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都转身赶回家去了,高富贵也挤出人群,挑起担子正要走的货郎对他笑道:“富贵,这可是你的好机会啊!别放过了。”

    “嗯!”

    高富贵兴奋地应了一声,也问他道:“你呢?你不感兴趣吗?你们家也没有田地啊!”

    货郎乔五郎一瞪眼道:“谁说我不感兴趣了,我专程从汤阴赶回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我一定要去陇右,反正吐蕃也灭了,那里没有危险了。”

    “我们一起回村!”

    “你先回去吧!我把剩下的这点东西卖了,就赶回家。”

    “那好,五郎,我先回去了。”

    高富贵心如火烧,打了一声招呼便匆匆往村里赶,高富贵的家在安阳城外十里处的高乔村,顾名思义,主要是高、乔两姓为主,是一座三百户人家的大村庄,村庄周围都是上好良田,安阳河从他们村边流过,灌溉便利,土地肥沃,近百顷土地原本都是他们村的良田,可现在,村中除了还有几户人家有田地外,其他已经全部被安禄山的军队兼并了,变成了军田,分给了军户的家属,或者作为军粮田。

    这其实是和关中的土地兼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关中是宗室权贵占地,而河北道则是安禄山军队并田,否则他的近五十万大军拿什么养活?

    高富贵家中原本也有八十亩上好土地,是他祖父留下的永业田,他父亲三十年前病重,卖掉了二十亩地换钱治病,父亲死后,三兄弟分家,剩下田一人二十亩,天宝三年,相州大旱,夏粮和秋粮连续颗粒无收,这时,农户们只得卖地救命,而买主却只有安禄山一人,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安禄山便以极低的价钱收购农民的土地,高富贵家中的最后二十亩地就是那时卖掉的,每亩八百文,而正常年份,市价最少是九贯钱一亩。

    从此,高富贵就和其他高乔村的农民一样,成了安禄山的佃户,辛苦一整年,只能勉强糊口,今天高富贵是入城买盐,正好看见了移民布告,他也不买盐了,心急如火燎,几乎是一路小跑回了村。

    “富贵回来了?”村口有人向他打招呼笑道。

    “好事情啊!乔四叔,官府要移民关内和陇右,送三十亩上田!”高富贵边说边跑。

    有人又撵着他屁股问道:“富贵,真的假的?”

    “你们自己去县城看看吧!”

    他一阵风似地向家中奔去,高富贵的家在村子里面,由几间破泥屋组成,带着娘子和一儿一女度曰,隔壁是他二弟和三弟的家,情况也基本和他一样,都是给安禄山种田的佃农。

    他跑到家门口,正好遇到二弟富宏,他便高声嚷道:“二弟,快去把三弟也一起叫来,我有大事和你们商量,事情重大,快去!”

    他的兄弟富宏愣了一下,他见大哥兴奋异常,激动得满脸发红,便知道是好事了,便转身向三弟家中去了。

    高富贵冲进自家院子,他的娘子正在院子里喂鸡,见他风风火火跑回来,不由埋怨道:“大郎,你急什么?”

    她又见丈夫两手空空,不由一皱眉又问道:“你买的盐呢?”

    “娘子,不要提盐了!”

    高富贵激动得抱起妻子打转,高兴得哈哈大笑,“我们要时来运转了。”

    高娘子捶打他的肩膀骂道:“死鬼!快放我下来。”

    十岁的儿子和八岁的女儿一齐跑到院子欢快地笑道:“爹爹,什么好事呀!”

    “移民!”

    “移民?”他娘子愣住了,“你在说什么胡话啊!”

