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叔冀立刻热情地笑道:“原来是张先生,几年不见,张先生风采更胜往昔。”
张通儒是安禄山主管情报体系的总头目,他是两天前受安禄山的派遣来到滑州,大雨淋湿了他的长袍下摆,却难以遮掩他脸上傲慢的表情。
“嗯!许使君不用客气,我时间紧迫,尽快谈正事吧!”
许叔冀的热情扑了个空,他干笑两声,连忙道:“请!张先生请进。”
张通儒背着手走进房内,眼角余光一扫,见两名亲兵也要跟进,便道:“许使君,我们的谈话不需要第三者在场。”
许叔冀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兵,有些为难道:“他们都是我的亲兵,绝对没有问题。”
张通儒拉长了脸,又一次强调道:“我再说一遍,我们的谈话不需要第三者在场。”
许叔冀心中大骂,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对亲兵挥挥手道:“你们都退下吧!”
亲兵退下,他把门关上了,又亲自倒了一杯热茶,端到张通儒面前笑道:“张先生先喝杯热茶去去寒气,这才七月,竟已秋意十足了。”
张通儒接过茶杯,脸上的傲慢稍稍收敛了一点,道:“这两天突降大雨,许使君从汴州过来,路上一定很难走吧!”
“是!是!路上泥泞,确实很难行,我在河南道这些年,这种大雨极少见,或许是老天眷顾我,阻拦李庆安东进,哈哈!”
“许使君很害怕李庆安吗?”张通儒目光锐利地盯住了许叔冀。
许叔冀一阵张口结舌,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当然害怕李庆安,不害怕他找安禄山做什么,安禄山不是也一样害怕吗?
心中虽这样想,他却不敢说出来,只得叹口气道:“我刚刚得到消息,季广琛已经全军覆没。”
“什么!”张通儒大吃一惊,季广琛已经全军覆没了吗?他竟然毫不知情,他的安插在荥阳和季广琛军中的眼线都没有通知他,张通儒一转念,他忽然明白了,应该通知了,只是通知了幽州,安禄山应该知道了。
季广琛被灭,张通儒心中警惕起来,按照他们的分析,李庆安应该先对付许叔冀,然后再掉头吃掉季广琛,但现在季广琛居然先被灭掉了,看来他们都低估了李庆安的决心,他们的计划也得有所加快了,想到这,张通儒便对许叔冀道:“燕王的意思是,你的军队要集中在滑州一线,不要过于分散,要加快速度进行战备,做好迎接大战的准备。”
许叔冀呆住了,他已隐隐听出了对付的意思,是要让他来当诱饵吗?他心中大急,张口结舌道:“那、那燕王的军队呢?你们不是答应我进攻郑州吗?”
“你放心!”
张通儒站起身拍了拍他瘦小的肩膀,笑眯眯道:“既然你已经愿意归降燕王,那就是我们范阳军了,燕王怎会不管你,燕王的计划不变,等李庆安大军进攻滑州时,我们会渡河进军郑州,用围魏救赵之策攻打洛阳,逼李庆安西撤,然后我们两军夹攻,这一次要全歼安西军!”
许叔冀沉思片刻,事到如今,他也无可奈何了,便点点道:“那好吧!我这就召集军队。”
.......河阴县,在天地间茫茫的大雨中,黄河咆哮奔腾,声如山崩地裂,李庆安牵马站在黄河堤岸上,黄河夺天地之威,急流浩荡,令他心动神摇。
李庆安曾经去过黄河之源,那条涓涓细流经过千万里的奔流,以它博大的心胸海纳百川,才终于形成今天的浩然大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李庆安被眼前的母亲之河所震动、所感慨,一种从未有过的宽阔浩荡之感在他心中涌荡。
这时,一把伞遮住了他的头顶,李光弼缓缓走到他身旁,凝视着被雨雾笼罩的河对岸,他声音低沉道:“刚刚得到消息,安禄山一支八万人的军队以训练为名,已经过了相州,正向黄河边开来。”
“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安禄山不甘寂寞啊!”李庆安的嘴角涌起一种淡淡的笑意,他早就猜到,中原局势不会那么平静,许叔冀极可能已经暗中投降了安禄山,或者说他承认安禄山所立的伪帝。
“大将军,那我们还要按原计划向滑州进军吗?”
