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珙回了一礼,笑道:“是我没有事先打招呼,抱歉地应该是我?”
他上前一步,又低声问道:“贤侄,你父亲病势好一点没有?”
经过双方的妥协,崔涣已经从大理寺监狱放出,韦见素也回了家但崔涣出家后便病倒了,病势十分沉重,王珙便受李亨的委托,前来崔家探望病情。
崔俊叹息一声道:“监狱中条件恶劣,父亲这次又深受打击,宿疾发作,便病倒了,这次病势很沉重,医师说父亲至少要将养半年到一年,身体才会慢慢好转。”
“哎!这次是连累你父亲了,监国殿下命我来探望一下你父亲,先去看看病情吧!”
崔俊点点头,道:“王相国请跟我来。”
崔俊带着王珙来到内宅一处小院中,王珙的病房就在这里,还没见病房,王珙便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药味,他眉头不由一皱,崔涣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一病倒就如此严重。
走到门口,崔俊低声禀报道:“父亲,王相国来看你了。”
屋内传来一阵激烈的咳嗽,咳得声嘶力竭,只听崔涣气喘吁吁道:“请...请王相国...进来!”
“王相国,我父亲请你进去。”
王珙叹了口气,走进了病房,病房内的药味更加浓烈了,隐隐还夹杂着一种腐臭之气,令人闻之欲呕,王珙克制住反胃,走上前,只见崔涣躺在病榻上,脸色蜡黄,头发蓬乱,不停地咳嗽,那种腐臭之气就是从他身上传来,靠近了更加难以忍受,倒是两名侍妾或许习惯了,一左一右,服侍着崔涣喝药。
王珙实在无法靠近,便远远地行一礼道:“崔兄的病体可感觉好一点?”
崔涣今年刚刚过五十,正是一个男人事业中最黄金的时刻,天宝年间,他一直在蜀中为官,官至梓州太守,去年工部尚书杨慎矜跟随张筠一同辞职后,他被调回长安,出任工部尚书,由于他是崔氏的核心人物,李亨便升他进了政事堂,可惜他出任相国还不到一个月,便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他喝了一口药,吃力道:“胸闷,喘不过气....”
说到这,他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半晌才憋出一句道:“我不行了,让相国和监国殿下失望了。”
“话不能这样说,崔兄正当壮年,病愈后还有出仕机会,监国殿下让崔兄好好将养,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
“多谢监国殿下,我....我没有...什么需要。”
王珙见崔涣说话艰难,又难以若忍受他身上的臭味,便点点头,将一支上好的百年人参放在桌上,拱手道:“那我就不打扰崔兄休息了,下次再来探望。”
“俊儿,替为父送相国。”
王珙走了,崔涣一直听王珙的脚步声走远,他眼睛忽然一睁,刚才的浑浊昏沉的目光顿时看不见了,变得目光炯炯,他一翻身坐了起来,对两名侍妾道:“给我打水来!”
一名侍妾连忙出去打水,崔涣又对另一人道:“待俊儿回来,让他来书房见我。”
他捏了捏鼻子,似乎也难忍受房子的臭气......雨雾中,崔俊将王珙送了出来,“多谢王相国来探望父亲,请王相国慢走。”
“好好照顾你父亲,我准你一个月的假,吏部那边我会去打招呼,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王珙交代了几句,便登上马车走了,崔俊一直望他走远,这才回头吩咐下人道:“把大门关好了,再有人来拜访,就说老爷休息了,向我禀报。”
他走进府内,一名家人上前,对他低声说了一句,崔俊点点头,便快步向内宅的书房走去。
此刻,崔涣的书房中光线明亮,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崔涣已经将脸上涂的蜡黄之色洗掉,又换了一身宽大的禅衣,坐在书房里写着什么,这时,门外传来了儿子崔俊的声音。
“父亲,孩儿来了。”
“进来吧!”
门开了,崔俊走了进来,崔涣放下笔,指了指旁边的坐垫道:“坐吧!”
