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李光弼也在等待吐火罗方面的消息,按照整个战局的部署,他必须要将马重英部困在黄河九曲,而且要断绝他和吐蕃的联系。
双方心照不宣地形成了胶着状态,平时各派巡逻兵巡视实控地,几个月来,双方都未曾发生过一战。
.......长安,李亨登基已有数月,在他大肆封官和重赐之下,反对他的人已不像从前那样多了,最初有近千人在反对他登基的檄文上签名,但现在,里面至少有一小半人都变成了他的臣下,这些人中,有的是贪图富贵权势,有的是慑于他的银威,有的则是看不到转机怕失去机会,有的是宗室,因得到了李亨的土地返还,转而成为他的铁杆支持者,种种原因使李亨的小朝廷开始运转起来。
但反对他的人依然众多,尤其是地方州郡,他们纷纷响应裴旻等人的呼吁,不承认李亨的朝廷,使李亨的实际控制地仅限于长安以东的关中地区,以及河东道南部和河南道东部一带。
不仅地方州县反对他,而且就算在长安,李亨的势力范围也只有半个城,仅限于万年县一县范围内,而长安县,他的势力滴水难进,两万千牛卫、八千羽林军、一万五千安西军牢牢控制住了长安县和关中的西部地区。
这里面也包括文职官员,独孤长凤出任凤翔尹,包括长安县县令苏震在内的所有西关中县令都是李庆安所任命,他们只听令于李庆安的指示,不承认李亨的新朝廷,使李亨的新朝廷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之中。
午后,李亨乘坐的龙辇返回了大明宫,大明宫内一片寂静,占地广阔、气势恢宏的宫殿群中却很难看见一个人影,这让李亨心中感到十分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这中间固然有他儿子李豫的因素,李豫在登基后不久,为了削减宫廷费用,便大量遣散后宫和宫人,李隆基四万余嫔妃被他放走了大半,还有宫女和宦官,都遣散出了宫。
而李亨登基后,他的皇后张良娣又一次清洗后宫,宫中大凡年轻美貌一点的女人都被她遣返回了娘家,这让李亨心中着实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张良娣的理由很充分,李亨的身体向来不好,他的雍王府已有二十几名嫔妃,已经足够了,若李亨想当皇帝久一点,就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同时,少近女人也能博一个明君的名声,这对李亨这个势力最弱的大唐皇帝是很有好处。
李亨为了名声,只得忍下了这口气,不敢动扩充嫔妃的念头,不过李亨对自己的张皇后,也是有一点又敬又怕,这个女人非常精明能干,在他登基后,她放下架子,去各个赋闲的名臣和权贵家中拜访他们的夫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良娣成功地利用了枕边风的威力,竟然有三十几名大臣前来投靠,其中包括兵部侍郎苗晋卿、凤翔尹李齐物这样的名望之臣,以及季广琛、李奂、许叔冀、董秦等有名将领,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效忠李亨,为新朝廷尽绵薄之力。
李亨喜出望外,当即封苗晋卿为礼部尚书、李齐物为刑部尚书,两人补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阁为相,将政事堂扩充为九相。
而封李奂为汉中节度使,镇守汉中,封季广琛为郑蔡节度使,率三万军替他镇守郑州和蔡州一线,许叔冀为滑濮节度使,率两万军镇守滑州和濮州,而董秦则为蒲绛节度使,率两万军镇守河东地区的南部各州。
这也是李亨不敢对关中安西军下手的原因,尽管他有十二万关中军,后来又招募了八万军队,号称二十万大军,但他的军队大部分都分散到了各地,比如王思礼率四万军参加了陇右之战,而李奂、季广琛、许叔冀、董秦等人都各自统领军队,李亨在关中的军队实际上只有八万人,他还依然对外宣称二十万大军。
另外,李亨对关内道节度使郭子仪也极为忌惮,郭子仪是李适的坚定支持者,李适驾崩后,郭子仪始终没有表态,这让李亨心中忐忑不安,如果安西军和郭子仪联合一起,他的那八万关中军将不堪一击,另一方面,他也心怀一丝侥幸,或许李庆安最后能承认他的帝位,毕竟李庆安最早就是他的人。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李亨对安西军始终容忍有加,只要安西军不干涉他的政务,不越界万年县,他也就尽量不去招惹这支实力强大的军队。
李亨来到了浴堂殿,这里是他和皇后张氏的寝宫,这是一片宫殿群,有亭阁殿堂上百间,这里也是大明宫人气稍微旺盛之地,进了宫殿大门,便随处可看见宦官和宫女们在来回忙碌。
“奴婢等参见陛下!”几名宫女宦官同时跪下行礼。
“免礼了。”李亨摆摆手又问道:“皇后可在?”
