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音刚落,前面忽然驶来了大队人马,足有数百羽林飞骑,在前面为首两人,一名为文官,另一名则是宦官,宦官飞奔上前,厉声问道:“来人可是陇右节度使王忠嗣?”
王忠嗣拱手道:“在下便是!”
宦官冷笑一声,举起手中的白麻圣旨,道:“陛下旨意在此,王忠嗣接旨。”
王忠嗣慌忙翻身下马,跪在地上道:“臣王忠嗣,接陛下圣旨。”
宦官刷地打开了圣旨,朗声道:“陇右、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深蒙圣恩,却不思报君,拥兵以自重,有谋反之嫌,特拿下大理寺狱,命三司会审,钦此!”
宦官收了圣旨,向左右一挥手,喝令道:“给我拿下!”
冲上大群羽林军,左右摁住了王忠嗣,王忠嗣的亲兵大惊,连忙上前要救,王忠嗣回头大喝一声,“你们不得放肆!”
亲兵们纷纷停住脚步,不敢妄动,这时,那文官翻身下马,向王忠嗣拱拱手道:“王使君,在下大理寺少卿吉温,委屈王使君跟我走一趟了。”
王忠嗣心中一阵悲凉,他叹息一声道:“希望吉少卿能够秉公执法,给王某人一个公道。”
吉温却冷笑一声道:“公道自在圣上的心中。”
.........
只一个上午,王忠嗣在长安街头被抓的消息便传遍了全城,这个曾掌握大唐一半边军的大将居然落到被抓捕的下场,令人无数人扼腕叹息,但也有明眼人认为这是迟早之事,王忠嗣军权太盛,已经引起圣上的猜忌,一时众说纷纭,流言遍布长安。
这两天正好是祭灶连着旬休,朝廷休息两天,高力士也得了半曰休闲,没有去兴庆宫伺候圣上。
和平时一样,高力士来到马球场看球手们练习,但今天他有点心不在焉,他已经得知了王忠嗣被抓的消息,尽管他知道王忠嗣已经陷入危境,但他还是低估的圣上的决心,很明显,圣上已经不想听王忠嗣的解释了。
高力士轻轻叹息了一声,王忠嗣已经成铁案,谁也救不了他,关键是太子,太子在这个案中会涉入多深,这才是他关心的事情。
这时,马球场上传来一阵欢呼,练习比赛结束了,由李庆安领衔的甲队以大比分战胜了乙队。
马球手们纷纷上前请赏,高力士笑了笑,对旁边的管家道:“难得今天兴致好,每人赏钱百贯。”
“谢阿翁赏赐!”
马球手们大喜,纷纷谢过去领钱,这时高力士对李庆安道:“七郎,请留步!”
“高翁有什么事吗?”
“你陪我去后花园走走吧!”
李庆安点点头,自从他担任九门巡查使后,便很少有时间练习马球了,今天他也特地抽出半天时间,来和高力士的马球队一起练球。
高力士府上的后花园很大,有一块天然的湖泊,湖水已经结了厚厚一层冰,湖面光滑镜亮,几名下人正在修葺湖边的小道,见高力士走来,纷纷起身见礼。
高力士笑着摆摆手,让他们继续忙碌,两人走过一个弯,高力士这才缓缓说道:“七郎,今天上午发生的事,你听说了吗?”
“卑职一上午都在高翁府上,不知发生了何事?”
高力士叹口气道:“今天上午,王忠嗣下狱了。”
李庆安一怔,王忠嗣不是河西、陇右节度使吗?怎么会被抓了?他脑海里念头一转,便问道:“他是在陇右被抓,还是在长安被抓?”
高力士瞥了他一眼,道:“他是回京述职,今天一早刚进城就接了圣旨,七郎,你怎么看这件事?”
李庆安低头沉思,他只知道历史上王忠嗣是因为和太子的关系太密切而被抓,但具体的细节他却不是太清楚,没想到这件事就发生在眼前。
“高翁,你有什么事情吩咐我,请尽管说。”
高力士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很聪明,一下子便猜到了我的意思,我是想让你替我去做一件事。”
“高翁请说!”
高力士背着手又走了几步,才缓缓道:“你替我带个口信给李相国,告诉他,细水才能长流。”
..........
兴庆宫,李林甫站在大同殿外等候李隆基的召见,他也是今天上午才得到王忠嗣被抓的确切消息,是由吉温派家人紧急向他通报,很快,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而来,王忠嗣在金光门内被羽林军抓捕,下了大理寺狱。
这件事来得非常突然,李林甫事先也没有半点消息,而且圣上的圣旨也不是通过中书省下发,而是由翰林学士所下,但他心里很清楚,不管圣上怎么安排抓捕王忠嗣,但最后的审理还是得通过他李林甫来完成。
“圣上有旨,宣李相国觐见!”
高高的台阶上传来了一名宦官的声音,李林甫连忙端正了一下帽子,拾起袍襕,沿着台阶向上而去。
李隆基是三天前搬到兴庆宫,兴庆宫是他最早当王爷时的府邸,几次大规模改造后,已经成为勘和大明宫、太极宫媲美的第三大宫殿群了,他在封杨玉环为贵妃后,也经常带她来此小住,但这一次是他正式搬来兴庆宫常住。
李隆基的御书房设在大同殿,这是一座小型议事宫殿,不能举行大朝,但可以召集重臣来此讨论军国大事。
李隆基刚刚听完主事宦官的回禀,王忠嗣已经被拿下大理寺狱,等待大三司会审,所谓三司会审便是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个司法机构共同对重大案件进行审议,根据参审官员的级别不同分为大三司和小三司两种。
实际上除掉王忠嗣,是李隆基一系列的部署之一,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除去所有支持太子的边关大将,先是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天宝五年,韦坚案爆发后,皇甫惟明被人告发与韦坚有勾结,他便由此成功地除掉了皇甫惟明。
下一个目标便是王忠嗣了,王忠嗣从小在宫中长大,和太子亨的关系极好,如果太子发动逼宫,那王忠嗣无疑就是马前卒,李隆基怎么可能容忍他久掌兵权。
但王忠嗣任河东、朔方节度使已久,在军中势力根深蒂固,为了成功将他调离朔方、河东,李隆基便走了一步险棋,同时任命他为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掌大唐精兵二十余万。
当王忠嗣的重心转到陇右后,李隆基便顺理成章地解除了他朔方和河东两个节度使之职,下一步就是如何拿他下狱了,李隆基需要一个光面堂皇的理由,而王忠嗣拒不进攻石堡城,便给了李隆基一个最好的借口。
“陛下,李相国已在外等候了。”
李隆基一摆手,“宣他觐见!”
李林甫是他养的一条狗,现在是需要用狗的时候了。
片刻,李林甫快步走进御书房,躬身施礼道:“臣李林甫参见皇帝陛下。”
“相国免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2994
102995
102996
102997
102998
102999
103000
103001
103002
103003
103004
103005
103006
103007
103008
103009
103010
103011
103012
103013
103014
103015
103016
103017
103018
103019
103020
103021
103022
103023
103024
103025
103026
103027
103028
103029
103030
103031
103032
103033
103034
103035
103036
103037
103038
103039
103040
103041
103042
103043
103044
103045
103046
103047
103048
103049
103050
103051
103052
103053
103054
103055
103056
103057
103058
103059
103060
103061
103062
103063
103064
103065
103066
103067
103068
103069
103070
103071
103072
103073
103074
103075
103076
103077
103078
103079
103080
103081
103082
103083
103084
103085
103086
103087
103088
103089
103090
103091
103092
10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