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以为自己将在范阳军中戎马一生,不料安禄山要造反,使他不齿,便率本部南逃,被朝廷接纳,可现在,他又将无路可走了。

    就在他急得如热锅上蚂蚁之时,他亲兵忽然来报:“禀报将军,郭子仪单枪匹马,在关下求见将军!”

    (未完待续)
------------

第五百四十八章 老将出马

    天已经黑了,石会关的关隘上点亮了火把,数千支火把将石会关照如白昼一般,在关隘下狭窄的山道前,郭子仪只带了两名手下,正静候董秦的出现。

    这时,关隘上的火把突然增多,只见一群人出现在关楼之上,“下面可是郭老将军?”

    “正是老夫,来将可是董将军?”

    “我便是董秦,郭老将军有什么事吗?”

    “来和董将军聊一聊,可否放我进关?”

    “老将军有什么事就在这里说吧!”

    郭子仪哈哈大笑起来,“我一共只来了三个人,难道董将军还怕我赚你的关吗?”

    董秦满脸羞惭,他一挥手道:“开关!”

    巨大的铁门轰隆隆地上升了,从里面冲出数百名士兵,手执长刀和弓弩,将郭子仪和他的两名随从团团围住,这时,董秦骑马出来了,他在马上拱手道:“郭老将军,九原一别已有十年,今天我遇大难,你还能来看我,着实令人无限唏嘘。”

    郭子仪微微一笑道:“一切都在你自己的掌握之中,你何难之有?”

    董秦脸色一变,他忽然仰头一笑道:“看来是我眼睛被遮蔽了,来!郭老将军请关中一叙,我置水酒给老将军压惊。”

    董秦命士兵闪开,郭子仪一催马,驶进了关内,两人走进关内的参政楼,在客堂内坐了下来,几名亲兵手脚麻利端上来十几盘菜,又热了两壶酒。

    董秦拎起酒壶给郭子仪满上,叹道:“郭老将军可是来说服我投降吗?”

    “郭子仪端起酒杯笑道:“我不是说服你投降,我是来帮你,给你指一条明路。”

    “明路?”

    董秦冷笑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闷声道:“我还真看不出来,我的明路在哪里?”

    “那董将军想去哪里?想去成都吗?”

    “郭老将军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

    “我没有开玩笑。”

    郭子仪凝视着董秦的眼睛,诚恳地道:“我说的是真的,如果你想去,我可以做主放你走,李庆安那边我来担责任!”

    “你、你当真?”

    “是!我郭子仪从军四十余年,从无虚言。”

    董秦站起身,慢慢走到大门前,凝视着黑沉沉的夜空,山势雄奇连绵,阻断了他南下的梦想,这时他的眼中流露出了迷惘而惆怅之色,他一直觉得去成都是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梦,可当郭子仪很认真地告诉他,他可以去南唐效忠时,他又觉得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遥远的南方,那里可能是他的归宿吗?他的心乱作一团,他为什么要急着去效忠李亨,李亨真是他可以效忠的主公吗?

    董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事实上他和李亨并没有什么旧情,这么千里迢迢去找他,自己所冒的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如果我走,我的军队呢?”董秦回头低声问道。

    “你可以带五百人走,最多只有五百,因此你要进关中才能入汉中,你带的军队太多,王思礼不会准你进潼关,我也无能为力。”

    董秦苦笑了一声,他还以为郭子仪会把他的两万军也放走,原来他只是指自己,两万军是他唯一的资本,如果没有了这个资本,李亨可能理睬他吗?不可能,连董秦自己都知道,李亨天姓凉薄。

    他又慢慢走回来坐下,一口气喝三杯酒,他将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顿,恨道:“事实上安禄山才是最想杀我之人,如果我的军队退到河北去,安禄山立刻会派大军来歼灭我,他恨我入骨。”

    “那将军就听我一言,或者投靠李庆安,或者像我一样向朝廷政事堂效忠,不要再犹豫彷徨,你去成都并不现实,董将军,你要做决断啊!”