李庆安沉吟片刻,便问道:“季广琛的军队现在收编情况怎么样?”
“很不错,去掉一些伤病和老弱,我们已经得到了两万四千青壮,军中所有的中层军官都已换成了安西军,可以一战。”
“好!再加紧训练,一个月之内,让他们脱胎换骨!”
“这次战役不用他们吗?”李光弼有些惊讶地问道。
李庆安轻轻摇了摇头,他凝视着黄河深处,缓缓道:“如果是你的话,这一战你怎么打?”
李光弼早已反复考虑,便道:“如果我判断没有错的话,安禄山就希望我们进攻滑州,然后他渡河截断我们后路,或许他会进攻洛阳,逼我们退兵,待我们仓皇后退时,安禄山军就会和许叔冀军前后夹击,正是针对这种可能,我会出奇兵,令季广琛的降军佯作主力进军滑州,围而不打,待安禄山大军渡河时,我们主力再突然出击,半渡截杀,令他们惨败于黄河中。”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你的判断没有错,应该就是这样,对策也很毒辣,安禄山军队必将惨败,不过我还是不打算采用。”
“为何?”李光弼惊愕道。
“很简单,此战不能只谋一域,要谋全局。”
这时,李庆安回头,目光向河东望去,许叔冀一介小丑,不足为虑,他需要这种僵持的局势再飞上半年。
他沉思一会儿,又对李光弼道:“你先率二万军入汴州,如果我没有猜错,此时汴州已无驻军!”
(未完待续)
------------
第五百四十七章 河东时局
郭子仪是一个极为讲信用之人,他在紫宸殿亲口应允李庆安,他将率主力出兵河东,他立刻赶回朔方整兵东进,就在李庆安出潼关的一刻,郭子仪的八万大军也渡过了黄河。
朔方军是从定胡县的孟门关过河,这里是石州地界,属于李庆安的控制范围,一支约千人的军队驻守在石州,目前李庆安所控制的一府八州有驻军一万五千人,由大将雷万春统帅。
虽然兵力不多,但雷万春却训练了十万人的团练兵,这也是李庆安给他的主要任务,藏兵于民。
雷万春已经接到了李庆安的命令,命他服从于郭子仪的军事部署,这天下午,他率五千军从太原一路疾奔,赶到了太原府西南的文水县。
“雷将军,你看!”有士兵指着远处的官道大喊。
雷万春勒住战马,打手帘向西望去,只见在远方官道旁,驻扎着一座巨大的营盘,延绵数里,从营盘的规模来看,至少驻扎了十万大军,这应该就是郭子仪的主力了。
这时,对面奔来一队骑兵,在他们面前停住,为首校尉老远便抱拳道:“请问是雷将军吗?”
雷万春纵马出列道:“我正是!郭老将军何在?”
“郭老将军已在大营等候,请将军随我们前去。”
雷万春明白郭子仪的意思,他派人前来迎接就是不希望自己的骑兵靠大营太近,他便回头对自己的骑兵队令道:“大家原地等候,不得懈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7254
67255
67256
67257
67258
67259
67260
67261
67262
67263
67264
67265
67266
67267
67268
67269
67270
67271
67272
67273
67274
67275
67276
67277
67278
67279
67280
67281
67282
67283
67284
67285
67286
67287
67288
67289
67290
67291
67292
67293
67294
67295
67296
67297
67298
67299
67300
67301
67302
67303
67304
67305
67306
67307
67308
67309
67310
67311
67312
67313
67314
67315
67316
67317
67318
67319
67320
67321
67322
67323
67324
67325
67326
67327
67328
67329
67330
67331
67332
67333
67334
67335
67336
67337
67338
67339
67340
67341
67342
67343
67344
67345
67346
67347
67348
67349
67350
67351
67352
6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