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吟了片刻,便回到座位,提笔给郭子仪写了一封信,令身后亲兵道:“速将此信发送给郭子仪。”

    亲兵刚出去,杨玉环却端了一碗参茶走了进来,见满屋地图,不由抿嘴笑道:“哟!你在卖地图呢?”

    李庆安伸了个懒腰笑道:“就算是吧!可是没客人,你要买一张吗?”

    “我买地图做什么,又不是曲谱,再说我身上没钱。”

    李庆安暧昧地眨眨眼笑道:“没钱无妨,以身相抵就行了。”

    “啐!”

    杨玉环白了他一眼,“你这人,怎么一天到晚尽往那边想,不理你了,我先去了。”

    李庆安见她丰腴娇美,眉眼间妩媚无限,他不由心欲大动,上前从后面搂住她,在她耳边低声笑道:“杨美人,到隔壁去,我给你看样东西。”

    “我不看,你一定不安好心了。”

    嘴上虽这样说,但杨玉环早已媚眼如丝,声音娇嗲了,李庆安半拥半抱,将她向隔壁寝房推去。

    “七郎,现在还是白天,我们晚上再来吧!”

    “晚上再说晚上的事。”

    李庆安关了门,心到手到,为她宽衣解裙,杨玉环被他弄得浑身酸软,立足不稳,只得搂住他的脖子,在他耳边吹气如兰:“你真是我的冤家.......”

    一时间,满屋春色,娇喘连连。

    .........

    郭子仪的军队依然在恒州真定县与史思明军对峙,此时双方都有增兵,郭子仪从河东增兵三万,使兵力达到了八万,而史思明军队也由安庆绪率军两万前来增援,八万对十万,双方势均力敌。

    但有趣的是,两边皆按兵不动,仿佛心照不宣一样,双方都盯着南方的相州之战,对史思明而言,如果安禄山大军被拖在相州,那他就会果断进入河东,谋取地盘,如果安禄山果断拿下相州,那一步安禄山必然会进军河东,那他就留在河北,在河北求发展,总之,史思明有自己的想法,对于来监视他的安庆绪,史思明并不是很放在心上,一道命令便可将他调走。

    对于郭子仪也是一样,他也在关注相州,只要安禄山大军被拖在相州,他便可以大军压上,击溃史思明部,直捣安禄山老巢幽州,为了这个机会,郭子仪又调了五万后备军在井陉的另一头待命,一旦条件成熟,他将主动出击史思明部。

    郭子仪站在真定县城头注视着官道以东的情形,他刚刚得到一个消息,史思明派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向东去了,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天,郭子仪一直在关注季胜的消息,那个智勇双全的年轻斥候将,现在不在去了哪里?但郭子仪有一种直觉,这个季胜并没有凯旋归去,他还在河北,或许他已经潜入了幽州,不知史思明的五千军离去,是不是和他有关?

    这时,背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上前道:“老将军,李庆安有紧急情报送至。”

    ........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九十九章 血战相州(三)

    易州遒县,这是一座紧靠易水河畔的小县城,位于易州南部,远离官道,是一座较为偏远的小县,在易水对岸便是幽州地界,和其他河北州县一样,遒县在经历了几次民众逃亡潮后,人口锐减,尤其距离遒县不远的安喜县发生大屠杀后,遒县民众更是逃亡严重,从最早的三千余户锐减为现在的不足六百户,连县令、县丞、主簿等一众父母官也跑得不见了踪影,遒县境内顿时人心惶惶,盗贼四起。

    但很快遒县又出现了一位父母官,他便是原易县县令张巡,和他一起同来遒县的官员还有县尉崔安石,两人迅速组织民团,剿灭了遒县境内的十几伙盗匪,民心方定,令人倍感滑稽的是,安禄山居然也发来了燕王令,嘉奖张巡平定匪患有功,升他为易州太守,崔安石则升为易州司马。

    张巡一方面佯作接受任命,另一方面他积极聚拢四方流民,打造兵器箭矢,组织安乡团,很快他们又剿灭了啸聚在象山的一股三百人山匪,夺得了大量的粮食兵器,散发粮食,安家保民,四周流民如蚁聚集,短短半个月时间,张巡的安乡团便发展到了一千五百人。

    而此时,遒县来了一队特殊的队伍,他们骑在高头骏马之上,身着粗布短衣,衣中又内穿铠甲,头戴竹笠,一共二十二骑,除了一名身穿娇小的女子外,其余二十一人个个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他们个个带着横刀,后背长弓和革囊,马鞍桥上挂着箭壶和短矛,一看便是一支非同寻常的军队,为首之人长着一张娃娃脸,相貌憨厚老实,虽然身材高大,但给人的感觉更像一名酒肆里的伙计,他便是李庆安手下最得力的斥候将季胜和他的二十一名兄弟了。

    多出来的一名少女便是杀伤李钦凑女子谢弄剑,在别馆一战后,谢弄剑也加入了这支斥候小队,她聪明伶俐,且没有一般少女的娇气,和斥候们同住同行,非常能吃苦,深得斥候们的喜欢,大家都叫她小谢,有她在,艰苦疲乏的行军也变得有那么一点生机了。

    “季头,我们真要来帮这个张县令吗?”