    董秦摇了摇头,道:“可是我不想效忠李庆安,当年长安的马球大赛我也参加了,当时我就发过誓言,我绝不加入安西军,宁死也不降他们。”

    “那像我一样效忠政事堂,保持自己的读力。”

    董秦还是摇了摇头,“我没有郭老将军那样的资历,他可以容忍郭老将军存在,但他绝不会容忍我存在。”

    说得这,董秦起身向郭子仪单膝跪下:“如果老将军不嫌弃,我愿加入朔方军,成为老将军的部属。”

    这就是郭子仪的自信,他知道董秦其实已经无路可走,他不愿投降李庆安,安禄山不会饶他,去成都不现实,那最后他要么和自己一决死战,要么就是投降自己,他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别看石会关雄峻难攻,可一旦自己绕到他的后方,前后围堵,把他粮食和饮水断绝,他可能连十天也撑不住,郭子仪相信董秦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单枪匹马来和董秦谈判,以诚意来换取他的投降。

    郭子仪的这步棋走对了。

    次曰天刚亮,董秦率两万军走下石会关,放下武器,正式向郭子仪投降,郭子仪立刻写信向政事堂报喜,并请求政事堂继续维持董秦官职不变,仍为蒲绛节度使。

    与此同时,雷万春也发鸽信向李庆安汇报情况,董秦已经向郭子仪投降,信鸽飞越太行山,飞过黄河,向河阴县飞去,那里是李庆安大军的驻扎之地。

    董秦归降郭子仪,郭子仪十万大军随即驻兵上党,兵压河北,而李庆安也同样率十万大军驻兵郑州,引兵不发,范阳军大将蔡希德统军八万驻兵卫州,与安西军隔河相望,而李光弼则率军两万进驻汴州,仿佛一把锋利的匕首,顶在许叔翼军队的下腹,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就这样,四方军队处于一种对峙状态,谁也不敢轻易打破这种对峙平衡。

    .......成都南明宫,李亨在几名宦官的陪同下查看这座宫殿,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仔细考察这座宫殿了,这座宫殿的狭小和阴暗令他十分不满,他总觉得这座宫殿内充满了他父皇的气味,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压抑得他喘不过气来.陪同他参观宫殿的是大宦官鱼朝恩,鱼朝恩在最后关头从李隆基寝房的密道逃脱,大难不死,李亨登基后,随即加封他为雍丘县公,但把他的内侍监令却转给了李辅国,这令鱼朝恩心中十分郁闷,雍丘县公是爵位不错,但内侍监令却更有实权,有名无实令他十分沮丧。

    鱼朝恩跟在李亨的身后,小心翼翼揣摩他的心思,他已经渐渐明白了李亨的烦恼,李亨不愿意再住南明宫了,这里到处都是李隆基的影子,或者说,他不愿呆在成都了。

    “陛下,南明宫原本只是一个王府,气度是小了点,不能和长安相比,如果陛下实在不喜欢这里,可以考虑迁都。”

    李亨回头看了他一眼,其实这是他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他的兄弟李璘也劝他迁都襄阳,成都偏居一隅,路途不便,不能掌握大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0773 40774 40775 40776 40777 40778 40779 40780 40781 40782 40783 40784 40785 40786 40787 40788 40789 40790 40791 40792 40793 40794 40795 40796 40797 40798 40799 40800 40801 40802 40803 40804 40805 40806 40807 40808 40809 40810 40811 40812 40813 40814 40815 40816 40817 40818 40819 40820 40821 40822 40823 40824 40825 40826 40827 40828 40829 40830 40831 40832 40833 40834 40835 40836 40837 40838 40839 40840 40841 40842 40843 40844 40845 40846 40847 40848 40849 40850 40851 40852 40853 40854 40855 40856 40857 40858 40859 40860 40861 40862 40863 40864 40865 40866 40867 40868 40869 40870 40871 4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