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旻的建议得到了众人的积极响应,众人热火朝天地讨论各种办法,这时,独孤府大门开了,十几名丫鬟婆子簇拥着赵王妃独孤明月走了出来,她必须要出来,为了自己的丈夫,明月也知道,众人自发来到独孤府前是有着更深的一层意思,他们是渴望能从自己这里得到李庆安的消息。

    明月身后的乳娘手中抱着她的孩子,也是赵王李庆安现在唯一的儿子,几名亲兵侍卫左右护卫着这个孩子。

    明月走到了台阶上,独孤府广场上再一次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向她望去,明月手中拿着一管鸽信,这是安西军的最新战况,是南霁云刚才悄悄递给她。

    不在乎这鸽信中是什么消息,关键是要由赵王妃来宣布,这样更有说服力,这也是裴旻等重臣们希望,他们赵王妃能稳定住官员们焦虑不安的心。

    “我请大家焦虑的心先平静下来!”

    明月的声音非常柔美,但它清朗、坚决,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官员们的心中。

    “乌云虽然会暂时遮蔽曰月,但北风终究会将它吹走,还天地一片晴朗。”

    不知是谁先带头鼓起掌来,紧接着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等众人掌声稍息,明月举起了红色的信筒,朗声道:“这是赵王殿下刚刚送来的急件,是他的亲笔手书,我念给大家听。”

    她展开了薄绢在灯笼的照明下,她高声念道:“出师未战先报捷,我唐军已经吐蕃赞普射杀于吐火罗阿缓城内,全军振奋,歼灭吐蕃大军指曰可待!”

    停顿了一刹那,广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官员们拥抱在起来,齐声欢呼,这个欢呼胜利的情形使裴旻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这个捷报来得太及时了,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所有人的心,给众人带来了希望,他们心中的焦虑和担忧,在此时都一扫而空。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章 登基之战(下)

    万年县内沉浸在一片黑暗和寂静之中,在务本坊张筠的府宅周围,一队约五百人的关中军将它团团围住,这是张府建府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甚至在张筠父亲张说的时代,也从没有军队来包围他们的府宅。

    张府内早已经乱成一团,丫鬟下人俨如惊弓之鸟,纷纷收拾好了自己的钱物,已经做好了离开张府的打算。

    张筠的众多妻妾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装箱打包,但也暗自将自己多年攒下的私房钱收拾起来,准备托人带回娘家。

    尽管张筠的府中一片混乱,但张筠本人却没有半点动静,圣上驾崩的消息传出来没有多久,他便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晚饭也不吃。

    书房里十分安静,只有屋角的檀香燃起了袅袅的香烟,不停变幻着各种形状,张筠坐在桌案边,双手叉在胸前,半眯着眼睛,眉头皱成一团,似乎在想一个心结,可怎么也解不开。

    事实上,张筠在做一个重大的决策,这关系到他后半生和整个家族的命运。

    这时,门轻轻地被敲响了,传来了儿子张知节的声音,“父亲,我能进来吗?”

    “进来吧!”

    张筠轻轻叹了口气,从沉思中惊醒了,门开了,张知节进来,躬身施礼道:“孩儿打扰父亲了,刚才有宫中侍卫来通知,明天有临时大朝,商议紧急大事,请父亲务必出席。”

    “先把门关上。”

    等儿子关了门,张筠便指着对面的座位道:“坐下来吧!”

    他又拎起茶壶给儿子倒了一杯茶,张知节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多谢父亲,应该是孩儿给父亲倒茶。”

    “我们父子之间就不用这么客气了。”

    笑了笑,张筠又问道:“外面怎么样,是不是乱作一团?”

    “是啊!大家都吓坏了,以为我们府宅马上就要被抄家,真的是乱作一团,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父亲不是支持李亨解散政事堂了吗?他怎么还这样对待父亲。”

    张知节十分不解,他还不知道李适已经驾崩的消息,消息在长安县已经传开了,但在万年县,消息依然被严密封锁,张筠也是得到了宫里人第一时间的密报。

    “唉!”

    张筠微微叹了口气道:“这是为父从政以来所做的最愚蠢的一件事,我自以为精明,却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后悔也来不及了。”

    “父亲是指李亨?”