    “不是胡话,真是移民,移民到关内道或者陇右,我们就有自己的土地,我们全家一起过去,官府还给一头耕牛。”

    高富贵闭上眼睛,幸福得无以伦比,这是他盼望了多年的美梦,现在,美梦要成真了。

    “大哥,什么好事情?”二弟富宏和三弟富侯走了进来。

    “你大哥犯病了,居然要移民,哼!你们自己听听吧!”高娘子不满地道。

    “别听妇人胡说!你们快坐下,听我慢慢讲给你们听。”

    兄弟三人在院子里坐下,女儿和儿子一边一个依偎在爹爹身旁,而高娘子一边扫地,耳朵却也竖了起来。

    高富贵便将县城发榜的事情详详细细给两个兄弟讲了一遍,最后道:“这个消息乔五郎也证实了,我正好遇见他,他说别的州县都贴出了同样的布告,我估摸着这件事是真的,一家给三十亩地啊!市价几十贯钱,我们一辈子都买不起,如果全家去还有一头耕牛,我决定移民关内,这个机会我绝不会放过。”

    “大郎,再好好商量一下吧!你别这么急。”高娘子忍不住提醒丈夫道。

    “去!去!去!”高富贵不耐烦地一摆手道:“男人们说话,妇道人家插什么嘴!”

    高娘子狠狠瞪了他一眼,抡起手中的竹扫帚,意思是,你敢骂老娘?

    “大郎,到屋里去,我有话给你说。”

    高娘子声音严厉,要不是两个叔子在这里,她早就一扫帚劈头盖脸打去了。

    高富贵虽然有点惧怕娘子,但当着兄弟的面,这个面子他可丢不起,他便装作什么都没看见、没听见,又问兄弟道:“你们觉得如何?”

    二弟富宏为人比较慎重,他低头想了想道:“大哥,这事虽然听起来很好,但我总觉得官府怎么可能送土地给我们,而且这里面很多事情都没说清楚,比如去关内道的哪里?是南面的泾州、宁州,还是北面的延州、绥州,虽然都同在关内道,但两地完全不同,还有陇右,可别是吐蕃高原啊!”

    “咳!二哥从小都胆小,若不那边好,咱们再回来不就行了吗?把耕牛一卖,土地一卖,兜里揣着几十贯钱回来,在这里还可以买上十几亩地呢!”

    说话的是三弟富侯,他的姓子比较歼诈,总喜欢想一点歪门邪道。

    老二富宏却冷笑一声道:“有这么容易?当人家事傻子吗?刚才大哥明明说得很清楚,三年后才能土地归己,能不能卖还是一回事,你以为真的是好事。”

    “是不是好事,我劝你们三兄弟都走。”

    门口忽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高氏三兄弟纷纷站了起来,来人是他们的一个长辈,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老人叫高缙,早年曾当过邺县的县丞,是高乔村资历最老,也是最有见识的一个人。

    高富贵和二弟连忙上前扶住了老人,高富贵问道:“二叔,你怎么来了?”

    “我刚才听你在村口大喊大叫,正好乔五郎也回来了,我问了他情况,便过来通知你们一声,叫你们女人赶快收拾东西,男人去县衙报名,这可是保命的大事啊!”

    高家三兄弟顿时愣住了,高富贵结结巴巴道:“二叔,你这是什么意思?”

    高缙坐了下来,叹口气道:“我好歹当过几年县丞,有些事情看得比你们透一点,我估摸着这不是什么移民,而是朝廷想把你们都转移走。”

    三兄弟面面相觑,忽然异口同声道:“转移我们做什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5307 105308 105309 105310 105311 105312 105313 105314 105315 105316 105317 105318 105319 105320 105321 105322 105323 105324 105325 105326 105327 105328 105329 105330 105331 105332 105333 105334 105335 105336 105337 105338 105339 105340 105341 105342 105343 105344 105345 105346 105347 105348 105349 105350 105351 105352 105353 105354 105355 105356 105357 105358 105359 105360 105361 105362 105363 105364 105365 105366 105367 105368 105369 105370 105371 105372 105373 105374 105375 105376 105377 105378 105379 105380 105381 105382 105383 105384 105385 105386 105387 105388 105389 105390 105391 105392 105393 105394 105395 105396 105397 105398 105399 105400 105401 105402 105403 105404 105405 10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