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她的婚姻,是的,爱伦尼的芳龄已经二十,她该找一个夫婿了,一个完全符合基督教义,恪守一夫一妻制的丈夫,而不是李庆安那种拥有一堆女人的东方异教徒。
加洛林王朝的大王子查理无疑是一个令她满意的对象,因为他拥有科西嘉岛、热那亚和尼斯这样一块令人垂涎的土地,当然,是查理嫁给她,未来的拜占庭女皇,而不是她嫁给查理,而且查理也承诺绝不会干涉她的私生活,这令她非常满意,她需要保持一个自由之身去唐朝找李庆安谈军火买卖。
上午,她一般会在王宫忙碌地处理政务,下午,她会接见大臣和各地的官员,这是她每天铁打不动的规矩,她需要获得更多大臣和地方上的支持。
下午,她和往常一样,刚刚来到政务宫,便有侍卫来禀报,安西的特使来了,要求见她。
“请他们进来!”
爱伦尼坐了下来,她穿着一身用东方丝绸缝制的长裙,胸上别着一支镶有钻石的胸花,闪闪发光,头戴一顶镶满了钻石和珠翠的黄金王冠,这是储君的标志,更使显得她高贵而优雅,连她的座椅也是用黄金和名贵的沉香木制成,她已经完全不是当年那个拿着弓箭去天下游历的自由少女了。
片刻,陈少游和杜铭培在侍卫的引领下,走进了王宫,杜铭培已经很西化了,他优雅地将手放在胸前给爱伦尼行了一礼,“祝愿公主永远年轻美貌。”
这一句话陈少游听得懂,他有些不悦地看了一眼杜铭培,本来是要他当翻译,但现在陈少游改变主意了,他躬身向爱伦尼行了一礼,用突厥语道:“安西节度使大将军麾下参军事陈少游参见公主殿下!”
他说得不卑不亢,并不怕得罪爱伦尼,因为他知道,结盟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所致,而不是靠媚言谄语。
“原来是陈参军,你们大将军可好?听说他的左肩在年初和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受了伤,现在好了吗?”爱伦尼关切地问道。
“多谢公主殿下关心,我们大将军非常好,肩伤也基本上康复了。”
“哎!我也是太忙了,否则我要去碎叶亲自看一看他。”
爱伦尼感慨了一句,话题便渐渐转到正题上来,问道:“不知陈参军这次出事我国,可负有什么使命?”
陈少游犹豫了一下,本来这些话是见到拜占庭皇帝时才说,但中午喝酒时杜铭培告诉他,现在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实权是掌握在爱伦尼公主的手中,决定是否对大食出战,也是由来她决定。
因此,陈少游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坦率地说了,“我家大将军命我秘密出使拜占庭帝国,是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拜占庭帝国对阿拉伯人实施军事压力。”
“未来的某个时候,具体是什么时候?”爱伦尼在军事事务上一点都不含糊。
“我家大将军说,大概是在明年春天或者夏天。”
说着,陈少游取出了李庆安的亲笔信,交给了爱伦尼,她从侍卫手中接过信,看了一眼信皮,李庆安是用突厥语写的,给她的父亲,但她还是拆开了信,信中是李庆安刚劲的笔迹,但意思很清晰,安西将和唐朝西部的一支强大势力作战,地点会在吐火罗,为了防止阿拉伯人在作战时趁火打劫,李庆安希望拜占庭帝国能履行他们的军事盟约,在关键时刻对阿拔斯王朝进行军事施压。
对外军事施压的权力确实已经转移到了爱伦尼手中,她沉思了片刻,便笑道:“当然,我们双方有盟约在先,我们自然会全力支持唐朝,另外,为了使双方合作愉快,我个人还两个小小的要求。”
对方有要求是在预料之中,陈少游便道:“公主殿下请说!”
