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少年,他又笑问道:“现在在哪里读书,将来可有打算?”

    “回禀世伯,侄儿现在家学念书,明年将进崇文馆读书,侄儿打算在崇文馆苦读五年,弱冠时参加科举,继承父志,继续为世伯效力。”

    崔平见儿子很争气,很会说话,顿时心花怒放,但口中却斥责他道:“你这孩子,怎么就不知天高地厚,你以为考中进士就那么容易吗?”

    李庆安连忙劝止道:“这就是贤弟不对了,少年若无志,岂不空活百岁,有志向是好事,不过不能靠父辈之荫,要靠自己的努力,明白吗?”

    崔远驹一躬到地,“世伯之勉,侄儿将铭记于心。”

    他们三人在门口寒暄,崔平妻子终于小声提醒丈夫道:“次郎,饭菜可要冷了。”

    崔平一下子醒悟,连忙道:“大将军快进府,是我失礼了。”

    李庆安呵呵一笑,对裴氏笑着点点头,跟着他们一家人进府去了,崔平的府第从外面看虽然不大,但里面却布置精巧,亭台楼阁,长廊花圃,静幽处可见风景,还一面占地一亩的池塘,池塘中金鱼成群,边上修有一座精巧的赏鱼亭,今天的午宴便设在赏鱼亭中,四名侍女早已经站在停中等候了。

    李庆安坐下来便笑道:“这是贤弟的私宅吧!一共花了多少钱?”

    私宅是相对于官宅而言,官宅是给一定职务的人居住,若被贬黜或者退仕都必须将宅子交还朝廷,而私宅则是自己的私产,可以给子孙继承,一般高官就算住了官宅,但也会有自己的私宅。

    崔平对这个问题有点脸红,这座私宅他前前后后共花了六千多贯,凭他的俸禄,他一辈子也买不起,这里面自然有他在地方为官时收刮的钱财,李庆安这个问题令他着实有点尴尬,不知该怎么回答。

    他妻子却在一旁笑道:“这座宅子其实不是次郎所有,而是他二叔的财产,他前年去了成都,把老宅卖了,换成了这座新宅,又怕朝廷怪罪,便挂在次郎名下,否则凭次郎那点俸禄,怎么可能卖得起这么贵的宅子。”

    “是啊!其实是二叔的财产,哎!又不敢明说,这个黑锅便只要自己背了。”

    二叔指的是崔翘,他在两年前去了成都,在成都也不受重用,只得一个工部侍郎,崔平不由暗暗佩服妻子急智,李庆安却微微一笑,这种借口怎么瞒得过他,崔平的老底他很清楚,在泗州为官时,他受过贿赂,当时监察御史查过他,受贿额大概在三千贯左右,后来他又将这笔钱投到茶叶生意中,利用他的职务便利,前后运送了十几船江淮茶叶来京中贩卖,获利近一万五千贯,后来调动豫州为太守后便洗手不干了,也不再受贿,也不从商,博得一个清廉的好名声。

    李庆安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也并不要求自己的手下个个像王昌龄那样刚正清廉,关键是要把握住一个度,不能肆无忌惮地贪贿,这个崔平能见好就收,说明他很有理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就是这一点让李庆安很满意。

    刚才他其实也只是随便问问,主要想了解一下当前的房价,但崔平却做贼心虚,一下子露了马脚,看来这个崔平还是不够老辣,不过他妻子倒不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崔平的不足。

    李庆安便不再问此事,和他们一家人一起吃饭喝酒,气氛十分融洽,饭后,崔平的妻子很识趣地带着儿子离开了,她知道李庆安找自己丈夫不是吃吃饭那么简单,得给他们单独相处的时间。

    李庆安和崔平说话,不再向对崔圆和崔寓那般含蓄,而是开诚布公,只奔主题,他端起酒杯沉吟一下,便直接问道:“我想让你成为崔家的新族长,你自己有想法吗?”

    崔平叹了口气道:“说实话,这件事很难,关键是大部分人都不支持我。”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我当然知道很难,但再难也要办到,只要你做了崔氏族长,我就会让你来取代崔涣,为政事堂相国,我也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但关键还是你自己要去争取。”

    ..........

    (未完待续)
------------

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机会

    崔涣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其中次子早夭,其余四个儿子中三个在外地为官,只有最小的儿子崔峮跟在他身边,崔峮今年只有十八岁,在太学读书,准备参加明年的科举,和所有名门世家子弟一样,崔峮勤奋好学,在太学中名列前茅,再加上他谦虚律已,正直良善,可谓品学兼优,深得他父亲的喜爱,崔涣常常对人说,他的四个儿子中,只有幼子最酷似他年轻之时。

    就是这么一个前途似锦的优秀青年,却干下了一件荒唐无比的蠢事,他爱上了同窗好友的妹妹,带着她私奔了。

    女孩子姓余,是长安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名叫余幼娘,今年只有十四岁,年纪虽幼。但她从小便许配给了表兄,可谓罗敷有夫,小娘长得俏丽清秀,经常去太学看望兄长,一来二去,她便和兄长的同窗好友崔峮混熟了,两人几乎是同时坠入情网,爱恋得死去活来,但余幼娘自幼许配给了表兄,悔婚不可能,而且表兄已经前来提亲,余幼娘心中惶恐,便来向情郎崔峮求救,年轻人的爱情如火,战胜了理智,崔峮情急之下,便带着余幼娘私奔了。

    两个年轻人一跑了之,却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余幼娘的父母带着几十名家人亲戚上门讨人,对于名门世家,名声是第一重要,尽管崔涣位高权重,但他的权力却跨不过一个‘理’字,他只得赔礼道歉,再三保证将女孩子完好无损地送回去。

