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的房间在内宅的正中,也是一处读力的院子,虽然占地很大,但布置得很俭朴,没有奇花异草,没有池塘假山,也没有亭台楼阁,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两重院子,而且曰常用度也和平常人家一样,她的首饰脂粉都是从西市买,而不是从卖奢侈品的东市购买。
所有来拜访她的大臣夫人都十分羞惭,有人敬佩,但也有人讥讽她学王莽荆妻,其实如诗最了解明月,她知道明月并不是天生勤俭,她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出生高贵,她是刻意严格律己,早在安西时,她就是十分简朴,善待家人,李请安的衣袍都是亲手缝制,每年冬天还带领安西妇女家眷给将士缝制鞋袜,深得安西军将士的爱戴。
如果说明月是刻意如此,其实也没错,她就是要让自己将来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成为李庆安的贤内助。
但如诗也明白,明月虽然善待下人、善待军属、善待民众,但她的姓格却有十分强硬的一面,她的最大底线就是不容别人威胁到她正室的地位,如诗还记得那年为了玉奴之事,明月和舞衣闹翻了,根本原因就是玉奴的婚事应该由谁来决定,后来舞衣主动认了错,明月也就顺了她的意思,把玉奴撮合给了雷万春。
这就是明月的原则,只要不触犯她的底线,她一切都宽容,一切都好说话,可一旦触犯她的底线,她就坚决不让步,这次裴婉儿就是例子,在裴婉儿的事情上,如诗却坚决站在明月一边,她也认为是裴家做得过分了,刚嫁个女儿过来,就要夺人家正妻的位置,这叫什么事。
如诗一边想,一边走进了明月的院子,两名丫鬟连忙施礼:“四夫人来了!”
“你们主母在吗?”
“在的,在厢房和蓉姑娘说话。”
如诗点点头,便向厢房走去,只要明月不在寝房,一般如诗来都不需要禀报,厢房是里外两间,里间亮着灯,明月由于身子沉重,容易疲倦,一般很早就睡了,但这几天李庆安回来,她也强撑着身子,让自己晚点睡。
如诗进了外间,刚要推门进去,却听见明月的问话:“你肯定王爷把那个女人藏在洛阳了?”
如诗一惊,手缩了回来,只听女护卫李蓉道:“我也是听王爷的亲兵说的,王爷上次去了洛阳,把那个女人带去了,就藏在洛阳。”
如诗心念一转,难道是说杨贵妃,这时,又听房间里明月低低叹了口气,“他怎么能这样!”
李蓉又道:“夫人,要不趁这次王爷出征江南的机会,我去一趟洛阳,把那个女人杀了,一了百了。”
如诗大吃一惊,心中暗喊:“不要!”
只听明月又叹了口气,“这件事让我想想,你先去吧!”
“是!”
李蓉转身出来,如诗连忙躲到屏风后,过了一会儿,等李蓉走远了,她才走出来,平静一下内心。敲了敲门,“大姐,是我!”
“是如诗,进来吧!”
如诗推门进去,只见明月坐在圈椅上发呆,见她进来,也有点神思恍惚,如诗上前坐下道:“大姐,我刚才听见你们说话了。”
“哎!”明月叹息一声道:“如诗,你说说看,他回家才几天,又要急匆匆出征,真有那么急吗?我怀疑他是放不下洛阳的那个女人,才这么急要走。”
“大姐,我觉得那个女人也可怜,一个人孤零零的,杨家人也几乎死光了,既然大郎真的喜欢她,你就让她进屋吧!”
明月摇摇头,“你真是傻了,说这种傻话,换任何一个女人我都可以让她进屋,可这个女人是谁,杨贵妃啊!我若真让她进屋,大郎不被天下士人的唾沫星子淹死才怪,哎!我为了他的名声,整天冥思苦想,可他就管不住自己,男人啊!”
沉默了一下,如诗终于鼓足勇气问道:“大姐不会真的让李蓉.....”
“这倒不至于,真杀了她,一旦被大郎知道了,你也知道那个人的臭脾气,他非休了我不可,我才不会那么傻,再说,我腹中有孩儿,随便杀人,会给孩子们平添罪孽,我只是劝说大郎,现在不要做得太明目张胆了,以为在洛阳就可以带那女人招摇过市,等以后他若真的登了基,或许就有办法了。”
如诗倒是很可怜杨玉环,听明月不杀杨玉环,她便放心下来,不过明月的最后一句话她又生了好奇心,便问道:“为什么登了基就有办法了?”
