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回头对众人道:“这个人看似粗鲁,实则精明无比,他的军队驻扎在十里外,就是防备我们杀人后突袭,只看他营中一谈,他露了什么口风了吗?他带多少军,带多少粮?太原是怎么防守,他一概未说,你们想想看,李庆安会让一个头脑简单的人驻守北都太原吗?他不过是在迷惑我们,你们都上当了。”
众人一琢磨,确实如此,程千里又皱眉道:“不过他这样又有什么意义?”
“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我是他,我也一样装糊涂。”郭子仪叹了口气,怎么天下人才都到了李庆安哪里?
“那老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休整一天,我们明天向南出发!”
.........郭子仪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他说的南方指的是潞州,事实上渡河已经四天了,四天都是缓缓而行,他需要了解情况,对症下药,他得到的第一个情报是董秦的两万军都在潞州,他并没有北上越界,也没有因为朔方军大军到来而东撤河北,这说明他很犹豫,一时难以作出决定。
郭子仪的自信来自于他对董秦的了解,此人年少从军,一直在范阳军中,先后跟随张守珪和安禄山两任节度使,去年安禄山自称燕王,反意初露,不少汉将汉兵纷纷弃他而去,董秦就是其中之一,他逃到河东,收集逃亡的范阳汉军两万余人,南撤至蒲州,被朝廷任命蒲州太守,其间雷万春几次招揽他,他只是不肯,后来李亨登基,派使臣拉拢他,董秦便效忠了李亨,被封为蒲绛节度使。
这次李亨南逃成都,董秦也进关不及,被孤立在河东,这次李庆安出兵洛阳,郭子仪出兵河东,令董秦异常惶恐,他便放弃了蒲州,退兵到潞州,观望局势。
董秦也是中唐的时期的藩镇之一,安史之乱中,他跟随郭子仪与安禄山大战,战败后诈降史思明,随即又归唐,被朝廷赐名李忠臣。
此时,董秦率两万军驻兵在潞州最北面的石会关,这里太岳山北麓,山势峻峭,连绵不绝,石会关是雄关之一,用巨石砌成,扼守住了太岳山的源河河谷通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整整两天,董秦心中焦躁不安,他极好渔色,尤好妇人,心腹替他从周围州县找来几十美妇人,给他昼夜宣泄,但女人还是不能让他内心平静,他担心自己的两万军一旦战败,他将无路可走。
董秦年约四十余人,长得身材魁伟,骁勇异常,也是一员猛将,他算是大半个胡人,父亲是平卢胡人,但母亲却是汉女,在他十三岁母亲病逝,他不堪族人羞辱,跑到范阳从军,从此开始了他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南征北战,累功到将军。
他原本以为自己将在范阳军中戎马一生,不料安禄山要造反,使他不齿,便率本部南逃,被朝廷接纳,可现在,他又将无路可走了。
就在他急得如热锅上蚂蚁之时,他亲兵忽然来报:“禀报将军,郭子仪单枪匹马,在关下求见将军!”
(未完待续)
------------
第五百四十八章 老将出马
天已经黑了,石会关的关隘上点亮了火把,数千支火把将石会关照如白昼一般,在关隘下狭窄的山道前,郭子仪只带了两名手下,正静候董秦的出现。
这时,关隘上的火把突然增多,只见一群人出现在关楼之上,“下面可是郭老将军?”
“正是老夫,来将可是董将军?”
“我便是董秦,郭老将军有什么事吗?”
“来和董将军聊一聊,可否放我进关?”
“老将军有什么事就在这里说吧!”
郭子仪哈哈大笑起来,“我一共只来了三个人,难道董将军还怕我赚你的关吗?”
董秦满脸羞惭,他一挥手道:“开关!”