    但崔涣心中着实忧虑之极,两人既然是私奔,小娘还保得住清白之身吗?他安排家人四处寻找,一连两天,两人踪迹皆无,崔涣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同州颌阳县,这里关中东北比较偏远的一县,这是一个小县,人口不多,县城也不大,属于那种点一支香便能绕城一周的小县,在县城西北有一家小客栈,叫顺风客栈,由一对老夫妻打理,平时客人也不多,显得十分冷清,这两天,客栈里住进了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男的出手阔绰,一下子就给了十五枚银元,小客栈一个月也挣不到这么多,让开客栈的夫妇二人喜出望外,尽管这对小夫妻行迹有点可疑,像是大户人家私奔出来的男女,但看在银元的份上,他们便保持了沉默。

    这对小夫妻自然就是私奔出来的崔峮和余幼娘了,两人本来商量着逃到江南一带去,但崔峮担心潼关有抓捕他们的图文,便决定在一个偏远小县呆上一年半载,待风头过去后,再悄悄离开关中。

    他们二人被爱情之火烧得发昏,一个是天下第一名门世家的嫡子,知道父亲不会答应他娶小户人家女子为妻,而且这个女子还有婚约,另一个是小家碧玉,自知高攀不上崔家名门,但她又爱极了情郎,不愿嫁给姓格暴躁的表哥,为了爱情,她宁可付出一生的代价,跟情郎走遍天涯海角。

    两人也不出门,整天把自己关在客栈的房间内,他们早行了夫妻之礼,如胶如漆,恩爱异常。

    尽管二人行踪隐蔽,但他们还是逃不过号称天罗地网的安西军内务府的耳目,他们躲在颌阳的第三天,便被颌阳站的探子发现了,立刻将他们的行踪飞鸽传到了长安,传到了李庆安的手中。

    对李庆安而言,崔涣幼子的私奔可谓来得非常及时,尽管这种小事不足以扳倒崔涣,但它却可以融洽崔涣和崔平的关系,这就是李庆安要为崔平创造的条件。

    就在李庆安接到颌阳密报的一个时辰后,崔平便带着十几个随从赶赴颌阳了。

    在客栈内住的第四天,崔峮也终于感觉到有点闷得发慌了,同时他也想打听一下长安的情况,打听情况之处最好是酒肆和茶馆,在他所住客栈的不远处,便有一家酒肆,崔峮便一个人来到了这里。

    叫了一壶酒,点了几个菜,当一杯酒下肚后,乡愁便在他心中涌起,私奔已经有六七天了,他最初的狂热也渐渐地平静下来,随着他开始一点点回归理智,崔峮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荒唐,他有一点后悔了,如果他按照原有的轨迹前行,那么他会考上进士,出仕、升迁,在他父亲的安排下,他将一步步高升,或许最后他能成为大唐的相国,这很有可能,而现在,他的前途被他不理智给丧送了。

    崔峮心中郁闷,一连喝了几杯闷酒,当他又准备倒第五杯酒时,他的手却被人按住了,“不要再喝了,喝酒无济于事。”

    崔峮一回头,见身后站着的竟是他的族兄崔平,他惊得一下子站起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行踪暴露了,“你、你怎么来了?”

    崔平笑了笑,把他拉坐下来,道:“你放心吧!我不是来抓你。”

    崔峮惊魂稍定,慢慢坐下,依旧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我曾是河西行军司马,和长安内务府的关系很好,是他们发现了你的踪迹,胡沛云通告了我,我自然就知道了。”

    崔平并没有瞒他,他也知道瞒不住崔涣,那索姓就直说,崔峮并不关心这个,他关心自己以后怎么办?他叹了口气,无比沮丧道:“不瞒你说,我真的有点后悔了,我身上一共只有五十枚银元,现在还有三十枚,去江南后我何以为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抬,也不会种地,做商人更丢不起那个面子,幼娘说她可以去卖唱,我听她这样说,简直要疯了,堂堂崔家的媳妇居然去卖唱,父亲听了非吐血不可。”

    “你准备怎么办?是想回去向父亲道歉,重新开始,还是我给你一笔钱,帮你逃到江南去?”

    “我、我....”

    崔峮低下了头,小声道:“我想回去,但又怕父亲不能原谅我,我怕他不能接受幼娘。”

    “余幼娘也是清白人家,你娶她也不是不可以,我想既然你们生米已做成熟饭,你父亲也只能接受了。”

    “可是、可是幼娘有婚约在身,父亲怎么可能答应!”

    这是崔峮最担心的事情,余幼娘自幼许给她的表兄,据她说,对方十分强硬,坚决不会解除婚约,而且她们家还欠对方一笔钱,她父亲也不愿解除婚约,崔峮心中非常担心,他知道自己父亲绝对不会为这种事去和对方交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880 23881 23882 23883 23884 23885 23886 23887 23888 23889 23890 23891 23892 23893 23894 23895 23896 23897 23898 23899 23900 23901 23902 23903 23904 23905 23906 23907 23908 23909 23910 23911 23912 23913 23914 23915 23916 23917 23918 23919 23920 23921 23922 23923 23924 23925 23926 23927 23928 23929 23930 23931 23932 23933 23934 23935 23936 23937 23938 23939 23940 23941 23942 23943 23944 23945 23946 23947 23948 23949 23950 23951 23952 23953 23954 23955 23956 23957 23958 23959 23960 23961 23962 23963 23964 23965 23966 23967 23968 23969 23970 23971 23972 23973 23974 23975 23976 23977 23978 2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