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将军,李奂以为我们会从汉水路而来,便在兴道县和固城县各部署了五千重军,但是我们没有走汉水路,这一万军队他就会撤回南郑,问题是这个斥候校尉在两个时辰前才发了鸽信给南郑,告诉李奂我们没有走汉水路,这样兴道县和固城县的撤军就需要一段时间,据这个斥候交代,最快也要到明天下午才能撤回。”

    李嗣业背着手在大帐内踱步,明天下午才能赶回南郑,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一个战机呢?他的脑海里跳出来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兵者,诡道也!

    这时,派出探查城池的斥候回来了,郑校尉立刻来见李嗣业,李嗣业摆摆手,命人将半死的探子拖下去疗伤,要继续盘问他南郑的情报,他又回到自己座位上,问郑校尉道:“可有什么收获?”

    李嗣业所说的收获就是指破城的办法,郑校尉躬身道:“回禀将军,城池确实很高很厚,城墙前有护城河,难以架云梯,但是褒水穿城而过,城墙下面有通道。”

    “通道?”李嗣业眼睛一亮,他立刻追问道:“可去探查过?”

    “去了,一个水姓好的弟兄顺褒水潜下去,通道是个半月形,在水下六尺处,水道最高处离河底有五尺,但装有很粗的铁栅栏,人过不去。”

    “水道、铁栅栏......”

    李嗣业低头沉思,手指关节轻轻地叩击着桌子,这时,行军司马刘洋上前献计道:“李将军,前方五里外的水道很窄,可以将褒水断流。”

    李嗣业忽然一拍脑门,他有办法了!

    ........

    褒城县内有三千驻军,准备了大量的粮食和箭矢滚木,三千人再加上高大坚固的城墙,足以抵御数万人的进攻,这也是攻打南郑最难的第一步,褒城县就像一道坚固的盔甲,紧紧地将南郑护卫住。

    褒城县主将姓杨,叫杨维,是一员中郎将,他和杨国忠有那么一点转弯抹角的亲戚关系,只不过隔得太远,杨家全盛时他没有得什么好处,但杨家被诛时,他也没有被牵连。

    这位杨维将军为人十分谨慎,说得好听是谨慎,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胆小,但李奂就是看中他谨慎小心这一点,才让他守褒城县,李奂认为安西军主力会走汉水路过来,但也会派一支零星军队西取褒城,所以,只要谨慎的杨维将军始终按兵不出,那褒城县就会万无一失。

    但杨维将军万万没有想到,安西军主力竟然是走褒城县,已经兵临城下,他又慌又急,命三千士兵全部上城防御,又命人赶去南郑求援,整整一夜,杨维都难以入睡,他一次又一次地跑去库房查看粮食箭矢等物资,只有看到这些物资堆积如山,他才能定下心来。

    四更时分,他忽然得到禀报,说褒水出现了异常,杨维只感到腿一阵阵发软,就仿佛褒城已经失守了一般,一脚深一脚浅地去视察情况了。

    城头上已站满了士兵,上千支火把将城头照如白昼,所有的守军都上城了,但大部分人都躲在城墙根下睡觉,只有数百人在来回巡逻,注视着远方的情况,远处没有什么异常,但河水却发生了异常。

    褒水穿过城墙后,便在城内汇成一片三亩大的水塘,然后继续向南流去,穿过褒城县,最后流入汉水。

    此时在城内的水塘前聚集了上百人,每个人都拿着火把,围住水塘窃窃私语。

    “将军来了!”有人低喊一声,大家纷纷闪开,只见杨维在十几名士兵的护卫下快步走来。

    “出了什么事?河水有什么异常?”杨维声音紧张得有点发颤了。

    一名校尉上前禀报道:“杨将军,我们感觉河水忽然一下变小了,而且这处水塘的水位在不断下降。”

    “啊!”惊呼一声,杨维连忙上前察看,水位确实变低了,足足下降了五尺,城下的水道眼看就要露出来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

    他手下的军官们都不太瞧得起这个胆小无能的主将,刚才那名校尉心中暗暗冷笑了一声,便道:“这还不容易解释吗?安西军已经在上游截断了河流,所以我们这里水位大降。”

    “是吗?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截断河流?”杨维毕竟不是蠢蛋,他忽然反应过来,惊呼道:“难道他们要抽干护城河,为了攻城!”

    众人都点了点头,应该是这样,护城河和褒水相连,褒水断流,护城河自然也会干枯,这是褒城县的一大弱点,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安西军发现了,众人的心中都涌起了一种不祥之感,恐怕褒城县很难守住了。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了轰隆隆的战鼓声,城头上有人大喊:“杨将军,安西军主力开来了!”

