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大食人成了尚息东赞最后的救命稻草,只有联合大食人击败唐军,才是拯救吐蕃军的唯一出路,正是这样,扎里克表现出的种种太合常理的地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扎里克带来的曼苏尔的亲笔书信,那个假不了。
这一次扎里克的到来,带来曼苏尔哈里发更苛刻的条件,不仅是把吐蕃胜利后的获利局限为吐火罗,而且吐蕃必须为阿拔斯帝国的附庸国,每年纳税称臣,也就是说,吐火罗其实也是阿拉伯的领土,只是赏赐给吐蕃这个藩国的暂时居住,尽管这个条件异常苛刻,但尚息东赞却长长地松了口气,这说明大食人的出兵意图是真实的,现在不说让他做属国,当孙子他也愿意,只要阿拉伯人肯出兵,一切都好商量。
尚息东赞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扎里克提出了要求,他沉声道:“请你回复哈里发陛下,我们吐蕃军答应他的附加条件,成为大食的附庸国,请哈里发陛下要按照约定出兵。”
扎里克却摇摇头笑道:“尚息东赞将军,有些事情光靠口头答应可不行?”
“那你要怎么样?”
“很简单,尚息东赞将军写一封书面保证,字数可以少一点,一页纸便可,但要把内容写清楚,签名印章一个都不能少。”
“这个没有问题。”
尚息东赞坐下来,提笔写下了一份保证书,一份承认大食帝国是吐蕃宗主国的政治申明,他重重地盖上了自己的金印,他忽然眉头一皱,问道:“你这样送回去吗?可离月圆之夜只有三天了,你来得及吗?”
扎里克微微笑了,“尚息东赞将军,王宫外有我的一名随从,他带着一只能曰飞千里的雄鹰,自然是由它把将军的信带给我们的哈里发陛下。”
尚息东赞大喜道:“很好!我要亲自看你将雄鹰送走。”
.......院子里,一名随从将一只矫健的雄鹰递给了扎里克,扎里克抚摸着雄鹰的羽毛,将装有尚息东赞政治申明的信筒绑在了鹰腿上,回头向尚息东赞笑了笑,尚息东赞心中却有些疑惑,这种雄鹰的通信方式居然和唐军一模一样,连信筒的外形都相仿。
或许是大食人久和唐军打仗的缘故,他们也学会了唐军的通讯方式吗?这时,扎里克当着他的面将雄鹰抛上了蓝天,望着雄鹰矫健的英姿,尚息东赞心中刚刚起了一丝疑虑也随之飞到了九霄云外,雄鹰带着他的全部希望西方展翅飞去。
.......唐军主力所在的活路城距离阿缓城约四百里,刚刚飞了半曰地雄鹰便抵达了目的地,空中响起了一声清脆的鸣叫,它开始下降了,向一座召唤它归来的鹰塔飞去,一名士兵在这里已经等待多时,他伸出胳膊,让雄鹰扑棱着翅膀落在他的手臂上,雄鹰锐利的目光注视着他,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士兵迅速解下了它腿上的信筒,拍了拍它的头笑道:“真是一个不错的信使!”
士兵将一大块鲜肉奖赏给了它,雄鹰叼起鲜肉,向城外茂盛的森林飞去,士兵则奔下鹰塔,向城内的军衙飞奔而去。
军衙内一片大战来临前的景象,一队队士兵在军衙及附近来回巡逻,戒备森严,将官们步履匆匆,神情凝重,一些人聚在院子里,等待大将军的召见,更有一份份斥候的快信,将吐火罗各地的情报汇集至此,行军司马的参军事将这些情报翻译整理,抄写成一份份标准的格式,在第一时间内送到李庆安的案头。
训鹰手匆匆走进军衙,来到了文书房前,这里是提交各种情报的地方,正好遇见了从里面走出来的录事参军韦晋。
训鹰手连忙上前施礼道:“韦参军,扎里克的信已经到了。”
“啊!快把信给我。”
韦晋也知道这封信的重要,大将军一直在盼望着它到来呢!他接过信,便快步向李庆安的房间走去。
房间内,李庆安正和几名大将在商议军情,能不能战胜吐蕃军已经不是讨论的关键了,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唐军稳扎稳打,这场战役就必胜无疑,关键是要全歼吐蕃军,而且不能让他们向信德逃窜,信德的封常清已经远征吐蕃腹地了,信德只有七千唐军,兵力比较空虚,如果被吐蕃大军逃去信德或者天竺,那对李庆安的吐蕃战略将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
为此,李庆安已经派大将荔非元礼率两万军绕道去细柳国的护闻城,截断吐蕃军南下信德,尽管如此,李庆安还是有一点不放心,他担心的是尚嘉素,在且末城便和他打过交道了,此人打仗一般,但逃跑却是一流,他当时带着数百人,无粮无水,居然能逃过数千里都没有人烟的高原,现在他手下有八万大军,这八万大军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再跑了。这时,韦晋匆匆走进屋子,在李庆安耳边低声禀报道:“大将军,扎里克的情报已经到了。”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二十章 月圆之夜(中)
李庆安精神一振,立刻接过信对众人笑道:“这个扎里克倒是一个合格的使者,让他做斥候有点可惜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斥候中郎将秦海阳接口笑道:“他可是我们斥候军中的人才,大将军可不能把他调走了。”
“我不调他,我会给他自己选择。”
李庆安笑了笑,从信筒中抖出了一封信,他展开信,匆匆看了一遍,顿时笑了,把信交给众人道:“你们看看吧!这个尚息东赞真的愿意认大食人为干爹。”
众人传阅着信件,信件中写得很清楚,尚息东赞承认大食为吐蕃的宗主国,并签字盖章,这就意味着尚息东赞并不是嘴上说说,他是真有此心。
田乾真看了信,眉头一皱道:“这个尚息东赞有当吐蕃赞普的野心。”
李庆安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笑着点点头道:“你具体说一说,何以见得?”
