李庆安见他似乎还有余力,便朗声笑道:“你还会弓马否?”

    那大汉见李庆安年轻,又穿着普通军官的服饰,只当他是个普通军官,便傲然一笑道:“我原本就是陇右军人,如果不会?”

    募兵校尉见他说话无礼,正要出言呵斥,李庆安却摆了摆手,笑道:“那好,牵一匹马,再拿弓箭来!你用几石弓?”

    “我马上能开五石硬弓。”

    “好!拿五石硬弓来。”

    一名亲兵牵来一匹战马,又拿来一副五石硬弓,但亲兵却多了一个心眼,只给三支箭,并将箭头给掰断了,那大汉看见战马,眼睛不由一亮,李庆安亲兵的战马全部是纯正的阿拉伯战马,高大神骏,非同一般,那大汉竟从未见过,眼中露出了羡慕的目光,李庆安微微笑了,他已经知道这名大汉必然是陇右军人,只有军人在看到骏马时,才会有这种目光,那大汉翻身上马,纵马绕圈疾奔,马术异常娴熟,李庆安暗暗点头,这名大汉还不是一般的军士,至少也是名校尉之类的军官,只是不知道他为何不跟随哥舒翰,而流入民间,如果是逃兵,这就有点麻烦了。

    这时那大汉大喝一声,一箭射向五十步外树上挂的草人靶子,箭正中心脏,虽然没有箭头,但力道强劲,还是一箭射穿了草人,周围士兵都鼓掌喝彩起来,那大汉慢慢来到李庆安面前,翻身下马,他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战马,忽然问道:“我要怎么样才能骑这样的战马?”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首先是加入骑兵,其次是要杀敌五十人以上便可得到骑大食马的奖赏。”

    大汉爱马心切,立刻应道:“那我愿参加骑兵。”

    李庆安笑了笑,道:“那你先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脱离陇右军?”

    大汉半晌才叹了口气道:“在下叫岳宁,陇右神武军校尉,十天前,哥舒大帅调我们东归,但我们行至凤翔,却得知陇右军去了汉中,已经不再回归陇右,而陇右已被安西军接管,我们无处可去,昨天接到哥舒大帅的命令,命我们就地解散,我家将军便准备进京投靠羽林军安抱玉将军,但我不愿当皇帝的侍卫,我家将军便准我重新从军,进得郿县,正好看见安西军募兵,我便想一试。”

    李庆安点了点头,神武军就是从前的石堡城,他立刻对这名陇右军校尉有了好感,便笑道:“那你们将军叫什么名字?”

    “我家将军便是陇右有名的神箭将军李晟。”

    李庆安一怔,李晟,他是知道的,中唐时期最有名的猛将,堪与郭子仪、李光弼相提并论,这样的猛将哥舒翰竟然弃之若草芥,他急忙追问道:“那你们将军现在何处?”

    “我们一个时辰前乘船经过郿县,大船应该离这里不远。”

    李庆安立刻命道:“全部上马,跟我去追人。”

    他的五百亲卫纷纷上马,这时李庆安见这个岳宁傻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便道:“你若带我追上你们将军,我就配给你一匹大食马?”

    岳宁脸色一变,后退了两步,厉声问道:“你是什么人?要追我家将军做什么?”

    李庆安见他误会了,便笑道:“你既然在石堡城,可知道李庆安否?”

    岳宁顿时呆立当场,他怎么不知道李庆安,当年率三千人截击近十万吐蕃大军的疯狂攻势,战事惨烈,三千人几近全军覆没,吐蕃赞普也在战役中阵亡,那场战争一直被陇右军传颂,李庆安也成了神话般的人物,岳宁本人还特意去当时的战场看过,至今白骨尚在,眼前这个人就是李庆安吗?安西之王。

    李庆安再一次道:“你上马,跟我去追你们将军,我要用你们将军为大将。”

    恍惚中,岳宁上了战马,在阿拉伯战马奔驰带起的风中,数百人向东疾驶而去。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513 75514 75515 75516 75517 75518 75519 75520 75521 75522 75523 75524 75525 75526 75527 75528 75529 75530 75531 75532 75533 75534 75535 75536 75537 75538 75539 75540 75541 75542 75543 75544 75545 75546 75547 75548 75549 75550 75551 75552 75553 75554 75555 75556 75557 75558 75559 75560 75561 75562 75563 75564 75565 75566 75567 75568 75569 75570 75571 75572 75573 75574 75575 75576 75577 75578 75579 75580 75581 75582 75583 75584 75585 75586 75587 75588 75589 75590 75591 75592 75593 75594 75595 75596 75597 75598 75599 75600 75601 75602 75603 75604 75605 75606 75607 75608 75609 75610 75611 7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