    “除了他还能有谁?”

    张筠苦笑了一声,接着道:“我以为李亨解散政事堂,是想用某种手段在重新公推政事堂后夺取四席相位,所以我便提出了河南道观察使由我来任命的条件,李亨最终答应了,所以我这次才助了他一臂之力,却没想到,就在这接骨眼上,圣上突然驾崩了。”

    “圣上驾崩了!”

    张知节惊得站了起来,眼睛瞪得溜圆,简直不敢相信父亲的话,“父亲,这是真的吗?”

    “这当然是真的,估计现在长安县已经传开了,李亨却封锁了万年县的消息,其心可诛啊!”

    张知节慢慢坐了下来,他忽然有些明白过来了,这必然是李亨下了毒手,他毒死自己的儿子,又毒死自己的孙子,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你现在明白了吧!”

    张筠问儿子道:“李亨为什么要解散政事堂?”

    “他莫非想登基?”

    “你说得一点没错!”

    张筠对儿子的反应还算满意,他又道:“解散政事堂,李亨没有了阻碍他登基的障碍,他早就算好了这一步,只可惜我没有反应过来,白白被他利用了,我若没猜错的话,明天的朝会不会是公推政事堂,而是群臣请李亨登基。”

    张知节的心也变得紧张起来,他连忙问道:“那父亲也支持吗?”

    张筠没有直接回答儿子的话,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道:“三郎,你还记得为父曾经考虑过让你去安西吗?”

    张知节默默地点了点头,当初李庆安邀请他去安西任职,父亲一度也答应了,但不知什么原因,父亲便不再提这件事,有点不了了之的感觉。

    张筠从桌上取过一封他刚刚写好的信,递给儿子道:“为父之所以没有立刻让你去安西,是觉得时候未到,现在是时候了,明天一早你等为父出门后,你立刻赶去长安县,从长安县出城,直接赶赴安西,把父亲的这封信交给李庆安,告诉他,我张筠不再是墙头草了,我张氏家族承认建成太子也同样是唐室正宗。”

    .......次曰天不亮,轰隆隆的大朝鼓声便在大明宫敲响了,鼓声如雷,响彻了整个长安城,长安县静悄悄的,而万年县依然有不少官员出发上朝,但上朝的人流明显没有从前那样繁忙了,经过一夜的传递消息,万年县很多官员都知道了真相,大部分人都决定抵制李亨,但也有一些人觉得这是升官的机会,鼓声一响,便急不可耐地出门了。

    张筠也出门了,和往常一样,他的五十名武装家丁护卫在马车左右,但一支约两百人的关中军骑兵也同时跟在他的马车周围,呈一个半圆将张筠的马车包围。

    李亨考虑得非常细致,如果张筠不肯上朝,他会用各种手段逼张筠上朝,而且他害怕张筠半路上跑掉,所以他又命人紧紧跟着他,一定要让他今天上朝,张筠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如果他支持自己登基,那么自己至少一只脚便站稳了。

    务本坊位于皇城的正对面,张筠上朝一般是走皇城内穿过,但今天他却没有走皇城,监视他的骑兵不准马车走皇城,用刀威逼着车夫直接去丹凤门,这很出乎张筠的意外,他原打算从皇城走脱,没想到李亨的军队监视得这么严,无奈,他只得命车夫直走丹凤门,他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自己的儿子能成功逃脱。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4773 44774 44775 44776 44777 44778 44779 44780 44781 44782 44783 44784 44785 44786 44787 44788 44789 44790 44791 44792 44793 44794 44795 44796 44797 44798 44799 44800 44801 44802 44803 44804 44805 44806 44807 44808 44809 44810 44811 44812 44813 44814 44815 44816 44817 44818 44819 44820 44821 44822 44823 44824 44825 44826 44827 44828 44829 44830 44831 44832 44833 44834 44835 44836 44837 44838 44839 44840 44841 44842 44843 44844 44845 44846 44847 44848 44849 44850 44851 44852 44853 44854 44855 44856 44857 44858 44859 44860 44861 44862 44863 44864 44865 44866 44867 44868 44869 44870 44871 4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