爱伦尼优雅地一笑道:“请你转告李将军,我希望能再得到三万套军队的三件装备,可以在三年之内陆续供货,当然,我会通过正常贸易购买,但我希望得到最优惠的价格,用上次价格的六成,还有,我希望唐朝能严守军械的出[***]易,我不想看到别的西方国家也装备了唐军的武器,就这两个条件。”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三章 隐龙聚会
回纥人只是一种强盗式的进攻,他们很大程度上也是为报仇雪恨,并没有指望能打到碎叶,随着安西第一场雪落下,将葛逻禄人斩尽杀绝的回纥骑兵开始思归了。
但来时容易,去时却难,唐军已经从三个方向将他们包围了,南面是两万碎叶唐军精锐,扼守住了伊丽城等几座城池,而且在三胡联军的配合下,开始向北推荐;在弓月城是两万同罗军和一万沙陀军,他们堵住回纥东进北庭的道路;而北面金山便是带着滔天仇恨杀来的三万葛逻禄军,回纥人杀光了他们的父母姐妹,他们是回来拼命。
回纥人最终选择了和葛逻禄人一战,这是一种斩草除根的心态,也是为防止葛逻禄人将来的报复,应该说这是一场回纥人置死地而后生的战役,按照草原人的规矩,同罗军和沙陀军都没有参战,让葛逻禄人自己去解决仇恨,唐军也在百里外停驻了,李庆安发来了密令:不准干涉胡人的内战。
这是一场复仇与反复仇的战役,双方兵力相等,势均力敌,经过一场两天两天的恶战,死尸遍布草原,这又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斗,葛逻禄人发誓不惜一切代价杀光所有的回纥人,而回纥人被死死缠住,无法脱身,在双方皆损失了近七成兵力后,回纥人终于不支而溃败了,最后的五千残军在草原上奔逃,已经只剩下八千人的葛逻禄人依旧死追不放,他们不断追逃,不断作战,一直追到千里之外,累死无数的战马,最终回纥人只有不到两千人逃脱,而葛逻禄人也只剩下了五千疲惫之军。
回纥人南侵的结果是毁灭了一个民族,最后的五千葛逻禄人回来后,李庆安便将这五千残军打散编入了唐军队伍,又将葛逻禄的草原纳入了碎叶州,在那里修建了玄池县,自此,金山葛逻禄人便消亡在中唐的历史长河中。
........时间渐渐到了十一月初,第二场大雪再次席卷安西大地,真正意义上的严冬来临了,安西的战争也随之偃旗息鼓,进入了休整期,这时,安西的民团征兵却开始忙碌起来,各州各县到处都贴满了征兵的布告,安西施行的并不是内地的募兵制,而是军户制度,即每家每户都有出兵的义务,按照规定,每户只出一兵,其父母妻子享受免租税待遇,农忙时,地方官还要组织人力和耕牛进行支援。
但这种军户制度只在汉人中实施,而这一次,安西节度使府发布了退恩令,也就是将征兵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安西,包括各个民族,当然,他们父母妻儿也同样可以享受汉人军户的待遇。
安西的官员也估算过,按照这样的征兵方式,一个冬天,至少可以增加十万大军。
与此同时,位于碎叶和石国的二十几家军械工坊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打造兵器,配制火器,另外安西的每家每户也接到了冬天的任务,由官府提供原料,每户须缝制一条睡袋,制作三双厚底军鞋。
对于安西的备战,朝廷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十一月初,从长安运来了十万套明光铠和二十万把横刀以及十万副弓弩,马车队抵达了北庭,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安西唐军的实力。
就在碎叶的备战如火如荼之际,李庆安的关注点却悄然转向,备战他只需作出一个方向,其他具体实施方案自然由他下属去安排,他考虑更多的是长安的事情。
马车在碎叶城的大街上快速驰走,李庆安坐在车中平静地望着颇为热闹的街市,现在已是十一月初,再过两个月就是新年了,碎叶的街头和关中腹地并没有什么区别,到处是各地来碎叶采办年货的马车,很多都是几户汉人家庭一起来采购,他们大多是从各个汉人定居点而来,各定居点虽然食料不缺,但曰常用品和珠宝首饰之类,远不如碎叶丰富。
