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将四块银元放进了伙计的手中,银元入手,伙计心安了,又继续道:“其实我也没有故意说他坏话,我只是说实话,你知道长安人都叫李庆安什么吗?”
“什么?”
“李千斗!”
“什么.....李千斗?”李庆安不太明白。
“就是说他若登基做了皇帝,那就是斗米千钱,所以叫李千斗,还有童谣,说,李十斗、李百斗,一路跟斗向上走,明年换了李千斗,家家户户不喝酒。”
李庆安默默无语,他心中有些难过,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唐的老百姓竟是这样恨自己,治理天下,不是那么简单啊!
这时,明珠上前道:“我觉得这不公平,若没有李大将军,安禄山早就杀进京了,河北民众不知要死多少,还有吐蕃,我们大唐的百年心腹大患也被李大将军解决了,大家怎么一点好都不念呢!”
明珠生活在上流社会,从来不接触底层民众,她听伙计这样说,心中不由替李庆安叫不平。
伙计也苦笑一声道:“姑娘,李大将军其实也有好处,大家都知道,可是物价涨得这么凶,大家的工钱却只涨一点点,有钱人当然不在乎,去歌颂他,可是我们这些平头小民现在连饭都快吃不起了,去年还生活富裕,今年就变成了赤贫,去年生活贫穷,今年就得要饭了,你晚上去街上看看,做夜市摆摊的人越来越多,不就是家家户户都曰子难过吗?我们这些小民只要能吃得起饭,其他都不重要,可有人说幽州那边的粮价才每斗八十文,你让大家怎么想?”
......
离开了‘湖杭老店’,李庆安又去旁边的其他米店以及肉行转了一圈,情况完全属实,正如伙计和商人们所说,粮食涨价,肉价也涨了,原来是八十文,现在是两百文,这还是因为安西运来了大量的牛羊肉,否则肉价早就涨上天了,而且这些都还是批发价,到了坊市,到了餐桌上,又不知是什么价钱了,难怪老百姓都骂他李千斗。
这时李庆安再也无心继续逛下去了,便对明珠道:“你帮我去买朵朵的生曰礼物吧!我就不去了。”
他又对李蓉道:“你陪明珠吧!我要立刻入朝。”
明珠能理解李庆安的心情,便点点头道:“姐夫,你回去吧!我给朵朵买东西,我知道她喜欢什么,我再给你多问一些生活必须品的价格,做份清单给你。”
李庆安见她善解人意,心中喜欢,便拍拍她的手笑道:“好!多谢你了。”
李庆安和他们告别,便翻身了一匹马,在十八名心腹的护卫下,疾速向热海居奔去。
.....
一个时辰后,政事堂应李庆安的要求召开了紧急会议,包括政事堂的六名相国和枢密处的五名重臣,以及各部侍郎、郎中,各寺监的卿令、少卿令,御史中丞等等,近百人聚集在中书省大会议参加会议。
昨天这里才刚刚选出新右相,今天又再次召开了扩大会议,除了张筠等极少数相国得到了李庆安事先通告外,其余人都一头雾水,会议大厅里议论纷纷,众人纷纷猜测,是不是李庆安要发动对安禄山的全面战争了,很有可能,虽然郭子仪失利,但李光弼大军却进入了河北,而且听说安禄山草料库被烧,骑兵损失巨大,正好是剿灭安禄山好机会。
这时,李庆安和张筠、崔宁二人从侧门快步走进了会议大厅,李庆安没有穿军服,而穿了一品蟒服,头戴纱帽,和大臣们的打扮都是一样,裴旻拾起桌上小铁槌,轻轻敲了一下钟,‘当!’的一声脆响,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
会议大厅呈扇形结构,大臣们按照品阶高低渐渐向后坐,最前面是六名政事堂相国,李庆安站在最前面,有点像后世的演讲台,这是临时安排,他今天有重大事情向大家宣布。
会议大厅中十分安静,李庆安走上了前台,看了一眼众人,缓缓道:“今天上午,我去一趟西市,这是我近一年来第一次去西市,起因很简单,因为我想给女儿买一件过生曰的礼物,我想亲自去买,结果我去了西市的米行,知道了一些让我无法相信的事实。”
李庆安将一袋米高高举起,“这是一斗米,一家五口人可以吃八天左右,有谁能告诉我,这一斗米现在是多少钱?”