“很简单,答应吐蕃为大食人的附庸国,这不是尚息东赞的职权所能决定,他只是一名大将军,根本无权决定这么重大的事件,如果他只是敷衍的话,那他就不会用书面方式承认此事,否则将来吐蕃追究责任,他第一个跑不掉,这只能说明尚息东赞已经把自己看作是下一任的赞普了,就算大食人不出兵,我想他也会投靠大食为附庸,寻求大食人对他的庇护,让大食人支持他为吐蕃赞普,这应该是他的一石二鸟之计。”
“田将军把尚息东赞看得很透嘛!”
李庆安点点头笑道:“此人既然有这么多军队,他当然有野心,但我觉得此人并不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关键还是尚嘉素此人。”
说到尚嘉素,贺娄余润觉得自己不能沉默了,他在且末城和尚嘉素打了几天几夜,他对此人最有发言权。
贺娄余润便笑道:“大将军,这个尚嘉素是我们的老对手了,他和尚息东赞向来有芥蒂,这次吐蕃赞普之死,种下了他们二人仇恨之根,而且自从田将军劫粮后,尚嘉素再没有得到粮食,所以这位逃跑将军无法南去信德。”
他话音刚落,田乾真便向他拱了拱手,表示感激,自从他夺取怛没城,在阿姆河上架桥,又夜袭了吐蕃军的粮队,这两次战役使他赢得安西军的尊重,连一向瞧不起他的贺娄余润也对他赞许有加了,这让田乾真感到十分振奋,这意味着他真正地融入安西军了。
他接口笑道:“我同意贺娄将军的意见,尚嘉素的粮食应该快坚持不住了,而尚息东赞迟迟不发粮,就是想用粮食来控制尚嘉素,但这样一来,尚嘉素的手下必然会更憎恨尚息东赞,大将军,我们倒可以好好地利用一下他们之间的矛盾。”
李庆安微微笑了,他让扎里克冒充大食使者,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事情一步一步按着他的计策实现了,他又看了看尚息东赞的申明书,上面没有落曰期,这应该是尚息东赞刻意给自己留得一条后路,正是没有落曰期,便有了艹作的余地,李庆安便缓缓道:“只有三天了,或许,这三天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有趣故事发生。”
.......尚嘉素确实是有南下信德的打算,他很清楚唐军的实力,且末城一战后,他对李庆安便有了一种天生的恐惧,他知道自己不是李庆安的对手,他更清楚这次吐火罗战役吐蕃军胜面不高,他便想去信德,在那里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但军粮不足却扯住了尚嘉素的后腿,而且唐军已经派大队南下,截断了前往信德的主要道路,使他的信德梦变得不真实起来。
这一切都是尚息东赞对自己的陷害,提到尚息东赞,尚嘉素便想到了让他难洗耻辱的且末城之战,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他便将且末失败的责任推到了尚息东赞的头上,久而久之,连他自己都相信了,正是尚息东赞对自己的排挤,才使得他惨遭且末城之败,而尚息东赞却轻取吐火罗,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荣耀。
正是这样,尚嘉素对尚息东赞恨之入骨,但为了得到军粮,他不得不向尚息东赞做出一点妥协,表面上答应和他联手对付唐军。
粮食出来了,又没了,据尚息东赞的解释是被唐军劫走,但尚嘉素对尚息东赞已有很深的成见,他并不相信尚息东赞的解释,他怀疑是尚息东赞在做戏,自己把粮食劫走了。
现在军粮就是尚嘉素的命根子,他的军粮只能支持两天了,尽管他也派人去四处劫掠,但吐火罗的财富和粮食都已被尚息东赞洗劫一空,他能抢到的粮食对于八万人的消耗,实在是微不足道。
无奈之下,尚嘉素只得召集主要将领开会,商讨两天后与尚息东赞共同征讨唐军的方案,这无疑是一个很窝囊的决定,堂堂的八万大军竟然要向六万人低头。
会场上一片寂静,没有人愿意开口,听命于尚息东赞吗?赞普的去世他还没有撇清嫌疑呢!
只有尚嘉素干涩的声音在会场上回响:“各位,我也不愿意,我个人对他恨之入骨,但我没有办法,我们的军粮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了,这是我们的软肋,现在被尚息东赞抓住了,我们只能应付他,敷衍他,等粮食到手,我们就远走信德,在那里我们再打出一片新的天地。”
还是没有人应和,尚嘉素的心中开始打起了小鼓,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低估了手下大将对尚息东赞的反感程度,众人正是因为怀疑赞普之死和尚息东赞有关,才把他扶为主帅,现在他要和尚息东赞合作,众人心中自然非常不满。
尚嘉素干笑一声,却找不到话说,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在门口禀报道:“大帅,大食特使来了,他们带来了一万石粮食,说有要事要求见大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6379
76380
76381
76382
76383
76384
76385
76386
76387
76388
76389
76390
76391
76392
76393
76394
76395
76396
76397
76398
76399
76400
76401
76402
76403
76404
76405
76406
76407
76408
76409
76410
76411
76412
76413
76414
76415
76416
76417
76418
76419
76420
76421
76422
76423
76424
76425
76426
76427
76428
76429
76430
76431
76432
76433
76434
76435
76436
76437
76438
76439
76440
76441
76442
76443
76444
76445
76446
76447
76448
76449
76450
76451
76452
76453
76454
76455
76456
76457
76458
76459
76460
76461
76462
76463
76464
76465
76466
76467
76468
76469
76470
76471
76472
76473
76474
76475
76476
76477
7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