“陛下,臣妾在!”
皇后张良娣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迎了出来,良娣其实是太子宫妃的称号,而张皇后长久为良娣,这便成了她的名字,她的真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
张良娣今年约四十余岁,跟随李亨已近三十年,她的儿子李系现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子凭母贵,李系成为太子只是时间问题,同时她也是李亨最信任的两个人之一,一个是李辅国,另一个就是她张良娣,和别的女人不同,张良娣的权力**极大,她不仅掌管着后宫,同时她的手也伸向了朝政,她的弟弟张朝居为吏部侍郎,权势极大,很多官员的任命都是根据张良娣的意志来决定。
这一点李亨也心知肚明,但张良娣能说服很多大臣来效忠,所以张良娣偶而越界,他装作不知道。
张良娣匆匆上前,给李亨施一礼道:“臣妾参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平身!”
李亨含笑问道:“皇后在做什么?”
“臣妾在写家信,父亲最近买了几亩田,惹出一些闲言碎语,臣妾在劝他为善乡里,不要给陛下增添烦恼。”
张皇后的娘家在东都洛阳,是当地有名的大族,李亨眉头轻轻一皱,道:“朕上次不是赐给了国丈五十顷土地吗?”
“回禀陛下,臣妾族人颇多,父亲把土地都周济给了族人,他自己倒没有了,所以他便在东都附近又买了几亩土地。”
李亨点点头,便不再多问了,他为了争取各大权贵的支持,便彻底废除了李豫的土地改制,重新默许了土地兼并,使土地兼并之风又起,关中以东的土地他也全部返还了原主人,将李豫费尽心机打下的良好基础破坏殆尽,李亨此举,确实也得到了很多权贵的强烈支持,包括李隆基也承认他为大唐合法的帝王,但广大农民却对他恨之入骨。
李亨今天来找张良娣是有别的事情,他走进宫殿坐下了下来,对张良娣笑道:“朕今天提前回来,是有件事想托付给你。”
张良娣笑了,道:“陛下尽管开口,只要臣妾能办到,一定照办。”
“你能办到,朕上午听说独孤浩然的夫人病了,朕想托你去探望一下。”
.......独孤浩然的妻子,也就是裴夫人,这两天确实是病倒了,不过她不是因为感恙而病倒,而是被长女明月气得病倒。
症结就出在小女儿明珠的婚事上,这件事一直是裴夫人的心病,她长久以来便在给明珠找婆家,相亲不知有多少次了,最终一个都没成,到后来,别人听说是给李庆安的小姨子找婆家,吓得谁都不敢考虑了,这源于李庆安三年前的一次酒后戏言,‘明月明珠,皆是我李庆安的珍宝。’
这句话言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很快便在长安朝野传来了,这样,谁还敢娶明珠为妻?