崔俊坐下便道:“父亲,王相国已经走了。”
“我知道他走了,他不走,我也不会坐到这里来,唉!装病不好受啊!”
沉默了一下,崔俊道:“孩儿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对王相国和监国殿下装病?”
崔涣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微微一笑道:“你回来已经一天了,应该也知道我为什么被免职,说说你的想法?为父很想知道。”
崔俊沉思了片刻,道:“父亲,这件事我越想越蹊跷,父亲明明没有给李隆基写给什么信,他怎么会回那样的信给父亲?而且还落在了李庆安的手上,这里面有问题啊!”
崔俊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凭着直觉他认为父亲是遭到了陷害,为此,他忿忿不平道:“父亲,我觉得这是李庆安一手策划的阴谋,事情绝不可能那么巧,他需要证据的时刻,证据就来了,这怎么可能?”
崔涣赞许地看了儿子一眼,儿子能看出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着实令崔涣感到欣慰,他点点头笑道:“别人都以为我私通成都,只有我自己清楚,这当然是李庆安的手腕,至于他是怎么做的,我认为倒不重要了,现在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一件事,他为什么要选择我崔家下手?”
崔俊没有听懂父亲的话,他急道:“怎么能就这样算了?让父亲含不白之冤,不如写信到成都,让二叔查一查原委,这件事肯定会水落石出。”
崔俊指的二叔是南唐相国崔圆,崔涣见儿子在最关键的问题上还是有点糊涂,不由摇了摇头道:“你没有听懂我的意思,我的罪名不重要,我以前就效忠老皇帝,就算现在再效忠他,又何罪之有?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李庆安为什么要选择我崔家下手?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其实崔涣可以一句话把问题讲透,但那样对儿子不利,他想要让儿子自己悟透其中的关键,这样儿子才能逐渐成熟,才能真正懂权力斗争的玄妙,才能在将来接自己的位子。
崔俊毕竟还是为政多年,有一定的政治斗争经验,经父亲一点拨,他一下子便明白过来了,道:“父亲的意思是说,李庆安是想踩着我们崔家,用我们崔家的倒台去笼络别的世家,是这样吗?”
崔涣见儿子终于明白,不由笑道:“你能看出这一点,说明你的进步很大,那我再问问你,崔家受挫,那对谁最有利?”
‘对谁最有利?’如果父亲不刻意问这句话,崔俊当然会想到是李庆安,这件事当然对李庆安最有利,各大世家都对他刮目相看,其次是韦家,韦滔竟然入了相,预示着韦家将重获出头之曰。
但父亲这样刻意一问,崔俊便意识道答案或许不是那么简单,他沉思了片刻,便犹豫着道:“父亲莫非是指裴家?”
崔涣抚掌大笑,“不错!我儿能看出这一点,不愧是我的儿子,我后继有人了。”
崔俊红着脸连忙道:“父亲,我只是一种感觉,让我说具体理由,我却说不出来。”
“那好,让我告诉你。”
崔涣注视着儿子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因为李庆安有登基的可能!”
“父亲,这会是真的吗?”崔俊不可思议地问道。
“难道你不知道此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643
7644
7645
7646
7647
7648
7649
7650
7651
7652
7653
7654
7655
7656
7657
7658
7659
7660
7661
7662
7663
7664
7665
7666
7667
7668
7669
7670
7671
7672
7673
7674
7675
7676
7677
7678
7679
7680
7681
7682
7683
7684
7685
7686
7687
7688
7689
7690
7691
7692
7693
7694
7695
7696
7697
7698
7699
7700
7701
7702
7703
7704
7705
7706
7707
7708
7709
7710
7711
7712
7713
7714
7715
7716
7717
7718
7719
7720
7721
7722
7723
7724
7725
7726
7727
7728
7729
7730
7731
7732
7733
7734
7735
7736
7737
7738
7739
7740
7741
7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