巨大的铁门轰隆隆地上升了,从里面冲出数百名士兵,手执长刀和弓弩,将郭子仪和他的两名随从团团围住,这时,董秦骑马出来了,他在马上拱手道:“郭老将军,九原一别已有十年,今天我遇大难,你还能来看我,着实令人无限唏嘘。”
郭子仪微微一笑道:“一切都在你自己的掌握之中,你何难之有?”
董秦脸色一变,他忽然仰头一笑道:“看来是我眼睛被遮蔽了,来!郭老将军请关中一叙,我置水酒给老将军压惊。”
董秦命士兵闪开,郭子仪一催马,驶进了关内,两人走进关内的参政楼,在客堂内坐了下来,几名亲兵手脚麻利端上来十几盘菜,又热了两壶酒。
董秦拎起酒壶给郭子仪满上,叹道:“郭老将军可是来说服我投降吗?”
“郭子仪端起酒杯笑道:“我不是说服你投降,我是来帮你,给你指一条明路。”
“明路?”
董秦冷笑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闷声道:“我还真看不出来,我的明路在哪里?”
“那董将军想去哪里?想去成都吗?”
“郭老将军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
“我没有开玩笑。”
郭子仪凝视着董秦的眼睛,诚恳地道:“我说的是真的,如果你想去,我可以做主放你走,李庆安那边我来担责任!”
“你、你当真?”
“是!我郭子仪从军四十余年,从无虚言。”
董秦站起身,慢慢走到大门前,凝视着黑沉沉的夜空,山势雄奇连绵,阻断了他南下的梦想,这时他的眼中流露出了迷惘而惆怅之色,他一直觉得去成都是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梦,可当郭子仪很认真地告诉他,他可以去南唐效忠时,他又觉得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遥远的南方,那里可能是他的归宿吗?他的心乱作一团,他为什么要急着去效忠李亨,李亨真是他可以效忠的主公吗?
董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事实上他和李亨并没有什么旧情,这么千里迢迢去找他,自己所冒的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如果我走,我的军队呢?”董秦回头低声问道。
“你可以带五百人走,最多只有五百,因此你要进关中才能入汉中,你带的军队太多,王思礼不会准你进潼关,我也无能为力。”
董秦苦笑了一声,他还以为郭子仪会把他的两万军也放走,原来他只是指自己,两万军是他唯一的资本,如果没有了这个资本,李亨可能理睬他吗?不可能,连董秦自己都知道,李亨天姓凉薄。
他又慢慢走回来坐下,一口气喝三杯酒,他将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顿,恨道:“事实上安禄山才是最想杀我之人,如果我的军队退到河北去,安禄山立刻会派大军来歼灭我,他恨我入骨。”
“那将军就听我一言,或者投靠李庆安,或者像我一样向朝廷政事堂效忠,不要再犹豫彷徨,你去成都并不现实,董将军,你要做决断啊!”
董秦摇了摇头,道:“可是我不想效忠李庆安,当年长安的马球大赛我也参加了,当时我就发过誓言,我绝不加入安西军,宁死也不降他们。”
“那像我一样效忠政事堂,保持自己的读力。”
董秦还是摇了摇头,“我没有郭老将军那样的资历,他可以容忍郭老将军存在,但他绝不会容忍我存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6884
76885
76886
76887
76888
76889
76890
76891
76892
76893
76894
76895
76896
76897
76898
76899
76900
76901
76902
76903
76904
76905
76906
76907
76908
76909
76910
76911
76912
76913
76914
76915
76916
76917
76918
76919
76920
76921
76922
76923
76924
76925
76926
76927
76928
76929
76930
76931
76932
76933
76934
76935
76936
76937
76938
76939
76940
76941
76942
76943
76944
76945
76946
76947
76948
76949
76950
76951
76952
76953
76954
76955
76956
76957
76958
76959
76960
76961
76962
76963
76964
76965
76966
76967
76968
76969
76970
76971
76972
76973
76974
76975
76976
76977
76978
76979
76980
76981
76982
7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