众大臣面面相觑,他们都有禄米,一般都不去市场买米,这时,颜真卿起身拱手道:“两个月我问过家仆,约三百文钱,现在不知。”
“颜侍郎说得大致不错,两个月前确实是三百文。”
说到这,李庆安的声音忽然变高,大声道:“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四百文,一斗米四百文,再过几天将进入采办年货时期,那时一斗米将卖六百文,年初才八十文,可现在米价已经高上天了,不知各位大臣有没有谁吃不起饭?”
大厅里鸦雀无声,安静极了,这时大家都明白了,李庆安开会不是要打安禄山,而是要过问物价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物价涨得厉害,但相应的,大家手上钱也多了,钱多了,物价当然涨,这很正常,十天前,政事堂还专门开会讨论过给官员和吏员加薪,还没有讨论出结果,裴遵庆就遇刺身亡了。
这时,颜真卿站起身道:“殿下!物价上涨,主要是从四月份开始,那时朝廷给所有官员的几年欠禄都一次姓补足了,结果引发了物价大暴涨,但我们认为这只是诱因,真正的原因是安西银元大量涌入,再加上吴王割据江淮,使江南漕运停滞,输入长安的货物大量减少,钱多物少,物价当然要大涨......”
颜真卿侃侃而谈,说得十分尖锐,句句说到根子上,很多人都为他捏一把汗,大家都知道安西白银大量输入是主因,而江南漕运停顿也和李庆安迟迟不处置吴王有关联,说起来李庆安负有责任,但这话谁都不敢说,而颜真卿却敢直言。
颜真卿说到最后道:“我和张尚书已经在十天前便联合上奏折,要赶在年货采购前开常平仓平抑粮价,但不幸裴相国遇刺,这件事耽误下来,政事堂至今没有讨论。”
李庆安叹了口气道:“到今天我才知道,大唐民众都叫我李千斗,今天召开紧急会议,我只有三件事要宣布,第一,立刻开常平仓平抑粮价,太府寺必须在三天内将粮价降到百文,放粮数量不准设上限,至于打击屯粮歼商,由内卫负责;第二,我建议政事堂任命刑部侍郎崔宁为江淮漕运使兼江南东道观察使,全权负责河道漕运;第三,我将亲自率十万大军进攻江南李璘,赶在明天开春前结束江淮战役。”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一十五章 家事国事(上)
并不是每个人都赞成李庆安亲自领兵出征江南,李庆安的谋士严庄就是反对者之一,当天晚上,严庄找到了李庆安。
“你也是想劝我留在京城吧!”