本来裴夫人是坚决反对小女儿也嫁给李庆安,独孤家的堂堂嫡女,怎么能当别人的次妻,但自从李庆安恢复了宗室身份后,被封为赵王,而且她的族叔裴遵庆也劝过她,李庆安极可能会登基为帝,要她好好替裴家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裴遵庆的意思是指他的孙女裴婉儿,但裴夫人却想到了自己的小女儿明珠,她本来是不愿意小女儿做李庆安的次妻,可是如果是做侧妃甚至成为贵妃,那又另当别论了,绝不会委屈女儿。
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当皇后,一个当贵妃,那简直就是她几世修来的福气,于是裴夫人便改变了主意,开始支持明珠的心思,不再给她相亲了,只等大女儿回来后,和她好好商量此事。
明月回京后,不久便遇到了裴宽病逝,又遇到了皇帝驾崩,家事国事乱成一团,裴夫人也没有提此事,只到事情都渐渐平息后,裴夫人才找个机会向明月提起了明珠的婚事。
明月是赵王妃,按照礼制,李庆安娶侧妃或者侍妾,都要得到明月的同意才能实现,明珠嫁给李庆安其实也就是明珠一句话的事情,很简单。
裴夫人满怀希望向明月提出此事,但她万万没有想到,明月竟然一口拒绝了,而且是坚决反对,这让裴夫人失望到了极点,她还以为是女儿怕妹妹争宠,便又苦心劝她,只有姐妹一心,才能更好地维护独孤家的利益。
但明月还是坚决反对,并且要亲自给妹妹找婆家,裴夫人怎么也想不通,郁闷于心中,不久便病倒了。
病房里,裴夫人躺在榻上,脸色惨白,没有一丝血色,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几名贴身丫鬟默默地跪坐在一旁,准备随时伺候夫人。
明珠则坐在母亲身边,端着碗,正小心地伺候母亲吃午饭,碗中是用湖州上米熬成的细粥,裴夫人却无心吃饭,她摇了摇头,“我已饱了,不想吃了。”
明珠舀了一勺细粥,小心地吹冷了,笑道:“娘,只吃两勺就饱了吗?不多吃点,你的身体怎么能好得起来。”
裴夫人见女儿懂事了,她又想起明珠小时候的顽皮和叛逆,不肯听话,整天做那些稀奇古怪的装扮,怎么说她都没有用,现在长大了,居然能照顾病中的自己了,裴夫人的眼睛不由一红,拉着女儿的手道:“你放心,娘无论如何要成全你的心思,不管你姐姐再怎么反对都不行,等你姐夫回来后,我亲自和他谈,我知道你姐夫也喜欢你,只要他肯答应,这个家就轮不到你姐姐做主。”
明珠自从裴婉儿事件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所有人都发现她突然间长大了,明珠也知道有些事情是强求不来,何必去让李庆安为难,何必去伤姐妹之情,她淡淡一笑道:“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娘,不要去刻意提这件事,我有我自己的缘分。”
听女儿这样说,裴夫人心中更难受了,这种宿命言论怎么能从一向活泼开朗的女儿口中说出,她便坚持道:“娘自有主见,总之,我不会让我的女儿委屈过一辈子,你要听我的话。”
“好了,咱们不提这件事了,你把粥喝完,我听你的话就是了。”
母女俩在房中说话,这时明月来到了母亲的房门前,把母亲气病,她心里也很难受,但有些事情她必须要坚持原则。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8460
88461
88462
88463
88464
88465
88466
88467
88468
88469
88470
88471
88472
88473
88474
88475
88476
88477
88478
88479
88480
88481
88482
88483
88484
88485
88486
88487
88488
88489
88490
88491
88492
88493
88494
88495
88496
88497
88498
88499
88500
88501
88502
88503
88504
88505
88506
88507
88508
88509
88510
88511
88512
88513
88514
88515
88516
88517
88518
88519
88520
88521
88522
88523
88524
88525
88526
88527
88528
88529
88530
88531
88532
88533
88534
88535
88536
88537
88538
88539
88540
88541
88542
88543
88544
88545
88546
88547
88548
88549
88550
88551
88552
88553
88554
88555
88556
88557
88558
8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