在被白雪覆盖着的街道上,两个征兵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几名牵着长长骆驼队的胡商正向街头行人打听着什么,骆驼上驮着厚厚的棉花包和毛毯,那是眼下好卖的物品,军方和民间都大量需要,李庆安心中也有一丝感触,这次唐蕃之战打完后,他恐怕回安西的机会就不会太多了,如何加强内地和安西的联系,是他这几天考虑的重中之重,固然,他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一条完善的信鸽通讯线路,在长安到碎叶的沿途上设置了二十余个信鸽中转站,又设立了五十几个驿站,这样能保证鸽信在十五天和马信五十天内抵达碎叶。
但鸽信内容太少又是一件令人头疼之事,就在两个月前,一名聪明的信鸽驿站管事发明了一种‘鸽语’,用突厥字母为代表,一个字母便可以表示一句常用的话,只要双方都配备同样的解密本,这样,一张很小的绢纸上便可以写下大量的信息。
这就是后世密码的前身了,这个办法已被军方所关注,拿去研究了,或许将来斥候兵送信就不怕被敌人拦截了,大大加强了情报的保密姓,为此,李庆安特地下令,重奖了这个发明‘鸽语’之人,并将他调入安西军方行军司马署。
但这是还是不够,物资的送达还是艰难,从长安运输物资到安西要五十天到两个月的时间,其间光运输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想加强两地沟通,修建唐直道便成了重中之重,为了加快修路进度,李庆安又命军方将且末城之战中俘获的二万五千名吐蕃战俘投入到筑路大军之中,他希望在明年内能完成这项艰巨的工程。
安西政事堂反复测算过,如果用唐直道,从陇右骑马到安西伊州,最快只需要十五天的时间,再在会州、甘州和伊州大量修建中转仓库和驿站,无疑可大大加强安西和中原的物资及通信联系,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前景。
只有解决了安西和腹地的交通问题,他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东移。
就在李庆安沉思之时,这时街头的一个征兵点传来了一阵叫嚷声,“我哪里不合格了?我虽长得瘦小,但我已经十八岁了,我不骗你们。”
“小郎君,你明明就是个孩子嘛!我们有规矩,十六岁以下不收。”
“我能读书写字,能做文职,求求你们,我万里迢迢从长安而来,就是为了在安西建功立业,你们就收下我吧!”
李庆安听这个少年的声音似乎有点耳熟,便立刻命道:“停车!”
马车停了下来,李庆安见征兵点上围了不少人,便对一名亲卫道:“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几名亲卫骑马飞奔过去,围观的人纷纷闪开,亲卫大声喝问道:“大将军问这里出了什么事?”
负责征兵的校尉指了指旁边一个乞丐般的少年,拱手道:“这个少年要从军,我见他年纪似乎不到十六岁,便不应允。”
这时,那少年胆怯地偷看了一眼李庆安的马车,转身撒腿便跑,旁边几名征兵的士兵一把抓住了他。
“你们放开我,我不从军了!”少年拼命挣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2568
62569
62570
62571
62572
62573
62574
62575
62576
62577
62578
62579
62580
62581
62582
62583
62584
62585
62586
62587
62588
62589
62590
62591
62592
62593
62594
62595
62596
62597
62598
62599
62600
62601
62602
62603
62604
62605
62606
62607
62608
62609
62610
62611
62612
62613
62614
62615
62616
62617
62618
62619
62620
62621
62622
62623
62624
62625
62626
62627
62628
62629
62630
62631
62632
62633
62634
62635
62636
62637
62638
62639
62640
62641
62642
62643
62644
62645
62646
62647
62648
62649
62650
62651
62652
62653
62654
62655
62656
62657
62658
62659
62660
62661
62662
62663
62664
62665
62666
6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