    小谢毕竟是少女,比这些整天沉默寡言的汉子要多一些话,她声音很好听,说话时仿佛一只唱歌的黄鹂。

    众人最喜欢听她称将军季胜为季头,季胜对他们很严厉,唯独在这个小姑娘面前发不了火,这个称呼使许多人都恶作剧地联想到了鸡头,给他们出一口气,斥候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意,笑吟吟地向小谢望去。

    季胜苦笑一下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帮这个张县令,但这是大将军的命令,我们必须听令!”

    “大将军怎么会知道这个张县令?真是很奇怪!”

    季胜脸一沉,拉长了声音道:“小谢――”

    小谢一吐舌头,捂着嘴不敢说了,她心中却更多了一份好奇,李庆安究竟是什么样一个人?竟让她的这些大哥们一个个崇拜无比。

    不过季胜心中也有些疑惑,他们有很多任务可以做,每一件事都可以做得轰轰烈烈,但李庆安发来的命令中却只有一句话:全力相助张巡。

    在他记忆中,张巡这个名字只是在颜杲卿几万字的报告中出现了一次,毫不起眼,但李庆安却偏偏注意到了他,这就令季胜百思不得其解,但不管李庆安是出于什么原因,季胜只有‘服从’两个字。

    一行人来到了城下,城墙不高,也显得有些破旧,城门紧闭着,十几名安乡团士兵手执白蜡杆长枪站在城头,正疑惑地望着他们。

    “请通报你们张县令,就说真定县来人。”

    一名安乡团士兵撒腿便向城内跑去,张巡此刻正在县衙内和崔安石商议应对收编一事,这件事让张巡颇为苦恼,不知是谁把安乡团之事告诉了幽州留守李怀仙,李怀仙便派人来送信,准备将他的安乡团收编入燕军,很快就会有收编的军队过。

    张巡当然不会让自己建立的民团被安禄山的军队收编,那和他彻底投降安禄山没有什么区别,但他也知道,自己这支民团的战斗力很弱,只打了一些盗匪,而且还是用计取,否则他的民团可能连那些盗匪都打不过,更不用说正规的燕军了。

    “使君,我以为我们还是应以计取为上,李怀仙对我们心生疑虑,所以他才会有收编一说,我估计他派来的军队不会少于五百人,对抗这五百燕军,我们必败无疑,只有靠计取,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张巡背着手在房内踱步,他心中有些矛盾,经过他半个多月来的不懈努力,遒县人口从六百多户又渐渐增加至两千户,民心稳定,而且遒县紧邻幽州,安禄山也不太会屠城,可以说没有什么特殊意外的话,县里的两千多户民众基本上能熬过这场战争。

    但现在他要反抗安禄山造反,是为了大义,他要取义成仁,却势必会连累县中的民众,安禄山大军压至,满县皆为齑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可以慷慨赴死,可为一县父母官,让这些无辜民众陪他同死,他又于心不忍,张巡心中充满了矛盾。

    半晌,他才缓缓道:“燕军何时到来,会有多少军队到来,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即使要计取,我们也应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你先问一问民团的士兵,究竟有多少人想被收编为燕军?”

    崔安石看出了张巡内心很彷徨,便点点头道:“好吧!我先去和大伙儿谈一谈,看看大伙儿的心意如何?如果大家都一心反抗安禄山,那我们就血战到底。”

    崔安石行一礼,转身便走了,张巡走到窗前,背着手向天边望去,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取大义,明事理,国家危亡,当挺身而出,又焉能因惜身而苟活于世,想到这,张巡心一横,事已至此,他豁出去了。

    这时,门外传来一名民团士兵的禀报:“使君,城外来了一队人马,约二十人左右,说是从真定县来,要见使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180 35181 35182 35183 35184 35185 35186 35187 35188 35189 35190 35191 35192 35193 35194 35195 35196 35197 35198 35199 35200 35201 35202 35203 35204 35205 35206 35207 35208 35209 35210 35211 35212 35213 35214 35215 35216 35217 35218 35219 35220 35221 35222 35223 35224 35225 35226 35227 35228 35229 35230 35231 35232 35233 35234 35235 35236 35237 35238 35239 35240 35241 35242 35243 35244 35245 35246 35247 35248 35249 35250 35251 35252 35253 35254 35255 35256 35257 35258 35259 35260 35261 35262 35263 35264 35265 35266 35267 35268 35269 35270 35271 35272 35273 35274 35275 35276 35277 35278 3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