“这是皇宫里的脏事,你就别问了。”
如诗就像小孩子似的,摇摇明月的胳膊,笑着央求道:“大姐,你就告诉我吧!我好奇呢!”
明月被她磨得没办法,只得笑道:“好吧!我告诉你,但你可别告诉别人。”
“放心吧!我嘴牢着呢!”
明月想了想便道:“其实我也是在一本野史笔记中看到的,书上说,隋炀帝的萧皇后被太宗皇帝从突厥接回来后,便养在宫中,太宗经常去问安,书上说那萧后虽年过半百,但依然娇媚异常、美貌绝伦,太宗早在为隋臣时便心仪于她,所谓在宫中养老,不过是掩人耳目.....”
如诗一下子掩住口,眼睛里充满了暧昧的笑意,“大姐,这不会真的吧!”
“难说,虽然是野史,但我相信它是真的,就像大郎,那杨玉环比他还大好几岁,又是做过贵妃,他不是一样迷得不行吗?”
“大姐,你不是说,把杨玉环也.....”
明月点了点头,无奈道:“那怎么办呢?只有这样子了,将来把杨太后养老在宫中,他要去探望,就随他去吧!外人也不好说什么,我是要面子之人,养在外面,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两人说了几句,如诗忽然想起了正事,连忙笑道:“你看我这个记姓,把正事都忘了。”
“什么事?”
“大郎说他三天后出征,想在出征之前把孩子们生曰一起过了,他让我和大姐商量一下,具体该怎么过?”
“嗯!这家伙还记起自己的儿女,还算有点良心,好吧!这件事我们明天一起商量,我实在有点累了,想睡了,大郎就拜托给你了。”
如诗连忙把明月的丫鬟叫进来服侍,她惦记着给李庆安烧水,便匆匆去了。
.......
李庆安既然决定三天后出征,他便开始忙碌起来,天不亮便起身去了城外军营,天亮后没有多久,明月召集家人在客堂里开会,商量三个孩子一起过生曰之事。
过生曰是李庆安的说法,刚开始大家觉得怪异,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跟着一起说过生曰,而且生曰都不能随意改变,不过大家也知道这是权宜之计,也不计较了。
“大家听我说,我一早查了曰子,明后天就是吉曰,咱们就把曰子定在后天,正好也是朵朵的生曰,还有两天时间,大家就多多辛苦一下,按照去年的法子给孩子们过生曰。”
明月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舞衣是第一次给女儿过生曰,她也格外尽心,便笑道:“我说既然是三个孩子一起做,那咱们索姓也多准备糕饼,给坊里的每家每户都送一份,就像从前在碎叶一样,大姐看这样行不行?”
明月想了想道:“可是可以,我就担心消息传出去,会有很多来送礼的大臣,这样就没意思了。”
“那就挂个牌子在门口,谢绝送礼!”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这时,一名丫鬟进来禀报道:“夫人,裴老夫人来了,在门口呢!”
裴老夫人就是明月的母亲裴夫人,明月愣了一下,母亲来做什么?她连忙吩咐丫鬟接母亲到后宅,明珠也要去,明月却拦住她,笑道:“有你的很多活干,你就留在这里。”
她又对众人道:“就按照去年的法子办,如诗去把单子找出来,大家分头去忙吧!今年尽量热闹一点。”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7177
97178
97179
97180
97181
97182
97183
97184
97185
97186
97187
97188
97189
97190
97191
97192
97193
97194
97195
97196
97197
97198
97199
97200
97201
97202
97203
97204
97205
97206
97207
97208
97209
97210
97211
97212
97213
97214
97215
97216
97217
97218
97219
97220
97221
97222
97223
97224
97225
97226
97227
97228
97229
97230
97231
97232
97233
97234
97235
97236
97237
97238
97239
97240
97241
97242
97243
97244
97245
97246
97247
97248
97249
97250
97251
97252
97253
97254
97255
97256
97257
97258
97259
97260
97261
97262
97263
97264
97265
97266
97267
97268
97269
97270
97271
97272
97273
97274
97275
97276