书房里,李庆安停下笔,面带微笑地望着严庄,李庆安的镇定倒让严庄有点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大将军,你不认为你离开京城去江南并不明智吗?我承认,现在是冬天,安禄山又遭受重创,龟缩河北不出,趁这个空挡攻取江南确实是个机会,但大将军不必亲自前往,可以任命荔非守瑜南下,以李璘军的羸弱,完全可以一战荡平,为什么大将军要亲自去,而不留在京城创造登基的机会?当然,我只是白身幕僚,不像朝臣重臣那样有劝你的分量,但毕竟我跟你这么多年,我希望大将军还是能听我一言。”
严庄显得有些激动,一口气将心中的不满也一起倒了出来,李庆安从严庄的语气中感觉到了他心中的一丝不满。
严庄现在还是李庆安的幕僚,主管粮草军甲调配,负责后勤,但另一方面,严庄依然是白身,没有任何朝廷的官职,从前他是怕安禄山知道他没有死,所以他不敢露面,但现在安禄山已经造反,严庄也就没必要隐瞒自己的身份了。
严庄也是开元年间进士出身,但因相貌不佳被吏部考核时刷掉了,但这并不能泯灭他追求功名利禄的热情,他投靠安禄山,并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了重要,可惜安禄山怕得罪杨家而出卖了他,几乎将他杀死,使严庄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跟随李庆安也有**年了,随着李庆安渐渐变得强势,他的从政之心也重新燃起,但李庆安却迟迟没有这个意思,他已经快五十岁,余生不多,他渴望步入官场之心也变得格外热切起来。
今天他固然是来劝李庆安不要离开长安,同时他也想趁这个机会,向李庆安表达自己从政的意愿。
李庆安心中明白,严庄才干是很不错,能力也有,这些年替他经办粮草,大把银钱从手中过,他也从未贪过一分一毫,这样的人放他去地方为太守,也不会鱼肉乡民,但严庄有一点不好,为人比较心高气傲,瞧不起同僚,和安西的官员一向相处不好,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有点仗势欺人,如果把他放在朝中为官,他不知要替自己得罪多少人,可如果把他放去地方,又觉得有点委屈他。
所以李庆安也一直拿不定主意,既然他今天已经有了想法,那不妨问问他本人有什么打算?
虽然这样想,但李庆安也不急着入题,还是先谈去江南之事,他笑了笑便道:“先生之劝,我心里有数,如果是攻打荆襄,我可以派荔非元礼率军南下,但江南不同,那里是我大唐的经济命脉,非同寻常,我必须亲自前去,一是为了保护江南不受兵灾所害,其次也想利用这次机会笼络住江南的官员,得到他们的支持,至于长安我倒并不担心,有张筠为相,此人锐意进取的本事没有,内斗的本事却是一流,我已经给他出了题,一时半会儿他也做不完,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长安。”
“那防御呢?大将军不在长安,军事上得考虑周全啊!”
李庆安点点头,“我知道,我只担心南唐李亨会用围魏救赵之策来救李璘,所以汉中地最为重要,崔光远经验不足,我准备让他改任汉中刺史,由原羽林军大将军安抱玉接任汉中节度使,他已改名为李抱玉,由他镇守汉中,可保汉中无恙,另外,为防止李亨冒险进陇右,我已命大将马燧率两万军守武州、宕州一线,当然,最须提防的是安禄山,为防止他发动闪电进攻,我已派李嗣业率军八万进军河东,和郭子仪南北呼应,可使安禄山难以突破河东防御,最后我率三万安西精锐进军徐州,与荔非守瑜四万军汇合,七万大军,足以扫平江南。”
李庆安的周密安排都是在幕后进行,朝中根本就无人知道,甚至连严庄也不知道,他听得目瞪口呆,直到这时,严庄才知道李庆安进军江南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早有策划,长安的物价飞涨,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罢了。
但他心中也有一点失落,从前这些重大的军事部署和军事计划,李庆安都会事先告诉他,和他商量,可现在,李庆安已经不和他商议了,所以他才会跑来劝说李庆安不要亲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4464
74465
74466
74467
74468
74469
74470
74471
74472
74473
74474
74475
74476
74477
74478
74479
74480
74481
74482
74483
74484
74485
74486
74487
74488
74489
74490
74491
74492
74493
74494
74495
74496
74497
74498
74499
74500
74501
74502
74503
74504
74505
74506
74507
74508
74509
74510
74511
74512
74513
74514
74515
74516
74517
74518
74519
74520
74521
74522
74523
74524
74525
74526
74527
74528
74529
74530
74531
74532
74533
74534
74535
74536
74537
74538
74539
74540
74541
74542
74543
74544
74545
74546
74547
74548
74549
74550
74551
74552
74553
74554
74555
74556
74557
74558
74559
74560
74561
74562
7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