    杨维吓得仿佛一脚踩空,跌下了万丈深渊,安西军终于来了,他也顾不上褒水断流之事了,调头便跑上城头,失态地大喊大叫道:“全部起来!都给老子统统起来,要打仗了。”

    士兵们纷纷从梦中惊醒,抓起武器便站起身,揉着惺忪的睡眼,向北方望去,只见黑夜中,一片无边无际的军队正向褒城县开来,黑压压的,令人心惊胆战,城头士兵们在主将杨维嘶声力竭地叫喊下,纷纷张弓搭箭,搬运滚木。

    安西大军越来越近,开始走进了喇叭形的谷口,在距离城池约三里外停下了脚步,李嗣业一马当先,他冷冷地望着这座雄伟的城堡,嘴角上挂着轻蔑的笑容,再坚固的城堡只要有弱点,那它就和豆腐瓦砾无异,他今天将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褒城县。

    他的目光不由瞥向褒水,褒水的上游已经被他们堵塞,但又没有全部断流,只是水位大为降低,变成了浅水小河,此时,城墙下的水道已经露出了一半,一个黑洞洞的月牙形,依稀可以看见洞中的铁栅栏。

    李嗣业一摆手,下达了行动的命令,只见十几名士兵抬着一块木板跳进了河中,原本几人深的河流,现在只齐人腰际了,他们放下木板,木板上放着四只黑黝黝的像南瓜一般的扁圆物什,木板开始在水中漂流,不快不慢地向城墙流去,由一名水姓极好的士兵在下面掌握木板的方向。

    这只是一个小细节,城头上的士兵都在紧张地注视安西军阵脚的变化,谁也没有注意到河流上的异常,就算有人注意了,也会把它当做一段木头之类,不去留意,谁也想不到它意味着什么。

    安西军在不停地变化阵脚,时而骑兵突出,时而弓弩军上前,吸引着城上的注意力,还有几名巫师在月光下跳舞,仰头对月亮大喊大叫,谁也听不懂他们在喊什么,只是李嗣业的目光在紧紧地注视着木板,这时,木板悄然流进了月牙形的水道,水道足有数丈深,木板被铁栅栏挡住了。

    只见水道中一点火星闪烁,似乎在燃烧起来了,点燃了引线的水鬼一头扎进水中,拼命向回游,他必须在半柱香不到的时间内游出百步外,否则他必死无疑。

    李嗣业和他身旁所有的安西军将士都屏住了呼吸,骑兵开头调头向北狂奔,安西军将士都似乎明白什么了,很多人都趴在地上,捂住了耳朵,只有几名巫师依然在狂放地跳舞,吸引着城墙上数千双傻呆呆的目光。

    就在这时,只见水道内一道赤亮的红光迸射,紧接着只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水浪冲天而起,仿佛山崩地裂一般,城墙剧烈摇晃,城头爆发出一片恐惧的尖叫声,尖叫声被黑烟笼罩,黑烟中又传来了哗啦啦的垮塌声,惨叫声,哀号声,此起彼伏.....

    待硝烟散尽,安西军将士们慢慢站了起来,眼前的城墙已经完全变样了,城墙的西北面,也就是水道上方,一段三百丈长的城墙崩塌了,巨石滚落一地,裹夹着无数士兵的尸体,在河道正中间,露出了一处宽约数十丈的大豁口。

    褒城县的天险在瞬间消失了,李嗣业忽然爆发出一声怒吼:“杀进褒城县,不放走一人!”

    喊杀声震天,数万安西军如狂潮般地向褒城县冲去。

    ...........

    (未完待续)
------------

第五百六十八章 计赚南郑(上)

    褒城县的城墙虽然坚固,但它层层相叠,更像一副多米若骨牌,当一个缺口发生崩塌后,便产生严重的连带崩塌,以至于看似坚固无比的城墙在瞬间便瓦解了,安西军如潮水般的杀进了褒城县,数百战马强劲飞驰,如狂风卷过黑夜,最先冲进了豁口。

    此时的褒城县守军还沉浸在极度的惶恐和茫然中,震天雷带给他们的冲击无异于天地崩塌一般,安西骑兵率先冲进县城,战马狂奔,横刀杀人,人头被劈飞,胸膛被刺穿,在凶猛如虎的安西军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徒劳,守军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投降,顽抗者被当场格杀,骑兵一路疾奔,一直冲到褒城县的南门,此时的守军还来不及开城逃跑,安西骑兵便风驰电掣般赶到,控制住了南城门。

    城墙一角,守将杨维害怕得浑身发抖,他身上的谨慎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胆小和怯弱,安西军犀利的攻城器将他彻底吓瘫,他甚至连高呼投降的勇气都没有了,他想喊,声音却哑了,只有浑身在筛糠似的瑟瑟发抖。

    “投降吧!我们投降!”

    他的亲兵已经意识到了杨维的恐惧,开始大喊起来,他们的叫喊成了最后一块多米若骨牌的倒下,城门大开,吊桥放下,一队队的守军举着长枪弓弩跑出来,片刻便聚集了近两千人,他们跪倒在地上,恳求安西军的饶恕,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很多人都浑身发抖,连跪都跪不住了,彻底瘫软在地上。

    李嗣业骑马上前,眯着眼打量着这些投降者,这一刻他忽然对褒谷城失去了兴趣,也对汉中军失去了尊重,一个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的军队,是不配和安西军对阵,他摆了摆手,将处理战俘的事项扔给了手下,自己率领大军穿过了褒城县,继续向南,向南郑开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39 3040 3041 3042 3043 3044 3045 3046 3047 3048 3049 3050 3051 3052 3053 3054 3055 3056 3057 3058 3059 3060 3061 3062 3063 3064 3065 3066 3067 3068 3069 3070 3071 3072 3073 3074 3075 3076 3077 3078 3079 3080 3081 3082 3083 3084 3085 3086 3087 3088 3089 3090 3091 3092 3093 3094 3095 3096 3097 3098 3099 3100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3111 3112 3113 3114 3115 3116 3117 3118 3119 3120 3121 3122 3123 3124 3125 3126 3127 3128 3129 3130 3131 3132 3133 3134 3135 3136 3137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